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684817
★ 以故事打动人心,架起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 深刻展现中国式家庭的典型矛盾,展现主人公的觉醒和改变
★ 那些难以言说的话,就用这本书代替,说给你的父母/孩子吧
★ 这本书不需要你有心理学知识,只需要你翻开它,沉浸其中
《请你千万次拯救自己》上册为“抑郁家庭家长与孩子的真实故事”,下册为“青少年抑郁症家长行为指导手册”。
上册的真实故事分为8个对照组,是家长视角与孩子视角的对照。
家长视角的8位讲述人有爸爸也有妈妈,故事中每个孩子的遭遇、症状和每个家庭的创伤、走出来的过程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故事中的爸爸妈妈都获得了宝贵的成长,并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孩子视角由8个孩子亲身讲述自己的抗郁经历(还有1个抑郁症孩子的小漫画)。通过这几个故事,你会看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家庭模式,看到孩子们怎样挣扎着不放弃自己。
下册的家长行为指导手册,是6年间郁金香家长成长学堂在指导家长面对孩子的抑郁症时的经验集合。青少年抑郁症的问题,以及其背后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近些年来越发得到重视,所有相关的心理工作者面对这个问题,也都是走在探索的路上。郁金香家长成长学堂正是在解决问题的途中,提炼出了应对家长问题的各种经验,并成功带领上万个家庭走出困境。
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唤醒和帮助更多家庭,希望通过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成功案例,鼓励各位读者勇敢面对问题,让家庭和孩子远离抑郁的危险。
上册目录
第一组
家长视角:这个家病了 /001
孩子视角:父母爱我至深,也伤我至深 /023
第二组
孩子视角:有坏蛋占据了爸妈的身体 /041
家长视角:装病的儿子 /051
第三组
家长视角:儿子的独立革命 /071
孩子视角:我的独立宣言 /095
第四组
家长视角:绝不放弃之心 /107
孩子视角:我临过深渊,也深信光明 /125
小漫画:就这样被救赎了 /141
第五组
家长视角:胡作非为的女儿 /149
孩子视角:我是自己的英雄 /167
第六组
孩子视角:妈妈,让我喘口气吧 /181
家长视角:我和妻子的虚荣心 /187
第七组
家长视角:我愿意守候于此 /207
孩子视角:我真的很卷很拼 /231
第八组
家长视角:我拥有世界上最乖的女儿 /245
孩子视角:爸爸妈妈,我又拿了第一名啊 /261
下册目录
第一章 认识青少年抑郁症 /001
第二章 郁金香家长成长学堂疗愈方法 /007
1 镜子法则 /008
2 “三不”原则 /009
3 “三不”原则详解 /014
4 观呼吸的方法及注意要点 /023
第三章 父母的11个基本注意事项 /027
1 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要病急乱投医 /028
2 不要指责和说教 /029
3 心念内收 /031
4 破执为先 /033
5 闻、思、修、证 /035
6 爱他如他所是 /036
7 接受与接纳 /038
8 提升家庭爱的氛围 /040
9 陪伴孩子的成长 /041
10 要学会放手 /044
11 养宠物是很好的疗愈手段 /045
第四章 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047
1 沟通的基本方法 /048
2 觉察孩子的痛苦 /052
3 学会倾听和引导 /054
4 正确表达内心不满 /056
5 冷静面对孩子的情绪失控 /058
第五章 关于孩子的学习 /061
1 平静接受学习意愿不足 /062
2 复学是对家长的考验 /063
3 复学环境的建设 /065
4 处理好与学校、老师的关系 /066
5 上大学陪读问题 /068
第六章 关于孩子的缺点和犯的错误 /071
1 接纳孩子的不良习惯 /073
2 不能给孩子贴标签 /075
3 尊重孩子的退缩 /076
4 社交恐惧是正常现象 /078
