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334127
知名投资人“木头姐”、艾德海曼、陈达、朱昂、斯科特·加洛韦、艾德·海曼、布拉德·斯通联袂推荐。
深受彼得林奇尊重和信赖的传奇投资人、“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的合作者。
专注科技股25年的华尔街顶/级分析师,连续6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列为顶/级互联网分析师第壹名,CNBC、彭博TV、《福克斯》、《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圣何塞信使报》、《今日美国报》、《旧金山时报》、《商业内刊》竞相采访。
华尔街同款知识服务。作者是华尔街的顶/级互联网投资分析师,具有25年互联网行业投资经验和12万 次股票推荐,其中既有从伟大推荐中积累的经验,也有从失败推荐中进行的反思。
助你突破投资的蕞大难点——实操。作者在本书中将自己25年的实战经验总结成10条永恒选股经验,并以结构化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各类实操工具。
案例研究非常丰富,涵盖了亚马逊、Facebook、谷歌等头部科技公司。这些案例研究不仅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公司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而且还帮助读者理解如何评估公司的产品创新、客户中/心、收入增长和管理实力等方面的表现。
一本轻松有趣的金融投资书,新手投资者读起来也不会吃力。分析师通常写的东西并不有趣,但是本书作者是一个例外。作者以轻松诙谐的风格将自己25年所见证的互联网股票的所有周期(包括尖锐的细节)以及自己在其中收获的众多有趣的经验教训一丝不苟地全盘道出。
投资新手、老手都适合。这是一本既适用于普通个人投资者(新手投资者),也适用于经验丰富的机构投资者的书,没有专业技巧和额外时间精力的读者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科技股是股市中蕞热门、蕞赚钱的门类,但它的行情極为动荡,常常令投资者有如坐过山车般的感受。那些有着伟大想法的公司有可能蕞终一事无成,而一些目前处于主/导地位的公司几年之后可能以大幅折价的价格出售。所谓的“确定性”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变得毫无价值。
作者是一位从业时间长达25年的华尔街互联网分析师,以其聪明、精明和独特的科技股投资方法而闻名。他见证了互联网股票的所有周期,也是涵盖互联网空间的分析师中蕞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说,这位蕞好的分析师之一碰巧也把他的职业生涯奉献给了研究我们这个时代蕞好的领域之一,也许是有史以来蕞好的领域之一。
作者结合大量案例,将自己作为长期科技股投资者取得成功的10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写入本书中,甚至提供了尖锐的细节。这些经验涉及科技股投资的方方面面,包括分析技术公司的股票、了解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以及掌握投资者情绪等,将为投资者未来的决策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帮助。
可以说,本书提供了未来20年科技股投资的有力建议——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应用这些经验,并在今后的多年中受益。
推荐序 界定成长型公司是一门艺术
译者序 了解投资科技股的正确方式
中文版序 “一网打尽”的科技股投资智慧
前言 这些年,创造了巨大财富奇迹的科技股
引言 互联网行业到处都是 10 倍股
新一代投资者不必走的弯路
不折不扣的“大多头”
做投资,而不是做交易
第1章 一定要容忍回撤
优秀的基本面研究者也可能投资失败
没有具备绝对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客户价值主张是一把双刃剑
过度扩张无异于自取灭亡
第2章 优质股的调整未必是坏事
高质量企业的股价大跌往往源于自我伤害
最好的股票也会阶段性让人失望
如何面对一只单日蒸发590亿美元市值的科技股
股价波动有时和企业基本面没有太大关联
第3章 不要在财报季做短线交易
对每股收益的判断往往更基于预期
不要忽视基本面改善对股票价格潜力的影响
特殊事件的发生会导致股价脱离基本面
第4章 收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科技股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收入的三大原因
关注收入,关注核心用户指标
远离无法实现收入高增长的科技股
驱动企业收入高速增长的两大核心因素
实现科技股史上最惊人的持续增长的秘诀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在业绩对比中寻找稳定增长
永远不要孤立地使用 20%收入增长“法则”
第5章 产品创新 , 科技股的最大驱动力
过去的创新能够预示未来的表现
通过产品创新打造更加强劲的商业模式
持续成功的产品创新是推动股价不断上涨的关键因素
产品创新会对企业基本面和股价产生重要影响
被产品创新不足拖累的微笑曲线
第6章 市场空间越大越好
拥有巨大市场空间的企业往往会进行全球化布局
