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029337
分享大连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独特发展经验。
展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海滨旅游目的地的幸福生活。
本书聚焦推进东北全面振兴中的大连作为,突出展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连勇当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跳高队”的生动实践。全书共六章,既有全景素描的宏大叙事,也有娓娓道来的微观细节,视野开阔,故事鲜活,在平和亲切的讲述中记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连篇章的探索历程,立体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连实践。
目 录
第一章 从制造大市到智造强市:
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 解码大连制造业:“大连速度”与“大连效率”铸就荣光 / 2
二、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引进来”“走出去”推动转型 / 6
三、 以数智化为抓手:推动企业转型跑出加“数”度 / 10
四、 做实产教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 / 14
五、 高筑绿色屏障:用环保之钥开启绿色未来 / 17
六、 结语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 / 21
第二章 从活力之源到科创之城: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一、 谱写“又高又新”大文章:大连高新区向“新”谋变 / 28
二、 开拓“光”“能”新天地:大连化物所接续突围 / 42
三、 争创“高性能·精密”新高度:大连理工大学向“高”图强 / 53
四、 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大连光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62
五、 结语 以充满活力的科创动能激活“两先区”高质量
发展势能 / 65
第三章 从激活城市基因到打造新高地:
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
一、 拓展新格局:“神州第一开发区”的蝶变之路 / 70
二、 打造新高地:大连自贸片区持续推进制度创新 / 76
三、 搭建新平台:夏季达沃斯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大连 / 81
四、 汇聚新资源:“三个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 85
五、 结语 以高水平开放合作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 91
第四章 “新蓝图”到“实景图”:
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
一、 发展谋变:打开海洋产业提升新空间 / 96
二、 创新求变:用科技探寻深蓝“宝藏” / 112
三、 绿色生变:海域环境美了,产业资源优了 / 116
四、 文化助变:厚重海洋文化,激活蓝色引擎 / 122
五、 结语 让“蓝色引擎”澎湃动能充分释放 / 125
第五章 从城市软实力到核心竞争力:
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一、 营商5.0:“投资正过山海关”“人才孔雀东北飞” / 130
二、 调度、“赛马”、督导:“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
铺天盖地” / 135
三、 数字孪生城市:“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 / 139
四、清上加亲:政商互动机制来护航 / 144
五、 知产变资产: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管理创新 / 148
六、 预防胜于惩治:开展营商环境协同监督 / 153
七、结语 创新思维方法 优化营商环境 / 160
第六章 从蓝绿清美到金山银山: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一、山环海抱:建设北纬39 度的宜居城市 / 166
二、蓝绿清美:打造生态“高颜值” / 173
三、生态农业:“点绿成金”物美大连 / 179
四、特色文旅:遇见大连,心动无限 / 185
五、全龄友好城:宜居宜业宜游 / 192
六、 结语 宜居宜业宜游,吸引世界目光、喜迎四海宾朋 / 199
后 记
时已至 势已成 兴可待
在大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2023 年9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棋局中,又落下重要一子。“新时代”“全面振兴”,这些关键词所呼应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所擘画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波澜壮阔的东北实践。
东北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大连,要勇当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跳高队”。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视角看大连使命,首先就要落点在从推进东北全面振兴中看大连作为。2013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连考察时,为大连发展掌舵领航,提出大连“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简称“两先区”)的目标要求;2022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对大连寄予厚望,进一步为大连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大连不仅要当好辽宁振兴“跳高队”,更要勇当东北振兴“跳高队”。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如何理解“重要使命”?首先,东北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从历史上看,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最早启动工业化的地区,没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东北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其次,东北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方面担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这一重大责任完成得好坏并不是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以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时刻,东北地区能否“顶得上、靠得住”为标准。另外,东北地区担负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彻底转型的重大任务。相对于先进地区,东北地区的体制转型处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后一公里”阶段,如果没有东北经济成功转型,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就不会形成中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完成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东北必须承担的重大使命。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2023 年注定不凡。习近平总书记“9·7”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进行了系统性谋划、作出战略性安排,为大连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年,辽宁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这一年,全方位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大连行动乘势而上,大连振兴发展呈现多年未有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位于副省级城市前列,全面振兴新突破大连行动实现首战告捷。这一年,最鼓舞人心的是“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速起势、城市能级接续跃升。
