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5800013
本书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哲学教授卢·马里诺夫先生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第五本哲学践行著作。主要阐述如何利用老子的智慧,帮助人们面对当代生活的挑战,提高生命质量。本书将老子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是作者作为哲学咨询师或导师从个案和观察中精心选取的。作者凭借其对亚洲思想和哲学的广博知识和深刻洞察,探讨了自我、幸福与平和等主题,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案例阐释了《道德经》这部道家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本书作者卢·马里诺夫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哲学践行、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佛教、全球伦理、决策论、科学哲学等。他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哲学研究深透,青年时期曾学习中国功夫和中医药。本书的第一译者张华副教授与合译者郑连忠博士是《道德经》的忠实读者。两位译者的翻译能力为业内认可。本书的英文版于2014年出版,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之后被翻译成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韩语等版本发行,在亚马逊有非常多的五星评论。此次是该书第一次回到其哲学故土——中国出版,有着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问道
第二章 与道相遇
第三章 健康与福祉
第四章 自我与宁静
第五章 让生活更简单
第六章 释放压力
第七章 职业与工作
第八章 爱与人际交往
第九章 婚姻与家庭
第十章 道德与德善生活
第十一章 发现价值
第十二章 三种毒药:嗔、贪、妒
第十三章 感悟生死
第十四章 道的践行
第十五章 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十六章 黄金时代
第十七章 如何拥有快乐星期一
第十八章 下一步计划
推荐阅读书目
致谢
中文版后记
哲学践行是哲学走向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或过程,在这个活动或过程中,哲学家和大众共同构建新的生活形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幸福。马里诺夫是当代哲学践行运动的理论探索者,也是哲学践行大师。他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循道而行》一书反映了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他对道家思想的实践运用。这是一本跨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佳作,它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互通,也有助于理论化的哲学——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与大众生活的进一步融合。
——潘天群,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是美国哲学从业者学会创会主席、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马里诺夫教授有关哲学咨询的又一部力作。作为国际颇有影响力的哲学咨询领域的专家,马里诺夫运用中国道家智慧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往和谐生活的路径,也揭示出给予我们应对生活困难和挑战的道的力量。《循道而行》无论对于哲学咨询领域的专家,还是对于大众,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张利增,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当代哲学咨询研究与实践中心主任
马里诺夫教授是哲学践行在北美的重要先锋和代言人,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与合作者。我从2012年读博开始就大量阅读和引用他的著作和文章,对于他的理论和观点可以说是熟稔于心,常常钦佩于他突破世俗常规的勇气和毅力、深刻睿智的天才巧思,也经常惊叹于他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浓厚兴趣及较高掌握程度。在《循道而行》这本书中,马里诺夫教授化身一位深谙道家智慧的传播者,用心阐释了《道德经》的深邃思想,将其融会贯通到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马里诺夫教授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厚的哲学素养,为我们揭示了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寻找到内心的平和。每一章都如同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繁忙和压力之中重新找到宁静与智慧的源泉。这本书不仅是对道家哲学的深刻解读,也是一份指导我们如何生活得更美好的珍贵礼物。我强烈推荐每一位寻求生活智慧和内心平和的读者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认真阅读这本书,相信书中总有某处会让你产生共鸣、引发深思、获得慰藉。
——丁晓军,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本书架起了古代与现代、思想与应用、亚洲与西方、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捧起《循道而行》,你就握住了通往幸福充实的平衡生活的金钥匙。
——黄欣博士,北京当兔艺术教育研究院院长
阅读此书,就像和一位开悟的、洞察力敏锐且思维清晰的向导一起,悠然并略有所思地沿着老子之道漫步,自始至终都是令人愉悦的,而且获益匪浅。
——欧文·亚洛姆(Irvin Yalom),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名誉教授,《当尼采流泪时》《叔本华疗法》和《斯宾诺莎难题》等书的作者
卢·马里诺夫以其洞察力、同理心、雅致和幽默等道家的美德为我们提供了一项伟大的服务。在《循道而行》一书中,我们能听到智慧的低语,重获新的生命,让每个经常陷入困顿生活的人都能触手可及。与一切真正的精神修养一样,它极具实用性。还有什么礼物能比这更美好呢?
