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89687
《衬纸:关于书籍、战争、逃亡与故乡的家族故事》的作者在柏林生活一年,深入研究了自己的家族档案和大量历史档案资料,挖掘了自己的祖父和父亲——著名出版商库尔特·沃尔夫与其子尼科——的非凡历史。媒体称库尔特·沃尔夫“或许是二十世纪最具鉴赏力的出版商”,而他的儿子尼科则在二战期间为德军效力,随后移民美国。
库尔特·沃尔夫出生于波恩的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德裔犹太家庭,自幼喜爱书籍,23岁时成为出版商,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出版了弗朗茨·卡夫卡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这些书籍后来被纳粹焚毁。1933年国会纵火案发生后一天,库尔特与他的第二任妻子海伦逃离德国,在法国、意大利辗转,最终定居纽约。他们在格林威治村的小公寓里创办了万神殿出版社,该出版社因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而载入文学史,并成为将重要欧洲文学作品引入美国的桥梁。
然而,库尔特与第一任妻子伊丽莎白·默克所生的儿子尼科被留在德国,尽管他有犹太血统,却在两个战场上为纳粹效力。当亚历山大·沃尔夫查阅尘封已久的档案并会见远房亲戚时,他发现了家族中诸多未曾传到新大陆的秘密,包括希特勒与家族制药公司默克公司之间的联系。
《衬纸》通过沃尔夫家族未发表过的家书、日记和照片,揭示出令人惊讶的真相。作者巧妙地将其父亲与祖父的“双线”故事置于宏大的军事史与政治史之中,将自传、回忆录和文化史的内容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呈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家族故事,编织出一幅关于历史和流亡险境、胜利与秘密的文学织锦。
目录
序 1
导言 1
第 一 章 传承家风,初耕书田 13
第 二 章 投身行伍 38
第 三 章 从痴迷技术的男孩,到被时代抛弃的“废君” 64
第 四 章 避难地中海 93
第 五 章 无条件引渡 109
第 六 章 摸进黑屋 136
第 七 章 救命之恩 155
第 八 章 在恐惧中死去 166
第 九 章 血与耻 181
第 十 章 连锁式迁移 214
第十一章 人生暮年 222
第十二章 第二次流亡 245
第十三章 猪窝 258
第十四章 海龟湾 276
第十五章 “别和我说话”先生 286
第十六章 浅水码头 300
第十七章 在死人堆上嬉戏 322
第十八章 结局,自会到来 351
后记 361
致谢与资料来源 367
参考文献 379
图片来源 400
注释 402
译后记 483
……
“他的祖父是一名杰出的出版商,曾逃离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而他在德国国防军服役的父亲没有逃离。作为家族后裔,他深入研究了家族历史,发掘出先辈们一连串的流亡经历,窥探到不为人知的密谋……作者沃尔夫借助更为广阔的视角,使用引人入胜的笔法,揭示了个人成长轨迹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书目》杂志(Booklist)
“亚历山大·沃尔夫巧妙地将其父亲与祖父的故事置于宏大的军事史与政治史之中,刻画出万神殿出版社创始人库尔特·沃尔夫和作者父亲尼古拉斯·沃尔夫的画像,令人感伤……无论历史发烧友,还是历史爱好者,都将大饱眼福。”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精彩绝伦……从两场世界大战一直讲到当今世界,向认真阅读本书的读者展示了一幅连结美国与德国的全景式画卷……家族历史中挥之不去的污点,总会让个体萌生难以释怀的负罪感,任何读者想要弄清其中的原委,都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林肯每日星报》(Lincoln Journal Star)
“本书探究了他的曾祖父——万神殿图书公司杰出创始人的生活与历史。当纳粹焚烧和查禁书籍时,库尔特·沃尔夫逃离德国,途经法国,最终抵达纽约,并在那里创办了如今依然蓬勃发展的出版社。凭借大量的家族文献,《衬纸》像小说一样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新闻周刊》(Newsweek)