企业使命往往会暗示市场空间有多大
在测算市场空间时,逻辑性和创造性必不可少
规模效应能为企业带来的四大好处
第7章 用户导向,而不是投资者导向
用户导向是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因素
投资者导向的企业可能会成为糟糕的投资对象
用户导向会为投资者带来更理想的长期回报
用户导向让企业享受到提价带来的飞轮效应
第8章 最重要的科技股代码是 CEO
创始人领导企业的关键优势
树立长期目标,更要言行一致
极富远见的行业视角
专注于提升用户满意度
其他重要的管理团队特质
第9章 估值不是科技股投资决策中的最重要因素
打破美好的“估值幻觉”
为什么科技股的股票都很贵
那些低盈利企业的超高估值是否合理
如何对一家未盈利企业进行合理估值
如何判断一家未盈利企业是否值得投资
估值模型的精密陷阱
第10章 抓住优质科技股的抄底时机
在股价调整的过程中设置加仓位置
选择在调整中核心基本面依然坚挺的科技股
受到争议的股票未必不是好选择
找到它,然后耐心等待
卖出股票的时机
后 记 我们正步入投资科技股的重大机遇期
推荐序
界定成长型公司是一门艺术
一般而言——虽然看起来不言而喻——投资对象的现金流越有可预测性,投资就越省心。比如买银行2%~3%的定存,或者在美国达拉斯买个房子,剔除成本,净收益大概是 4%。这样的投资,锚就是当期以及未来确定性强的现金流收入。买高息股,收股息,也是同样的道理。哪怕是买分红
较低但有确定盈利公司的股票,都算是容易找锚的投资。
有容易找锚的投资,自然就有不容易找锚的投资,那就是让人魂牵梦绕、血脉偾张的高增长成长股公司。那么,我们首先要讨论,到底什么是成长型公司?或者如果不能准确定义,是否可以加以若干描述?
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成长型,有些人会去看其所处行业是不是朝阳行业,比如 IT 行业现在看起来很朝阳,因此他们会认为所有IT公司都是成长型公司。这当然是一个漏洞百出的论断,只需一个反例就可以将其推翻:IBM 是 IT 公司,但 IBM 是成熟型(如果不是衰退型的话)公司。所以不是所有在朝阳行业里的公司,都天然是成长型公司。同理,不是所有的科技股都是成长股,也不是所有的成长股都是科技股。
还有人会说,所谓成长型公司,就是能以远高于总经济体的增长率产生大量现金流或者盈利的公司。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反例就让这一论断灰飞烟灭,比如们熟知的某些电动车公司,虽然其财务报表上长时间不出现正现金流,但都是不折不扣的最具代表性的成长型公司。
界定成长型公司的难点在于,成长难以被量化——这是一门艺术,而非一门科学。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标准,比如成长型公司销售收入的季度增长至少不低于 15%,并且自由现金流季度增长至少不低于 10%。但最后你总归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是 10% 而不是 9.9% ?为什么是 10%,而不是 GDP 增速的 10 倍的黄金分割点?
事实上,这些数字都过于主观化。就像说一个人是个胖子,你的依据肯定不会是知道他的 BMI 超过 35,而是靠你神奇的视觉图像处理能力,就能定义其是个胖子。
我们可以来试图提炼一下成长型公司的特征,找找感觉:
- 财务报表“变脸如变天”。营业收入、运营利润、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息税前利润(EBIT)、净利润、现金流等,都处于看似无止境的动荡之中。
- 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远高于其账面价值。我们可以造一个“性感”点的词,叫规模背离。一家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可能只有几亿元、几十亿元,但是其股票的市值可能是几百亿元。
- 债务相对轻省。当然这一点并不绝对,一些成长型公司也可能会上很高的杠杆。但是总体而言,相比同行业的成熟型公司,成长型公司的债务杠杆一般要低很多。这倒不是这些公司不想借,只是因为借不起,它们的现金流不足以覆盖高杠杆带来的利息支出。
- 公司市场历史较短。即便公司已经成立多年并已成功上市,但其可追溯的有数据记录的市场历史仍然很短。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我在以上特征中并未提到“成长”两字,但其实“成长”的基因已经暗伏其中。比如财务报表“变脸”,如果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呈稳定上扬趋势,那它很可能就是成熟型;如果一家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那它很可能就是衰退型;通常只有成长型公司的财务状况才会时“哭”时“笑”。又如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远高于账面价值,一般就是因为市场愿意为“成长”支付溢价。再如市场历史较短,这说明这家公司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早期,同时也体现了其成长性。
你可以依据这些特征来判断一家公司是否为成长型,比如5年前的拼多多公司就完全符合:财报动荡、规模背离、债务轻省、市场历史短。再加一些感性上的判断,你大概就能知道,一家公司的股票是否属于高增长股。
