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中国史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大一统帝国从繁荣到崩溃的悲歌; 演绎治乱兴衰背后的政经逻辑; 经济繁荣、国库枯竭; 君臣对立、东林党争; 忠奸难辨、大厦将倾

作者:李晓鹏 著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2月 

ISBN: 978752341015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2.99

类别: 历史 新书热卖榜, 中国史 SKU:6750ab58358b38fec0cf714f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3410158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李晓鹏博士此书,乃是当今学界百不一见之好书。读之,方知吾辈以往之见解可修正处甚多;读之,方知张居正何以斥江南士大夫最无天理;读之,方知李卓吾何以说读史时真如与百千万人作对敌;读之,方知顾炎武何以说认识晚明史不能只听东林党人的一面之词;读之,方知钱钟书何以说道学评史论政之言多不可信;最重要的是,读之,乃可以对士大夫集团的历史作用,对自秦迄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对历代王朝之所以走向覆灭的奥秘有真正清醒的认识。读之,直可以开拓万古之心胸也!故此书之学术价值,可与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史学经典相媲美。纵有瑕疵,亦是瑕不掩瑜。以上评论,乃是我的真情实感,无半句溢美之言。

——原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历史学教授 许苏民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朝后期的历史为论述核心,运用经济学框架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分析明朝后期的衰落原因,以此揭示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规律。全书以明朝后期七位皇帝的治理情况为脉络,完整展现了明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直至覆灭的乱世图景;以明朝后期的变法为核心,讨论了明朝后期张居正、海瑞及崇祯皇帝等人锐意变法,但面对党争乱局和战争失利,一系列改革最终都走向失败,没能挽救明朝于覆亡的命运,并指出官僚腐败、明末党争是盛世转衰的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

李晓鹏,重庆江津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Research Fellow)。著有《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先秦上古一万年》《帝制与盛世:汉唐明的时代》《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晚清六十年的革命与改良(1851—1912)》等。其中《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入选2015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峰会《人民日报》、新华社推荐的25本重点图书。

目  录

目 录

 

