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67896
◆第71届“读卖文学奖”获奖作品,日本“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shou部传记。
◆收录对谈、文献、书信等大量一手资料,再现涩泽的成长与文学创作之路,部分内容初次公开!
◆近四十幅珍贵旧照,捕捉涩泽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成长变化以及经历重要事件的瞬间,映射20世纪后半叶日本文化变迁。
编辑推荐
◆亲历视角,多源互证,全景式还原传奇作家一生
作为与涩泽龙彦有过直接接触的*后一代编辑,作者礒崎纯一通过亲身经历以及调查拜访,获得了大量关于涩泽的一手资料。这些材料为传记的写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全景式地还原了涩泽的个人成长及文学创作之路。为确保内容真实可靠,涉及具体事件的回顾,作者会专门查找整理不同当事人留下的记录,相互验证。
◆立体呈现,多角度人物塑造,展现涩泽龙彦不同面貌
作为作家的涩泽早已为读者所熟知,但作为亲人、友人的涩泽对大家来说则是陌生的。作者通过涩泽亲友的回忆,多角度还原了涩泽作为儿子、哥哥、丈夫和朋友的形象,生动展现了这位“日本暗黑美学”大师在不同身份下的独特魅力。
◆细节刻画,记录生活场景,提升趣味性与可读性
在调查拜访的过程中,作者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例如,涩泽声称自己只喜欢印刷在动物图鉴里的动物,*后却养起了被人放在家门口的兔子;毫无生活常识,非常依赖身边人的帮助,没有妻子同行几乎不爱出远门;对生活琐事毫不在意,家里换了地毯也不会发现。作者特别记录下来的这些小事,增添了传记的趣味与温度,涩泽本人的形象也更加亲和鲜活。
◆客观视角,引入文学批评,提供多元思考角度
身为涩泽的忠实读者,礒崎对涩泽的文学作品自然有深厚的情感,但在传记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引入多角度的文学评论,巧妙地将个人喜好与文学界对涩泽创作的实际评价分开,既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贡献,也呈现了他一直存在的文学争议。书中节选的多篇涩泽批评文章,亦可以给涩泽文学的研究者与爱好者提供全新的思考角度与研究材料。
◆珍贵影像,记录重要瞬间,映射20世纪后半叶日本文化变迁
本书精选了近四十幅涩泽龙彦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这些照片不仅见证了他个人的成长与变化,也可看作20世纪后半叶日本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照片中记录了涩泽与一众文化名人的交往,既有文学圈的好友,也有艺术圈的同道,展现了涩泽在日本现代文化中的独特地位。通过这些照片,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涩泽在日本文化界的影响力。
作为战后日本的法国文学介绍人、翻译家、小说家、散文家和选集作家,涩泽龙彦在日本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作者礒崎纯一作为涩泽作家生涯晚期的编辑之一,与其有直接接触,也因此有机会收集到许多涩泽亲友提供的、此前未曾公开的资料,了解到不少鲜为人知的往事。
书中,作者通过大量的信件、文章及相关人士的证词,追溯了涩泽龙彦这位奇才的一生:从出生到经历战争的少年时期,再到从到东大法文科毕业、投身法语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青年时期;从遇见第一任妻子矢川澄子、经历“萨德审判”、担任《血与蔷薇》的主编,到与第二任妻子龙子的相遇以及平静的晚年的生活,全景式地还原了作家的成长经历。同时,通过穿插讲述涩泽与同时代好友三岛由纪夫、种村季弘、生田耕作、土方巽、松山俊太郎等人交往的细节与趣事,呈现了当时日本的文化氛围与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
第一章 狐狸的布袋(1928—1945)
第二章 劈叉(1946—1954)
第三章 神圣受胎(1954—1959)
第四章 萨德复活(1960—1962)
第五章 妖人奇人馆(1963—1967)
第六章 HOMO EROTICUS(1968—1970)
第七章 胡桃中的世界(1971—1975)
第八章 记忆的远近法(1976—1979)
第九章 魔法神灯(1980—1986)
第十章 太阳王与月之王(1986—1987)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涩泽龙彦简明年表
译后记
涩泽龙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位置,在他离世三十年后的今天仍旧很难说得清晰明了,而以回忆录为中心的涩泽相关资料却丰富翔实。
涩泽是在生前就拥有不少狂热读者的作家,并且在他死后,随着几乎全部著作相继出版了文库本,他的读者比生前更多,成了令更多人产生兴趣的人气作家, 这自然是相关资料得以公之于众的一个理由。编纂涩泽特集的杂志种类,已经超过十指之数。
