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138379
五四与新文化运动是对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研究也长期是近现代史领域中的“显学”,百年以来,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许多论述似乎已成所谓固化共识。但有心者若深耕史料,细究其中,不难发现通行的诸多相关叙述,与历史实情仍有相当的抵牾,各种具体史实的叙述和认识存在不少误读错解。近现代史去今未远,但后来研究者或避重就轻视而不见,或不求甚解一笔带过,遂至于百年之后,事实反而愈发不明。本书旨在重审熟知历史,还原细节及其联系,不仅纠正偏蔽,亦可指示门径。
本书是重写大历史计划“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系列”中的第一部。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从之前的思想启蒙演进到社会化的文化运动,引起《新青年》内部的分裂,胡适等骨干成员对群众性的社会运动抱有疑虑,陈独秀和李大钊则积极响应并投身其中。运动在全国各地进行的态势不同,主要体现于社会化宣传层面,且难以为继,于是很快就不得不由社会改造转向政治革命。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与历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事实合为一炉,可以依照时空联系从各种视角还原历史的本相及其演化,使得新文化运动史的研究站上新的台阶。
目 录
绪论 新文化运动史的逼真与如实………………………………………001
第一节 重写大历史………………………………………….. 001
第二节 何时是百年………………………………………….. 007
第三节 事实与认识………………………………………….. 013
第四节 突进与限度………………………………………….. 021
第五节 重现历史本相 ………………………………………. 030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的缘起………………………………………….041
第一节 何来“新文化运动”…………………………….. 043
第二节 恢复原状与创造新文化…………………………. 048
第三节 以“新文化运动”为革命方法………………. 055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演讲会…………………………. 062
第五节 北京大学的“运动家”…………………………. 074
第六节 并非结语……………………………………………… 081
第二章 《新青年》的无缘与有份………………………………………085
第一节 自称:《新青年》同人的两歧………………. 088
第二节 他指:若即若离的牵连…………………………. 100
第三节 差异:新思潮与新文化运动………………….. 113
第四节 后认:链接新文化运动…………………………. 123
第五节 “五四新文化”说的内在紧张………………. 131
第三章 北京大学的角色…………………………………………………….139
第一节 胡适:没有新文化运动…………………………. 140
第二节 陈独秀:我们新文化运动……………………… 154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巨子 …………………………………… 162
第四节 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 180
第五节 新思想的摇篮 ………………………………………. 190
第六节 新文化运动的真精神…………………………….. 200
第四章 少年中国学会的进止……………………………………………..219
第一节 为文化的运动 ………………………………………. 221
第二节 创造中国的新文化 ……………………………….. 233
第三节 以运动收文化之效 ……………………………….. 246
第四节 新文化的真义 ………………………………………. 259
第五节 标明本会主义 ………………………………………. 278
第六节 止步于社会活动 …………………………………… 294
第五章 浙江一师风潮………………………………………………………..303
第一节 教育革新……………………………………………… 305
第二节 文化运动……………………………………………… 319
第三节 誓为教育改革和文化运动牺牲………………. 334
第四节 外界反响……………………………………………… 345
第六章 漫延及局限
——以《新人》与少年中国学会调查为视角…………….353
第一节 京津实情……………………………………………… 355
第二节 北方各省……………………………………………… 363
第三节 江南文盛地………………………………………….. 373
第四节 其他地方……………………………………………… 387
第五节 观感与实情………………………………………….. 395
第七章 出版物的勃兴………………………………………………………..400
第一节 形式与内容………………………………………….. 401
第二节 杂志之学……………………………………………… 411
第三节 进入丛书时期 ………………………………………. 426
第四节 破产及补救………………………………………….. 435
人名索引 ……………………………………………………………………………..450
征引文献 ……………………………………………………………………………..458
报刊 ………………………………………………………………….. 458
书籍论文……………………………………………………………. 460
绪论 新文化运动史的逼真与如实
