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23687
◎荣膺2020年度美国哲学学会雅克•巴赞文化史奖、2021年度犹太研究会约尔丹•施尼策尔中世纪与近代早期犹太历史文化图书奖
◎美国历史学会里欧•格什奖得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历史学院教授特里韦拉托最新力作
◎罗卫东、李宏图、雷吉娜•格拉芙、卡尔•文纳林德等专家郑重推荐;《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经济史杂志》等知名媒体盛赞
◎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一则毫无根据的犹太金融传说在欧洲广泛传播。该传说声称,中世纪被驱逐的犹太人发明了汇票。这一金融工具后来成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基石。这则传说的起源何在?它为何能够广泛流传,甚至演变为一种常识,影响了孟德斯鸠、伏尔泰、马克思、韦伯、桑巴特等思想家的著述或言论?本书通过追溯该传说的起源及其多种表现形式,揭示它所反映的社会集体愿景与恐惧……
针对犹太人发明了汇票这一众说纷纭的传说,本书作者拨云见日、正本清源,不仅生动地再现了这一传说的缘起及其经典化过程,而且以此为媒介,透视了现代金融和信用秩序在西方世界的生成和演化,以及普罗大众对于这种新经济形态根深蒂固、挥之不去的恐惧。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不仅为我们复原了一种关于信用道德的迥然有别的思考方式,而且还纤毫毕现地呈现了那些虽时至今日依然振聋发聩的种种时代议题。
中文版序 i
致谢 v
序言 ix
导论 1
第1章 背景:海上保险与汇票 19
第2章 传说的形成 37
第3章 高利贷之谜 49
第4章 波尔多、秘密犹太人的幽灵和变化中的商业地位 67
第5章 一个家庭、两本畅销书与传说的经典化之路 99
第6章 游走在高利贷和“商业精神”之间 127
第7章 远方的回响 161
第8章 影响深远的遗产 195
尾声 215
附录1 现代早期欧洲的商业文学:出版书目和在线数据库 225
附录2 传说的最早由来 229
附录3 艾蒂安?•?克莱拉克的作品:标题、版本与发行 235
附录4 雅克?•?萨瓦里父子作品中的传说 239
附录5 提及该传说的法语出版书籍(1647—1800) 245
附录6 提及该传说的其他语种出版书籍(1647—1800) 249
附录7 维尔纳•桑巴特的《犹太人与经济生活》(1911)参考文献 255
注释 291
索引 403
资本主义的起源、资本主义与中世纪的关系以及犹太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这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一直关心并展开重点研究的三大问题。几乎所有的顶尖学者都曾就此做过研究或者加入过相关的论战。本书作者以一个十分微观的视角,把以上三个重大的宏观历史学问题连接到了一起。作者关注了商业汇票这一十分冷僻的选题,以《海事法典》和《完美商人》等为基本文本,对其内容及其后世影响进行细致的知识考古,尤其是对“犹太人发明了汇票”这个虚构的历史命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试图以此来澄清学术思想界在资本主义早期历史若干重大问题上的虚幻历史认知。这是一本很有新意的思想史著作,相信对读者定有启发作用。
——罗卫东,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
这是一本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作。经由犹太人发明了汇票这一金融传说,本书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基督教社会对于犹太人及其经济角色的表征史和传播史,并借以透视了西方现代商业社会形成过程中关于市场理想和信用道德的各种论辩和思考、希冀和隐忧。这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切时代关怀的反思之作,也是一部具有敏锐的方法论意识的示范之作,值得经济、历史和政治等学科的学人们认真品读。
——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
这本书堪称杰作。特里韦拉托将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关于犹太人(发明汇票的)传说的起源和传播——变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揭示了观念、观念创作者、创作背景以及社会对市场的恐惧之间的复杂关系。
——雷吉娜•格拉芙,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
特里韦拉托巧妙地揭示人们对汇票这种神秘的金融工具的看法与对犹太商人狡诈的刻板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研究近代早期的商业社会提供了新视角。这本书文笔流畅、学识渊博,读来收获颇丰。
——卡尔•文纳林德,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学教授
作者巧妙地展示了这些(关于信用的)传说有多危险,以及它们的影响有多广泛。——丽贝卡•斯潘,《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一部关于经济思想的杰作,深入探讨了对犹太人态度的演变……阅读《信用的承诺与风险》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对于任何对近代早期经济思想史或犹太经济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必-读之作。
——贾里德•鲁宾,《经济史杂志》
特里韦拉托的缜密、令人信服的分析使人读来振奋。
——托马斯•马克斯•萨夫利,《经济史评论》
《信用的承诺与风险》充满了智慧、洞见和创造力。这是近年来我读过的最复杂、最深思熟虑和最发人深省的书之一,而且阅读它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拉斯•菲舍尔,《犹太历史研究》
一本重要且具有改变相关研究领域潜力的书……特里韦拉托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共鸣。
——弗洛拉•卡森,《犹太季刊评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