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753728
编辑推荐
(1)作者背景资深:作者先后在中兴、腾讯、OPPO、唯品会等企业从事产品和用户研究10余年,总结了用研系统的方法论
(2)构建完整用研方法体系:从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和工具3个维度全面构建用户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3)赋能产品研发全流程:详细讲解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和工具如何在产品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的全流程中落地。
(2)构建完整用研方法体系:从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和工具3个维度全面构建用户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3)赋能产品研发全流程:详细讲解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和工具如何在产品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的全流程中落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用户研究领域的标准性著作,它能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用户研究方法体系,并用该体系其打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本书是作者在中兴、腾讯、OPPO、唯品会等企业10余年产品设计和用户研究的经验总结,系统总结和阐述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工具,用户研究在产品研发全流程中的应用,以及用户研究经验的总结和沉淀。
全书共10章,主要分为三篇。
第1篇(第1~5章)
主要介绍用户研究的基础知识,以及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与工具。帮助读者建立对用户研究建立基本认知,掌握数据收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用户研究工具的使用。
第二篇(第6~8章)
主要从业务实践的角度讲解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和工具在产品研发全流程中的具体应用,手把手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好的用户研究来打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篇(第9~10章)
首先总结了如何将用户研究的结果沉淀下来并赋能业务,然后分享了作者自从事用户研究以来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读者在某些问题上少走弯路。
不管是用户研究领域的学生,还是有经验的职场从业者;不管是产品经理、产品策划、运营经理、设计师,还是类似于人力资源等各种需要与用户打交道的岗位,本书都能帮助你更懂你的用户,从而打造出用户需要的产品。
本书是用户研究领域的标准性著作,它能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用户研究方法体系,并用该体系其打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本书是作者在中兴、腾讯、OPPO、唯品会等企业10余年产品设计和用户研究的经验总结,系统总结和阐述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工具,用户研究在产品研发全流程中的应用,以及用户研究经验的总结和沉淀。
全书共10章,主要分为三篇。
第1篇(第1~5章)
主要介绍用户研究的基础知识,以及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与工具。帮助读者建立对用户研究建立基本认知,掌握数据收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用户研究工具的使用。
第二篇(第6~8章)
主要从业务实践的角度讲解用户研究的流程、方法和工具在产品研发全流程中的具体应用,手把手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好的用户研究来打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篇(第9~10章)
首先总结了如何将用户研究的结果沉淀下来并赋能业务,然后分享了作者自从事用户研究以来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读者在某些问题上少走弯路。
不管是用户研究领域的学生,还是有经验的职场从业者;不管是产品经理、产品策划、运营经理、设计师,还是类似于人力资源等各种需要与用户打交道的岗位,本书都能帮助你更懂你的用户,从而打造出用户需要的产品。
目 录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用户研究流程、方法与工具
第1章 全面了解用户研究
1.1 用户研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用户研究2
1.2 用户研究主要做什么9
1.3 用户研究的应用场景12
1.4 用户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14
1.4.1 用户研究发展历程与里程碑14
1.4.2 用户研究现状21
1.4.3 用户研究展望28
1.5 用户研究人员应该具备的素养32
1.5.1 用户研究需要的3个“硬实力”33
1.5.2 用户研究需要的4个“软技能”34
第2章 用户研究流程与步骤
2.1 明确研究需求: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41
2.1.1 定义问题41
2.1.2 细化问题47
2.2 调研方案制定与前期准备工作50
2.2.1 调研方案制定50
2.2.2 前期准备工作51
2.3 收集数据52
2.4 分析数据57
2.5 呈现报告58
2.5.1 研究报告的构成58
