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615208
本书从CEO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不仅给一级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思路,也为监管层提高新股定价效率提供了突破线索。
本书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入手,将CEO引入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研究中来,分析两阶段“窗口指导”政策下CEO的特征从哪些途径影响了IPO的定价,对IPO定价调整以及短期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研究内容和结构设计
第五节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CEO特征影响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CEO特征影响IPO定价调整过程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CEO特征影响IPO短期表现的理论依据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窗口指导”两阶段分析
第一节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前的演进历程
第二节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窗口指导”取消阶段(2009—2014年)
第三节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窗口指导”重启阶段(2014—2017年)
第四节两阶段CEO特征影响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理论框架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CEO特征和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CEO特征测度及现状分析
第二节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测度及现状分析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窗口指导”取消阶段CEO特征对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影响
第一节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研究设计
第三节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窗口指导”重启阶段CEO特征对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影响
第一节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研究设计
第三节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两阶段“窗口指导”政策下CEO特征对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影响的对比分析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这是一本研究CEO在公司发行上市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书。CEO作为影响公司运营、投融资与战略决策的关键人物,其在新股发行(IPO)这一最重要的融资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研究较少从CEO角度深入研究新股发行过程,因此本书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出发,提取CEO的特征,探讨了IPO定价调整和短期表现等相关问题。
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本研究将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窗口指导”取消阶段和重启阶段作为研究样本,深入研究了CEO特征如何影响IPO的定价调整和短期表现。通过对CEO特征的各项分析和模型构建,作者试图揭示不同CEO特征对IPO定价调整和短期表现的可能影响,同时结合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探讨。本书通过剖析CEO特征与新股发行关系,拓展了IPO研究领域的视角,为理解CEO在IPO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窗口指导”取消和重启阶段的比较分析,本书试图揭示CEO在不同阶段影响IPO定价的异同,并以此探究其内在机理。
针对“窗口指导”取消阶段CEO特征如何影响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问题,本书在高阶梯队理论、禀赋效应理论、心理账户理论、文化价值理论以及信号理论的支撑下,做出不同CEO特征对IPO定价调整和短期表现的相关假设,包括CEO特征对IPO价格调整和IPO短期收益率的影响假设;针对CEO的各类特征和不同的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在构建以IPO短期收益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时,考虑依次和同时加入IPO价格调整以及IPO首日收益率来观察它们对短期收益的影响;最后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包括对CEO各个特征以及各IPO定价调整和短期表现的描述性统计,以及对多个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分析。针对“窗口指导”重启阶段CEO特征如何影响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的问题,本书在前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继续采用CEO的各类特征,对“窗口指导”重启阶段IPO的定价和短期表现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另外,将两阶段“窗口指导”政策下CEO特征对IPO定价调整及短期表现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阶段CEO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扮演不同角色的内在机理。
