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522893
★ 著名秦汉史专家,用详尽的史料,全方位简述古代中国的行旅生活
《灞桥折柳:中国古代行旅生活》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的历史著作,王子今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背景,汇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诗歌、绘画和考古发现,古人的行旅准备到旅途中的各种体验,书中内容丰富,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
★ 大家小书,没有生涩的叙述,轻松地走进古人的旅行世界
本书以生动的叙述和细致的描绘,带领读者体验古代行旅的苦与乐,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古代行旅者的情感和经历。
★ 30余副精美插图,立体呈现古代旅行的种种
书中配以精美的插图,以及丰富的历史图片,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行旅生活的历史风貌。
★ 小开本,清新治愈的装帧,是爱不释手的旅行读物
小32开的开本设计,轻便易携带,适合各种阅读场景,无论是通勤、出游还是宅家,都是理想的读物选择。
《灞桥折柳:中国古代行旅生活》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的历史与文化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大量古代文献、诗歌、史书的细致分析,全面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行旅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行前的心理准备、行装与旅费的筹备、送别时的礼俗、行旅的方式、旅途中的食宿问题、行程与速度的安排、行李与行具的准备、行旅安全以及行旅者的精神世界等。
书中不仅关注了行旅的物理层面,如交通方式、住宿和饮食,还深入挖掘了行旅的文化和心理层面,揭示了行旅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者通过对古代行旅生活的详细描述,让读者能够体会到古人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快乐,以及他们对于行旅的不同感受和态度。
1 序
1 行旅的心理准备
19 行装与旅费
26 行旅送别礼俗
41 行旅方式种种
78 旅食与旅宿
102 行程与行速
119 行李与行具
140 行旅的安危
160 行旅生活百味
179 旅人的精神寄寓
189 软脚·洗尘·接风
198 主要参考书目
序
人们平时常常用“衣食住行”,也就是穿衣、饮食、
住居、出行,来概括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内容。
“行旅”,一般是指历时较久、行程较远的出行活动。
古代中国文明长期以来一直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
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从而导致形成了相
对封闭的文化传统,也曾经形成了对“行旅”活动存有某
种消极偏见的生活观念。
《老子》一书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以“安
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
往来”这种彼此严重隔绝的社会生活为标志的。晋代名士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于“与外人间隔”的所谓“桑竹
垂余荫,菽稷随时艺”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记述,也寄托着
大体相同的梦想。与此相应的淡漠交往、厌畏出行的习尚,
似乎久已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重要特色之一。
尽管民间行旅在传统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总体中居
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行旅促进社会文明成熟、推动历3
2