2.5.2 以读者为中心写报告60
第3章 数据收集基本方法
3.1 问卷65
3.1.1 什么是问卷65
3.1.2 问卷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6
3.1.3 问卷调研中的抽样83
3.2 访谈93
3.2.1 什么是访谈93
3.2.2 一对一访谈94
3.2.3 焦点小组访谈114
3.2.4 访谈中好的问题和不好的问题116
3.3 观察118
3.3.1 什么是观察法118
3.3.2 观察为什么重要119
3.3.3 用户研究中观察法的适用场景122
3.3.4 观察法的分类124
3.3.5 观察的步骤126
3.3.6 观察的原则127
3.3.7 观察的主要内容129
3.4 实验130
3.4.1 什么是实验法130
3.4.2 实验为什么重要131
3.4.3 用户研究中实验法的适用场景134
3.4.4 实验法的分类135
3.4.5 实验的步骤143
第4章 数据分析基本方法
4.1 数据分析基本思路145
4.2 定性资料分析148
4.2.1 用户访谈总结148
4.2.2 群体用户分析157
4.3 定量数据分析162
4.3.1 数据准备与清洗162
4.3.2 定量数据分析思路164
4.3.3 基础数据分析170
4.3.4 数据表达与结果呈现190
第5章 用户研究的常用工具
5.1 用户人物角色196
5.1.1 什么是人物角色197
5.1.2 为什么要建立人物角色199
5.1.3 如何构建人物角色200
5.1.4 创建人物角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201
5.2 用户旅程图202
5.2.1 什么是用户旅程图202
5.2.2 为什么需要用户旅程图203
5.2.3 用户旅程图的制作方法205
5.3 任务分析207
5.3.1 什么是任务分析207
5.3.2 任务分析的内容208
5.3.3 任务分析的目的209
5.3.4 任务分析的步骤210
第二篇 用户研究赋能产品开发
第6章 产品开发前的用户研究
6.1 人群细分与目标人群选择217
6.1.1 为什么需要进行人群细分218
6.1.2 用户分类的主要思路220
6.1.3 用户分类步骤223
6.2 目标用户洞察226
6.2.1 如何对目标用户进行洞察227
6.2.2 洞察的输出内容228
6.3 概念测试:用户对什么样的创新方
案更感兴趣229
6.3.1 概念分类法230
6.3.2 卡诺测试法232
6.4 联合分析:用户是如何根据产品配
置选购产品的239
6.5 最小可行产品测试:我们的想法和
创意会不会受用户欢迎242
6.5.1 最小可行产品测试概况242
6.5.2 最小可行产品测试实施步骤244
6.5.3 其他最小可行产品测试方法244
6.5.4 最小可行产品测试的局限性
与陷阱248
第7章 产品开发中的用户研究
7.1 A/B测试:哪个版本更好252
7.1.1 A/B测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需要它252
7.1.2 A/B测试步骤254
7.1.3 A/B测试的局限性255
7.2 可用性测试:产品是否对用户友好256
7.2.1 为什么需要可用性测试256
7.2.2 什么是可用性以及可用性包括
的内容258
7.2.3 何时进行可用性测试258
7.2.4 可用性测试基本步骤260
7.2.5 启发式评估/专家测评262
7.3 内容测试/营销卖点测试:用户是否
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266
7.3.1 为什么需要内容测试266
7.3.2 内容测试指标268
7.3.3 内容测试方法269
7.4 价格测试:产品该如何定价272
7.4.1 价格点问询法273
7.4.2 价格敏感度测试法275
7.4.3 比照价格测试法278
第8章 产品上市后的用户研究
8.1 用户回访:在用户看来产品表现如何280
8.2 NPS与满意度测评283
8.2.1 NPS的由来284
8.2.2 NPS的实施与分析286
8.2.3 NPS的局限性288
8.2.4 NPS调研的时机与对象290
8.3 项目复盘291
第三篇 用户研究落地、沉淀与个人思考
第9章 用户研究成果落地与沉淀
9.1 将调研结论转化为业务需求296
9.2 推动结果落地299
9.3 用户研究沉淀302
9.3.1 用户需求库302
9.3.2 原始数据积累与二次分析306
9.3.3 用户研究经验沉淀307
9.3.4 用户研究文化建设308
第10章 关于用户研究的个人思考
10.1 个人提升与成长311
10.1.1 用户研究领域好书推荐311
10.1.2 用户研究人员可以关注的
杂志与网站318
10.1.3 用户研究人员如何训练自己
的洞察力320
10.1.4 用户研究的层次322
10.2 用户研究工作中的痛点323
10.2.1 汇报结论时,当别人说“我朋友
就不是这样的”,该如何回应323
10.2.2 挖掘用户需求都是业务已
序言
前言
第一篇 用户研究流程、方法与工具
第1章 全面了解用户研究
1.1 用户研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用户研究2
1.2 用户研究主要做什么9
1.3 用户研究的应用场景12
1.4 用户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14
1.4.1 用户研究发展历程与里程碑14
1.4.2 用户研究现状21
1.4.3 用户研究展望28
1.5 用户研究人员应该具备的素养32
1.5.1 用户研究需要的3个“硬实力”33
1.5.2 用户研究需要的4个“软技能”34
第2章 用户研究流程与步骤
2.1 明确研究需求: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41
2.1.1 定义问题41
2.1.2 细化问题47
2.2 调研方案制定与前期准备工作50
2.2.1 调研方案制定50
2.2.2 前期准备工作51
2.3 收集数据52
2.4 分析数据57
2.5 呈现报告58
2.5.1 研究报告的构成58
2.5.2 以读者为中心写报告60
第3章 数据收集基本方法
3.1 问卷65
3.1.1 什么是问卷65
3.1.2 问卷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6
3.1.3 问卷调研中的抽样83
3.2 访谈93
3.2.1 什么是访谈93
3.2.2 一对一访谈94
3.2.3 焦点小组访谈114
3.2.4 访谈中好的问题和不好的问题116
3.3 观察118
3.3.1 什么是观察法118
3.3.2 观察为什么重要119
