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旅游/地图城市自助旅游指南地道风物:阳明·问道十二境(知行合一,问道向黔)

地道风物:阳明·问道十二境(知行合一,问道向黔)

中国国家地理原创mook系列,地道风物文化读本,重返“龙场悟道”历史现场,跟随王阳明的脚步,在贵州的人文山水中治愈当代人的精神内耗,历史与文化的深度交融,十二境的诗意呈现。

作者:范烨 主编;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ISBN: 978755967950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8.99

类别: 旅游/地图 新书热卖榜, 城市自助旅游指南 SKU:673af280e87c665d355428d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79505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历史与文化的深度交融,十二境的诗意呈现

本书以诗意的方式呈现每一处地点的独特韵味,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带领读者走进王阳明在贵州的传奇岁月,感受那段历史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智慧。

2.文化寻根与心灵之旅,治愈当代人的精神内耗

跟随王阳明的脚步,在贵州的山水之间开启一场跨越五百年的心学之旅,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自我心灵的成长与升华。

3.视觉与文字的双重享受

书中配有精美的地图和约200幅插图,让读者在文字的阅读中,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和指引,更加直观地感受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

 

内容简介

500多年前,王阳明被贬谪贵州。在贵州,王阳明“龙场悟道”成为“心学”的起点,传道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

近年来,学界对于王阳明的研究和讨论,如出版物、研讨会、讲座、纪录片,使“王阳明”和“阳明心学”屡屡破圈。本书内容将从学术角度以及文旅角度进行分类阐述。学术角度,系统并深入解读王阳明与贵州间的互相影响,以文塑旅,激发阳明心学爱好者对于贵州山水人文的兴趣;文旅角度,以“阳明·问道十二境”为基础综合呈现相关贵州点位风貌,以旅彰文,让喜欢贵州的人了解王阳明其人其事以及他与贵州的深刻关联。

作者简介

范烨,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首席运营官、总编辑,资深美食评论人。

目  录

壹 走近王阳明

觅循足迹,体认行道 —004

到贵州,遇见简易自在的王阳明 —018

言论|当我们说起王阳明,我们在说些什么? —030

王阳明年谱 —055

简史|儒学11 人 —056

 

贰  问道十二境

第一境 兴隆书壁 兴隆书壁:如此黔境 —065

飞云崖:湘黔古道上的文化印记 —073

第二境 平越思隐 平越思隐:欲通大道,先行鸟道 —083

源源不断的福泉 —089

深游黔南指南—体验风土变迁 —096

第三境 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世间传奇 —101

向腹心延伸,向中原走近 —113

第四境 龙冈开讲 龙冈开讲:王阳明的明月之境 —123

良知之源:千古龙冈漫有名 —129

第五境 陆广晓发 陆广晓发:王阳明的山水之境 —137

如王阳明一般恣意山水间 —143

第六境 古道心旅 古道心旅:王阳明的达观之境 —151

捡拾古道的吉光片羽 —157

探秘修文指南— 打卡灵感山水 —162

第七境 水西论象 水西论象:中原与边地的相遇 —167

水西彝人,象祠守护者 —173

周游黔西、大方指南—穿梭古今之间 —180

第八境 贵阳传道 贵阳传道:文明书院 声声不息 —185

阳明道 文明之梦 —191

第九境 南庵答和 南庵答和:天涯逐客 —203

楼桥寺祠 历史的潜流 —207

第十境 南祠咏怀 南祠咏怀:心法无穷 —217

达德学校 世纪转折 —221

第十一境 东山遗韵 东山遗韵:山水成癖 —231

阳明祠 群贤毕至 —237

畅游贵阳指南—感受山水、历史与市井生活 —242

第十二境 镇远留书 镇远留书:心学在贵州的回响 —247

镇远道中:一座军商重镇的多元之路 —253

黔东南巡游—多彩秘境之旅 —260

 

叁 四海有王门

黔中王学的传衍及其对贵州文教的影响 —264

黔中王门传承脉络示意图 —269

阳明学的流变及其影响:从中国走向世界 —270

前  言

序言

撰文/ 陈来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其心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阳明学是在近古东亚文明中影响仅次于朱子学的思想体系。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不仅革新了传统儒学,更深刻影响了后世数百年的文化与哲学发展。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浙江余姚的书香门第走出,经历了官场的沉浮,在贵州龙场驿的贬谪生活中,完成了他哲学思想的转变与升华。在贵州的贬谪生活是他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在玩易窝的隐居与悟道经历。