史进步的积极意义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据说民间原本通行以“衣食住”作为主要生活形式
的说法,后来孙中山先生有感于近代世界交通与交往作用
之重要,力倡加入“行”字,于是始有“衣食住行”之说。
其实,早在先秦时代,《荀子 · 修身》中已经可以看到这
样的说法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
由礼则触陷生疾。”大意是说,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
应当遵循“礼”的规范,如此方能和谐有序,否则就会导
致祸患。这里所说的“食饮、衣服、居处”自然也就是“衣
食住”,而所谓“动静”,与“行止”含义相近。这可以由
《周易 · 艮》中的一段话得到说明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行”和“止”,“动”和“静”,
都要合乎时宜,这样才可能接近理想境界的实现。当时人
所说的“动”或者“行”的含义,其实是包括行旅活动的。
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行旅生活在社会生活
总体中的地位,似乎并没有完全受到漠视。
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行部》写道,所谓“行”,
是说“人之步趋”。同书《方部》又说到“旅”的词义。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对《说文解字》所作的注释中对“旅”
做了这样的解释 :一般所说“行旅”的“旅”,最初可能
取义于远行途中可以提供寄居与饮食条件的处所“庐”。3
2
这种意见,可能是正确的。汉代学者郑玄为《周礼 · 地
官 · 遗人》作注释时也曾经说,“羁旅”,是指“过行寄止”
的人。《诗经 · 大雅 · 公刘》赞颂周人先祖艰苦创业的功绩,
有“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的诗句,说京师四
野繁荣富庶,民众住居有安定的处所,行旅往来也有便
利的条件。参看下文所说的“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推
想“于时”四句的句式应当一致,也就是“庐旅”和“处
处”“言言”“语语”同样,因而可以知道“庐”与“旅”
的意义可能确实相通。《周礼 · 地官 · 遗人》说道,当时
曾经实行“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的交通制
度,政治中心和僻远之地都有道路相通,每隔十里,设置
有所谓“庐”,“庐”可以为行旅者提供饮食、休息的条件。
《周易》六十四卦中有题名为“旅”的内容,历代
为它作注释、解说的学者大多认为和“行旅”“寄旅”“客
旅”有关。《正义》解释说,“旅”,是指“客寄”和“羁旅”,
离开本来的居地而寄住他方,就叫作“旅”。
据《孟子 · 梁惠王上》记载,孟子在和齐宣王讨论政
治方针时说道,“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
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
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
是,孰能御之?”大意是说,现在君王如果能够改革政治,5
4
施行仁政,使天下志愿从政的人都想到齐国来做官,农人
都想到齐国来种地,商人都想到齐国来做买卖,行旅之人
都想取道齐国往返,各国怨恨其君主的人都想到齐国来倾
诉不同政见,如果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这里所
说的“行旅”,是指旅人。在孟子的眼中,他们已经可以
和“仕者”“耕者”“商贾”相并列了。
用“行旅”指代旅人的实例,我们又可见于《初学记》
卷二八引魏文帝曹丕《柳赋》所谓“四马望而倾盖兮,行
旅仰而回眷”,孟浩然《夜渡湘水》诗所谓“行旅时相问,
浔阳何处边”等。但是一般所说的“行旅”,却依然大多
是指行旅之人的行旅活动。比如,《文选》卷二五谢瞻《答
灵运》诗中“叹彼行旅艰,深兹眷言情”,以及韩愈《酬
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中“遗我行旅诗,轩轩
有风神”等,其中“行旅”的意义,已经和今天通行的说
法相近。
古语“旅行”,词义原本是指结伴而行。例如《礼
记 · 曾子问》说,“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
也有称行旅之人为“旅行”的。例如,《太平广记》卷
三二六引《异闻录》,记述了在北周任上柱国之职的沈警
往秦陇执行使命,途中经过张女郎庙,“旅行多以酒肴祈