总之,对于投资者而言,成长型公司不仅象征着高风险和高回报,更代表了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选择,而这也正是《高增长科技股投资法》所要传递的核心理念。这本书不仅为你提供了关于如何识别和投资高增长科技股的宝贵经验,还能帮助你在面对市场波动时,保持理性和敏锐的判断力。相
信借助这本书,你能够更好地理解高增长科技股的奥秘,不仅收获财富,更体验到与时代同频的成就感。
马克·马哈尼的书将帮助所有投资者,包括新手散户和经验丰富的机构投资者,在今天获得投资未来的信心。这本书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教训,我没有忘记,多亏了他的分析,我永远不会忘记。
凯瑟琳·伍德 Ark Invest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信息官
界定成长型公司的难点在于,成长难以被量化——这是一门艺术,而非一门科学。对于投资者而言,成长型公司不仅象征着高风险和高回报,更代表了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选择,而这也正是《高增长科技股投资法》所要传递的核心理念。这本书不仅为你提供了关于如何识别和投资高增长科技股的宝贵经验,还能帮助你在面对市场波动时,保持理性和敏锐的判断力。相信借助这本书,你能够更好地理解高增长科技股的奥秘,不仅收获财富,更体验到与时代同频的成就感。
陈达 Dante Research创始人、美股投资人
作为一名入行 25 年以上的传奇互联网分析师,作者马哈尼用了大量真实案例来阐述科技股投资中常见的错误,以及他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收获的经验和教训。相信每一个阅读的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某些困惑的答案,以及纠正自己一些错误的方法。减少犯错,就已经让我们成功了一半。
朱昂 点拾投资创始人
这本有趣且信息量丰富的书就像是彼得·林奇和迈克尔·莱维斯的结合体。我早就知道马克·马哈尼是一位传奇的市场参与者、思想家、分析师、投资者和很棒的人,现在我还发现,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他的书充满洞见又很实用,请尽快读这本书。
艾德·海曼 Evercore ISI董事长、连续40年被《机构投资者》评为“经济学分析师第壹名”
人们总是问我,哪些投资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对科技股票进行估值。我很久以前就放弃给他们建议了,因为这是股市中蕞重要的板块,却没有人懂得够多、经验够丰富。后来,整个科技股时代都在发表研究报告的马克·马哈尼带着这本书来了。于是问题解决了,我有了答案。这是我看过解释科技股蕞全/面、蕞自谦和蕞有见地的书。它解释了科技股的实际运作方式:哪些会涨,哪些会跌。我本以为自己很了解这些股票,结果看完这本书又学到了很多。相信你也会有所收获。
吉姆·克莱默 《疯狂的金钱》 (Mad Money)节目主持人
关于股票、经营团队以及公司值得投资的原因,这本书的深入见解都经得起时间考验。它是下一代投资者的读物。
斯科特·加洛韦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教授、《互联网四大》(The Four)作者
华尔街分析师马克·马哈尼一路看着互联网时代的科技股起起落落。在这本文笔精炼、引人入胜的书中,马克·马哈尼反思了他传奇职业生涯中的准确的判断和失误的判断,同时提供了重要的小秘诀,告诉我们如何评估科技公司、何时进场以及如何保持理智。
布拉德·斯通 《一网打尽》 (The Everything Store)、 《贝佐斯传》 (Amazon Unbound)作者
在过去的10年里,马克一直是我节目中蕞敏锐、蕞聪明、蕞可靠的分析师之一。他的Nothing But Net又更进一步,这是一本非常有个人风格、诙谐、引人入胜且内容翔实的读物,你会边学边笑。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如何挑选科技股,还带我们去了解世界上蕞有活力和蕞有价值的公司迅速崛起的股市,以及它们未来的方向。
艾米丽·张 彭博科技的主持人和执行制片人,Brotopia的作者
互联网行业到处都是 10 倍股
1989 年,富达基金著名的投资组合经理彼得·林奇出版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一书,这本书旨在帮助个人投资者在股市上获得成功,后来被《纽约时报》评选为畅销书。这本书提到了许多伟大的企业和传奇的股票故事,并首次提出了10倍股的概念。林奇建议个人投资者从每天的生活中寻找投资机会,耐心持有,并“密切关注未来的大翻倍股”。
根据我的统计,截至2020年底,美国互联网行业至少产生了23只10倍股(股价至少上涨 10 倍),其中包括2只 300 倍股(Priceline 和贷款树)、1 只400倍股(J2 全球通信,已退市)、1只500倍股(阿卡迈)和2只超级翻倍股(奈飞和亚马逊)。亚马逊的股价从1997年5月的最低点 1.40 美元上涨至2020年9月的 3 531 美元,涨幅超2 500倍。是的,互联网行业有许多表现不佳的股票,也有一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勉强与市场持平的股票,但也有一些表现惊艳的超级翻倍股。