“无价的文学瑰宝,引证丰富,内容翔实,用引人入胜的语言描写了科尔特·沃尔夫一生的重要时刻,兼采家族其他成员与先人的记述……文笔流畅。”
——《融合艺术》(Arts Fuse)杂志
“亚历山大·沃尔夫是一位温文尔雅的作家,梳理出一部错综复杂且扣人心弦的家族故事……本书深刻讲述了高雅文化如何受到威胁,谈及纳粹暴政与道德绑架话题,发人深省,同时对沃尔夫笔下的‘归乡者’(Heimkehr)寄托着深切的希望。《衬纸》令我在一段时间内手不释卷。”
——杰恩·帕里尼(Jay Parini),《博尔赫斯与我:一场邂逅》(Borges and Me: An Encounter)作者
“托马斯·曼和贝尔托·布莱希特这两位伟大的移民作家,最终都逃离了美国。最伟大的移民出版商科尔特·沃尔夫也是如此,此人是图书界公认的行业翘楚。在这本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书中,亚历山大·沃尔夫将自传、回忆录和文化史的内容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用库尔特·沃尔夫那个年代类比当下,指明了一些具有共性的事物,令人读后不寒而栗。”
——安东尼·海尔布特(Anthony Heilbut),《托马斯·曼:爱欲与文学》(Thomas Mann: Eros and Literature)作者
“《衬纸》本身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家族史,作者治学严谨,文笔优美。但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还围绕‘犯下罪行与承担罪责’‘追本溯源’与‘重新开始’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令人回味无穷。此外,本书还加入了打动人心的文学细节,通过详尽地刻画一个显赫家族的复杂形象,呈现出宏大的20世纪欧洲与美国历史,定将被所有爱书之人奉为珍馐。”
——阿里安娜·诺依曼(Ariana Neumann),《当时间停止时:父亲的战争与遗产》(When Time Stopped: A Memoir of My Father’s War and What Remains)作者
“这是一个关于家庭、荣誉、爱和真理的精彩故事,作者是一位大师级作家,他跨越大洋,穿越世代,超越当下政治,与我们分享移民之旅中永恒而真实的东西……本书内容风趣,引人入胜,将带领我们跨越大西洋,穿越20世纪的历史,去重新审视一个支系遍布大洋两岸的庞大家族,探寻家族历史中完整而真实的往事。本书极富感染力,论及的内容包括:良知、铭记历史、爱与失落,以及在铭记过去的前提下重新开始。”
——美国得克萨斯州政治家贝托·欧洛克(Beto O’Rourke)
第一章 传承家风,初耕书田
库尔特:1887至1913年
…………
沃尔夫家族在德国社会阶层中所占据的地位,被称为“教化中产阶层”(Bildungsbürgertum),即专注于礼仪教化、终身教育和文化遗产(书、画与音乐)的高雅阶层。到了十岁时,库尔特便迷上了特奥多尔·冯塔内(Theodor Fontane)的小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文学的热爱促使他着手准备文理中学毕业考试(Abitur),通过这门考试便意味着修完了高中阶段的文科课程。在波恩这样的大学城,很多人都会像爷爷这样注重自身人文修养。“如果一个教员的儿子不愿学习,而是选择了从商,那么他将会被家族除名”,爷爷告诉我,“这将会成为家族的奇耻大辱,整个家族都会为此蒙羞,从此决口不谈此人。”
根据库尔特的回忆,波恩城虽小,但不乏“附庸风雅”之辈。受此影响,城内的年轻人渴望用音乐与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曾祖父莱昂哈德十分欣赏钢琴天才埃利·奈伊(Elly Ney,其父是当地的一名议员,二战后,埃利曾因纳粹党徒身份被禁止在波恩城内演出)。当时,她的住所与库尔特所在学校的体育馆仅一街之隔。那时候,库尔特尚未成年,奈伊也只有十六岁。所以,库尔特常常趁着上体育课的时候,溜出学校,一路跑到奈伊的客厅,求奈伊为他演奏几曲。对于库尔特的要求,奈伊照单全收,仿佛成了他的私人点唱机。库尔特回忆说,“无论我想听什么,她都不厌其烦地满足我,一弹就是好几个小时:从巴赫到莫扎特,从贝多芬到舒伯特再到肖邦,再加上勃拉姆斯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和《F小调钢琴奏鸣曲》。可以说,我对钢琴名曲的了解,完全源于和奈伊共处的那些时光……她就像一头精力充沛的小狮子,令我如痴如醉。”