第七章 关于孩子就医 /081
1 信任医生 /082
2 信任孩子 /084
3 用药是一个试错过程 /087
4 正确认识心理治疗 /090
5 抑郁缓解期注意事项 /091
第八章 关于家长的学习 /093
1 成长的最佳办法是学习 /094
2 读书与共修 /095
3 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097
4 知行合一、持之以恒 /099
第九章 患病及康复的10个阶段 /101
第十章 家长常见问题答疑10条 /105
写在最前面
从2023年1月初,我作为郁金香倍伴公众号的编辑,收到来自出版方的邀约,直到8个月后全书编辑完成,走过这大半年的时光,此刻回看这段路程,我的内心是喜悦的。
这本书,就像是我对自己的工作,我对生命的理解、对抑郁症这种疾病理解的一次阶段性总结。
自从2018年我接手郁金香陪伴公众号,这个在全中国范围内少见的公益性质的郁友故事分享平台(我们还会为优秀文章的作者发放稿费),五年来,我编辑、发表了大量抑郁症患者、抑郁孩子和孩子父母的来稿,大概是每年将近400篇、上百万字的体量。小到 12 岁的男孩,大到 60 岁的家长,每个人都用文字叙述他们的生命,讲述他们的压抑与痛苦,讲述他们走出黑暗的漫长旅途。
而阅读青少年的来信,无疑是最让人揪心的。我每年都会收到全国各地孩子的大量来信,北到新疆,南到海南,远至海外,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小学一年级。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 2022)》中显示,抑郁症发病率在 18 岁以下人群中高达 30. 28%,18~ 24 岁年龄组抑郁检出率达到 24. 1%。这意味着几乎每 5 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抑郁。
这些对旁观者来说可能是很苍白的数字,在我这里,则化成了无数具体的、泣血滴泪的文字,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抑郁症孩子的来稿,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这些孩子的年龄也越来越小,孩子们内心遭受的痛苦一年比一年强烈,且痛苦的具体表现也在逐年加剧升级。
在这些孩子里面,抑郁休学已经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情况,除了抑郁之外,其他症状和表现还有诸如自残上瘾、强迫症、躁狂、精神分裂、进食障碍、肢体言语暴力、轻生念头无法自控、出现幻觉幻听,等等。
这些孩子描述的经历也让人触目惊心:有12岁就住院接受电休克疗法的;有因为校园暴力被长期孤立而崩溃的;有离家出走几个月以打工为生的;有因为被同学造黄谣而出现幻觉的;有自己一个人带着行李偷偷住院的;有被父母强制停了药而复发的;有屡次轻生失败不断被警察救回的;有因为跳楼轻生进ICU 昏迷数周落下残疾的……
五年间,我和这些散落在全中国各个角落的不知名的孩子们,通过网络和电脑屏幕传达的文字符号持续联结着。每每点开那些来自孩子们的投稿邮件,我仿佛都能看到一张张疲惫、迷茫,甚至是绝望的稚嫩面庞,我甚至可以想象他们的眼神里已然丢失了这个年纪本该拥有的自信神采,我甚至都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写完这些吐露心声的文字后,终于呼出的那一口压抑了许久的、长长的气。
是的,在郁金香这个可以匿名、可以尽情表达自己、氛围包容接纳的网络投稿平台中,孩子们终于可以在他们各自挣扎煎熬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个倾诉的出口。在这里,他们可以说出他们最真实的话语,表达他们被压抑了许久的真切感受,而永远不会担忧自己被批评、被指责、被贴标签、被呵斥说“不懂事”。
虽然,我曾在文字中目睹过无数孩子对家长发出的“控诉”,也曾聆听了来自孩子们真切的呐喊与渴求,在这些孩子的文字里,我深深共情每一个孩子的痛苦与挣扎。但同时,作为郁金香陪伴公众号的编辑,我也会接触大量抑郁症孩子家长这个群体。我每个月都会整理许多来自抑郁症孩子家长的稿件,我也曾帮助编写了郁金香内部读物《回到人间2——家长成长篇》中的几十个家长故事。
