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1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三磅褶皱的创造力

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1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三磅褶皱的创造力

作者:[美] 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著,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ISBN: 978757391211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18.96

类别: 心理学 新书热卖榜, 社会心理学 SKU:67524180358b38fec0cf76e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91211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

斯坦福大学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普利策奖提名作者大卫·伊格曼全新力作

大卫·伊格曼是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任教于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主要研究、、和神经法学等,他是《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本书是他十几年来研究成果的集结,并获得普利策奖提名。

扩展了人类对大脑可塑性的认知,用“动态重连”来革新旧有的“可塑性”

颠覆性地提出人类大脑一生都处在动态重连之中,而非我们以为的可塑性——被塑造后就固定下来,di一次全/面地介绍了大脑是如何根据外部以及肢体的变化进行动态重连的,将神经科学、医疗与人工智能的发展都向前推出了可喜的一步。

全/面揭示大脑动态重连的科学原理,以及在神经科学、医疗、教育和AI领域的应用

书中全/面揭示了大脑动态重连的原理,包括神经元的地盘争夺,音乐、象棋、语种等对大脑的革命性改变,以及学习新技能、应对创伤和疾病以及处理复杂社会互动过程中大脑的决策与应对活动,帮助读者对大脑的运作机制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揭示了如何利用大脑的动态重连原理,来推动我们在神经科学、医疗、教育和AI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医学、心理学、文化等领域大咖和期刊重磅力荐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为先书院院长洪波,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万维钢,科技投资人王煜全,《纵横四海》播客主播携隐,华大集团CEO、生物学博士尹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zui强大脑》中国战队联合领队攸佳宁,《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重磅力荐!

《三磅褶皱的创造力》

拓展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进化,培养创新思维,识破创造力本质,伊格曼“自我进化”系列重磅推出!

 解剖人类创造力突破的核心法则,让你在ji速时代拥有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本书揭秘了人类创造力的核心法则——3B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3B法则为创造力提供了可依赖和参照的框架、图景,掌握这3点,你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好创意。这是一本从事创新工作之人的进化之书,缺乏创意之人的开窍之本,所有人都能从中学会如何创造。

 

全球炙手可热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联手音乐大师,一次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伊格曼是全球炙手可热的脑科学家,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而安东尼是莱斯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美国知名音乐大师。两人从脑科学、建筑学、商业、文学艺术、产品设计、教育等领域,引领读者共同探索创造力的来源,并强调了合作与互补。这样的组合,使得本书更具有普适性和思想深度。

每个关心创新想法与创意之人的不可不读之作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的一把手,你能从书中找到使组织实现创新、激活员工创意的方法;如果你是企业白领,《三磅褶皱的创造力》中开拓性的艺术训练方法,能点播你,让你发现自己业绩停滞的创意盲点;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你能从书中找到鼓励学生主动创新的方法;如果你从事或研究艺术领域,那么本书涉及艺术、文化、文学、建筑、设计等各个层面案例,保证让你大呼过瘾……无论从事哪种行业,你都能从中学到适应创意经济时代的发展途径。

上百个创新案例,带给你全/面的创意素材和灵感点

在《三磅褶皱的创造力》中,作者揭秘了iPhone、Netflix、戴森、推特等全球知名公司的创新运作,通过对近150名影响世界发明大师以及200多项创造的分析,带读者明晰了创意的本质,从而能轻松实现自我进化。书中包含丰富的插图,同样也是一次灵感激发和美学之旅。

《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

拓展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进化,培养创新思维,识破创造力本质,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重磅推出!

 

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的艾美奖提名的同名书籍。

大卫·伊格曼是全球广受欢迎的脑科学家,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本书是他执导并编剧的电视节目《大脑的故事》(The Brain with David Eagleman)的同名图书。该节目曾获艾美奖提名,由英国、美国PBS联合打造,美国权威电影网站IMDb评分8.7分,为大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脑科学之旅。

 

脑科学领域的《时间简史》,三大名校教授联合推荐,科学爱好者的读入门佳作。

从大脑基本运作机制、不同的感官、意识到未来大脑对人类的影响,6大层面解读脑科学令人惊叹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三大高校教授盛赞推荐!前沿、生动、全/面、配图丰富,是脑科学入门的绝/佳指南,没有太多专业名词,没有复杂的理论知识,任何没有脑科学背景的人都能轻松读懂。能把脑科学写得如此通俗、有趣,至今没有第二本。

 

数十个经典试验、案例的全新解读。

“电车困境”“中文屋”“尤利西斯合约”……几十个经典试验、案例的全新解读;50多个你所不知道的大脑真相,帮你打开脑科学认知之门。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重要信息,都能在书中找到解释,这样有助于指导我们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避免思维和行为误区。

湛庐文化出品。

《1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

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1/4,科学和哲理的完/美结合,洞悉大脑运行的隐藏机制!