第一节 重写大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重写大历史计划“五四与新文化 运动系列”中的一部,因为篇幅过大,分为两本,这一本叙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演进,下一本则是新文化运动的反省、下 限、后续以及历史叙述的形成。两本书包括了新文化运动自身 的发生发展、后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阶段演进、历来 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指认及纪念、各方关于新文化运动历史叙述 的形成以及逐渐约定俗成为教科书和一般历史的演化进程。依 照原有的时空顺序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与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 合为一体,构成比较完整的新文化运动史。
重写大历史的动因之一,是鉴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在 一些过去用力较多的领域,似乎呈现出无由精进的局面,新进 者误解偏信以新材料研究新问题为预流之说,一味寻找前人未见的新材料,试图填补自己视而不见的所谓空白,或是以为历 史真相大都仍然深藏于尘封已久的秘籍密档之中,必须解封揭 秘才能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结果不断以刀耕火种的粗放方 式垦荒拓殖,却无力考究深耕细作,以至于研究的水准始终不 能精细化。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又长时间重心取向 偏重于学术以外,而各类史料极大丰富,相应地历史事实的繁 复程度也大为增加,如果依照现有状况就已经可以束之高阁, 则古代史的研究早就没有继续进行的空间及必要。如此一来, 中国近现代史很难摆脱较为粗疏的状态,进入更高一级的发展 阶段。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自我反省明显不足, 反而对相关质疑不以为然。例如原来以1919年为下限的中国近 代史有三次革命高潮之说,即太平天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 在以革命史为导向的时代,三次高潮的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自 然较多,成效也较大。随着现实中革命热潮的退去,革命史观 逐渐淡出,即使研究革命问题,也不再循着革命史观的理路, 甚至重大的革命事件,已少有专门研究之人。如今接续前人在 这些领域的工作并且努力更上层楼的来者,犹如凤毛麟角。 然而,已有的成就固然可观,相较于所面对的历史问题的 繁复,至多只能说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相当 漫长。这不仅是激励,也是实情。虽然不是全外行却并非专家 如我,在诸如此类的领域随手可以列举数十乃至上百项能够形成专书的课题,整体而言说是仅仅过了开头难的阶段,应该 不是故作大言高论。即使在未必以革命史为导向的域外或海 峡对岸,类似情形也普遍存在。辛亥百年之际的民国肇建研讨 会上,曾经提示时间虽已过去一个世纪,但是民国究竟如何开 国,可以说还是一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五四与新文化运 动同样如此,历经百年沧桑,几乎年年纪念,可是时过境迁,随 着语境的变化,每年各方纪念的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看似大同, 其实差异也不可小觑。而且由于各自阐述的重点有别,久而久 之,后来的学术性纪念非但不一定逐渐接近历史本相,反而不 断增添各式各样的后见,以至于历史叙述与其本事渐行渐远。 类似的意见引起一些质疑,言下之意是未免夸大其词。 专家们觉得自己耕耘过的领地已经剩义无多,毋庸置喙,必须 拓展创新,或转移阵地以另谋生路,或扩张材料以填补空白, 否则困守原地,只能日趋萎缩,鲜有生机。于是乎人人都想预 流,反而导致无流可预。要消除种种疑虑,窃以为最好的回应 是说到做到,身体力行,在相关领域做出几个案例,以示所言 不虚,绝非故标高的。
近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由虚向实的同时,似乎有意识地避开历史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一方面,选题往往相当偏门,有意回避过往研究较为成熟的部分,如三次革命高潮之类的重大事件;另一方面,即使涉及一些重大问题,也尽可能避而不谈,以免陷入难以厘清的纠葛。这样的取向,一定程度是对以往的各种论战看似热闹非凡,却对具体历史的研究未能实际推进的反弹,有些内行外行都能畅所欲言的论题大而无当,而且多为后设,并非从历史事实之中得出,彼此相争不已,往往陷入意气之争,结果各执一词,无益于实效。新进不知来龙去脉,觉得无谓,于是敬而远之,连带导致历史上实在的大事件大问题也被弃置不顾。尽管治史到精深处不嫌琐碎,可是如果一味枝枝节节,不识大体,就不仅是一堆散钱不能成串,更容易陷入支离破碎、东扯西拉的坊间闲谈。概言之,目前的研究普遍而言存在显而易见的偏向,一则历史研究理应整体之下研究具体,不知具体所在的本来位置及其前后左右的联系,看似深入的具体,很可能导致整体偏差而不自知。二则被忽视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往往具有枢纽性,不能把握得当,势必影响各种具体历史的认识。三则分科治学的架构之下,加上门类过于狭窄的专业训练,形成小圈子的竖井化眼界,研治相同的历史问题,不同的学术背景非但未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反而彼此抵牾,形成相异相悖的判断,似乎所面对的是截然不同的历史事实。革命史、基层社会研究和科举停罢对于近代乡村权势的影响看法大相径庭,即为典型案例。尽管学术背景有别,各有侧重情有可原,各自的论述看似也能够自洽,可是对象相同,问题相近,总不至于差若天渊,全然不能沟通。类似的情形并非个别,只是分门别类的小圈子学术生态之下,身处其中者习以为常,对于相左的材料事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难以察觉而已。
所谓重写大历史,并非组织大型化的通史或专史系列,通史未必通,专史或许偏,是清季以来史学撰述中始终未能妥善解决的弊病之一。即使时空两面看似覆盖完整,相较于材料与史事,仍然是先验地选择部分,并且或多或少脱离了原有的时空联系,依据后出外来的观念方法重新加以连缀组装。由于先有预设,又不能贯通,无论通史专史,都不免与史事本相若即若离,流于表面肤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