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824117
★法国史权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毅代表作,影响国内政治文化研究三十余年的里程碑之作,理解法国大革命乃至所有革命运动不可绕过的史学经典
★开风气之先、劈致思新径的学界范例:融合年鉴史学、心态史学、政治文化史学、社会经济史学理论,全面、立体地考察大革命参与者的决裂意识、危机意识、阴谋忧患、谣言恐慌等面向,辩证剖析在暴烈碰撞中相互交融又相互对抗的精英(短时段)文化与大众(长时段)文化,深入把握革命运动的一般规律
★揭示法兰西民族性格、政治传统根源的精辟论著:为什么两个法国人在一起必谈政治?为什么近代法国的政局如此动荡不稳?为什么大革命实际上一直进行着全方位的“内战”?……一切都可以在大革命过激的群众现象中找到答案
★精装首刷签名版,增补法国革命思想的中国渊源、美法革命再比较、政治文化史学发展三篇新论,收录三十余幅大革命彩图,随书附赠“共和国统一不可分割,自由、平等、博爱或死亡”箴言藏书票,于理性与激情中再思大革命的历史教益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且广泛的政治文化大革命,不仅打破了欧洲的旧制度桎梏,更成为后世革命运动的“母体”。本书是法国大革命史权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毅的代表作,开风气之先、立学界范式,堪称国内政治文化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全书从精英的决裂意识和大众的危机意识两个维度切入,论述和剖析了重权轻法、民族再生、谣言恐慌等大革命政治文化的多重面向,揭示了近代法国政治动荡和法兰西民族政治参与意识的文化心态根源,审视了法兰西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并试图寻找革命运动的一般规律,探求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在当今不确定的时代,作者对法国大革命及近现代其他国家革命做出的富有张力的思考,无疑提供了值得镜鉴的历史教益。
序
引言
绪论 关于法国革命的政治文化
一、“政治文化”与历史学
二、心态史与法国革命政治文化
三、大革命政治文化研究的误区
四、法国革命政治文化的概况
第一编 决裂——在传统中挣扎
第一章 宪法的窘迫
一、法兰西宪法观念溯源
二、法国宪制动荡的心态根源
三、否决权和一院制背后的隐忧
四、“无宪法,毋宁死”!?
第二章 代议制的困境
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
二、摆脱强制委托权的企图
三、树而不立的代议制权威
四、直接民主制思潮的干扰
五、“代议民主制”的尝试
六、无法摆脱的专制幽灵
第三章 平等的幻梦
一、空前的热望
二、荒谬的公民划分
三、女公民的悲哀
第二编 “祖国在危急中”
第四章 吉凶未卜的革命
一、“革命”——可咒的动乱
二、“革命”——理性的进步
三、“革命”——社会的危机
四、“革命”——矛盾的综合
第五章 为民族“再生”而战
一、“再生”没有榜样
二、“再生”任重道远
三、“再生”需要教化
第六章 革命的宗教礼仪化
一、破除旧象征的“宗教革命”
二、革命象征物的人民性特质
三、革命节日中的狂欢文化
四、日常生活的革命化
第七章 谣言的泛滥
一、谣言的起源
二、谣言与危机意识
三、谣言的功能
第八章 革命政治的公开性
一、公开性——法国革命的铁律
二、公开性与危机意识
三、反党派政治与专制独裁
四、导致雅各宾派衰亡的心态因素
结语 群众现象与法兰西内战式政治风格的形成
一、群众现象的基本特征
二、大革命时代的精英与群众
三、非理性因素与内战式政治风格
参考书目
附录一 中法文化在法国大革命问题上的历史性互动
附录二 法国式革命暴力与现代中国政治文化
附录三 法国启蒙与革命的中国渊源
附录四 美法革命再比较——西方民主政治文化的地域差异溯源
后记
2013年版跋
2024年版跋
引言
在近代史上的世界民族之林中,法兰西民族素以“政治民族”著称。马克思说法国无产阶级是欧洲无产阶级的“政治家”。人们也常说:两个法国人到一起必谈政治。暂且不论这种说法在今天是否还能成立,至少在近代史上这的确是个事实。
一个民族如此普遍地热衷于政治问题,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这个民族的政治事务一定有什么特别令人关注的特点。而政治事务过于引人注目,一般说来都是政治领域的情况不太妙所致。在一个政治稳定、国泰民安的社会,人们是不大容易看到这种对政治的普遍兴趣的;只有在那种党派纷争激烈,政治形势波谲云诡、变幻莫测的社会,政治领域才有可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众所周知,近代的法国正是后一类社会的典型。从 1789年到 1870年,短短的八十一年中,法国竟爆发了四次革命,经历过君主专制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民主专政制、帝国制的频繁更迭。起义,恐怖活动,革命与反动,内战与卫国战争,把近代法国搅得天翻地覆、满目疮痍,这种动荡频仍、危机四伏的客观政治环境,无疑是法兰
西民族政治癖好的重要的外在因素。
其二,一个民族对政治的特殊癖好,还反映了这个民族本身有一种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这个民族的成员不是那种只关心生活中的非政治性事务、对自己与国家政治过程的关系毫无意识的狭隘观念者,也不是那种消极被动地接受政府行动影响的顺从者,而是那种把国家政治事务看作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并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去对其施加影响的参与者。法兰西民族正是这样一种具有高度政治自觉性、积极性的民族。
然而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问下去:为什么近代法国的政局会如此动荡不稳?为什么法兰西民族有如此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可避免地要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法国的历史传统。因为,法兰西民族不仅是一个关心政治的民族,而且是一个注重传统的民族。一部史海钩沉的史学论著,一部在一般非史学研究者看来枯燥乏味的历史读物,在法国往往能成为风行一时的畅销书,能像小说一样使大众着迷——法文的“历史”(histoire)本来就和“故事”是一个词。法国的 34433个村镇几乎个个都有自己的地方史学会。写历史,也常常是人们在政治上出人头地的一个重要途径。法国历史上的许多著名政治家,如梯也尔、基佐、路易•勃朗、饶勒斯、巴尔都、戴高乐等,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出席巴黎社交界盛大晚宴