本书是自我认知领域里程碑式的作品。从大脑的运行模式、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到做决策的过程,本书详尽地剖析了我们的思考、感知、决策的隐秘机制,揭示了我们思维和行为背后的根源,让你了解大脑,避免思维误区和决策失控。

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扛鼎之作!

伊格曼是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任教于斯坦福大学,是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大脑可塑性、时间感知、联觉和神经律等方面的权威人物。

雄踞《纽约时报》畅销榜26周,屡获大奖,美国20多家主流媒体集体盛赞!

本书已经上市就屡获奖项,包括:

《纽约时报》畅销书

Goodreads年度好书

亚马逊、《波士顿环球报》、《休斯敦纪事报》年度图书

《华尔街日报》暑期读书

《科学美国人》读书俱乐部精选图书

……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为先书院院长洪波,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武,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恒威,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大脑使用指南》作者赵思家,知名科普自媒体“神经现实”,《环球科学》杂志,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

为什么切除了一半大脑的孩子还能正常生活?为什么10岁以后再学习一门语言就很难说得地道?盲人如何通过舌头看见世界?  

斯坦福大学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围绕“大脑一生都在动态重连而非重塑”这一颠覆性的科学新发现,揭示了大脑在面对外部变化时,比如生活环境的改变或截肢和失明这样的重大身体损伤,是如何灵活地即时更新的。他基于脑科学的蕞新研究与实践成果,以丰富的案例、生动的比喻为我们呈现了发生在我们头脑中的一切: 神经元之间弱肉强食的地盘争夺战,音乐、象棋、语种等对大脑的革命性改变,以及我们在学习新技能、应对创伤和疾病、处理复杂社会互动时,大脑都在做什么。

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鼻子等器官本质上都是即插即用的外部设备,只要有大脑,人类就可以塑造一个新的身体。全书围绕这一颠覆性的科学事实,为我们呈现了脑科学研究成果在神经科学、医疗、教育和AI领域的精彩实践,并为脑科学未来的探索方向与广泛应用绘制了ji具前瞻性的蓝图,也因此获得普利策奖提名。

《三磅褶皱的创造力》

人的大脑如何进行创造性思考?

如何获得源源不断的好创意?

什么样的创新产品可以被大众接受,成为流行?

组织如何做才能在创意经济时代,获得优势?

 

在《三磅褶皱的创造力》中,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携手美国知名音乐大师,提纯人类创新史,揭示了创造力突破的核心法则。在近200个创新案例中,你可以看到,人类如何运用创造力实现飞奔,雄踞万物之/首。

 

《三磅褶皱的创造力》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人类创造力何以产生,以及大脑进行创新思考的独特方式。作者结合近200个商业、科技、艺术、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案例,清晰而透彻地阐述了创造力的核心——“3B”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通过运用创造力“3B”法则,无论组织或个人,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不仅讲述了如何产生创新,更告诉你如何让你的创新被大众接受,成为流行,并分析了创新者应该具备的4种思维特征,从而帮你更全/面和彻/底地完成创新领域的“自我进化”。

《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

为什么很多人在生死攸关时都会产生时间放慢、像在播慢动作电影的感觉?

看到电影里的演员被刀捅了,为什么我们也会产生类似的痛感呢?

为什么很多运动员明知道合成类固醇会缩减寿命,还是会“情愿”上当并坚持服用?

我们距离可以一键将自己上传的“超人类”时代还有多远?上传之后,还是我们自己吗?

……

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大脑有关。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美的杰作,而大脑是其中神秘的存在。我们通过它在世界上来往穿梭、做决策,放飞想象力。我们的美梦、清醒时的人生,都源自它飞速运动的数十亿细胞。我们历经悲喜、绚丽多彩的完整人生,都发生在这区区三磅重的大脑里。而如此重要的大脑,却一直像一个难解的谜题。

 

大卫·伊格曼用一篇篇故事,以及蕞新科学研究,为读者展示了宇宙蕞奇妙的东西——大脑。要想理解大脑,就从《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开始,这是一本关于脑科学的绝/佳入门读物。在把脑科学写得引人入胜这件事上,没有人能比大卫·伊格曼写得更有趣、更能写。

《1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

  •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忽视很多很明显的事物?

为什么我们总是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事物?

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什么?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犯罪?

