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87273
◆圣贤智慧的结合
《传习录》为王阳明心学之经典,直指内心,启发人性光辉;《曾国藩家书》则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学宝典,传递做事做人之道。将这两本书结合,不仅是思想的传承,也是行动的指导,让心与行达成完美统一。
◆内圣外王的全面修炼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强调内在修炼与外在实践的统一;曾国藩则以“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将修身的哲理化为日常生活的具体方法。两本书的结合,让读者同时修炼内心与外在,塑造真正的“内圣外王”之道。
◆治世良方与自省之道
《传习录》中的心学,是培养心性、直面挑战的理论之道;《曾国藩家书》以一封封亲笔书信,展现对家人、对自身的深刻自省。无论是面对纷繁社会,还是个人成长中的困惑,这两本书都能给出实用的答案。
◆修身齐家的智慧钥匙
曾国藩以家书教导后人,如何为人处世、修身齐家;王阳明以“致良知”的理念,探讨何为真正的善与美德。这两种智慧结合,形成一把“修身齐家”的钥匙,为现代家庭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应对困境的力量源泉
无论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还是曾国藩的多次失利,都表明他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然而,他们通过内在的信念与行动,实现了逆境中的成长。这两本书,将教会你如何在困境中重拾力量,重塑人生。
◆经典精神的实践指南
《传习录》注重思想与信念的提升,《曾国藩家书》则强调行动与坚持的重要性。思想与实践相辅相成,是经典精神的完整体现。通过阅读,你不仅能掌握深刻的思想,更能将这些智慧应用到生活与工作中。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下卷均为其弟子整理的语录,上卷经过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本书为叶圣陶先生亲笔点校并作注释的版本。本次再版以传世经典版本作为参考本,精心修订。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去世后,其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体家书家训集,蕴含丰富深刻的人生处世、官场应变、家族事业、子孙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曾国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从晚清到民国刻印上百万册,成为当时的“人生事业指南”。曾国藩家族后人绵延至今已有八代,据相关统计,其中在各行各业有突出成就者达二百四十余人,且无一后人败家辱行,其延续家族事业长青的智慧奥秘可从“家书”与“家训”的字里行间探寻。
传习录
曾国藩家书
呜呼!天生先生岂易也耶!在江西为三大忠,在浙江为三大人,在今古为三大功,而况理学又足继孔圣之统者哉?——李贽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张岱
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黄宗羲
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魏禧
王文成公为明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王士祯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曾国藩
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梁启超
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东乡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阳明。—— 孙中山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南怀瑾
《曾文正公家书》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唐浩明
曾氏学问、事业,何以能互相辉映,而各有其卓绝的成就,一面固是由于其意志之坚毅,生活之严整;而另一面,则在其眼光之远大,与方法之切实。——钱穆
《传习录》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①,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是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注释】
①宗贤,一作叔贤,黄氏名绾,号久菴,浙江太平人。以荫入官,累擢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致仕卒。有《五经原古》。惟贤,顾氏名应祥,号若溪,长兴人。弘治进士。有《惜阴录》《人代纪要》《尚书篡言》《归田诗选》《南诏事略》等书。尤精算学,有《授时历撮要》《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弧矢算术》诸书。守仁没后,应详见《传习续录》门人问答,多有未当于心者,因作《传习录疑》《龙溪致知义略》。
【译文】
徐爱由于没有理解先生“知行合一”的训示,所以与宗贤、惟贤反复辩论,没有得出结论,于是向先生求教。
先生说:“试着举例子来看看。”
徐爱说:“现在人们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但是却不能做到。由此可见,知与行是两件事。”
先生说:“这就是已经被私欲蒙蔽,不是知和行的本意了。没有知道了却不付诸行动的事,知道却不行动,就是还没有完全明白。圣贤教人认知、践行,就是要恢复知和行的本意,而不是让人只知道知、行就可以了。所以,《大学》中把真正的知、行指给人看,说真正的知、行‘就像喜欢美色和厌恶臭味一样’。看到美色是知,喜好美色是行,在看到美色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而不是看到后才又起了一个心思去喜欢它;闻到臭味是知,厌恶臭味是行,在闻到那臭味的时候就已经厌恶它了,而不是闻见之后又起了个心思去厌恶它。又比如鼻塞的人,虽然身边有臭味,但他闻不到,也就不觉得厌恶,这也只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臭味。就像我们说某人知道孝顺父亲、尊敬兄长,一定是因为这个人曾经做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事,所以才能这么说他。并不是只知道这个人说些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话,我们就可以说他知道顺敬父母、兄长了。再比如说知道痛楚,一定是自己已经感到疼痛了,才会知道什么是疼痛。知道寒冷,一定是因为自己已经感到寒冷了。知道饥饿,一定是因为自己已经感到饥饿了。知和行怎么能分开呢?这才是知和行的本意,里面没有任何私心杂欲去阻断和蒙蔽。圣贤教诲大家,一定要这样,才可以称作知,不然的话,就是还不知道。这些都是多么紧要、实在的功夫啊!现在人们非得把知和行说成是分开的两件事,是什么意思?我要把它们说成一件事,又是什么意思?如果人们不知道我的学说的主旨,而只是去探究知、行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这又有什么用呢?”