的客人们,往往会因他们的祖先曾在历史上的某次内讧中相互厮杀过而吹胡子瞪眼睛地大吵一番,结果不欢而散。这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兴趣,说明传统在法兰西民族的现实生活中的确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意义。就拿法国人那种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来说吧,这里显然生动地体现了法兰西民族源远流长的民主传统,尤其是与在法国大革命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治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就在这场大革命中,法国发生了空前规模的民众动员,以往被完全排斥在政治事务之外的人民大众突然涌上了政治舞台,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政治阶级”,成为革命政治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甚至一度成为大革命的主导力量。这样一次参政经验,虽然时间并不很长,但在法兰西民族的心态上留下的痕迹却是极其深刻的:它使法国人民习惯地感到,既然他们在大革命中牺牲最多、贡献最大,因此只有他们,才应该是法国政治的主人。
不仅法兰西民族的政治参与意识有着这样的历史传统渊源,而且近代法国长期动荡的政治局面,也可以从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找到它的心态根源。我们知道, 1789年的法国革命人士是世界近代史上最豪迈的一群革命者。他们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令人咋舌的:同旧传统实行彻底决裂,在旧世界的废墟上重建一个崭新的法兰西民族。在他们看来,这种“决裂”不仅是彻底的,而且是全方位的:一切属于传统的旧事物,不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统统都应该受到无情的批判和否定。正像托克维尔所指出的那样,当时的法国人要在他们的过去和未来之间划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要一劳永逸地彻底改变法兰西民族的面貌。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法兰西民族性格中一个鲜明的内在矛盾:既崇尚理性,又热情奔放、富于幻想,常常容易沉迷于不切实际的空想,陷入非理性的狂热。不言而喻,像法国革命人士要实行的这样一种同旧传统的彻底决裂和整个民族的全面更新,无疑是极其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这一点,革命派实际上很快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了。可问题在于法国人往往就是喜欢做不可能的事。于是,他们便无可奈何地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紧张、烦恼和焦躁的精神状态之中,一种难以名状的忧虑感、焦灼感无时不在困扰和折磨着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国内外敌对分子的拼死抵抗、
革命阵营内部层出不穷的分化与叛变,在他们的前进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和陷阱,使他们感到处处危机四伏,步步险象环生。正是这样一种异乎寻常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政治危机意识(主要表现为对于各种“阴谋”的神经质的敏感、警觉和恐惧),促使法国革命人士使出浑身解数,用超常的意志力量和无与伦比的首创精神,调动起由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组成的同盟军,诉诸起义、断头台、最高限价和专政等极端的手段,推动革命一步一步地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这种异常过激的革命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政治文化传统,
免不了会深深地刻有革命派的那种政治危机意识的痕迹,从而呈现出浓郁的分裂性、激进性和二元对抗性的色彩。政治文化传统就其本性来说是注定要对未来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的,大革命后法兰西政治斗争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表现出你死我活、不可调和的尖锐对抗形态,也就这样被规定下来了。
本书的主旨即在于通过论述和剖析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的一些基本状况,来揭示近代法国政治动荡和法兰西民族政治参与意识的文化心态根源,并从中对法兰西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进行一番透视。
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做好这个课题,对于深化法国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对于探寻革命运动、政治动乱的一般规律和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不无裨益。
这里呈出的只是一个粗陋的初步尝试,它需要批评,期待着批评。笔者不才,斗胆抛砖,意在引玉也。
张芝联,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法国史研究会首任会长 :
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尝试。作者善于借鉴国外史学方法与成果,把年鉴史学、心态史学、政治文化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引进历史研究,从而强化了我们的阐释武器,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效颦某种流派,更没有片刻放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细读此书,自会发现更多真知灼见。这不是一本易读的书,决非浏览一下就能抓住要点;而一旦进入“角色”,你会获得双倍的收益。
吕一民,法国史学者,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关于法国大革命史,我觉得出自中国学者,最好的书是高毅教授的《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几篇增补的文章显示了高老师后来怎样更多地把法国大革命和 20 世纪的中国革命放在一起思考。当然,这中间还有一个中介,就是俄国革命。把这三大革命放在一起进行审视、探究,既有意思,更有意义。
《历史研究》:
《法兰西风格》一书的价值正在于其作者经过惊人的努力,终于代表中国这一代史学工作者在法国革命这幅永远有待完成的图画上抹上了新的一笔,尽管这一笔也有待补充和修正,但无疑是相当精彩的一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