这本《阳明· 问道十二境》,旨在深入探讨王阳明在贵州的生活轨迹,以及他的思想如何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并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阳明文化是近二十年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潮中最为耀眼的热点之一,而在宣传、弘扬、研究阳明文化的大潮中,王阳明悟道之地贵州则是无可争议的重地。本书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详细梳理了王阳明在贵州的生活和思想发展情况。从他初至贵州的困境,到在龙场驿悟道,再到他在贵州各地的讲学和实践活动,生动地再现了王阳明在贵州的心路历程。在“居夷处困”的艰苦环境中,王阳明并未放弃成圣之理想,而是将个人苦难转化为思想的磨砺,从自然与民间生活中汲取智慧,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心学理论。

龙场悟道比较有传奇色彩。王阳明到了龙场以后第一关是名利关。他从中央被贬到偏远地区,当一个小小的驿丞,在心理上怎么适应?先要过名利关。怎么在那个时代把名利都忘了,不再计较得失?他采取的办法主要是静坐,第一关他很快就破掉了,对于名利这些东西他已经看开、看破了。然后就是生死关,传说当时当朝权宦从北京一路追杀王阳明,因此他还要预防对方派人到龙场对他不利。有这种担心说明他对生死还没有看破,精神上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自由。名利已经摆脱了,可是生死怎么能看得开呢?王阳明还是静坐,静坐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关他也突破了。在这期间他悟道了。王阳明在贵州的岁月,不仅是他个人思想成熟的重要阶段,更是他心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王阳明在贵州的岁月,也促进了当地文化与教育的发展。王阳明的讲学和实践活动,使心学思想在黔地生根发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在文明书院、龙冈书院等地的讲学,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推动了贵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王阳明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治理,通过教化和实践,推动了贵州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本书特别关注了王阳明思想在贵州的传承和发展。从明代到现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在贵州得到了持续的传承和发扬。许多学者和思想家—陈文学、汤冔、孙应鳌、蒋见岳等,都深受王阳明思想的影响,他们在贵州开展了一系列讲学和实践活动,推动了黔中王学的形成和发展。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贵州的文化传统,也为当地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

现在一大批学者关注怎么把阳明文化转变为对当代社会—特别是对经济发展、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作用、有益的文化,关注阳明学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说,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社会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以“知行合一”为例,不管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还是今天,不管是对党员干部,还是一般人,践行“道德的知识”都是现实的要求。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碰到道德的选择、善恶的选择,都会碰到这些问题。怎么把知道的东西,在践行中体现出来,这是王阳明时代和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问题。

王阳明在贵州的足迹,如玩易窝、文明书院、龙冈书院等,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通过对这些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王阳明的思想,更能推动贵州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影响了贵州的文化、教育、社会发展,成为贵州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希望通过对王阳明在贵州的生活和思想的深入探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位伟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感受他的智慧和魅力,这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是尤为重要的。

在线试读

到贵州,遇见简易自在的王阳明

撰文/ 张佳玮

说起王阳明时,我们会提到一堆头衔与标签: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文武全才。论学术,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后世影响深远。论事功,《明史》里直言“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说他开始以直节著称,之后军事上大有成就,扫除积年逋寇,平定孽藩。若考其行事,甚至还可以冠以教育家、战略家等头衔。

梁启超先生说到余姚,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第一句就是“阳明千古大师,无论矣”。

当我立于贵州的群山中、溯着乌江水,回望这位承着大儒身份、拥有传奇头衔的王阳明的一生,却觉得他实在是个极简易自在的人—从人,到学说,都是如此。

王阳明的名作《传习录》,乃至阳明学的核心“致良知”,妙处恰在于简易。阳明门生王艮评说王阳明的“致良知”:“简易直截,予所不及。”

《传习录》里,王阳明自己也说得明白—他提倡的用功,不求日增,只求日减:“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他不喜欢闹虚文,直白地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他批评霸道过于功利,却也强调因时致治,不必非要行太古之俗。他求的是大道天理,但并不泥古,也不沉迷于寻章摘句的理论研究。

整本《传习录》,便可如此读。弟子们许多被已有的见识拘束,于是求问讨论,王阳明以开阔宏亮之气,将道理说得畅晓明白。化用经典,譬喻妙解,斩钉截铁地告诉弟子们—只用在天性上精一用功,只用日减私欲。

这种做派,当然并不是谁都喜欢,而这大异于传统的“求圣方法论”,也难免被非议。然而王阳明的魅力,恰在于这份气象。

话说,这份简易明快、洒脱不羁的人格学问,是如何养成的?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出身书香门第,其家族据说可以追溯到东晋名相王导。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 年)的状元。如此家庭,诗书蕴藉、志节操守,自然是齐全的。他的幼年经历颇有传奇色彩:出生时叫王云,五岁了还不能说话,被异人拊了(拍了拍),改名叫“守仁”,就会说话了。这故事无论真假,此名无疑反映出家族希望他谨守仁义,是为读书人立身之本。毕竟《论语》有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明史》说王守仁“天姿异敏”,然而他并不是个皓首穷经的书呆子。十五岁时,他已经到访过居庸关、山海关,甚至出塞纵观山川形胜。