3.3.3 用户研究中观察法的适用场景122
3.3.4 观察法的分类124
3.3.5 观察的步骤126
3.3.6 观察的原则127
3.3.7 观察的主要内容129
3.4 实验130
3.4.1 什么是实验法130
3.4.2 实验为什么重要131
3.4.3 用户研究中实验法的适用场景134
3.4.4 实验法的分类135
3.4.5 实验的步骤143
第4章 数据分析基本方法
4.1 数据分析基本思路145
4.2 定性资料分析148
4.2.1 用户访谈总结148
4.2.2 群体用户分析157
4.3 定量数据分析162
4.3.1 数据准备与清洗162
4.3.2 定量数据分析思路164
4.3.3 基础数据分析170
4.3.4 数据表达与结果呈现190
第5章 用户研究的常用工具
5.1 用户人物角色196
5.1.1 什么是人物角色197
5.1.2 为什么要建立人物角色199
5.1.3 如何构建人物角色200
5.1.4 创建人物角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201
5.2 用户旅程图202
5.2.1 什么是用户旅程图202
5.2.2 为什么需要用户旅程图203
5.2.3 用户旅程图的制作方法205
5.3 任务分析207
5.3.1 什么是任务分析207
5.3.2 任务分析的内容208
5.3.3 任务分析的目的209
5.3.4 任务分析的步骤210
第二篇 用户研究赋能产品开发
第6章 产品开发前的用户研究
6.1 人群细分与目标人群选择217
6.1.1 为什么需要进行人群细分218
6.1.2 用户分类的主要思路220
6.1.3 用户分类步骤223
6.2 目标用户洞察226
6.2.1 如何对目标用户进行洞察227
6.2.2 洞察的输出内容228
6.3 概念测试:用户对什么样的创新方
案更感兴趣229
6.3.1 概念分类法230
6.3.2 卡诺测试法232
6.4 联合分析:用户是如何根据产品配
置选购产品的239
6.5 最小可行产品测试:我们的想法和
创意会不会受用户欢迎242
6.5.1 最小可行产品测试概况242
6.5.2 最小可行产品测试实施步骤244
6.5.3 其他最小可行产品测试方法244
6.5.4 最小可行产品测试的局限性
与陷阱248
第7章 产品开发中的用户研究
7.1 A/B测试:哪个版本更好252
7.1.1 A/B测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需要它252
7.1.2 A/B测试步骤254
7.1.3 A/B测试的局限性255
7.2 可用性测试:产品是否对用户友好256
7.2.1 为什么需要可用性测试256
7.2.2 什么是可用性以及可用性包括
的内容258
7.2.3 何时进行可用性测试258
7.2.4 可用性测试基本步骤260
7.2.5 启发式评估/专家测评262
7.3 内容测试/营销卖点测试:用户是否
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266
7.3.1 为什么需要内容测试266
7.3.2 内容测试指标268
7.3.3 内容测试方法269
7.4 价格测试:产品该如何定价272
7.4.1 价格点问询法273
7.4.2 价格敏感度测试法275
7.4.3 比照价格测试法278
第8章 产品上市后的用户研究
8.1 用户回访:在用户看来产品表现如何280
8.2 NPS与满意度测评283
8.2.1 NPS的由来284
8.2.2 NPS的实施与分析286
8.2.3 NPS的局限性288
8.2.4 NPS调研的时机与对象290
8.3 项目复盘291
第三篇 用户研究落地、沉淀与个人思考
第9章 用户研究成果落地与沉淀
9.1 将调研结论转化为业务需求296
9.2 推动结果落地299
9.3 用户研究沉淀302
9.3.1 用户需求库302
9.3.2 原始数据积累与二次分析306
9.3.3 用户研究经验沉淀307
9.3.4 用户研究文化建设308
第10章 关于用户研究的个人思考
10.1 个人提升与成长311
10.1.1 用户研究领域好书推荐311
10.1.2 用户研究人员可以关注的
杂志与网站318
10.1.3 用户研究人员如何训练自己
的洞察力320
10.1.4 用户研究的层次322
10.2 用户研究工作中的痛点323
10.2.1 汇报结论时,当别人说“我朋友
就不是这样的”,该如何回应323
10.2.2 挖掘用户需求都是业务已
前 言
序言
很高兴为华孝的新书作序。
首先介绍一下用户研究这个新兴行业的历史脉络,以及这个行业重要带头人物的贡献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军方集合了全国心理学界的精英,将他们分配到陆海空三军的战时研究单位,开展有关人员训练,武器装备的设计、使用方法、操作效能,以及提高士气等各种心理因素的研究。这些研究人员在战争后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将战时的体验和创新思想融入他们对学术和专业的追求上,逐渐促成了人因(Human Factor)工程领域的兴起和发展。其间他们共同关心的主题是人与工作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效率、安全、舒适和满意度等各方面的问题。
其中以威斯康星大学的Karl U.Smith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的贡献最为突出。Smith教授是一位实力派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兴趣广泛和创意丰富的学界领袖。二战时期,他研究雷达视觉的信号及操作,以及知觉疲劳等心理过程。战后,他聚焦于对工作场所的研究。他认为工作本身是人性的、进化的,是人生存的一种本性。我们必须考虑工作的各种相关条件,要配合人的发展、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安全和舒适等,来促进以各方面为核心设计工作方法、设备及程序。这就是所谓的“工作本身就是要为配合员工而设计”(fitting the job to the worker)的概念根源和人因工程学术及行业的精神所在。这个信念和倡议在20世纪50年代还是崭新的思维和需要奋斗的目标。