引子 祸起辽东 1

第一章 文武之争 6

一、萧墙之乱:辽东局势与明廷内斗6

二、天下“道统”:儒家士大夫的崛起9

三、科举腐化:士大夫阶层的特权与堕落15

四、党同伐异:宋军战斗力低下之谜19

五、岳飞之死:文官集团的罪恶22

六、儒家奸臣:史弥远擅杀韩侂胄事件26

七、官权民权:宋朝与明朝的酷刑对比29

八、文官之祸:腐化的出现及其后果34

九、汉唐归来:朱明皇权的两大支柱36

第二章 盛世危局 40

一、重商抑农:明朝税制与税收结构40

二、商业帝国:空前的工商业大繁荣46

三、户籍改革:明廷的“新型城镇化”改革50

四、浮华世界: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的变化52

五、四大名著:大一统王朝的文化遗产55

六、出版自由:皇权合法性与言论管制57

七、万妃冤案:写进正史的野史绯闻61

八、《孟子节文》:朱元璋删节《孟子》之谜66

九、官商一体:权力与财富的深度融合71

第三章 正德一朝 77

一、《问刑条例》:官僚集团的胜利77

二、得寸进尺:文官与皇权的交锋80

三、刘瑾变法:被历史遗忘的改革91

四、刘瑾惨死:官僚集团的报复 96

五、应州之战:对鞑靼的军事反击98

六、武宗南巡:朱厚照是一个荒唐的皇帝吗?104

第四章 嘉万革新 109

一、嘉靖皇帝:入继大统的藩王109

二、“指伯为爹”:继嗣与继统的争议112

三、君臣决裂:内阁驳封与皇帝辞职118

四、张璁变法:改革文官体制122

五、反攻倒算:“大礼议”保守派的反扑128

六、明朝抗倭:海禁的起因与反侵略斗争133

七、“奸臣”严嵩:抗倭战争中的内阁首辅138

八、海瑞上疏:在政治斗争夹缝中崛起的清官142

九、高拱专权:明朝的乱局与海瑞的失败147

十、帝国首辅:张居正变法150

第五章 党争误国 156

一、末世变法:张居正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56

二、人亡政息:保守派对张居正的清算159

三、讪君卖直:痛骂皇帝的言官们164

四、国本之争:皇位继承权的合法性问题169

五、东林党人:激进的理学官僚集团172

六、贪腐横行:明末官场乱象 175

第六章 心学革命 182

一、吃人的理学:东林党的思想根源182

二、心学变革:从陆九渊到王守仁192

三、海瑞变法:一场被误读的改革195

四、海瑞罢官:明末主要政治派系之争201

五、杀死异端:东林党对李贽的迫害204

六、唤醒皇权:明朝近代转型的机遇与败局208

第七章 万历盛世 216

一、万历三大征:大明帝国最后的辉煌216

二、皇帝罢工:“万历怠政”的谜团与真相222

三、简政放权:万历皇帝“断头政治”的真实效果228

四、抗税运动:隐藏在愤怒的群众背后的利益集团231

五、萨尔浒之战:“文官统兵”制度的灾难性后果242

第八章 救亡图存 253

一、辽东沦陷:东林党的第一次主政253

二、辽西溃败:经略与巡抚的内斗257

三、“癸亥京察”:保守派与宦官的结盟262

四、整肃东林:汪文言受贿案268

五、二十四大罪:杨涟弹劾魏忠贤罪名辨析273

六、魏忠贤变法:专权乱政还是打击贪腐?280

七、黄山贿案:对地方豪强的打击286

八、觉华惨案:宁远保卫战的成败得失291

九、皮岛总兵:毛文龙东江基地的建立298

十、东江移镇:文官集团对毛文龙的初步攻击303

十一、抗金援朝:第二次救援朝鲜312

十二、宁锦之战:毛文龙的胜利317

第九章 亡国之祸 322

一、东林复辟:崇祯初年的政局剧变 322

二、杀毛议和:东林党与袁崇焕的秘密约定329

三、金兵入塞:冤杀毛文龙的严重后果338

四、空饷黑幕:辽东军饷与关宁军数量之谜345

五、千古奇冤:袁崇焕杀毛事件再分析349

六、穷途末路:内忧外患之下的明王朝358

七、围城打援:大凌河之战361

八、吴桥兵变:一只鸡引发的悲剧364

九、最后的兵团:被包围的锦州城367

十、回光返照:崇祯皇帝的最后努力373

十一、明朝灭亡:崇祯皇帝最后的日子379

十二、清军入关:无可挽回的改朝换代385

第十章 千古兴亡 392

一、东南豪强:明朝灭亡的深层次动力392

二、亡国祸根:土地兼并与官僚腐败的因果关系399

三、造反有理:底层起义与大一统王朝的崛起408

四、问鼎中原:外族入侵与中华文明的四起四落412

五、华夏之殇:倒在近代化门槛前的中国 420

六、文明的宿命:如何逃出盛极而衰的规律?430

七、太监救国:宦官专权的历史真相435

八、青史昭昭:为中华帝国辩护454

后记 寻找解读中国历史的新史观 458

在线试读

嘉靖皇帝:入继大统的藩王

朱厚照死了以后,文官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江彬抓起来判处死刑,还把那个

葡萄牙使者也杀了。

第二件事就是确定皇位继承人。

朱厚照没有儿子,也没有亲兄弟。明孝宗就朱厚照一个儿子。继承人只能在

宗室里面找。

明朝皇位继承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子,也就是正妻(皇后)所生

的儿子,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在嫡子当中挑选最年长的继承皇位;如果没有嫡子,

那就在其他嫔妃所生的儿子中选择年龄最长的继位。

对于皇帝死后无子这种情况,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里面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

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

斩奸臣……”

这个规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它是帝国制度的基石:选择皇位继承人只能根据血统而不能根据才干。因为血统是很客观的东西,而才干的标准太主观了:你

觉得老大有才,我觉得老二能干,谁也说不服谁,而皇位只有一个,就会导致两

边拉起队伍以拳头论英雄,很容易引起内乱甚至内战。

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问题很多,但在古代社会也有合理之处。这个制

度是明朝200多年政局稳定的基石。当朱厚照死后没有儿子,也没有留下继位遗

嘱的时候,这个制度就开始发挥稳定政治的作用了——大臣和太后只能按照血缘关系确定继承人,不能自己选。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度,首先要找朱厚照的儿子,然后找朱厚照同父同母所生

