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800640
内容简介
《盐碱土壤科学及综合利用》主要系统梳理了作者团队在盐碱地改良技术方面的创新与实践。面对盐碱地治理传统方法的局限,如技术单一、淡水耗费量大、改良周期长及容易反盐问题,胡树文教授带领团队专注于生态修复盐碱地工程技术体系的构建,十年磨一剑,提出了“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这一核心理念。《盐碱土壤科学及综合利用》共12章,第1章引言,概述盐碱土的定义、分布与成因和改良技术;第2章介绍我国主要盐碱土分类、分布和特征;第3章介绍当前盐碱土的主要监测分析技术;第4章介绍盐碱土壤的结构与物理性质;第5章分析盐碱土壤的水盐动态;第6章介绍盐碱土壤的通气性;第7章介绍盐碱地土壤胶体与团聚体;第8章介绍盐碱土壤养分管理与循环;第9章介绍盐碱土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第10章介绍盐碱地的治理利用原则与策略;第11章介绍我国主要盐碱地区治理技术模式与典型案例;第12章介绍全球不同区域的盐碱土治理技术。
目 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引言 1
1.1 盐碱土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1
1.1.1 盐碱土的定义 2
1.1.2 盐碱土的历史记载和研究 6
1.1.3 盐碱土研究和认知的演变 8
1.2 土壤中的盐分 10
1.2.1 土壤中盐分的来源 10
1.2.2 盐分溶解和运输机制 13
1.3 盐分胁迫的影响及其评估 16
1.3.1 盐分诱导的作物胁迫和产量降低 16
1.3.2 盐分胁迫的经济成本和粮食安全影响 17
1.3.3 侵蚀和景观退化 19
1.3.4 水体污染和次生盐碱化 19
1.3.5 土著物种和栖息地的丧失 20
1.3.6 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的改变 21
1.4 全球盐碱土分布与成因 22
1.4.1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 22
1.4.2 沿海和三角洲系统的盐碱土 23
1.4.3 盐碱土的地理分布和主要特征 24
1.4.4 世界盐碱土主要成因 25
1.5 盐碱地改良技术概述 28
1.5.1 物理性土壤改良技术 28
1.5.2 化学性土壤改良技术 29
1.5.3 生物性土壤改良技术 31
1.6 气候变化对盐碱土的影响 33
1.6.1 升温对盐碱土的潜在影响 33
1.6.2 降水格局对盐碱土的影响 34
1.7 盐碱地研究与治理的机遇和挑战 35
1.7.1 新兴技术为盐碱地科学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5
1.7.2 技术的创新为土壤修复和改良提供有效方案 36
1.7.3 国际合作共同面对盐碱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挑战 38
1.8 本章总结 40
参考文献 41
第2章 中国主要盐碱土分类、分布及特征 44
2.1 松嫩平原盐碱土 46
2.1.1 松嫩平原盐碱土分布范围 46
2.1.2 松嫩平原盐碱土成因 47
2.1.3 松嫩平原盐碱土特点 49
2.1.4 松嫩平原盐碱土治理措施 49
2.2 滨海盐碱土 51
2.2.1 滨海盐碱土分布范围 52
2.2.2 滨海盐碱土成因 52
2.2.3 滨海盐碱土特点 52
2.2.4 滨海盐碱土改良措施 53
2.2.5 滨海盐碱地作物生产 54
2.3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 55
2.3.1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分布范围 55
2.3.2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成因 55
2.3.3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特点 56
2.3.4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治理措施 57
2.4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 58
2.4.1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分布范围 58
2.4.2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成因 58
2.4.3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特点 60
2.4.4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治理措施 61
2.5 次生盐碱(渍)土 62
2.5.1 次生盐碱土分布范围 63
2.5.2 次生盐碱土成因 63
2.5.3 次生盐碱土特点 65
2.5.4 次生盐碱土治理措施 65
2.6 咸酸田 66
2.6.1 概述 66
2.6.2 咸酸田的分布 66
2.6.3 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害发生过程与条件 66
2.6.4 酸害发生的影响与受控因素 67
2.6.5 酸性硫酸盐土的危害 67