除了音乐,库尔特还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十九岁时,他认识了文学巨匠弗里德里希·贡多尔夫(Friedrich Gundolf,日后前往海德堡大学任教),此人的密友斯特凡·格奥尔格(Stefan George)才华横溢,吸引了一批追随者,其中就有德国贵族军官施陶芬贝格兄弟,他们组织了刺杀希特勒未遂的“女武神行动”。所以,贡多尔夫打算将库尔特当面引荐给格奥尔格。在此之前,他致信格奥尔格,在文中这样介绍库尔特,“这个孩子举止文雅,知书达理,为人谦和,有一股勤学好问和刻苦钻研的朝气,是一个可塑之材。”
结识贡多尔夫后不久,库尔特便乘船前往巴西圣保罗,在那里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培训。这个培训项目受到了德国银行界的资助,所授内容更偏市侩,与波恩城的书香底蕴相去甚远。但所幸他没有受到影响,他在结业回国后,便又立刻扎进故纸堆,用他母亲去世时留下的十万金马克(总价值相当于今天的一百万美元)购买祖本与摇篮本(incunabula)古籍,也就是 15世纪印刷术发明后不久出版的书。算下来,爷爷收藏的古籍累计达到了约1万2千册。上文提到,曾祖父酷爱音乐,无论旧曲新调,都深得他心,他与父亲一样,对书籍的喜爱同样如此。他饱览群书,既有传世经典,也有当下打破威廉时代陈旧观念的新作。和当时很多学者一样,库尔特辗转各地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在玛堡、慕尼黑和波恩等地留下了求学的足迹。或许是命中注定与图书有缘,他还曾在莱比锡(Leipzig)驻留,那是当时德国图书印刷业的中心。时间来到1908年,21岁的库尔特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放弃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留在莱比锡的岛屿出版社(Insel Verlag)担任编辑。对于这一抉择,他曾在回忆往事时解释道,“我喜欢书籍,特别是装帧精美的书籍。我那时还是个年轻的学生,藏书于我来说一个无底洞的投入。但冷静想想,我终究得在图书这块做出一番事业来,才无愧我对书籍的这份热爱。那做什么呢?当然是从事出版业了。”
投身出版业后,库尔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完全取材于我们家族的档案。事情还要从他年少时说起。有一天,他帮自己的外婆贝尔塔(Bertha,也就是我的高外祖母)整理书架时,意外发现了两位名人留下的字迹与名片,其中一位是阿黛尔·叔本华(Adele Schopenhauer,哲学家叔本华的妹妹),另一位是奥蒂莉·冯·歌德(Ottilie von Goethe,作家歌德的侄女)。于是,库尔特向他的外婆追问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原来,贝尔莎的母亲珍妮塔(Jeanetta)同时与这两位名人交好。后来,贝尔莎发现了更多的信件。与此同时,库尔特也从他人的私家藏品中找到了一本奥蒂莉日记。于是,他把这些资料汇集成两卷内容,在1909年将它们交付给岛屿出版社刊印。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是欧洲印刷业的摇篮时期,这一时期所印的图书被称为“摇篮本”。
威廉时代(Wilhelmine era)指的是1890年至1918年的德国历史时期,这段时间由德皇威廉二世统治德意志帝国,该时期始于总理奥托·冯·俾斯麦就职,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及威廉在十一月革命期间的退位。这段时期对德国的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和建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西欧的美好年代大致吻合。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