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特种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624120
法文六卷本精华
增译20万 字解说
近500幅手绘
7000余件图例
精美复刻原版图
百科全书式史书
纸上服饰博物馆
庞大的信息宝库
穿插百余个关于各地习俗、地区历史、军事沿革、战争、民俗传说、艺术文化、时尚的逸闻趣事,重塑古代社会生活场景。
1.以作者1888年完成出版的法文原版《历史上的服装》(六卷本)为内容底本进行全书编译。
2 .尊重原书的内文架构,分“古代经典服饰”“欧洲以外世界各地”“欧洲”“现代欧洲”四大部分,整体呈现19世纪前世界时尚的变迁,以及世界各地、各民族、各阶层(宫廷、平民、宗教、军队)流行过的服装、头饰、家具、日用品、武器,等等。
3.以原版手绘原图为蓝本,精美修复472张彩色图版及12张服装裁切图样,保留原图版中的全部装饰元素,涉及7000个图例,以平铺大图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更佳的鉴赏体验。
- 保留原作中对世界时尚、世界服饰发展进程的详述,及穿插介绍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逸闻趣事,内容涉及各民族历史文化、天文地理、人文景观及风俗习惯等。
- 每幅图版的说明文字以专题的形式呈现,为读者提供一个多视角下的生动多彩的世界民族服饰史。
- 资料库,丰富灵感来源博采早期系列出版物、博物馆和私人藏品中的原图,通过历史中服装、饰品、日用器具等重构古代生活场景。是服装、民俗、博物馆史、应用艺术等领域的资料库,历史学家、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 服装、时尚爱好者的灵感来源。
本书获得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提名奖。全书760页,内文采用100克清渲特种纸,封面采用法兰绒布面烫金及变色皮革热压凹印,印制精美,手感极佳,适宜收藏。
被人文社科联合书单评选的“2019人文社科年度好书”。
本书是一部描绘历史上服装的鸿篇巨制。书中按时间和地域编排,全景展现19世纪前世界时尚的变迁;通过484张彩色图版及一一对应的详尽专题解说,逐一介绍各时期、各地区服饰的发展历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逸闻趣事,涉及7000余件精美服装、首饰、家具、日用品、乐器及交通工具、武器装备等,呈现了4000多年人类服饰的演变历史及社会风貌,重塑了古代社会生活场景。
本书堪称法国出版史上描绘服装史并首次运用彩色平版印刷的服饰类图书,是世界公认的服装领域极为重要的藏品。书中材料大多取自公共收藏品中的原图,全部以“彩饰法”临摹手绘,其内容包罗万象,画作精细入微。这不仅是一座服装历史的珍贵宝库,对博物馆史、应用艺术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信本书会为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和历史学家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文献和视觉资料,为所有服装和时尚爱好者带来丰富的灵感源泉,更为大众展现一场盛大的历史文化视觉盛宴。
第一部分 古代经典服饰
自上古时代直至公元5 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
引言
说起服装,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对于服装的定义,在此也是借鉴古人的说法。随着一幅幅精彩画面逐次展开,这部精心筹划的巨著系统地介绍了这些画面所展示的服饰及其他相关信息,让每一幅画都能讲述出生动的故事,这正是我们研究的意义所在。不过,只有在原来的大框架下,加以适度的论述,才能描绘出整个服装史的概貌。我们将各类图画汇集在一起,分门别类地组成四大部分,每一幅画版中的元素相对独立,画中所展示的人物或属于同一时代,或存在代差,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人,也以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生活条件为前提来组合,通过揭示一系列史实,用画面来叙述一部真正的服装史。在当下,人们过分考究的做法依然与早期物资匮乏之状共存共生,早期人类是指生活在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祖先,而在地球广袤地区里仍然有许多人还保持着极原始的生活状态,由此不难看出,任何以社团结构来讲述历史的尝试都是不现实的。
尽管如此,也有必要根据文字记载的文献,将服装本身最古老的起源一一揭示出来。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必去描绘在伊甸园里为遮羞而用树叶编织的裙子,也不必详述把皮毛和织物裹在身上当作衣服穿的过程,而是要讲述人类所缝制服装的特征,这是人为提升自身舒适度,为从事各种活动(其中包括劳作和自卫)所必须穿戴的衣物。总而言之,就是讲述基于自然及气候条件,人必定要穿戴的服装。
在千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多少辈人一直穿着这种仅能抵风御寒的寒酸衣物。正是在那远古时代,人类文明逐渐走向成熟,并结出丰硕成果,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以不同方式逐渐变得繁荣起来。僵化和倒退绝不是万物的定律,虽然在许多地方,不文明的特征依然占主导地位。然而,许多民族都进入半文明社会状态,虽然较之文明社会仍有一定差距,但已将蛮族甩在身后。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服装保护,人类在自然界里皮肤常被植物刮伤、被阳光灼伤,于是便以文身方法来保护肌肤。从那时起,各个种族,无论是白人、黑人,还是黄种人,都在皮肤上文出图案。假如不管在哪一种气候条件下,文身都能保护人类的肌肤,人类也许就不需要服装来护肤御寒了。
其实荷马史诗所记载的内容也同样是一下子就进入到文明社会,我们不妨单从织物来看。海伦在宫中绣一件金毯,正反面都绣出美丽的图案。赫卡柏王后来到一间陈列室,里面香气扑鼻,各种名贵家具琳琅满目,面对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壁毯,她细心挑选,最终选中一块面积最大、图案最美的壁毯,在她看来这也是编织得最精致的,整幅壁毯用金线织造,像太阳一样闪着金光。这真是毫无任何过渡一下子就从原始贫困窘境跨入至臻至美的技艺境界,甚至闯入奢华领域,《创世记》对原始贫困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述,那种令人刻骨铭心的凄惨生活一直让老一辈人难以忘怀。
无论是技艺的探索过程,还是人从事手工劳作所展现的技巧;无论是人在织造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还是为织造出布帛或毛毡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讲述人类发展史的著作中,没有任何一部对此做出详细论述。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可怜的穴居人不但要同各种猛兽搏斗,还要拿出比其他生物更凶残的手段,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那么这样一个为觅食果腹而始终在搏斗的人,怎么能有闲暇时间去从事手工劳作,并让自己的劳作技能不断进步呢?有谁能对此做出详细的解释呢?再比如,工匠做出第一把梳子并交给使用者时,这个幸运儿该多么激动,没有梳子这样一个简单的工具,人的头发就难以成为一种饰物,甚至还会给人带来无限的烦恼。有谁能想象得出第一个使用梳子者那激动的心情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