本书的研究拓展了IPO研究的视角,从发行人微观治理结构中挑选CEO的特征作为切入点,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支撑来分析我国新股体制改革背景下CEO对IPO的影响;本书的研究构建了无“窗口指导”约束定价机制下CEO特征影响IPO定价调整过程的理论框架,以及有“窗口指导”约束定价机制下CEO特征影响IPO短期表现的理论框架;本书的研究验证了CEO特征会对新股的定价调整幅度以及上市后的表现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其影响会受到监管政策的制约;本书以“窗口指导”取消阶段即较充分的市场化定价阶段为研究样本,揭示了我国新股发行市场中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人的投机性行为偏好。
希望本书能够为研究者、实业界及决策者们提供有益的参考,深化对CEO在新股发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影响的认识。
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s,以下简称IPO)是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也是公司战略规划的重要决策之一。作为公司运营决策的核心参与者与制定者,首席执行官(ChiefExecutiveOfficer,以下简称CEO)会对IPO的定价调整以及短期表现产生较大影响。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管理制度下,信息不对称以及“两职合一”等问题使得管理层的权利凌驾于董事会之上,这种环境使得位于管理层结构顶端的CEO拥有更大的权利,因而他们能够直接通过决策影响新股的发行价格。从招股说明书中的初始价格到发行价格,IPO市场的参与主体(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在博弈中发掘新股的价值,并为己方谋求尽量大的利益空间,最终形成的发行价格相对于初始价格的增长率被称为“定价调整幅度”(PriceRevision)。定价调整幅度的大小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的研究包括投资者以及承销商对公司信息的提取给IPO定价调整带来的影响,缺少对发行人相关行为的研究。CEO表现出来的个人特征会影响IPO的参与主体对公司的价值判断,Blankespoor,Hendricks和Miller(2017)把CEO在IPO路演时的视频给投资者播放并进行评价,如果路演中的CEO看起来能力出众、值得信赖,那么IPO的初始定价就会水涨船高,同时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估值也会提高,这一结果说明CEO的特征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估值,进而会影响股票价值。
直到2009年年初,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仍然对首次公开发行市场进行严密的监管,其中包括“窗口指导”政策,即把新股发行市盈率(Price-earningsratio,即P/E)限制在30倍以内。这种对发行价格的严密监管并没有给发行人留下太多空间来设定发行价,并且导致IPO市场出现严重的抑价现象。为了缓解抑价现象,2009年6月中国证监会取消了这一政策,允许市盈率超过30倍,这使IPO公司在设定发行价格方面拥有了自由裁量权。这一政策变化导致两种不良后果:(1)发行价格被制定得过高,而二级市场并未接受这种过高的定价;(2)新股在二级市场公开交易之后的价格暴跌导致购买IPO股票的投资者遭受重大财务损失。2014年6月,中国证监会重新启用“窗口指导”政策以纠正IPO市场定价过高的问题,这一次证监会将市盈率限制在23倍以内,比2009年前的30倍市盈率更加严格。
本书研究了首席执行官在两阶段——“窗口指导”取消和“窗口指导”重启阶段——如何影响IPO的定价及短期收益。IPO的初始价格最初是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出的,但公司通常会在发行前更新此初始价格以设定发行价格,这个更新过程称为定价调整,这个过程反映了CEO在公司内部的权利以及CEO和承销商议价的能力,而上市后的短期回报则反映了公司外部投资者的偏好。
研究中国CEO对IPO过程影响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文化背景为本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中国文化中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金字塔似的权力结构让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容易独掌大权,也就让CEO容易在决策上具有专制性,让CEO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运营管理和战略决策;中国在权力距离指数上得分较高,权力距离指数越高说明社会中明确建立并实施了越严密的等级制度。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中国的首席执行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拥有更多的权力,有些环境中CEO的权力甚至可以凌驾于董事会之上。因此,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公司的CEO对公司运营管理的影响力会更加显著,公司中的其他人倾向于跟随CEO以避免冲突,CEO可能成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真正价格制定者。
二是,中国预备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满足中国证监会制定的最低发行条件,而能够达到条件的公司相对较少,导致证券公司为了得到这些公司的承销资格而产生激烈竞争,这使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相对于承销商具有更大的议价能力。例如,中小板发行上市的财务要求之一是公司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必须为正,并且这些净利润累加起来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这些限制性条件筛选出的合格公司相对较少,从而创建了以合格公司为主导的卖方市场,因此最后获得承销资格的承销商会更尊重CEO的意见。
三是,大量研究表明首席执行官是影响公司决策的关键因素,这些决策包括战略决策、投资决策以及财务政策等,因此首次公开发行作为最重要的融资决策之一也必然会受到首席执行官的影响。然而,现有的文献较少从CEO的角度入手对新股发行定价进行研究。Ljungqvist(2006)认为发行人能够影响新股的发行价格,如果发行人的议价能力越强,那么新股发行的价格就会越高,抑价水平也会越低。Ljungqvist(2006)肯定了发行人在新股定价中的重要地位,但他也提出发行人的议价能力难以衡量。本书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研究了CEO的特征如何影响IPO的定价。CEO的特征代表个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收入以及CEO与他人或与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