2.6.6 酸性硫酸盐土的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技术 68
参考文献 69
第3章 盐碱土监测分析技术 72
3.1 物理性质的测定 72
3.1.1 土壤质地的测定 72
3.1.2 土壤粒级分布的测定 73
3.1.3 土壤容重的测定 74
3.1.4 土壤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的测定 77
3.1.5 土壤团聚体和稳定性的测定 79
3.1.6 土壤交换性钠百分比(碱化度)的测定 80
3.1.7 饱和导水率与入渗的测定 80
3.2 化学性质的测定 82
3.2.1 土壤全盐含量和电导率的测定 82
3.2.2 土壤pH的测定 84
3.2.3 土壤离子组成和浓度的测定 85
3.2.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87
3.2.5 其他主要元素的测定 89
3.3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91
3.3.1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91
3.3.2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与分析 91
3.3.3 土壤酶的测定 93
3.4 原位测定 94
3.4.1 土壤水分动态监测 94
3.4.2 土壤温度和气象条件监测 95
3.4.3 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监测 96
3.4.4 土壤盐分迁移与积累的监测 97
3.4.5 气体原位测定 98
3.5 其他技术 99
3.5.1 多光谱遥感 99
3.5.2 高光谱遥感 100
3.5.3 透射电镜技术 100
3.5.4 CT扫描技术 102
3.6 展望 104
3.6.1 网络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104
3.6.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自动化 104
3.6.3 现场快速分析技术 105
3.6.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精确化 105
参考文献 106
第4章 盐碱土壤结构与物理性质 110
4.1 盐碱土壤颜色、质地 111
4.1.1 盐土与碱土 111
4.1.2 盐碱土壤质地 112
4.1.3 使用遥感技术探究盐碱土物理特征 113
4.1.4 盐碱土壤微域性的景观特征 114
4.2 盐碱土壤物理结构 114
4.2.1 盐碱土壤密度和容重 115
4.2.2 盐碱土壤硬度和孔隙空间 116
4.2.3 盐碱土壤结构的表征方法 117
4.2.4 冻融循环对盐碱土壤结构的影响 119
4.3 盐碱土壤团聚体及稳定性 119
4.3.1 土壤团聚体的基本概念 119
4.3.2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性 120
4.3.3 盐碱土壤有机质与团聚体 122
4.3.4 土壤团聚体对盐碱的响应 124
4.4 盐碱土壤物理性质的修复 125
4.4.1 盐碱土壤颜色与质地 125
4.4.2 盐碱土壤结构修复途径 126
4.4.3 盐碱土壤团聚体重塑途径 130
参考文献 132
第5章 盐碱土壤水特征及水管理 143
5.1 土壤水特征 143
5.1.1 土壤水的结构与相关特性 143
5.1.2 土壤水的形态与能态 147
5.1.3 盐碱土壤改良对土壤水分特征*线的影响 151
5.2 盐碱土壤中水的运动 152
5.2.1 盐碱土壤水流概述 152
5.2.2 盐碱土壤水循环 156
5.3 盐碱土壤的水盐运移 163
5.3.1 水盐运移研究的发展历程 164
5.3.2 水盐平衡模型 165
5.3.3 水盐运移的影响因素 169
5.3.4 盐碱土改良过程的水盐运移研究 171
5.3.5 水盐运移模型发展趋势 175
5.4 水资源管理对盐碱土壤的影响 176
5.4.1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76
5.4.2 水资源管理对盐碱土壤的影响及对策 177
参考文献 179
第6章 盐碱土壤通气性 182
6.1 土壤通气过程 182
6.2 土壤通气性基础 183
6.2.1 气体扩散和对流的本构定律 183
6.2.2 土壤中的气体扩散 185
6.3 土壤通气性的影响因素及调节 186
6.3.1 土壤通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86
6.3.2 土壤中的空气含量 188
6.3.3 土壤及根系呼吸 190
6.3.4 土壤温度 191
6.3.5 光照对土壤通气性的影响 192
6.3.6 盐碱土壤通气性的管理和调节 193
6.4 土壤通气性的作用 195
6.4.1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需氧量的影响 195
6.4.2 土壤通气性对土壤氧含量的影响 195
6.4.3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氧气吸收的影响 196
6.4.4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197
6.4.5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厌氧的影响 198
6.5 土壤通气性的指标测定 199
6.5.1 土壤孔隙度 200