他的学说和倡议,经过多年来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多方面影响了工作设计、工效学、职场健康、行为医学、人性工程等各个学科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这个学派为美国的人因工程与欧洲的工效学(Ergonomic)的专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59年,Smith教授联合两位心理学家同人Burger和Grandjean创立了国际工效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这个联合会现在是人因/工效学界的学术交流的全球性功能机构,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Smith教授除了是人因工程学界的开创者及领军人物之外,在心理学界更是以思想家和理论家著称,为重要的心理学术和基础理论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Smith教授在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系任教30年,先后培养了60名博士生。这些不同年龄的学生,受Smith教授的启发,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的佼佼者包括:密歇根大学的Paul Fitts及IBM的John Gould,他们曾经先后担任HFES(人因工程协会)主席,推进确立了这个学科的内涵、专业方向;Clifford Morgan,创立了美国的心理学协会(Psychonomic Society);J. C. R. Licklider,互联网开发的奠基人之一;Leanard Mead,曾任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校长。我的同学中,Steven Sauter协助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NIOSH(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Michael Smith主持威斯康星大学的工业工程系多年,丁浦生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协助成立心理学系,任先明去了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而我则去了U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及两家HFE顾问公司,十年间参与了多项美国联邦政府有关人因工程的研究计划与实践工作,于1975年回到香港大学。我长期研究书写心理,于1985年创立了国际书写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Graphonomics Society,IGS),会址在荷兰,迄今已活跃了近40年。
人因工程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重心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二战后第一阶段的工作设计,是不考虑人的因素的,只要求操作员设法配合机器的操作程序和要求。这就是当时工业界流行的“让人适应机器”(fitting man to the machine),也就是让员工设法配合机器及设施的操作要求,把员工融入制造的过程之中,变成机器运作的一部分。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心理学及体质人类学的结合研究,我们对人体的结构有了认识,此时的工作设计逐渐考虑到人及其如何与机器设备的操作密切配合,以提高效率及生产力。此阶段的工作理念变为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的设计。这个阶段的特点还在于工作任务与人的条件的合理协调和配合。20世纪80年代前后,部分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探讨及深化了工作设计对产品的用户情绪、生理反应、喜好和感知等方面的关怀和重视。这些认识使人因工程的应用及普及转移到了消费者身心健康层面。其中,日本心理学家Mitsuo Nagamachi提出了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理念,后来该理念被逐渐推广到世界各地。
随着认知科学及认知心理学术和实践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人因工程的重点转向了人与电脑的互动关系的设计和应用,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成为热门科学,再加上智能手机的问世,人机交互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新时代的人机交互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在深度及广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丰富了用户体验的内涵和方法,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及专业领域。如今用户体验对工作的定义,早已不仅仅是以电脑和智能手机为对象了,它终将是一个更广阔、更人性的概念—创意、落实、幸福感。这个概念,是人性思维下的宏观态度和期许,也是我在这个领域里的深刻观察、体验和领悟。
华孝毕业
很高兴为华孝的新书作序。
首先介绍一下用户研究这个新兴行业的历史脉络,以及这个行业重要带头人物的贡献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军方集合了全国心理学界的精英,将他们分配到陆海空三军的战时研究单位,开展有关人员训练,武器装备的设计、使用方法、操作效能,以及提高士气等各种心理因素的研究。这些研究人员在战争后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将战时的体验和创新思想融入他们对学术和专业的追求上,逐渐促成了人因(Human Factor)工程领域的兴起和发展。其间他们共同关心的主题是人与工作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效率、安全、舒适和满意度等各方面的问题。