2000 年,林奇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的千禧年版本写了一篇引言,其中提到了当时的热门话题—互联网股票。他自称“技术恐惧症患者”,并半信半疑地将亚马逊列为“500只表现亮眼的科技股之一”。当时,我还是摩根士丹利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的助理,正尽一切努力去挖掘互联网行业中真正的价值。我清晰地记得,摩根士丹利的一名资深市场策略分析师在电梯里拦住了我,用手指着我,断言道:“你知道吗?亚马逊永远都无法盈利!”事实上,我并不知道。多年以后,亚马逊最终实现了正向的自由现金流。不仅如此,亚马逊现在正在成为全球现金流最强劲的企业之一。它的股票已经多达250次成为10倍股。
在过去的2 年、5年和10年间,大多数科技股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亮眼成绩:截至2020年12 月31日,纳斯达克指数在过去2年涨幅高达94%,在过去5年涨幅高达 157%,在过去10年涨幅高达386%。在每一个时期,代表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都跑赢了代表整个市场的标普500指数,前者的涨幅比后者约高出2倍。我想强调的是,科技股一直是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
处在科技股牛市中心的,是美国几大互联网企业。由 Facebook、亚马逊、奈飞和谷歌组成的“FANG”股票,在过去几年大幅跑赢市场:2020年平均涨幅达 52%、2019—2020年平均涨幅达 99%、2016—2020年平均涨幅达 262%、2011—2020年平均涨幅达 1 219%。随着股价一路飙升,这些企业最终变得家喻户晓。无论是好是坏,我们的孩子每一天都需要用Instagram。2020 年初新冠疫情来袭时,美国人一度只能通过亚马逊来买东西。奈飞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制作的一部关于年轻国际象棋高手的短剧《女王的智慧》(The Queen’ s Gambit)在全球引起了一波国际象棋热潮。
谷歌则无处不在。这些企业的名字,已经成了代表行业的某种动词,就像过去的可口可乐和施乐。今天的谷歌、Twitter、优步、爱彼迎都是如此。
当然,互联网行业不仅仅有“FANG”,其他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很受投资者的关注,比如 Priceline、Chewy、eBay、Etsy、Expedia、Grubhub、Lyft、Pinterest、Shopify、Snap、萃弈、Twitter、优步、Wix 和 Zillow。
2020 年是互联网企业IPO融资的大年,好几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在这一年纷纷上市。其中,爱彼迎和外卖服务企业 DoorDash 位居榜首,两者的股价都在首个交易日上涨了近 100%。爱彼迎的爆红IPO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该企业的预订量和收入均同比下降了 30%。成长型企业在IPO时通常被期望能够实现持续增长。但下滑的爱彼迎依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 IPO 上市。由此可见,人们对新冠疫情后的爱彼迎实现长期增长抱有极大信心。试想一下,如果全球用户增长最快的TikTok能上市,会是一番怎样的光景。
新冠疫情的出现使得一些互联网企业变得不可或缺。比如,在疫情期间,人们通过亚马逊来购买生活物资,使用奈飞产品为居家生活提供娱乐。同时,宠物领养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长,这导致Chewy 在2020年连续3个季度的新增用户都在百万以上。在确保防护安全的同时,希望展现个性的人们开始涌向Etsy购买设计师款口罩,这让Etsy 在2020年第二季度新增1 250万名活跃买家,这一数字几乎是过去两年的总和。居家用餐的需求也在增长。DoorDash的收入在2020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214%,在 2020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了268%。这些股票的价格都在2020年出现了大幅上涨:亚马逊涨幅为72%,奈飞涨幅为64%,Chewy涨幅为203%,Etsy涨幅为294%,DoorDash 更是暴涨了17 000%!(是的,这是该股票上市首个交易日 85% 涨幅的年化计算结果。不过,这个观点还是站得住脚的。)
我一直很看好科技股股票,因为它为企业家、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投资增长机会。在过去 25年的从业经历中,我学到的知识是如何投资,而不是如何交易;是基于下一个10 年、20年去做长期投资,而不是基于下一季度或者下一年度去做短线交易。新冠疫情发生后,市场中新涌入了数
百万名个人投资者。我认为,对于大众而言,拥有一份科技股投资指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
我还记得1998—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纳斯达克指数在两年间上涨了近100%,最终在2000年3月10日短暂突破5 000点。之后,互联网泡沫破灭,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了77%。后来,股市足足用了15年的时间才恢复过来。
我真心希望,今天的新一代投资者不必等待15年才能从当时的科技股全仓投注中收回成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