6.5.2 土壤水分特征*线测定 201
6.5.3 土壤生物化学指标测定 203
6.5.4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定 204
6.6 土壤通气性的生态效应 206
6.6.1 土壤通气性对土壤颜色的影响 206
6.6.2 土壤通气性对有害元素的影响 207
6.6.3 土壤通气性对有机残体降解的影响 208
6.6.4 土壤通气性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209
6.6.5 其他效应 210
6.7 改善土壤通气性的典型案例 211
6.7.1 施用新型改良剂对缓解辣椒涝碱胁迫的作用 211
6.7.2 压实后土壤结构演变的土壤长期观测 216
6.7.3 不同种稻年限对苏打盐碱土孔隙和入渗性能的影响 218
6.8 本章小结 220
参考文献 220
第7章 土壤胶体与团聚体 226
7.1 土壤胶体的基本概念 226
7.1.1 土壤胶体的定义、结构与性质 226
7.1.2 土壤胶体的分类 230
7.1.3 土壤胶体的测定方法 232
7.1.4 土壤胶体的作用 235
7.2 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236
7.2.1 土壤胶体对离子吸附的基本原理 236
7.2.2 土壤胶体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237
7.2.3 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238
7.2.4 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238
7.2.5 土壤离子交换的测定方法 240
7.3 土壤胶体絮凝与团聚体的形成和演变 243
7.3.1 土壤胶体的絮凝机制 243
7.3.2 土壤团聚体的定义与特征 247
7.3.3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248
7.3.4 团聚体形成的机制与演变 250
7.4 土壤胶体与团聚体的相互作用 251
7.4.1 土壤胶体与团聚体的关系 251
7.4.2 土壤胶体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251
7.4.3 团聚体对胶体性质的影响 253
7.5 盐碱土壤胶体的特征与分类 254
7.5.1 盐碱土壤胶体的定义与特征 254
7.5.2 盐碱土壤胶体的分类 255
7.5.3 盐碱土壤胶体的形成机制 255
7.6 盐碱土壤胶体的改良与治理 255
7.6.1 盐碱土壤胶体改良的原则与方法 255
7.6.2 盐碱土壤胶体改良的具体措施 256
7.6.3 盐碱土壤胶体治理的相关技术 257
7.7 盐碱土壤胶体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58
7.7.1 盐碱土壤胶体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258
7.7.2 盐碱土壤胶体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260
参考文献 260
第8章 盐碱土壤养分管理与循环 266
8.1 盐碱土壤碳循环 266
8.1.1 盐碱土壤有机碳概况 267
8.1.2 盐碱土壤有机碳来源 267
8.1.3 盐碱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引言 1
1.1 盐碱土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1
1.1.1 盐碱土的定义 2
1.1.2 盐碱土的历史记载和研究 6
1.1.3 盐碱土研究和认知的演变 8
1.2 土壤中的盐分 10
1.2.1 土壤中盐分的来源 10
1.2.2 盐分溶解和运输机制 13
1.3 盐分胁迫的影响及其评估 16
1.3.1 盐分诱导的作物胁迫和产量降低 16
1.3.2 盐分胁迫的经济成本和粮食安全影响 17
1.3.3 侵蚀和景观退化 19
1.3.4 水体污染和次生盐碱化 19
1.3.5 土著物种和栖息地的丧失 20
1.3.6 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的改变 21
1.4 全球盐碱土分布与成因 22
1.4.1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土 22
1.4.2 沿海和三角洲系统的盐碱土 23
1.4.3 盐碱土的地理分布和主要特征 24
1.4.4 世界盐碱土主要成因 25
1.5 盐碱地改良技术概述 28
1.5.1 物理性土壤改良技术 28
1.5.2 化学性土壤改良技术 29
1.5.3 生物性土壤改良技术 31
1.6 气候变化对盐碱土的影响 33
1.6.1 升温对盐碱土的潜在影响 33
1.6.2 降水格局对盐碱土的影响 34
1.7 盐碱地研究与治理的机遇和挑战 35
1.7.1 新兴技术为盐碱地科学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5
1.7.2 技术的创新为土壤修复和改良提供有效方案 36
1.7.3 国际合作共同面对盐碱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挑战 38
1.8 本章总结 40
参考文献 41
第2章 中国主要盐碱土分类、分布及特征 44
2.1 松嫩平原盐碱土 46
2.1.1 松嫩平原盐碱土分布范围 46
2.1.2 松嫩平原盐碱土成因 47