祷”,于是酌水相祝,宿于“传舍”时,又望月感怀,赋5
4
词为歌,“稍遣旅愁”,而得以与神女相会的故事,这里所
谓“旅行”,正是指旅人。
大约从唐代起,“旅行”一语有时已经具有和现代习
用语相接近的含义。唐代诗人耿 《客行赠人》诗写道 :
“旅行虽别路,日暮各思归。”欧阳詹的《南阳孝子传》也
有“贞元九年,某旅行虢州”的文句。
回顾中国古代的行旅生活,除了可以更为真切地了
解许多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之外,又能够看到一幅幅绚丽
多彩的风俗画卷,领略其中隽永幽婉的意趣风致。应当说,
古代社会生活的这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若干重
要特色。
拂去描绘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的画面上那岁月的风尘,
我们不仅可以体味游侠的剑气与雄风、儒客的清雅与穷
蹇、行贾的劳碌与精巧、旅宦的骄盈与怨恚,而且可以发
现,甚至以“安土重迁”作为基本生活原则的农人,被迫
充任征人和役人,也不得不在行旅途中经历愁苦与辛劳。
历史上的流民活动,其实也可以看作大规模的群体行旅活
动。这种大规模的长途迁徙,往往掀动起激荡千里风雷的
社会大变乱。
中国古代行旅生活既多深重的悲苦,又多奇逸的欢
愉,既多痛切的艰辛,又多积极的创益,从中既可以体察1
6
古人复杂的感情色彩,探究其曲折的人生轨迹,又可以透
视我们民族文化的某些特质。应当说,行旅生活,在中国
历史人文景观中具有值得予以充分重视的意义。
当然,我们今天已经不可能毫厘不爽地重新展现古
代行旅生活的全貌,但是通过零散纷杂的历史资料大略了
解它的若干特点,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面貌
仍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旅食与旅宿
饮食和住宿,是行旅生活中必然面临的问题。只有
满足这两项基本需求,才能保障行旅的圆满完成。
东汉末年,张鲁在汉中地区以“五斗米道”组织民众,
实际上控制了地方政权,在当地推行“大都与黄巾相似”
的制度。其宗教组织的首领称作“祭酒”。据《三国志 · 魏
书 · 张鲁传》记载,诸位祭酒在各自所管辖的地区,都分
别设置类同于国家行旅服务设施“亭”和“传”那样的“义
舍”,作为行旅者临时的住所。又置办所谓“义米肉”,悬
挂在“义舍”中。行旅者经过这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
要随意取用。但是如果取用过多,则会受到“五斗米道”
的惩罚。这种无偿为行旅者提供食宿条件的制度,其特点
明显体现出原始共产主义的遗风。我国西南地区的有些少
数民族,直到近世,仍然流行和这种制度相类似的风习。
张鲁的“义舍”和“义米肉”,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
的行旅生活史中,只是一种不寻常的特例。
在一般情况下,行旅生活中的旅食和旅宿,在不同79
78
的历史时期,对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当然也有不同的形式,
作为行旅者,自然也有不同的感受。
- 行旅饮食
早期的旅馆、客舍,曾经称作“逆旅”,大致取迎止
旅客之义。《左传 · 僖公二年》有这样的内容 :“今虢为不
道,保于逆旅。”杜预解释说 :“逆旅,客舍也。”这种设施,
大约先秦时期已经多用“舍”的称呼。
“舍”字从“舌”,可能正与这里可以提供行旅饮食
有关。《周礼 · 地官 · 遗人》曾经说到这样的制度 :“凡国
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 ;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路室有委 ;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所谓
“委”和“积”,都是为提供行旅饮食而准备的更丰富的物
质储积。汉代学者郑玄在注释中说,“庐”的作用,在于
“徒有庌也”。也就是说,使行途之中有迎迓接待旅人的屋
舍
1
。而“庌”字从“牙”与“舍”字从“舌”同样,都是
发人深思的。《逸周书 · 大聚》说 :“二十里有舍。”而行
军则以三十里为一舍。大约有关这种设施的制度并不十分
严格,然而其性质在于为行旅者提供以饮食为内容之一的
1 清人程穆衡在《迓亭记》中曾经写道:“汉野路候迎宾客之
处曰‘庌舍’,‘庌’者,迓也,迓而舍之也。”81
80
服务,则是明确的。
《史记 · 孟尝君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冯 听说