徐爱说:“古人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来说,也是要人们能清楚地区分。一边做知的功夫,一边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能落到实处。”
先生说:“这就是丢失古人的宗旨了。我曾说过认知是实践的主意,实践是认知的功夫。认知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认知的结果。如果能领会到这些,即使只说认知,里面就已经包含实践了;即使只说实践,里面就已经包含认知了。古人之所以既说认知又说实践,只是因为有的人办事糊涂、任意妄为,完全不知道思考反省,只是盲目妄为,所以一定要让其知道什么是知,他才能够正确地实践。还有的人糊涂愚昧,只知道漫无目的地瞎想,一点儿也不愿意亲身参与实践,也只是无端空想,所以一定要让其明白实践的重要性,他才能知道如何正确地认知。这是古人为了补偏救弊不得已的说法。如果明白了这个意思,一句话就完全能够说明白了。如今的人却就将认知和实践分成两件事去做,认为只有先认知了,然后才能实践。我现在如果只是在认知上下功夫,非得等到完全认知了,再去实践,这样也许终身都没法去实践,也终身没法完全认知。这不是小问题,产生的时间也不短了。我现在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对症的良药,这并不是我凭空杜撰的,认知与实践原本就是这样的。如果能够明白其中的要领,即使是把它们说成两件事也无妨,因为它们本质上就是同一件事。如果没有领会其中要领,即便是把它们说成一件事,也没有什么用,只是说些闲话罢了。”
《曾国藩家书》
十五、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计此时可以到家。自任邱发信之后,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胜悬悬,不知道上不甚艰险否?四弟、六弟院试①,计此时应有信,而折差久不见来,实深悬望。
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拟搬进内城住,可省一半无谓之往还,现在尚未找得。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九弟归去之后,予定刚日读经、柔日②读史之法。读经常懒散,不沈着。读《后汉书》,现已丹笔点过八本,虽全不记忆,而较之去年读《前汉书》领会较深。九月十一日起,同人课议:每课一文一诗,即於本日申刻用白折写。予文、诗极为同课人所赞赏,然予於八股绝无实学,虽感诸君奖许之殷,实则自愧愈深也。待下次折差来,可付课文数篇回家。予居家懒做考差工夫,即借此课以摩厉考具,或亦不至临场窘迫耳。
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③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渠言有窦兰泉者(垿,云南人)。见道极精当平实。窦亦深知予者,彼此现尚未拜往。竹如必要④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於克己之学。镜海、艮峰两先生亦劝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见者数人,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陈岱云是也。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⑤。”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子序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Z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何子贞与予讲字极相合,谓我真知大源,断不可暴弃⑥。予尝谓天下万事万里,皆出於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可斯须⑦去身,即此道也。乐本於乾,礼本於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谓渠生平得力,尽於此矣。陈岱云与吾处处痛痒相关,此九弟所知者也。
写至此,接得家书,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学,怅怅⑧。然科名有无迟早,总由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於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卫身莫大於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於