其中以威斯康星大学的Karl U.Smith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的贡献最为突出。Smith教授是一位实力派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兴趣广泛和创意丰富的学界领袖。二战时期,他研究雷达视觉的信号及操作,以及知觉疲劳等心理过程。战后,他聚焦于对工作场所的研究。他认为工作本身是人性的、进化的,是人生存的一种本性。我们必须考虑工作的各种相关条件,要配合人的发展、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安全和舒适等,来促进以各方面为核心设计工作方法、设备及程序。这就是所谓的“工作本身就是要为配合员工而设计”(fitting the job to the worker)的概念根源和人因工程学术及行业的精神所在。这个信念和倡议在20世纪50年代还是崭新的思维和需要奋斗的目标。他的学说和倡议,经过多年来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多方面影响了工作设计、工效学、职场健康、行为医学、人性工程等各个学科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这个学派为美国的人因工程与欧洲的工效学(Ergonomic)的专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59年,Smith教授联合两位心理学家同人Burger和Grandjean创立了国际工效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这个联合会现在是人因/工效学界的学术交流的全球性功能机构,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Smith教授除了是人因工程学界的开创者及领军人物之外,在心理学界更是以思想家和理论家著称,为重要的心理学术和基础理论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Smith教授在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系任教30年,先后培养了60名博士生。这些不同年龄的学生,受Smith教授的启发,在各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其中的佼佼者包括:密歇根大学的Paul Fitts及IBM的John Gould,他们曾经先后担任HFES(人因工程协会)主席,推进确立了这个学科的内涵、专业方向;Clifford Morgan,创立了美国的心理学协会(Psychonomic Society);J. C. R. Licklider,互联网开发的奠基人之一;Leanard Mead,曾任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校长。我的同学中,Steven Sauter协助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NIOSH(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Michael Smith主持威斯康星大学的工业工程系多年,丁浦生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协助成立心理学系,任先明去了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而我则去了U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及两家HFE顾问公司,十年间参与了多项美国联邦政府有关人因工程的研究计划与实践工作,于1975年回到香港大学。我长期研究书写心理,于1985年创立了国际书写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Graphonomics Society,IGS),会址在荷兰,迄今已活跃了近40年。
人因工程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重心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二战后第一阶段的工作设计,是不考虑人的因素的,只要求操作员设法配合机器的操作程序和要求。这就是当时工业界流行的“让人适应机器”(fitting man to the machine),也就是让员工设法配合机器及设施的操作要求,把员工融入制造的过程之中,变成机器运作的一部分。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心理学及体质人类学的结合研究,我们对人体的结构有了认识,此时的工作设计逐渐考虑到人及其如何与机器设备的操作密切配合,以提高效率及生产力。此阶段的工作理念变为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的设计。这个阶段的特点还在于工作任务与人的条件的合理协调和配合。20世纪80年代前后,部分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探讨及深化了工作设计对产品的用户情绪、生理反应、喜好和感知等方面的关怀和重视。这些认识使人因工程的应用及普及转移到了消费者身心健康层面。其中,日本心理学家Mitsuo Nagamachi提出了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理念,后来该理念被逐渐推广到世界各地。
随着认知科学及认知心理学术和实践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人因工程的重点转向了人与电脑的互动关系的设计和应用,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成为热门科学,再加上智能手机的问世,人机交互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新时代的人机交互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在深度及广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丰富了用户体验的内涵和方法,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术及专业领域。如今用户体验对工作的定义,早已不仅仅是以电脑和智能手机为对象了,它终将是一个更广阔、更人性的概念—创意、落实、幸福感。这个概念,是人性思维下的宏观态度和期许,也是我在这个领域里的深刻观察、体验和领悟。
华孝毕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