孟尝君礼贤好客,于是前往投奔。孟尝君将他安置在“传
舍”中,十天之后,问传舍长客人在做什么,回答说客人
弹着剑唱道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于是把他移
置到“幸舍”,这里提供的饮食已经有鱼了。五天后,又
问传舍长,回答说客人又弹着剑唱道 :“长铗归来乎,出
无舆。”孟尝君又把他移置到“代舍”,于是出入配备了乘
车。五天之后,孟尝君再次问传舍长,得知他仍然不满意,
弹着剑唱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于是心中不悦。然
而后来正是这位冯先生为孟尝君到薛地收债,巧妙地为他
赢得了民心。“食无鱼”的故事,也说明一般的“舍”大
致都是提供饮食的。而饮食品种又因地位级差有所不同。
秦末战争中,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至于高阳传舍,
命人召见郦生。郦生入见时,刘邦正靠在床边让两个女子
为他洗脚。郦生严厉地指出,如果有灭秦之志,就不应当
以傲慢的态度对待长者。刘邦于是起身敛衣,恭敬地把郦
生让到上座。郦食其为他陈说灭秦战略。于是,“沛公喜,
赐郦生食”(《史记 · 郦生陆贾列传》)。可见“传舍”确实
可以供应行旅饮食,而且这种供应一般情况下可能只针对
有一定地位的公务人员。《史记 · 范雎蔡泽列传》说,范81
80
雎初到咸阳,有人把他推荐给秦王,而“秦王弗信,使舍
食草具,待命岁余”,秦王并不予以信任,安排“舍”以
规格简单的饮食接待,竟然闲居一年多不予召见。“使舍
食草具”,也说明“舍”提供饮食的事实。
《汉书 · 循吏传 · 黄霸》说,颍川太守黄霸曾派遣可
靠吏员密行司察,“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说明
按照常规,“邮亭” 一类交通机构是应当为出差的公务人
员供应饮食的。
在一般情况下,行旅之人往往自身携带干燥、轻便、
不易腐坏的食品以备旅途食用。王充《论衡 · 艺增》说 :
“且周殷士卒,皆赍盛粮。”宋人楼钥《跋从子深所藏书画》
写道 :“问所携,前则草履,后则干粮。”《警世通言》卷
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说到赵匡胤与京娘准备启程时
的情形 :“五更鸡唱,景清起身安排早饭,又备些干粮牛
脯,为路中之用。”清人李倬云《乞儿行》也写道 :“羞涩
客囊空,聊复遗干糇。”“糇”作为干粮,又见于《诗经 · 大
雅 · 公刘》所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北堂书钞》卷七六引《东观汉记》说,元贺迁任
九江太守,巡行属县,“持干糒,但就温汤而已”。说这
位地方行政长官在属地视察,一路拒绝招待,只以“干
糒”就温开水作为饮食。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送穷83
82
文》中,也可以看到所谓“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
吉时良,利行四方”的文句。说民间举行“送穷鬼”的
仪礼时,要为“穷鬼”远行准备“车”“船”和“糗粻”。
“干糒”和“糗糒”,都是行旅时所食用的干粮。所谓“糒
脯出乎车 ”(《后汉书 · 文苑列传下 · 赵壹》),表明乘车
行旅时,这些干粮往往悬系在车中横木上。
大部队行军远征,途中难以随处得到饮食供应,士
卒所携带的干粮,也称作“糒”“糗”。
《吕氏春秋 · 悔过》记载,秦穆公兴师“行数千里”
袭击郑国,郑国商人弦高中途迎遇这支远征军,于是假
借郑国国君之命犒劳秦军将士,说道 :“惟恐士卒罢弊与
糗粮匮乏。”《后汉书 · 隗嚣传》说,隗嚣兵败,“病且饿,
出城餐糗糒,恚愤而死”。李贤在注释中引述汉代人的说
法,谈到了这类干粮的制作方式,说“糗”是大豆和米熬
制而成,“糒”则是一种“干饭”。《尚书 · 费誓》说到“糗
粮”,汉代学者郑玄说,这种干粮是把米麦熬熟,然后再
捣成粉末状。北魏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九《飧饭》
记载“作粳米糗糒法”,说道 :“取粳米,汰洒,作饭,曝
令燥。捣细,磨,粗细作两种折。”最后一句,是指细的
过筛,粗的再磨一遍。贾思勰又说到一种把枣蒸熟,然后
榨取膏汁,掺和进米糒的所谓“粳米枣糒”,大约制作一83
82
升糒,要用枣一升。贾思勰又引用东汉学者崔寔的话说 :
“五月多作糒,以供出入之粮。”看来,这类干粮长期作为
“出入之粮”在行旅生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清人
沈复《浮生六记》中“坎坷记愁”所谓“囊饼徒步,且食
且行”反映了食用干粮的方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