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824032
★★民国文史大家、旧学新学兼擅,诗书画三艺、英德法多门外语皆熟习的大家瞿宣颖兑之在方志学领域的知名著作。
★★依据天春园旧藏方志撰写直隶、东三省、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共六编700余种方志提要,提要纂玄,评论精粗,足为阅读、利用六地旧方志的门径。
★★近代第一部私家撰述的方志目录体要专著
本书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方志目录提要方面的专著,也是瞿宣颖奠定其方志学家地位的名作。本书分六编,收录直隶、山东、河南、山西、东三省、江苏共计700余种方志提要,对每种方志的作者、卷次、内容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考订。此书现已进入公版,鉴于此书在方志学上的重要价值,而多年来有整理著作。此次我社特据1930年天春书社初版《方志考稿》(甲集)进行整理,并增补其发表于1933年《志例丛话》一文,以此为读者提供一个借以学习瞿宣颖方志学理论的代表版本。
方志考稿序 瞿宣颖 001
方志考稿序二 任凤苞 001
方志考稿序三 余绍宋
凡例………………………………………………001 甲集第一编(直隶)……………………………001 甲集第二编(东三省)…………………………149 甲集第三编(山东)……………………………173 甲集第四编(河南)……………………………277 甲集第五编(山西)……………………………377 甲集第六编(江苏)……………………………473 附录:志例丛话…………………………………588
地方志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种文献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编修工作可以上溯至秦汉时期。然而总结其理论,使方志学从传统历史学范畴中脱离出来,形成一门单独的学问,却是近代的事情。其中,做了奠基工作的,公推清代中期的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章学诚站在学术史的角度来论史,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念,扩充了史学的研究范围。而在方志研究上,他基于丰富的修志实践,结合自己的史学理论创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志学理论。他强调“志属信史”“方志乃一方全史”,明确方志在史学上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立“三书”、定“四体”等一整套修志的体例和法度,又倡导在州县专立志科以推进修志事业。总之,章学诚是方志学研究上绕不过的一个重要人物。梁启超称道他:“能认识方志之真价值,说明其真意义者,莫如章实斋。”
章学诚之后,方志学在民国时期草创并蓬勃发展。自梁启超于1924年提出“方志学”这一概念后,不断有学者深入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如黎锦熙、吴宗慈、傅振伦、王葆心、李泰棻、瞿宣颖、甘鹏云、寿鹏飞等,他们或考证旧志,或从方志性质、源流、体例、编纂方法等角度研究方志理论,并对方志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当时的史地杂志和各省图书馆馆刊上,如《禹贡》《学风》《地学杂志》《浙江图书馆馆刊》等,多可看到这一时期丰富的方志学研究成果。另外,各省纷纷组建通志馆,编纂各地新志,20世纪30年代成为民国纂修新志最盛的时期,而当时学者们对方志学的研究成果也多有反映在这些新修的方志中。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方志学的理论研究与方志修纂处于艰难探索时期,进展缓慢。1980年2月,国务院指示各地:“编史修志,为历史研究服务”,随后各省及省会城市竞相成立史志编委会或修志机构。中国地方志协会、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也很快成立,在其指导下,“首轮修志”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展开。为了配合修志工作实践,方志学的理论研究势必要深入进行。在1996年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大力加强方志基本理论研究和方志编纂学研究被重点提了出来。因此有不少方志学专家学者如刘光禄、来新夏、黄苇、仓修良、林衍经、洪焕椿、邸富生、林正秋、陆振岳、巴兆祥等,投入到方志学的研究中。他们从对方志源流、性质、作用等基础理论的探讨,发展到对体例、结构、篇目、文体、文风、志种、资料工作等方志编纂理论的总结,以及对志书质量标准、方志学学科体系等问题的讨论,并延伸到志书的资料性、学术性、文献性、著述性、整体性研究等多方面。由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方志学理论著作。这些理论著作不仅对当时的普编修志工作提供了极好的学术指导,也间接地培养、造就了一批方志学者和修志人才,使得这一时期方志学呈现一派繁荣发展之势。
今年是“方志学”这一学科名称提出100周年,全国第三轮修志也已陆续启动,上海通志馆联合我社策划了这套“方志学名著丛刊”,通过遴选上述方志学重要发展期出现的优秀的、影响广泛的方志学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修志事业提供一些基本参考书,助力新时代的方志工作者和研究者不断推陈出新,推动方志学科的不断向前发展。
上海通志馆、上海书店出版社
二〇二四年五月
重视。
这部著作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应迎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又一次兴起了“中国热”的产物。 以汉字为 代 表 的 华 夏文化,和世界各国,尤其东亚各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气”的思想,渗透、影响到了周边各国。这在日本文化中尤为明显。正是基于此,日本学者在对中国的基本哲理概念,比如理、性、气、公、私等研究的过程中,特别着眼于“气”,可以说在全球的汉学领域,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这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论著,并非任情的随笔漫谈。全书收罗广博,材 料丰富,注释详明,以便复按;为研究“气”这一概念,建立了理性分析的基础,可作为进一步展开的基石。
这部著作中译本的出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学术研究面向世界的产物。 关于当时出版的经纬,在中译本序中已略有涉及,不再赘述。眼下全球激荡,风云变幻,倘若我们仍坚持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不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话;那么,在让世界准确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要素,理解中国文化的表述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应了解世界如何认识华夏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何看待我们的思维方式。 如此双方方能不断加深交流。 本书收辑了“气”在欧美,拉丁文字圈,英、法、德语中不同场合的不同翻译,这样就为不同文明圈的文化沟通、交流,提供了理解的通道。这部著作的研究方法,显然受到了当时世界 上 兴起的范畴学理论(categories; category theory)在语言学、社会科学领域展开的影响。中国古代也有对哲学概念的研究,宋代陈淳的《性理字义》、清代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还有清代王建衡的《性理辨义》等著作,分析的角度和研究的方法,和这 部 书相比较,差异自见。所以,本书在研究 方
法论的角度,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我想,以上或是本书可以存在的理由。这部书的翻译出版是三十多年以前的事,当时得到了编著者山井涌、福永光司、户川芳郎诸位先生的赞许和热情鼓励、帮助。出版以后,日本的媒体对此做了采访报道,欧美港台和国内的许多学者也都加以关注。几十年来,历经多次重印,这次 新 版,或可为关心此问题的读者,提供一些方便。
四十多年过往,今日回首,记起稼轩词曰:“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深感确如其言。
本书的作者,即使当时年轻的,都已年过古稀,大多退出了学术研究舞台,不少也已经仙逝。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在笔者眼前闪动。
在新版之际,笔者根据所知的情况,对他们的现状略作补充,供读者参考,也是对他们的感怀。
在新版的出版过程中,上海书店出版社领导和年轻的编辑吕高升、胡美娟,花
费了不少精力。 记于此,略表由衷感谢,同时也留作存念。
是为新版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