2.1.3 松嫩平原盐碱土特点 49
2.1.4 松嫩平原盐碱土治理措施 49
2.2 滨海盐碱土 51
2.2.1 滨海盐碱土分布范围 52
2.2.2 滨海盐碱土成因 52
2.2.3 滨海盐碱土特点 52
2.2.4 滨海盐碱土改良措施 53
2.2.5 滨海盐碱地作物生产 54
2.3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 55
2.3.1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分布范围 55
2.3.2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成因 55
2.3.3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特点 56
2.3.4 河套平原或沿黄灌区盐碱土治理措施 57
2.4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 58
2.4.1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分布范围 58
2.4.2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成因 58
2.4.3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特点 60
2.4.4 西北内陆干旱区盐碱土治理措施 61
2.5 次生盐碱(渍)土 62
2.5.1 次生盐碱土分布范围 63
2.5.2 次生盐碱土成因 63
2.5.3 次生盐碱土特点 65
2.5.4 次生盐碱土治理措施 65
2.6 咸酸田 66
2.6.1 概述 66
2.6.2 咸酸田的分布 66
2.6.3 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害发生过程与条件 66
2.6.4 酸害发生的影响与受控因素 67
2.6.5 酸性硫酸盐土的危害 67
2.6.6 酸性硫酸盐土的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技术 68
参考文献 69
第3章 盐碱土监测分析技术 72
3.1 物理性质的测定 72
3.1.1 土壤质地的测定 72
3.1.2 土壤粒级分布的测定 73
3.1.3 土壤容重的测定 74
3.1.4 土壤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的测定 77
3.1.5 土壤团聚体和稳定性的测定 79
3.1.6 土壤交换性钠百分比(碱化度)的测定 80
3.1.7 饱和导水率与入渗的测定 80
3.2 化学性质的测定 82
3.2.1 土壤全盐含量和电导率的测定 82
3.2.2 土壤pH的测定 84
3.2.3 土壤离子组成和浓度的测定 85
3.2.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87
3.2.5 其他主要元素的测定 89
3.3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91
3.3.1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91
3.3.2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与分析 91
3.3.3 土壤酶的测定 93
3.4 原位测定 94
3.4.1 土壤水分动态监测 94
3.4.2 土壤温度和气象条件监测 95
3.4.3 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监测 96
3.4.4 土壤盐分迁移与积累的监测 97
3.4.5 气体原位测定 98
3.5 其他技术 99
3.5.1 多光谱遥感 99
3.5.2 高光谱遥感 100
3.5.3 透射电镜技术 100
3.5.4 CT扫描技术 102
3.6 展望 104
3.6.1 网络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104
3.6.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自动化 104
3.6.3 现场快速分析技术 105
3.6.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精确化 105
参考文献 106
第4章 盐碱土壤结构与物理性质 110
4.1 盐碱土壤颜色、质地 111
4.1.1 盐土与碱土 111
4.1.2 盐碱土壤质地 112
4.1.3 使用遥感技术探究盐碱土物理特征 113
4.1.4 盐碱土壤微域性的景观特征 114
4.2 盐碱土壤物理结构 114
4.2.1 盐碱土壤密度和容重 115
4.2.2 盐碱土壤硬度和孔隙空间 116
4.2.3 盐碱土壤结构的表征方法 117
4.2.4 冻融循环对盐碱土壤结构的影响 119
4.3 盐碱土壤团聚体及稳定性 119
4.3.1 土壤团聚体的基本概念 119
4.3.2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性 120
4.3.3 盐碱土壤有机质与团聚体 122
4.3.4 土壤团聚体对盐碱的响应 124
4.4 盐碱土壤物理性质的修复 125
4.4.1 盐碱土壤颜色与质地 125
4.4.2 盐碱土壤结构修复途径 126
4.4.3 盐碱土壤团聚体重塑途径 130
参考文献 132
第5章 盐碱土壤水特征及水管理 143
5.1 土壤水特征 143
5.1.1 土壤水的结构与相关特性 143