通过他们讲述的故事,我也同时进入了家长的内心世界。我看到,原来家长也在经历他们各自的挣扎,经历他们从原生家庭和社会体系里继承的痛苦。他们不是不想爱孩子,而是不懂爱、不会爱。他们自己也没有被爱深深滋养过,又如何能够做到正确地爱孩子?当我和家长深深共情后,我便发现,我无法再去苛责家长和孩子任何一方。
慢慢地,我终于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在经由“抑郁症”这个人类疾病,发出他们对爱的渴求,每个人都在因为渴望回归爱的源头而痛苦。我看到了两个群体背后共同的对爱的呼唤。因为爱的失去,因为对爱的不满足,因为爱的扭曲变形,所以个体的负面能量和情绪不断累积,在家庭成员中、家族系统中、社会系统中传递,所以抑郁症这种复杂的心身疾病,才有了滋生的土壤。
孩子只是活出了父母的潜意识。所以,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抑郁的、失去活力的、对生活失去希望的青少年,这是生命在经由孩子这个载体,去提醒他们各自的父母:爸爸妈妈,你们的人生不快乐啊,你们理应享受快乐,享受喜悦、富足、自洽的人生,你们已然偏离了爱的道路和方向,所以,是时候回归了,去发现和找到你们对自己深深的爱和接纳吧!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民族的希望,更代表着全人类的未来。孩子的痛苦,正是在为社会敲响警钟!他们在提醒我们要去改变和扭转压抑的周边环境,在用自己的生命发出呐喊:我的家庭有问题,我的父母不快乐,我的学校有问题,我身处的环境不健康!
每个孩子都是爱的化身,带着100分的爱而来。只是从他降临的那一刻起,他便体会着人间的分离,体会着种种被扭曲的爱。父母的情感忽视、争吵与暴力、长辈错误的教养方式、没有征兆的打骂、来自同伴的欺凌和白眼、学校的压抑、网络暴力……正因为他敏感的心灵能够察觉一切不被爱滋养的地方,所以他会受伤、绝望,所以悲伤和阴暗才会逐渐侵蚀他本来光明温暖的内心,让他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继续生活的意义,他内心爱的小火苗快要熄灭了。现代社会往往用抑郁症去定义孩子的这种表现,但那个更深的真相我们需要去看见:有一个灵魂在家庭中、在社会生活中,没有被爱滋养和满足,他受伤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爱。爱是祥和、宁静、自在、喜悦、富足、幸福,所有正面能量的集合体;爱也是恐惧、仇恨、悲伤、愤怒、痛苦、毁灭,所有负面能量的集合体。
爱是孩子脸上最灿烂的笑容,爱也是孩子手腕上最深的刀疤;爱是父母给孩子最深情的拥抱,爱也是父母对孩子说出的最恶毒的言语。
因为爱,孩子可以身处至善至乐的天堂,也可以身处烈火焚烧无尽痛苦的炼狱。
一切情绪的源头都是爱,这个世间发生的每一次抑郁,也都是因为爱,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对爱的需求”,都是因为“失去爱”而来,都是“不被爱”的情绪转移,都是“爱的扭曲变形”。
是我们扭曲了爱,我们丢失了爱,我们遗忘了爱,我们偏离了爱。但也正是因为爱,我们的孩子不断挣扎着发出呼喊,为的是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忆起。
我想这本书,其实根本上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个关于孩子用生命呼唤爱,而父母醒悟并回归爱的故事。
我想,我们始终愿意,千次万次地努力,向着爱的源头回归,千次万次地从这遗忘之境中,拯救自己。
这是一本有关“爱”的书,说实话,从看到“写在最前面”那部分文字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哽咽,文章的目录采用心电图的模式,孩子视角,家长视角相对比,每一篇的标题带给人强烈的震撼冲击,我们每一个人这一生,在追寻爱,付出爱,感受爱,理解爱,但错误的爱也会适得其反。一个个家庭故事背后,透露出心酸也显现出成长,爱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探索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多少少会走些弯路,而这本书以第一视角带领着我们看到了因为爱而产生的不同的家庭故事迸发激化出来的不同的家庭矛盾,这一切令人深思。
——抑郁康复青少年 雾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