——帕特里克·库里(Patrick Curry)博士,《生态伦理学》和《捍卫中土大陆》的作者,《占卜:新千年展望》的编辑
这是生活哲学的极致!卢·马里诺夫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古老而深邃的道家智慧应用于我们当代的挑战。这本书的每一章都蕴含丰富的内容,可以治愈你的心灵,激活你的生命。每一位读者都将从中获益无穷。
——汤姆·莫里斯(Tom Morris),《成就的艺术》《哲学入门》《斯多葛的生活艺术》《如果哈利·波特掌管通用电气》等书的作者
《循道而行》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具有教育性的佳作。这本书务实地解读了老子的道家哲学,并提供了丰富的小故事、小品文、轶事和建议,对西方人、亚洲人以及全球有求知欲的人都有用。它还巧妙地将道家与儒家、佛教和斯多葛学派联系起来,并将古代智慧与当代愚行进行了对比。作为一名华裔美国移民,我从卢·马里诺夫这位全球公认的哲学领袖和权威那里获益良多。
——杰森L.马,Three EQ 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导师,福布斯特约作家,蒂尔奖学金导师,B20 人力资本工作组成员
在《循道而行》一书中,卢·马里诺夫作为一名哲学家完成了一项罕见的成就。他让哲学走进了当代生活。他的文字架起了道家理论崇高峰峦与日常生活的平淡谷底之间的桥梁,赋予读者智慧,使他们能够巧妙地与道和谐相处。
——阿旺仁钦坚赞(Ngawang Rinchen Gyaltsen),西班牙佩德雷格尔国际佛教研究中心驻场导师
卓尔不群,富有洞见,很有启发性——《循道而行》是一本关于和谐生活的独一无二的著作。卢·马里诺夫对中国哲学有着深刻理解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
——弗兰克·尤金·里克特(FrankJürgen Richter),霍瑞西斯(Horasis)苏黎世全球性视角社区创始人兼董事长,前世界经济论坛主席
与佛教、儒学和印度哲学相同,道教也是东方民族精神遗产的重要源泉,培育了合作与和谐的伦理风尚。在《循道而行:走向美好生活的〈道德经〉智慧》一书中,马里诺夫博士凭借其对亚洲思想和哲学的广博知识和深刻洞察,探讨了自我、幸福与平和等主题,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案例阐释了《道德经》这部道家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当今世界,人类个体受愤怒、贪婪和无知这“三毒”以及缺乏正确生死观的困扰,人类社会则遭受市场和物质主义肆虐所带来的战争、冲突、贫困以及环境和生态破坏的冲击。这本开创性的著作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方案,认清主次,帮助我们改造全球文明,为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新黄金时代开辟了道路。
——池田大作,日本东京创价学会国际总裁
- 释放压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道德经》第十章
谈谈负面压力
在上述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所谓建设性压力的进化起源——它可能有益于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下来。但是,我们不必一直困在基本恐惧、压力反应、短暂振奋的恶性循环中,尽管这样的循环是正面压力能带给我们的最好的结果。道家学说可以让我们超然于这样的循环,使我们保持或恢复心灵宁静。不过,在人类从热带雨林走入城市丛林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们人类走着走着就会把正向压力转化为负面压力。负面压力对我们的身体、情绪、心理健康的影响比正面压力大很多。那么负面压力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你在赴约途中即将迟到,却正巧堵在路上。按照原定计划,你要接孩子去参加课后活动,可孩子却没接电话。如果推迟和别人约定的时间,就会引发其他一系列变动。与此同时,你给孩子发短信,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规划,满心祈祷不用给同样忙碌的伴侣打电话,或者叫其他朋友来帮忙,就能解决一切。此时,我们堵车的那条路已经变成停车场了,车流纹丝不动。堵得那么严重,你根本看不到前面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感知敏锐就会察觉——即使堵车的路离那条丛林小径非常远,但是人类本能的压力反应已经出现。人们仍然是要么原地抗争要么撒腿就跑。