况且,涩泽去世时年纪较轻,当时主要的相关人士大都在世,很多难得的证词都在散佚前被保留了下来,这也是资料丰富的理由之一。尤其是河出书房新社刊行的出色的《涩泽龙彦全集》《涩泽龙彦翻译全集》的所附别册,以及在幻想文学会出版局刊行的力作《涩泽龙彦特刊Ⅰ》中刊登的众多访谈,如今,接受访谈的人们已相继离世,它们成为十分有意义的证词。
本书《龙彦亲王航海记》,是竭尽所能地涉猎了大量书写、讲述涩泽龙彦的生涯和作品的文章(当然,涩泽本人的文章最多),从中甄择,编辑剪裁而成的“传记”。
若非要将本书比拟成巴赫的受难曲,那么成为曲子核心的咏叹调、咏叙调和众赞歌,均已完成作曲,摆在我面前。所以,本书新写下的内容,无非就是于已经存在的优美的咏叹调与众赞歌之间以讲述衔接的“福音史家”的宣叙调部分,以及几段序曲和间奏曲。我充当的角色是“福音史家”,但小心翼翼地回避了福音史家亲口高声歌唱的愚蠢,更不用说那些传奇小说般的想象力,丝毫没有混入本书的叙述之中。
不过,在涩泽最后的三年这一短暂的时间里,我作为编辑曾直接与涩泽龙彦本人接触,但充其量也不到二十次。这意味着,以石井恭二和小野二郎为首的幸福的涩泽的编辑谱系中,我无疑位列末座。从涩泽那里听来的事,只要记得,我都写进了书里。当时还年轻的我与涩泽的交谈虽然大多微不足道,但放到今天,说不定也有些是不能说不重要的部分。
执笔本书,记述传记中事实的最重要的依据,是收录于《涩泽龙彦全集 别卷2》中由岩谷国士先生编纂的《涩泽龙彦年谱》。若是没有这份在涩泽逝世多年后制作的逾百页的辛苦之作,像本书这般追随前人脚步的作品一定无法写出。
我在北镰仓编纂藏书目录《书的宇宙志》(2003—2006)的超过两年的时间里,从涩泽龙子女士那儿听来了许多重要的事。在撰写本书期间,她不仅温暖勉励我,还在资料和照片方面提供了许多帮助。
已为故人的种村季弘先生、松山俊太郎先生、出口裕弘先生、矢川澄子女士,借由工作,在漫长的交往中,也给我讲了许多故事。矢川澄子女士于1993年8月在黑姬的家招待了池田香代子女士、东雅夫先生和我三人,其间,我将矢川女士两日来讲的话录音。从这六盒越过四分之一个世纪时间的九十分钟录音带里,我得到了不少写进书中的重要证词和信息。
对于上述的岩谷先生、龙子女士、种村先生、松山先生、出口先生、矢川女士,借此机会,我由衷表示感谢。
另外,三十多年前,我能与涩泽龙彦本尊接触,真的是一个“恩宠”。在这层意义上,我也不能不再次向本书的主人公涩泽龙彦先生,致以深深的感谢。
出版之际,承蒙白水社专务董事小山英俊先生、编辑部的金子千寻女士的殷勤襄助。虽至文末,我仍想向二位特别说声谢谢。
礒崎纯一
◆读来如同一出壮阔的群像剧。*富感染力的还是60年代,时常聚集于镰仓涩泽宅邸的个性派人物,包括土方巽、松山俊太郎、加藤郁乎、池田满寿夫、种村季弘等。他们在狂放不羁的宴会上互动甚至争吵,而涩泽正是这座“梁山泊”的核心。三岛由纪夫与埴谷雄高曾评价涩泽有美少年的样貌,正是他们将涩泽推向公众视野。——《读卖新闻》
◆涩泽回避与人的情感的直接接触,钟爱知识性、观念性的世界,但同时他热衷于喧闹的聚会。他的身边聚集了三岛由纪夫等一众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详尽地呈现了涩泽的生平,足以令像我这样偏爱涩泽的人心满意足。——《朝日新闻》
◆作者精挑细选与涩泽有亲密交流的人的文章,作为“证言”加以运用,进而展现出涩泽的人格魅力与其作品的特质。在不掺杂个人偏见的前提下,通过理性的客观态度,成功地打造了一部值得信赖的传记。——《东京新闻》
《龙彦亲王航海记:涩泽龙彦传》由涩泽龙彦的优秀研究者刘佳宁女士翻译并介绍给中国读者,我感到非常高兴。
就如同到某一代为止的大多数日本读书人,对我而言,中国的古典文学也是尊崇的对象,绝非缘悭分浅。我可以说是《水浒传》和《史记》的“狂热”读者,《水浒传》已经通读过三遍以上(当然是译本),鲁智深、武松和燕青就像我的老友。学生时代起耽读的《史记》, 也很难说没有为这本涩泽传的记述带来某些影响。
而作为编者,我有幸编辑过两种中国古典的日文译本,这对我来说是宝贵的经验。一种是司马迁《史记·列传》的抄译本, 那是在世界享有盛名的东洋史学家宫崎市定博士的遗稿;另一种是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抄译本,由《西游记》足译本的译者中野美代子翻译,是J. L. 博尔赫斯编纂的幻想文学丛书《巴别塔图书馆》中的一卷。
那么,涩泽龙彦与中国文学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涩泽龙彦起初是以法语文学研究家的身份登上文坛的文人,所以在他的大量工作当中——晚年的小说作品集除外——以法国为中心的西洋文物的随笔占据了很大比重。因此,说到与中国相关的涩泽作品,便只有《世界恶女物语》中的《则天武后》和《胡桃中的世界》里有关圆明园的《东西庭园谭》,以及《德拉科尼亚绮谭集》里收录的《镜与影》。以中国为舞台的《镜与影》的仙人分身故事,取材自意大利乔万尼·帕皮尼的一篇短篇小说。这么说来,我想起了以《聊斋志异》中《陆判》为蓝本的《虚舟》中的短篇《护法》。
独辟蹊径的印度文学研究家、曾向三岛由纪夫讲授阿赖耶识一事且同样远近闻名的松山俊太郎曾说,倘若涩泽可以多活几年,那么,“东西文学的知识比率将会实现逆转……会成为史上稀有的‘世界文学通达之士’”。
我对此完全持相同意见。如果涩泽的生命可以再长一些,我们想必可以读到更多涩泽探囊取物般变幻自如地料理中国风物的独特的文学作品。在镰仓的涩泽家里,维持着涩泽生前原貌的书库中,也一定静静地收藏着不少与中国相关的书籍。从那片丰饶之海中采得几颗瑰丽的珍珠,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这样来看, 如今涩泽龙彦的文学在中国收获了许多读者,让我感到非常有趣。
礒崎纯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