的兄弟,然后找同父异母所生的兄弟。都没有的话,朱厚照的皇位就没法被继

承了。

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往上追溯,去找他父亲明孝宗那一脉。明孝宗就朱厚照

一个儿子,只能继续找明孝宗的弟弟。

明孝宗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前面老大、老二都夭折了,没有成年,也

没有儿子。剩下兴献王朱祐杬是明宪宗的第四子,是明孝宗的弟弟中年龄最大

的。朱祐杬此时也已经死了,但他有一个儿子,而且是王妃所生的嫡子,就是朱厚熜。因此,朱厚熜在法理上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伦序当立”,没有人能

与之竞争。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朱祐杬已经死了,生前并没有当过皇帝。为什么皇位

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而不是由明孝宗更小的弟弟来继承呢?因为嫡长子继承

制度就是这样规定的。朱元璋生前,太子朱标已死,他就把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

朱允炆,就是为了尊重嫡长子继承制度,为后世儿孙做好表率。有朱允炆的例子

在,朱厚熜继位的合法性就更加无可置疑了。

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内阁首辅杨廷和上奏张太后——也就是朱厚照的生

母——请求迎立朱厚熜为新皇帝。太后立即批准。这个过程杨廷和与皇太后都

是照章办事,不是他们看中了朱厚熜,觉得这小子聪明能干,适合当皇帝。他们

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后来朱厚熜与杨廷和发生冲突的时候,才能如此不给杨廷

和面子。他很清楚自己并不欠杨廷和的人情,自己的皇位也不是杨廷和给他的。

朱厚照去世的当天,张太后联合内阁一起颁布了以朱厚照名义写的遗诏:“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君临天下。”

朱厚熜当时已经15岁了,父亲朱祐杬两年前去世,他还在守孝,突然接到

通知,让他去继承皇帝位。朱厚熜于是带着少数亲信和中央派来的庞大迎驾团一

起从湖北兴献王府出发,前往北京继位。

刚到北京城外,就发生了一个问题。杨廷和给朱厚熜安排的是皇太子继位的

礼仪:从东安门进皇宫,然后入住皇太子居住的文华殿,接受大臣的劝进,再登

基做皇帝。朱厚熜对此很不满,因为根据遗诏,他是来北京继皇帝位,不是来当

皇太子的。虽然所谓的遗诏也是杨廷和在朱厚照死后拟定的,但法理上那是朱厚

照说的话,杨廷和无权更改。杨廷和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在给新皇帝“立规矩”:

你要当皇帝,就得听文官大臣的话。

朱厚熜拒绝从东安门进皇宫,于是停在北京城外不走了。官员赶紧通知杨廷

和,杨廷和表示必须从东安门进,没商量。然后又通知朱厚熜,朱厚熜表示绝不

从东安门进。两边就这样僵住了。

最后还是张太后出来打圆场,说天位不可久虚,还是按照遗诏来,以皇帝身

份进宫。杨廷和只得同意改变程序,由魏国公徐鹏带着文武百官往朱厚熜在城外

的驻地劝进。经过三次劝进以后,朱厚熜表示同意即位。于是以皇帝的身份从皇

宫正门——大明门进入皇宫。

随后,杨廷和又进呈了他为皇帝写好的即位诏书,而且给朱厚熜阅读的时间

很短,不断派人来催,赶紧定稿颁布。朱厚熜没有时间做更多的改动,但是把杨

廷和给他定的年号“绍治”改成“嘉靖”。

这个改动有很深的含义。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是“弘治”,杨廷和定的“绍

治”,就是要让新皇帝效法明孝宗,把弘治年间的德政发扬光大,希望他能像明

孝宗一样对文官言听计从。而“嘉靖”中的“嘉”是美好的意思,起修饰作用,

真正有意义的是“靖”字,带有拨乱反正、平定乱局的意思。朱厚熜用这个字非

常大胆,因为当年朱棣造反,以藩王身份杀进京城赶走建文帝自己当皇帝,这个

行动被朱棣称为“靖难”。朱厚熜也是外地藩王进京当皇帝,用这个字,一方面表示自己对朱厚照时期的很多政策不满意,要改正;另一方面表示自己没打算学

习明孝宗,而是要搞新的一套。

 

抢先评论了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中国史2+中国史3+世界史(5册套装礼盒已上市,请前往购买)

EUR €138.95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老兵口述抗战①: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朱雀:南方的意象

EUR €35.99
加入购物车

图说中国历史·春秋(权威疆域版图、专业战争地图,用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正说历史名人、正解历史事件,用文字追溯历史的底蕴。探访历史遗迹、鉴赏奇珍异宝,用图片记录历史的沧桑。)

EUR €32.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