十七岁那年,王守仁去拜见上饶名士娄谅,跟他讨论朱熹的“格物”学说。回家之后,王守仁每天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坚持“格物”。

弱冠之年举乡试后,他喜欢谈论兵事,还能射箭。

弘治十二年(1499 年),他中了进士,负责处理威宁伯王越的丧事,还针对西北边防事务上了条陈,担任过刑部与兵部主事。

至此,王阳明文则进士,武则善射;出塞看过山川形胜,又对带兵之道颇有兴趣;谋略西北边防,主事刑部兵部。可以说,他已经是个文武全才—理论与实践都齐全的人了。

然而,命运转折来了。

王阳明生于成化八年(1472 年)。当时明朝建立已有百年,“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已成过往,宦官猖獗导致的“土木堡之变”与混乱的“夺门之变”已是旧事。成化时期,明宪宗宠信万贵妃与宦官汪直等,开始置皇庄,鼓励豪强兼并土地。

年轻的王阳明曾经历了“弘治中兴”,但弘治皇帝之后的继位者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正德皇帝。民间传说正德皇帝如何“游龙戏凤”是一回事,他在位时,大宦官刘瑾深得宠信、内外战事频生则是真的。这是个动荡的时代,外部鞑靼进犯,边疆防御压力增大;内部宦官势力增强、百姓生存艰难。

乱世之中,刚则易折,但明亮的声音,也能惊动天下。

正德元年(1506 年),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奏章抗争,触怒刘瑾,最后挨了四十廷杖,谪贵州龙场驿(在今贵阳市修文县)驿丞。他的父亲王华被连累,出为南京吏部尚书,之后被罢免。

这年王守仁三十四岁。状元之子、少年进士、文武全才,拥有出塞阅历、历任刑部兵部主事的天之骄子,英年被贬,到了贵州边陲。

《明史· 王守仁传》记载:王阳明被贬黜的龙场那地方,“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民国《修文县志》说:“修文本乎敷勇,敷勇衍乎龙场。”

贵州简称“黔”。彼时说起黔地,对浸润中原文化的读书人而言,大概是偏远的、羁縻的、有无数传说但没几个人真正涉足过的地界,被视作“尚未开化”之地。

春秋以前,贵州还属于所谓“荆楚”或“南蛮”的地界,说起来便是“蛮夷之地”。战国后期,大部分疆域在贵州境内的夜郎国,已是西南地区大国,但终究与中原交往不多,所以被误传“夜郎自大”。

秦一统华夏后,夜郎地区有了郡县与官吏。汉武帝时,四川南部到贵州西部有了道路。三国时,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基本在蜀汉境内。

唐朝时,贵州大体分为经制州与羁縻州。宋朝开宝七年(974 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从此贵州与大宋正式挂钩。到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 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从此世上有了贵州省。

龙场的历史还稍早一点,明洪武十九年(1386 年),贵州宣慰使广开龙场九驿,龙场是首驿。龙场驿所在的修文县地处黔中丘陵盆地区,四分之三的地域为中丘陵区,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在海拔1200 米以上。虽然这里称得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然而降水多,雨热同期。对中原来的人而言,这里未免太“野”了—山水重割,干旱与暴雨常作。

被贬贵州,寻常人会一蹶不振,但王阳明没有。

正是在贵州,王阳明摆脱了求道而不得法的焦虑,找到了“自己”。

谪居贵州后期,王阳明写下了名文《瘗旅文》。不妨将此文看作是“万山丛薄,苗、僚杂居”之外龙场的形态,看作是王阳明自己在贵州时生活的写照。

正德四年(1509 年)秋天,王守仁目睹一个京城前来、不知姓名、带着一子一仆的吏目,经过龙场时投宿在当地苗人家。阴雨绵绵,天色昏暗,次日三人便死在了蜈蚣坡。王守仁带了两个童子,备了畚箕和铁锹前去收埋尸体,写祭文感叹:我们都生在中原,怎么到这里来做鬼?看你冒风霜寒露,翻山越岭,饥渴劳累,外有瘴气瘟疫,内心忧愁苦闷。大概荒山狐狸、暗谷大蛇也会吞了你们。我到这里两年,还能苟且保全,是因为我从不忧伤。

随即他歌唱道:羁泊他乡的游子怀念故土,辨不清西和东。只有天空在哪里都一样。他乡异地,都是环抱在四海之中。达观的人四海为家,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住处。不要伤心悲痛!你我都远离故乡,蛮族的言语丝毫不懂。寿命的长短不可预料。路旁累累的坟头,多是流离至此的中原人士。如果死了,就和你做伴吧!