朝、教授於乡,或为传食⑨之客,或为入幕之宾⑩,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
予生平於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嗣后我写诸弟信,总用此格纸,弟宜存留,每年装订成册。其中好处,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亦须用一色格纸,以便装订。
谢果堂先生出京后,来信并诗二首。先生年已六十余,名望甚重,与予见面,辄彼此倾心,别后又拳拳?不忘,想见老辈爱才之笃?。兹将诗并予送诗附阅,传播里中,使共知此老为大君子也。
予有大铜尺一方,屡寻不得,九弟已带归否?频年寄黄英白菜子,家中种之,好否?在省时已买漆否?漆匠果用何人?信来并祈详示。
兄国藩手具。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注释】
①院试:明清童生试第三阶段考试。明中期始行,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可参加院试。报名等手续与府、县试略同。清制,学政于驻在地考试就近的府、县;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案临考试。正试一场,复试一场,揭晓名为“出案”。录取者即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
②刚日:即单日。柔日:即双日。古时以干支纪日,甲、丙、戊、庚、壬五日居奇位,属阳刚,故称“刚日”;乙、丁、己、辛、癸五日居偶位,属阴柔,故称“柔日”。
③竟日:终日;从早到晚。
④要:邀请。
⑤醇醪:浓烈精纯的美酒。
⑥暴弃:不求上进;不自爱,自甘暴弃。
⑦斯须:片刻,一会儿。
⑧怅怅:失意、惆怅的样子。
⑨传食:指受人供养。
⑩入幕之宾:指参与机要或充当幕僚的人。
?不啻:如同。
?拳拳:忠谨恳切的样子。
?笃:甚。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估算九弟行程,这个时候应该到家了。自从在任邱寄过信之后,至今没有收到第二封信,心里十分挂念,不知道路上是不是不太艰难凶险?四弟与六弟参加院试,估计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久等不到信差来送信,真是让人盼望。
我的身体和九弟在京城时一样,经常为耳鸣苦恼。问过吴竹如,他说只有通过静养调理这一个办法,不是药物能治好的。但是应酬越来越多,我的性情又生来浮躁,怎么可能踏踏实实地静养。我打算搬进内城去住,那样的话可以免去一半没有意义的往来,现在还没有找好住处。我时常自悔终究没能洗涤自新。九弟回家之后,我决定单数日读经书,偶数日读史书,读经书的时候常常懒散,不够沉着。读《后汉书》,现在已经红笔圈点过八本了,虽然什么也没有记住,但是比起去年读过《前汉书》,体会还是更深一些。从九月十一日开始,一起做功课的人商议:每个人每一课都要做一篇文章、一首诗,就在那天申刻的时候用白折写好。我的文章和诗很受大家的赞赏,但是我在八股文方面没有什么实学,虽然感激他们对我的夸奖勉励,但心中更感到愧疚。等下次信差再来的时候,可以把我的文章寄几篇回去。我平时在家里懒得为考差做准备,只是借课业的工夫磨炼一下本领,大概不至于临场的时候窘迫。
我与吴竹如Z近经常往来,每次他来都是一谈一整天,谈论的都是些关于修身养性、治国齐家的大道理。他说有一个叫窦兰泉的人,名垿,是云南人。他在悟道方面精到平实,非常有见解。窦兰泉对我也很熟悉,尽管我们彼此还没有正式拜访往来过。吴竹如坚持邀请我搬到城内去住,因为城内有镜海先生可以当老师,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当朋友。有老师和朋友在身支持,哪怕是懦夫也可以立志做大事。我记得朱子说过:“做学问就像是煮肉,须先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我做学问至今,从来没有用猛火煮过,虽然略有见识,那都是自己悟出来的。偶尔下功夫,也不过是悠闲地玩味而已。好比是没有煮好的汤,如果用慢火去温,将越煮越不熟。所以我想尽快搬进城内,摒除一切杂事、杂念,严格要求自己,钻研学问。镜海、艮峰两位先生,也劝我快点搬过去。但是城外的朋友,也有一些是我常见面的,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和陈岱云。蕙西曾经说:“与周公瑾交,如饮美酒。”我们两个都很有这种感觉,所以每次见面都长谈不止。子序的为人,我至今不能确定地评论,但是他的见识Z广Z深。他曾经教导我说:“用功好比是挖井,与其挖几口井,但哪一口都不出水,不如专心挖一口井,挖出水之后不就取之不尽了吗?”