从大石化搬迁改造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到长兴岛(西中岛)石化产业基地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 强、奇瑞汽车配套产业园开工建设、恒力临海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产,我们以更多实物工作量奏响转型发展的时代乐章。
从大连数谷成为东北最大数字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荣获“国智”牌照,世界最大2.4 万标箱集装箱船、全球最大级别穿梭油轮等海上“巨无霸”驶向深蓝,我们以自立自强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硬核”力量。
从“海上游大连”扬帆启航,到冰山慧谷、金石滩景区成为“国家级示范”,东港商务区、俄罗斯风情街、西安路和中华路商圈等特色街区人气满满,我们以山海魅力和真诚服务,吸引八方宾朋奔赴大连、爱上大连。繁花背后,多有荆棘。这些突破性、转折性、历史性的新变化来之不易。每座城,都有自己的基因,孵化着独特的文化、精神以及行业经济,更肩负着独属一城的重要使命。
融和旅游城市,是5 个计划单列市之一、15 个副省级城市之一、14 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连续两次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连续六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奖“长安杯”,当选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
大连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全国对外开放功能区最多、最全的副省级城市之一,近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省60%、占东北三省40%,出口市场覆盖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连自贸片区在英国《外国直接投资》杂志发布的2022 全球年度自由贸易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二,卫冕亚太地区冠军。
大连还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第一艘航空母舰、第一艘万吨轮船、第一辆大功率内燃机车、第一台海上钻井平台……无数个新中国第一都在这里诞生。大连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齐全的工业门类,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仅在中国造船史上就荣获80 多个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PTA(对苯二甲酸)生产基地。大连工业近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人振奋: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华龙一号”核岛主设备、世界最大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馈源支撑索驱动系统等一批“大国重器”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大连如百舸争流勇向前。
大连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拥有高等院校30 多所、市级以上科研院所100 多家、创新平台1000 多家。2022 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1%,成为东北首个突破3% 的城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75 件,获批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
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大连港是东北地区唯一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规划的港口,东北地区96%以上外贸集装箱、100% 商品车、60% 以上外贸原油转运均由大连港口承担。
大连是东北亚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依山傍海,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功能完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全国首批旅游休闲城市”。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大连先后上榜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中国美好生活城市”榜单中十大“大美之城”、十大“美好宜居”城市。
风劲扬帆正当时,砥砺奋进向未来。实践证明,一座城市的腾飞往往就是在关键时刻抓住了关键机遇。时下的大连,就处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四方面重大机遇”,条条都为大连指明了大展身手的方向路径。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大连使命在肩、责任重大。紧扣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的目标任务,大连鲜明提出“六个建设”目标任务,即: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六“建”辐辏,剑气如虹。“六个建设”体现了大连市委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统筹谋划和通盘考虑,既是主要任务,也是目标定位。本书紧扣《中共大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意见》主旨,以“六个建设”作为主体架构支撑,讲述大连努力打造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好、开放活力足、人口素质高、生活品质佳的北方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故事。“六个建设”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核心任务,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重在提供动力支撑,建设开放门户枢纽重在激发发展活力,建设现代海洋城市重在打造蓝色引擎,建设营商环境标杆城市重在引导社会预期,建设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重在发挥区域特色优势。a 东北地区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东北只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必将为实现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时与势在奋进的大连,在拼搏的大连。
时已至,势已成,兴可待!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大连行政学院、大连市社会主义学院)
常务副校(院)长 崔秀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