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244670
- 160余条概括性侧注,半小时通览全书
- 10幅重要事件珍惜图片,再现历史第一现场
- 1949年1—10月大事件表,共和国成立脉络一目了然
2024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以读者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更好地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为契机,出版本书是对这一时刻的充分展示,满足了社会大众对于了解共和国创建史的需求。
普及党史教育:是一部优秀的党史普及读物,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共和国创建史的窗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程,增强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对于推动全民历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堪称经典的 “国史教育第一课”。
彰显文化自信:通过对新中国孕育历程的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现,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必然性。这种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自信展示,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坚定地坚守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传承和弘扬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共和国孕育过程中展现出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让读者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励后人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展现事件细节:通过对这十个月中重要战争、政权建设、外交、军队建设、党的喉舌《人民日报》发展历程、开国大典等多方面内容的详细描述,丰富了人们对共和国创建史的认知,不仅展现了重大历史事件,还穿插大量细节,如人民海军的筹建、新中国国旗的确定过程、开国大典现场的情景等,呈现出有血有肉、丰满立体的历史画卷,让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共和国孕育的背景和过程。
呈现生动历史:以近似日记体的纪实手法,选取1949年1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与新中国筹建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叙述,清晰地勾勒出新中国从萌芽一步步发育,最后成型诞生的过程。摆脱了学术史的沉重,却又保留了信史的翔实可靠,同时兼具故事性,让读者仿佛亲历历史,使历史变得鲜活生动,增强了历史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本书采用新闻式叙事手法围绕1949年1—10月共和国“孕育”的关键时期,细致摹绘新中国从萌芽到成形、诞生的伟大历程。本书叙述上注重理实结合,小中见大,既有宏观的理论高度,又注重微观的细节呈现史料性和故事性兼备,是一部生动的党史读物。
引子
一个梦,做了一百年,并且噩梦连连、痛苦血腥。这个梦,就是中国人民的共和梦!共和梦是人民的梦!
第一章
一月。共和国孕育的第一个月,似乎都是围绕着新的共和国的首都进行:从第一天凌晨毛泽东思考怎样和平解放北平,到最后一天解放军进入北平城。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安排。在元旦这一天,蒋介石发表了求和的“新年文告”,首次无奈地放下身段。毛泽东则在“新年献词”中霸气地宣布:“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个月,中共还有一个重要文件发布了,那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这一天,这个月,决定了整个1949年的走向。
第二章
二月。毛泽东以学生的姿态向苏联党的代表米高扬阐述关于新的共和国的理念。华北《人民日报》搬进了北平城,并出版了北平版,新的首都已经有了新的模样。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播种机”变成了“工作队”,开始为接收城市储备干部。国共和谈的序幕在本月拉开。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已经看出新国家的雏形。
第三章
三月。七届二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进城前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为夺取最后的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基础。这个月,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开始在城市领导城市工作。
第四章
四月。第一天,以国民党政府和谈代表团到达北平开始的,但那一天还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南京“四一惨案”。企图“划江而治”的国民党是不可能接受八项条件的,结果只有“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个月,渡江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府没有了首都,而北平却欣欣向荣。
第五章
五月。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被中共收入囊中。怎样管理这个世界级的大城市,管理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将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巨大的考验。三月份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然而,直到五月份接收和管理上海,才真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回到了城市,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
第六章
六月。第一天是“端午节”,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作为六月的开始,似乎预示这个月要与国家有关。这个月,汇聚全国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各项建国准备工作开始启动。解放区的文化建设和教育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这个月的气象已经很有新中国的气象了。
第七章
七月。第一天,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再一次从理论上为新的共和国奠基。刘少奇以中共中央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秘密访问苏联,但大多数时间是向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请教国家政权的设计问题和如何建设新国家的问题。建党28周年,在接受全国各界祝贺的同时,北平、天津开始了街区政权组织改造。同时,北平、天津等大城市的党组织开始公开建党,向周围群众公开党支部和党员。
第八章
八月。第一天就是人民解放军建军22周年纪念日,这支长征到陕北时只剩下两万余人且衣衫褴褛、没有重武器的军队,已经发展到400万大军,而且军兵种齐全。新华社发表了《六评白皮书》,其中5篇是毛泽东亲笔写的,这绝对是一次民族独立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毛泽东的家乡湖南以“绥远方式”和平解放了。北平终于迎来了宋庆龄,毛泽东亲自到火车站迎接。
第九章
九月。中国全境基本解放,新疆也回到人民的怀抱。地方基层政权加紧建设,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纷纷召开。国名、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元和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都最终确定了下来,新的共和国领导人也选举出来,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九月的最后一天下午,刚刚选举出来的国家领导人们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也象征着为新中国奠基。
第十章
十月。第一天就是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天安门广场,都在等待毛泽东那个震惊世界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几十万人的集会、游行,近两万名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的大阅兵。其实,无论用什么形式,都无法表达中华民族独立的自豪和共和国梦想实现的骄傲!在现场的陈毅说了一句可以代表众人心情的大白话:看了这,“总算不虚此生了!”宋庆龄说,这一天,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