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621161
★治愈界的泥石流,直击天灵盖的顿悟,和你一拍即合的“癫公文学”文学——我写下的所有格言,都是我为自己求来的小药片,药到病除。
★作者地位:齐奥朗,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尼采”“法语文学ZUI好的文体家”,苏珊·桑塔格、伊塔洛·卡尔维诺、米兰·昆德拉、保罗·策兰等一众知识分子皆深受其影响
★珍贵手稿,首次面世
★文本风格:又冷又热、又癫又稳。沉郁冷静的文字里蕴含了巨大的情绪张力,像是白雪覆盖的山顶之下岩浆剧烈翻涌,动人心魄又深刻隽永
在这本书中,我们得以窥见这位伟大哲学家惊人广阔的视野,这种广阔既是地域上的,也是学科领域上的。文学、哲学、建筑、音乐、绘画、宗教……无所不谈。他的目光所及,从自己居住的巴黎,忽而落到拜伦栖居的莱芒湖畔,甚至远达中国的五台山;所谈的话题从耶稣基督到佛教禅宗,从天真的天才莫扎特到漂泊无依的尤利西斯,从幸福的定义到自由的可能……正如诗人肯尼斯·怀特对本书的赞誉:“在无心之谈中往往隐藏着精妙的洞见,足以令一本正经的哲学研究相形见绌。”
齐奥朗犀利的格言体文风十足动人,帕特里斯·雷捷线条清晰、色彩明快的绘画分外悦目,二者堪称天作之合。
犹如迁徙的夜鹰,直击温暖平和的长空,仿佛一股蓬勃而致命的气流,彻底扰乱了正统观念的舒适区。
——肯尼斯·怀特(诗人、思想家)谈齐奥朗
在您的废墟中,我得到了庇护。
————塞缪尔·贝克特(作家)谈齐奥朗
-
艺术的本质是分拣。
换言之,它不是随心所欲、滔滔不绝的表达,而是不断地消除,与自己的天赋对抗。
艺术家可以把任何事物当作创作的素材,但他首先要置身于艺术之外。因为艺术的特性在于,它不是原始的感受,而是派生的感受。
牺牲直接经验,从而创造出二度经验,也就是经过重塑的经验。
艺术并不直接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它对生活加以改造和重构,
伪造生活中的数据,因为创作过程要经过“我”这个媒介。艺术领域中,现实主义是个自相矛盾的词。
只有那些尝试过却半途而废的经验,
那些梦想过却无力实现的经验,
那些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的经验,其本质才是塑造真实。说到底,所有艺术作品都是在为弱者圆梦。
2.
我认识一个幸福的人。
他身无分文,
三餐不定,
住在简陋的旅馆里,
头脑却极度清醒,
几乎总是独来独往。偶尔,他也会与人攀谈。
我想,他算是一位无国籍人士。
偶尔,我会遇到他,
不禁悲从中来,但我自知无权去同情他的苦痛。
苦痛?他全然不觉,
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这理论过于荒诞,以致我无法复述。
不过,他对此很是满意:这正是他每日的精神食粮。
哪怕你没有识人的经验,
也能一眼看出:他自视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
即便他嘴上没有这么说,
也能让人隐约感受到这一点。我从未在一个独行者身上感受过如此强大的信念。
而他也对此相当自恃,
毫不在意他人鄙夷的目光。
如此,我们经常能在植物园看到他与动物对话的身影。
某天,我无意中听到他对着一只山羊讲述自己的观点,
顿时感动得泪流。
他那巨大的幸福感令我折服。
如果需要听众,
幸福就不那么纯粹了。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
他是巴黎城中最幸福的人。
不过,尽管对他偏爱有加,
我偶尔还是会心生疑窦:他真的……幸福吗?
最初,我猜想,或许他也曾有过光荣的梦想。
但这不过是我个人的揣测。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比他更幸福的人,
但并未找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