有一位司机已经怒不可遏了,站在车旁挥舞着拳头,冲着拥堵的车流大吼大叫。他的应激反应是试图原地抗争,但是他又做不到——车流可不会向他回击,它只是无视这位司机,而这只会让他更加愤怒。这就是所谓的“路怒症”,一种极度不快的心理状态。另外,还有些绝望的司机想要豁出去,直接开上应急车道,或者在公路上违规调头,试图转头逃离大堵车。这种反应会诱惑你步其后尘,但是警察一定会拦住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且无论如何都会给他们开罚单。所以,你只能留在拥堵的车流之中,之后的计划全都泡汤了。你火冒三丈却无能为力,越来越心力交瘁。此情此景,你所面临的压力就是负面压力。为什么呢?因为你被困在其中,看不到任何显而易见的方法来释放已经控制了你生理反应的应激反应。你既不能原地抗争,也不能拔腿就跑。
因此,你的压力被锁在了你体内,对你的健康造成了破坏。你的生理机能可能会在此情况下反应极其剧烈,但与此同时又无法采取行动。当我们无法表达压力或宣泄压力的时候,压力就会侵蚀我们的身体,损耗我们的心神。长期内化的压力可能导致许多疾病,包括非遗传性的各种癌症。压力是一种毒素,我们绝对不需要也不想要。压力会令人濒临崩溃。如果被压力所制,我们将会遭遇身体和情绪上的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强行服用西药,这样至少能帮助我们应对压力未能释放所造成的急性症状。
道家的玄妙法门值得效仿——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且两不相伤。“阴我”占据“阳我”的上风。循道而行,则可以防止尚未宣泄的压力在体内积蓄,保护我们不受荼毒。修习道法——从太极到书法,都能够帮助我们以自强自健的方式舒缓压力。道法能够不生发压力,教授我们能够达到超越死亡的无常道,帮助我们守护自己的生命。
倘若循道之人困在堵塞车流当中,他们不会感受到压力。即使是闻道下士,也会借此良机,无为而为。如果我们想有为而为,则可以冥想、阅读、听音乐、开启笔记本电脑做些工作、给朋友打个电话唠个嗑,甚至可以和身边一起堵在路上的其他人结交朋友。所有这些事情都可以在堵在路上纹丝不动的车里完成,绝对不带任何压力。诸君若有创新之力,定能想到更多可做之事。之前,有名客户被困洛杉矶大堵车之时,给我的纽约办公室打电话,我当时恰好有时间,所以她就借着堵车的时间,跟我做了哲学咨询,咨询效果还卓有成效呢。
我也曾在纽约市周边与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的三州交会之处遭遇过多次大堵车。其中两次尤为特别,反而没有让我感到压力。一次是在高峰时段,我被堵在墓地旁,所以我正好借此机会凝视了那些墓碑,感慨活着真好,而不是躺在那里。如果没有那次的堵车,我肯定匆匆驶过那座墓地,不会有这样特殊的机会来庆贺生命的可贵。另一次是在深夜,我堵车的路段旁边有一位主动来认识我的美丽佳人,我们借此良机相互结识。堵车的时候能有这样一段时光实在是妙不可言。当车流再次滚动前行的时候,我还有点儿遗憾呢。
就在我写到关于道家思想与交通堵塞的内容的时候,中国就传来了突发新闻: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交通堵塞发生在北京附近。堵塞的车流长达60英里,很多人在公路上被困了整整十天。我没有开玩笑!但是没有人路怒。堵在路上的人,有的打牌,有的睡觉,有的与附近村民为兜售的瓶装水、盒饭和泡面用的开水而讨价还价。以西方人的视角来看,这简直蔚为惊叹。如果纽约市外曾发生过60英里的交通堵塞,他们可得发抗抑郁症药片百忧解和束缚他们的紧身衣了。
这几个故事的寓意其实无非就是——破坏性的压力并非必然,而是可以避免的。道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消解压力而不是屈服于压力的方法。不过,我们必须循道而行,御用道法之力。道法之力内藏于心,只待修行而后外显。道法之力,分文不取,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