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55206
宏观经济结构转型,是指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等发生趋势性变化,使生产、消费、分配等环节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再配置的变迁过程。当前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普遍关注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理论,较少涉及经济转型理论。21世纪以来经济结构转型领域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和较快发展,英文和中文文献明显增加,深入学习经济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与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都有必要掌握这些前沿理论与规范方法,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历程,开展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研究。
本教材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主流理论和前沿发展,包括结构转型的基本理论、影响结构转型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因素、结构转型与生产效率和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以及结构转型与技术结构、国际贸易、家庭生产和政府作用的关系等,同时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实践为基础,用中国经济案例介绍理论模型和定量应用方法。全书共7章,每章均包括引言、学习目标、关键术语、正文、本章小结、阅读资料、练习与思考等栏目,并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老师撰写了推荐序
宏观经济结构转型,是指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等发生趋势性变化,使生产、消费、分配等环节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再配置的变迁过程。当前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普遍关注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理论,较少涉及经济转型理论。本教材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主流理论和前沿发展,同时用中国经济案例介绍理论模型和定量应用方法,有助于经济学专业的师生掌握这些前沿理论与规范方法,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历程,开展中国经济重大问题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价格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二章 要素结构与结构转型
第三章 需求结构与结构转型
第四章 技术结构与结构转型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结构转型
第六章 家庭生产与结构转型
第七章 政府作用与结构转型
后记
推 荐 序
本书是一本适用于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经济学教材。这本教材全面介绍了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的经典理论和前沿进展,并结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事实介绍了将理论模型应用于现实经济的量化研究方法,独具特色,内容质量较高,非常值得大家深入阅读学习。
本书作者郭凯明老师和杭静老师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突出,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有着长期观察和深入了解,在结构转型、人口转变和经济增长等方向也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上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我很愿意推荐他们的教材。
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实践对宏观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新挑战,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改变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需要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有待于经济学者去积极探索和创新。宏观经济学理论长期聚焦于总量方面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问题,但当前大家已越来越重视经济结构变化在解释宏观经济具体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理论也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发展规律,非常有必要掌握经济结构转型理论和研究方法,而目前国内外还缺少专门介绍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理论的教材。本书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宏观经济结构转型领域的主流理论和研究范式。我相信读者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既可以加深对宏观经济结构转型规律的理解,拓展思考视角,又可以掌握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开展自主研究。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植根于丰富的经济实践,中国的宏观经济实践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青年学者创新理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将宏观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经济充分结合,对理论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和理论机制的影响程度进行严谨的量化分析,是宏观经济学前沿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书在介绍宏观经济结构转型领域主流理论模型之后,以中国现实经济发展转型为例,细致深入地介绍了这些理论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和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我相信读者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可以有效运用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理论模型认识和研究中国经济,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更好地推动宏观经济结构转型理论创新。
创新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的经济学者共同努力。应该看到,经过大批经济学者的努力,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一定进步。一方面,中国经济学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关注,中国经济学的研究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问题,而且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学者越来越多地在国际经济学舞台上展现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国内经济学者把中国的经济学问题抽象出来,丰富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但是,对中国经济实践的解释与研究还远远不够,需要继续努力。希望大家可以仔细阅读和学习本书,展开思考并尝试进行创新性研究,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解释和具体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龚六堂
2024年7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