王守仁掩埋尸首,为之作祭文,是同病相怜,长歌当哭。本来他被贬到龙场,觉得自己要死在这里,没想到自己还活着,却看到别人死了,伤心惨目。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吊死者,亦表达活着的自己。抬头看接天山峰,不辨西东,只好自求旷达。

王阳明初到龙场时没房子住,只好先住在草庵之中,再到东峰的东洞。夷民纷纷砍伐木材,为他搭建了一座轩房。他开始种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与易书相伴,交游的人也渐渐多了,自得其乐,于是将住处取名“何陋轩”:这轩自然有些简陋,但“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王阳明在龙场驿丞任上,居边陲蛮荒之地,如《瘗旅文》中自我总结—到此两年,还能苟且保全,是因为我从不忧伤。可见,他终究是个达观的人,自有蓬勃元气。

除了自由洒脱的秉性之外,王阳明能如此对生之艰难、死之叵测举重若轻,或许还因为他的求圣之路在贵州发生了重要的转折、求道前途豁然开朗,带给了他无穷的信心和快乐。

早在十七岁那年,王阳明已经怀疑过格物致知的正确性,他始终对求道之路有所疑惑。当然,这点疑惑不影响他后来中进士、论军事、出入刑部与兵部,各方面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到贵州后,境况不同了。《明史》里说,他被谪到龙场后,身处一个山峰连天、狐狸成群、蛇大如轮、与麋鹿猿猴相伴相栖、生死悬于一线的边陲之地,身边接触的都是率真淳朴、帮他建何陋轩的当地人。王阳明承认这些人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并不有损于他们淳朴的本质。

《明史》记录,他忽然悟到了致知当自求于心、不当求于外物,于是喟然道:“道在是矣。”是所谓“龙场悟道”。

所以再看他离黔后所著《传习录》里的描述—整本《传习录》,说繁复也繁复,其中涉及儒佛道诸家词句,若不熟读典籍,怕未必能字字句句都明白;说简单也简单。王阳明自信地宣称:至善就是心的本体,心就是理,没有心外的事和理。又说,忠孝诚信仁都出于心。比起其他学者追求一大堆规矩,王阳明“只求日减”:减却私欲,心发至善,自然做到忠孝诚信仁。他反问: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一,自是尽—精一用功就是了。

在贵州撰写另一篇名文《象祠记》时,王阳明所求的“道理”越发明晰了。

象本是虞舜的弟弟,多次试图谋害虞舜而不成,在主流历史叙述中实在不算个好人,唐朝时就有正经人拆过象的祠堂。王阳明在龙场时,受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邀约,给位于麟角山—他称为灵博山—的象祠写《象祠记》,见当地人对象诚心祭祀,于是感悟到:象虽然凶暴,但被虞舜感化了,能够任用贤人,把恩泽施给百姓,因此死了以后得到人们的怀念。王阳明进一步认识到:人的本性善良,天下没有不能感化的人。

后来,王阳明的“致良知”认定,每个人人格本自健全,只是要针对每个人自己的问题,要完成天赋给你的内容,实现人的使命。比起他所在时代主流的“朱子学”,阳明学强调的是自己。强调每个人了解自己,主动自觉地去改变自己。

这种对人性本善、天下人人可以感化的相信,这份不用分析、不须凑合、“心即是天理”的自信,甚至王守仁在历史上留名为“王阳明”,都来自让他真正领悟到了“天然”的贵州龙场。

王阳明离开贵州一段时间后,依然在赞美贵州的大自然近乎天理:“花事纷纷春欲酣,杖藜随步过村南。田翁开野教新犊,溪女分流浴种蚕。稚犬吠人依密槿,闲凫照影立晴潭。偶逢江客传乡信,归卧枫堂梦石龛。”

他对黔地人生活恬淡、与世无争的气派,始终欣赏。贵州这份勃然的自然之气,也始终没离开他。

五十二岁时,王阳明自称:“吾自南京已前,尚有乡愿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才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他自认年轻时也曾想过流俗伪善,但年纪到了,便只相信良知,相信大是大非。纵然被天下说他狂,他也只依良知行。结合他著名的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自己将知行合一,执行到了生命最后。

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来到贵州便使王阳明在我心中变得栩栩如生起来。不只是因为龙场是王阳明开悟之所,更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王阳明最好的致敬与实践。

王阳明一直认为,实践就需要修身,需要诚意正心。体认之学,就是知与行。追随着先生的脚步去到达,本身就是一种行。王阳明的生命逝去,学说留存;而那片曾让他“悟”的接天山峰与贵州,依然存在于世上,等着每个人去亲自感受。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地道风物:阳明·问道十二境(知行合一,问道向黔)”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东京散步

EUR €38.99
阅读更多
缺货

我的清迈我的城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日式生活美学:大人的周末

EUR €40.99
阅读更多
缺货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IN”系列:杭州

EUR €27.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