为什么保守秘密不利于大脑健康?

……

所有这些问题都与你对自己的认知有关,而实际上,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自己。

“了解你自己”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所说,21世纪,人类已经不是在“入侵电脑”的年代,而是进入“入侵人类”的年代。而这其中,对人脑的入侵是ji为重要、也是ji为可怕的。脸书、亚马逊、微博、微信、抖音等,它们甚至比你自己还懂你自己,这是何等的可怕。如果我们能真正认识自我,既能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能学会真/正地扬长避短,避免被摆布和被操控——这将是人一生中蕞值当的认知投资。

本书正是提高自我认知的一本绝佳读物。作者以进化的眼光,用丰富的实验、经典案例、前沿科技,辅以哲学性的思考,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带我们一窥人类蕞复杂、蕞重要的器官——大脑。同时,也帮我们洞悉行为决策背后的机制和根源:大脑是先天就塑造好的,并形成了自动化的复杂回路,我们的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大脑自动化的产物,而其中很多决策是片面甚至错误的。

本书能帮我们认识到我们所看、所听、所想的局限甚至谬误,从而帮我们开辟更广阔的认知进阶空间。

作者简介

《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三磅褶皱的创造力》《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1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

[美] 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在《自然》《科学》等期刊发表120多篇学术论文,是大脑可塑性、时间感知、联觉和神经法学等方面的领军人物。获得美国神经科学学会颁发的年度科学教育者奖,并获古根海姆学者奖、通信理论领域蕞高荣誉克劳德E.香农奖、麦戈文生物医学传播杰出奖等诸多奖项。

知名科技公司BrainCheck、Neosensory联合创始人,研发出诊断神经认知障碍等疾病的相关软件,以及帮助听觉障碍者获取声音信息的腕带后者获得《快公司》“改变世界创意大奖”。

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执导的电视节目《大脑的故事》获艾美奖提名。著有多部风靡全球的科普畅销书,其中蕞新力作《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获普利策奖提名;《死亡的故事》惊艳英美文坛,被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并改编成歌剧和电影。被意大利Style杂志评为蕞聪明的创意人之一。

在线试读

电车困境:我们的理性和情绪如何平衡

    理性系统和情绪系统之间的争斗可以通过哲学家所谓的电车困境(trolley dilemma)来阐释:一辆失去控制的电车正沿着轨道飞速驶来,轨道前方有5 名工人正在施工,而你作为一个旁观者正好经过,并很快就意识到他们都即将被碾死;不过你也注意到附近有一个开关,可以将电车转向另一条轨道,而在那条轨道上只有 1 名工人。假设没有其他办法,你会怎么做?

    如果像大多数人一样,你会毫不犹豫地按下开关:死 1 个人比死 5 个人要好得多,对吧?这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对这个困境做个有趣的改动会怎样:同样是电车失控,同样是前方有 5 名工人,但这次你站在轨道上方的人行天桥上,且恰好有 1 位肥胖的男性站在天桥上。你意识到,如果你把他推下桥,他的身体足以挡住电车并拯救5 名工人。你会把他推下去吗?

    如果像大多数人一样,你就会因为谋杀了这个无辜的人而感到愧疚。但细想一下,这与你之前的选择有何不同?不都是以 1 个人的生命去换 5 个人的生命吗?

    那这两种情况究竟有什么不同?遵循康德主义的哲学家提出,这两种情况的差异在于人是如何被使用的。在第一种情况下,你只是将糟糕的情况,即5 个人的死亡,变成一个不太糟糕的情况,即 1 个人的死亡。而在第二种情况下,站在天桥上的人是作为被利用的工具而死去的。这是哲学著作中流行的解释。但有趣的是,我们也可以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人们会做出相反的选择。

    神经科学家乔舒亚·格林(Joshua Greene)和乔纳森·科恩(Jonathan Cohen)提出了一个新解释: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一个情绪性因素——是否真正触碰到某人,也就是说,是否与对方有近距离的接触。如果可以通过一个开关使天桥上的人掉下去,那将会有很多人选择让他掉下去。而如果需要与那个人近距离接触,那与接触相关的某种因素就会阻止大多数人将他推下去。为什么?因为这种人际接触激活了情绪系统,它将抽象的、非个人化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个人的、情绪性的问题。

在人们思考电车困境时对其进行脑成像观测,可以看到他们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在天桥情境中,负责运动计划和情感的区域被激活;相比之下,在开关情景中,只有涉及理性思维的侧面区域被激活。当要把某个人推下去时,人们就会卷入情感;当只需要按下开关时,人们的大脑就像《星际迷航》里的史波克一样冷静。