5.1.2 土壤水的形态与能态 147
5.1.3 盐碱土壤改良对土壤水分特征*线的影响 151
5.2 盐碱土壤中水的运动 152
5.2.1 盐碱土壤水流概述 152
5.2.2 盐碱土壤水循环 156
5.3 盐碱土壤的水盐运移 163
5.3.1 水盐运移研究的发展历程 164
5.3.2 水盐平衡模型 165
5.3.3 水盐运移的影响因素 169
5.3.4 盐碱土改良过程的水盐运移研究 171
5.3.5 水盐运移模型发展趋势 175
5.4 水资源管理对盐碱土壤的影响 176
5.4.1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76
5.4.2 水资源管理对盐碱土壤的影响及对策 177
参考文献 179
第6章 盐碱土壤通气性 182
6.1 土壤通气过程 182
6.2 土壤通气性基础 183
6.2.1 气体扩散和对流的本构定律 183
6.2.2 土壤中的气体扩散 185
6.3 土壤通气性的影响因素及调节 186
6.3.1 土壤通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86
6.3.2 土壤中的空气含量 188
6.3.3 土壤及根系呼吸 190
6.3.4 土壤温度 191
6.3.5 光照对土壤通气性的影响 192
6.3.6 盐碱土壤通气性的管理和调节 193
6.4 土壤通气性的作用 195
6.4.1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需氧量的影响 195
6.4.2 土壤通气性对土壤氧含量的影响 195
6.4.3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氧气吸收的影响 196
6.4.4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197
6.4.5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厌氧的影响 198
6.5 土壤通气性的指标测定 199
6.5.1 土壤孔隙度 200
6.5.2 土壤水分特征*线测定 201
6.5.3 土壤生物化学指标测定 203
6.5.4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定 204
6.6 土壤通气性的生态效应 206
6.6.1 土壤通气性对土壤颜色的影响 206
6.6.2 土壤通气性对有害元素的影响 207
6.6.3 土壤通气性对有机残体降解的影响 208
6.6.4 土壤通气性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209
6.6.5 其他效应 210
6.7 改善土壤通气性的典型案例 211
6.7.1 施用新型改良剂对缓解辣椒涝碱胁迫的作用 211
6.7.2 压实后土壤结构演变的土壤长期观测 216
6.7.3 不同种稻年限对苏打盐碱土孔隙和入渗性能的影响 218
6.8 本章小结 220
参考文献 220
第7章 土壤胶体与团聚体 226
7.1 土壤胶体的基本概念 226
7.1.1 土壤胶体的定义、结构与性质 226
7.1.2 土壤胶体的分类 230
7.1.3 土壤胶体的测定方法 232
7.1.4 土壤胶体的作用 235
7.2 土壤胶体对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236
7.2.1 土壤胶体对离子吸附的基本原理 236
7.2.2 土壤胶体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237
7.2.3 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238
7.2.4 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 238
7.2.5 土壤离子交换的测定方法 240
7.3 土壤胶体絮凝与团聚体的形成和演变 243
7.3.1 土壤胶体的絮凝机制 243
7.3.2 土壤团聚体的定义与特征 247
7.3.3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248
7.3.4 团聚体形成的机制与演变 250
7.4 土壤胶体与团聚体的相互作用 251
7.4.1 土壤胶体与团聚体的关系 251
7.4.2 土壤胶体对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251
7.4.3 团聚体对胶体性质的影响 253
7.5 盐碱土壤胶体的特征与分类 254
7.5.1 盐碱土壤胶体的定义与特征 254
7.5.2 盐碱土壤胶体的分类 255
7.5.3 盐碱土壤胶体的形成机制 255
7.6 盐碱土壤胶体的改良与治理 255
7.6.1 盐碱土壤胶体改良的原则与方法 255
7.6.2 盐碱土壤胶体改良的具体措施 256
7.6.3 盐碱土壤胶体治理的相关技术 257
7.7 盐碱土壤胶体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58
7.7.1 盐碱土壤胶体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258
7.7.2 盐碱土壤胶体研究的前沿与趋势 260
参考文献 260
第8章 盐碱土壤养分管理与循环 266
8.1 盐碱土壤碳循环 266
8.1.1 盐碱土壤有机碳概况 267
8.1.2 盐碱土壤有机碳来源 267
8.1.3 盐碱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