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414096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政策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若干次变革都是中国的重大事件,“大跃进”运动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改革开放的起点是农村改革;二十一世纪初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更是一件促进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大事。四十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等为主题的农村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它给了农民以实惠,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作者长期在农业管理部门工作,参与过多次农村重大改革的调研和政策制定工作,对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如何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有过系统研究和成熟思考。本书就是作者在农口工作期间的所行、所思、所言,真实记录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农村改革的丰富样态,体现了农村改革的迫切性、曲折性、艰巨性,同时也展露出作者作为一名国家干部尽职尽责、“一切为了衣食父母”的赤子之心。
目 录
总序:认真记录当代中国的农村革命
——“当代中国农村改革论丛”总序 1
序言:矢志不渝三农情 4
不要怕农民富 8
政策出粮食
——从我省今年夏粮丰收谈起 10
让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 14
尽快改变穷队面貌 18
为什么想不到一起 22
抗灾斗争的重大胜利a
——江淮地区人民奋战秋汛述评 23
联产如联心 26
全靠党的政策好
——访凤阳县“冒尖”户吴凤启及其所在的雁塘头生产队 28
要更多地关心山区建设 32
“致富不封顶,大富更光荣”
——安徽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负责人明确回答专业户 34
发展户办企业的关键在于落实政策 36
我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绩显著
——粮食产量稳定不衰农村各业协调发展 38
坚定地支持和保护专业户 41
克制偏见搞活流通 44
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何下降?
——谈价值规律的作用 46
中央五号文件中三个比较敏感的政策 50
阜阳模式
——传统农区脱贫致富之路 62
经济上搞富,政治上搞红
——桐城县重用能人发展乡镇企业 67
省农经委副主任吴昭仁关于我省乡镇企业发展方针政策的讲话 69
发展乡镇企业要因地制宜 82
学习“一个稳定,两个发展”方针的体会 86
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探索 99
深化农村改革之我见 104
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建议 108
下大功夫抓落实
——下乡调查有感 112
谷贱伤农 115
稳定家庭承包完善双层经营 118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 124
正确看待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 127
丢掉“三个包袱” 130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昭仁答记者问 132
着力培育一批期货投机商 134
农村要致富,农民须减少 137
关于改善乡镇企业所有制构成的建议 140
对我省农村奔小康的几点思考 144
安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三个阶段
——向台湾农业界同人介绍(安徽省农经学会理事长吴昭仁) ……… 151
股份合作制:农村经济的新生点 155
山区税费应当减轻 158
值得探讨的土地租赁经营 160
关于调查研究的研究 162
要重视农民的呼声 164
粮棉油流通中的几个问题 166
探寻规范提取之路 168
在洪灾面前的祁门干群 169
为农服务的好典型
——记颍上县卅铺乡农技服务站站长朱永祥 172
我对安徽省情与安徽农业发展的看法 174
为农服务的一项创举
——宁国县发展民办服务事业的调查 179
也谈农技推广 182
农村调查随感录 184
农民负担“反弹”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187
农技推广工作的反思 194
宁国经验的启示 197
狠刹三股歪风 200
农业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思考 202
太和、涡阳两县税费收取办法改革的情况和建议 205
扶贫款和贫困户 209
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之我见 210
让贫困县从达标压力中解脱出来 214
减负的关键在于反腐败 215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合作组织 217
关键在于增强领导可持续发展意识 221
4 | 为了衣食父母——一位农口干部的行与思
明年种什么,该问谁? 223
尴尬与犹思 225
慎作指示 228
挂职存疑 230
管嘴 232
能人经营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 234
新闻明星 237
希望所在(一) 239
希望所在(二) 242
如此干部素质 245
跟随省委书记出差 247
田又有得种了 250
大梦谁先觉 253
上门看望 256
农民减负防反弹 259
要研究“调查研究” 262
温故促新 265
沉重的话题 269
关于阜阳试验区的回忆 271
党的领导与人民意愿的紧密结合 285
——省委六条和肥西山南包产到户试验的回忆与思考 28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