* * *

在《阴阳魔界》(The Twilight Zone)这部美剧中,人脑的理性系统和情绪系统之间的争斗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穿着大衣的陌生人突然出现在一个男人的家门口, 并提出了一笔交易——“这是一个盒子,上面有一个按钮。你需要做的就是按下按钮,然后我会付给你1 000 美元。”

“按下按钮会发生什么?”男人问道。

陌生人告诉他:“当你按下按钮时,某个离你很远,你甚至都没听说过的人会死。”

这个男人整晚都因为这个道德抉择而难以入睡, 按钮盒放在厨房的桌子上,他盯着它看,踱来踱去,额头上渗出了汗珠。

最后, 在对自己糟糕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评估之后, 他猛地冲向盒子。按下按钮后,什么都没发生,周围安静得有些可怕。

不一会儿, 门响了。穿着大衣的陌生人就在门口, 陌生人把钱交给他,并拿走了盒子。

“等等,”男人喊道,“发生了什么?”

陌生人说:“ 现在, 我要把盒子拿给下一个人, 某个离你很远,你根本不认识的人。”

这个情节突出表现了在不涉及个人情绪的情况下按下按钮是多么容易,而如果让这个人亲手杀死某个人,他就更有可能会拒绝这项交易。

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任何手、脚或棍子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的事物,人们都无法与之接触。这种接触的距离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们的情绪性反应起作用的距离。而现在,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军人发现他们在远处也可以杀人。

在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中篇》(Henry VI’Part 2)中,反叛者杰克·凯德挑战赛伊勋爵,嘲笑他没有亲自上过战场:“哪一次打仗你出过力?”赛伊勋爵回应道:“伟人的攻击是着眼于远方的,我常能打击那些我从未见过的人,而且能把他们彻底摧毁。”

在现代,我们只需按一下按钮,就可以从波斯湾和红海的海军舰艇甲板上发射40 枚战斧地对地导弹。几分钟后,导弹操作员就可以通过电视直播看到,巴格达的建筑物在烟尘中崩塌。接触感没有了,情绪性反应也随之消失了。发动战争不会触动个人情绪,这一特性令人担忧。在20 世纪60 年代,一位政治思想家提出,发动核战争的按钮应该植入总统最亲密的朋友的胸膛。这样一来,如果总统想要发动战争,他首先要切实地伤害他的朋友,打开他的胸膛按下按钮。这至少会使他在做决策时启动情绪系统,从而避免他做出冷酷的选择。

由于理性和情绪的神经系统都要争夺唯一的行为输出通道的控制权,因此情感能够影响决策的天平。这项由来已久的争斗在许多人身上已经变成了一种信条:如果感觉某个事物不好,那可能就是这个事物错了。当然,很多时候这是不成立的,例如,某人可能对另一个人的性取向感到厌恶,但却仍然深信这样的选择在道德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用它来指导决策还是很有用的。

情绪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存在已久,因此许多其他物种也有这种系统;而理性系统是后来才出现的。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理性系统后出现并不一定代表它高级。如果每个人都像史波克一样只有理性,没有情感,那么社会并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好。相反,大脑内部的对手之间相互平衡才更有利。我们对于将人从人行天桥上推下去的行为感到厌恶,这一点对于社交互动至关重要;而人们在按下按钮发射导弹时感到无动于衷,这对文明社会是不利的。我们需要在情绪系统和理性系统之间达成某种平衡,而人脑中的这种平衡可能已经通过自然选择进行过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民主社会一分为二可能恰到好处——任何一边占优势都不会更好。

古希腊人有一个比喻捕捉到了这种智慧:你是一名马车夫,马车由两匹骏马拉着——代表理性的白马和代表情绪的黑马。白马总是试图把你往路的一边拉,黑马则往另一边拉。你的任务就是抓紧缰绳把它们控制住,这样你就可以沿着中间的路继续走。

情绪系统和理性系统不仅控制即时的道德决定,在另一种熟悉的情境中也起作用:我们的当前行为。

抢先评论了 “大卫·伊格曼“自我进化”四部曲:1立方厘米银河系的我+皱巴巴果冻的绚丽人生+粉红色柔软的学习者+三磅褶皱的创造力”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部分心理学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人际交往心理学:天下没有陌生人,跟谁都能聊得来,教你读心识人,如何扩大朋友圈,拥有黄金人脉

EUR €19.99
阅读更多
缺货

社会性动物(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EUR €31.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社会心理学(第8版)中文版

EUR €43.99
评分 4.75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