这句话正好与我的毛病相合,我便是挖几口井但是都没挖出水的那种。何子贞与我在书法方面非常谈得来,他说我已经知道了书法的诀窍,绝不能放弃。我曾说过,天下所有的事物和道理都出于乾坤二卦,就拿书法来说:“纯粹以神韵行笔,大气浩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这就是所谓的乾;讲究结构的精巧,向背有法度,长短适度,这就是坤。乾指的是神形方面,是一种感觉;而坤指的则是形体方面,是具体的用笔。我们一刻也不可离开礼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乐基于乾,礼基于坤。练字的时候悠然自得,从中体会到快乐,指的就是乐;丝丝入扣,笔下转折遵循方法,指的就是礼。”我偶尔会跟子贞说到这些,子贞非常赞同我的说法,并说他一生研习书法所得,就是这些东西。陈岱云与我交情很深,这些九弟都知道。
写到这里的时候,收到了家信,得知四弟、六弟没能够被录取入学,实在是遗憾。不过科举功名的有和无、早和晚,这都是前世定下的,丝毫不能勉强。我们这辈人读书,只有两件事:一是进德,寻求诚心、正意、修身、齐家的方法,以求无愧于自己的父母;一是修业,练习记忆、咏诵诗词文章的方法,以求谋生。进德的事,很难说清楚。至于修业以自保的事,我可以说一下:自保中Z重要的就是谋生。农民、工人和商人都是靠体力劳动谋生,读书人靠脑力劳动谋生,所以读书人无论是在朝廷拿俸禄,还是在乡下教书;是在富人家里当食客,还是在官员家里当幕僚,都要看自己的专业是否能够谋生,并且问心无愧。科举功名,是拿俸禄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对我们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检验,免得将来为官之后尸位素餐,拿到功名后心里也不至于觉得惭愧。能否谋生,贫穷还是通达,是由老天做主;得到还是失去,是由他人做主。只有专业是否精通,是由自己做主。然而我还没有见过专业精通而无法谋生的人。农夫如果尽力去耕种,虽然会遇到荒年,肯定也会有丰年;商人如果囤积货物,可能会滞销积压,但总有一天会生意兴隆;读书人若是能精通自己的专业,又怎么见得一直考不中功名呢?即使Z终得不到功名,又怎么见得没有别的谋生的办法呢?所以说,Z怕的就是专业不精。要想做到专业的精通,没有其他方法,只有专心。有谚语说:“技艺多并不能养身。”就是在说不专一的问题。我挖了很多井但没有泉水喝,就是因为不专一。各位弟弟必须在自己的专业上面下功夫。比如九弟志在书法,也不要把其他专业荒废,但是每天练字的时候,一定要提起精神,任何时间、任何事情,都可能触动灵感,有所感悟。四弟、六弟,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专门的喜好,若是志在研究经书,就应该专门钻研一种经典;若是志在研习八股制义,就应该只学习一家的文稿;若是志在作古文,就应该只揣摩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文章也是如此,作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要每一件事情都学一点儿,那样的话每一件事情都会做不好。千万不要忘记我说的话!切记切记!以后再写信的时候,各位弟弟一定要将自己主攻的专业写明白,并且把自己想问的问题尽可能详细地写出来,写得越长越好,让我通过读你们的信,就能体会到你们的志向和见识。凡是专攻一门的人,肯定会有心得,也肯定会有疑惑。各位弟弟有心得的话,可以写给我,我们共同欣赏;有疑惑,也可以写给我,我们共同分析。如果书信写得足够详细的话,四千里之隔的兄弟,就像是在一间屋子里会面谈话一样,那是何等的乐事!
我一生在各种伦常中,唯独对兄弟这一伦,深感惭愧!因为父亲把他的学识都教给了我,而我却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全部传授给弟弟,真是极大的不孝。九弟在京城一年多,进步不大,每想起这件事,我就无地自容。以后我给各位弟弟写的信,都会用这种格式的纸张,你们Z好保存好,每年装订成册。其中要是有什么好的地方,千万不可大略看过就算了。各位弟弟写给我的信,也要用同一种格式的纸,以便我装订。
谢果堂先生离开京城后,寄来了一封信和两首诗。先生已经六十多岁了,名望很高,我俩见面能倾心交谈,离别后又彼此挂念,可以看出老前辈爱才之心是多么的殷切。现在将他的诗与我的诗一起附在信后,在乡里传播一下,让大家都知道这位老前辈是位大君子。
我有一把大铜尺,找了几次都没找到,是不是九弟带回家了?年年寄回家的黄英白菜子,家里种得怎么样?在省城的时候买漆了没有?漆匠找的是谁?回信的时候希望详细告知。
兄长国藩亲笔。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九月十八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