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69072
1.复旦大学课堂实录,开卷亲临高质量文学史课堂。不同于教科书式板正严肃的面孔,这里有讨论、有推断、有质疑、有互参、有搁置不论,轻松代入,语句鲜活,如同亲临一流大学聆听了几学期的高质量文学史课。
2.编织文学网络,追溯动态的中国文学史。文学不是单一的作品,也不是分散的文学家,而是由时代、地域、文本、作者、事件、流派、读者等组成的文学网络。每个节点都蕴藏着承前启后的因子,你看到的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中华文脉的演进。比如,诗歌从《诗经》发展到《楚辞》,预示了文学脱离音乐而走向以文字为中心。
3.融汇古今中外卓识,独创新见,学术与情怀得兼。你能感受到安静的陈说、热情的共鸣、静穆的欢喜,哈佛大学宇文所安、耶鲁大学孙康宜、加州大学陈世骧等域外学者的精彩言论信手拈来,中西比较的大视野一览无余。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洞悉中国文学的大变折。同时,做人的谦虚包容,做学问的怀疑精神,文学给人心灵上、思想上的美感与启迪弥漫在字里行间,让人在文学史中爱上文学。
4.全彩图文演绎,感受文学的永恒魅力。精选百余幅与正文相关度较高的古画、书影、书法、碑帖、实物等图片,有感情地深入到中华文脉的肌理,在色彩与形象中感受传统文学之美。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
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注重早期文学脱离音乐之后对文字表现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学对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代文学转型的多元图景。既有学术上的着意开拓,又具备普及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
导 论
一 所谓“文学史”
二 “文学”的观念
三 “中国文学”
(一) 文字形式
(二) 内容旨趣
四 鸟瞰“文学史”
(一) 早期文学
(二) 中古文学
(三) 唐宋之变
(四) 近世简说
附录 中国文学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第一讲 不可重复的想象:上古神话
一 真实与想象的辩证法:神话的产生与分类
二 缀合重构的世界:古神话的条理化
三 零散的图景:中国神话之传载
第二讲 南北文化的异彩:先秦韵文
一 《诗经》:中原文化的结晶
(一) “诗三百”概况
(二) 《诗经》的艺术
二 《楚辞》:南方的歌吟
(一) “楚辞”解义
(二) “屈原”问题
(三) 屈原作品
(四) 《楚辞》的艺术
第三讲 历史与现实之反思:先秦散文
一 历史叙述与文学
(一) 《春秋》
(二) 《左传》
(三) 《国语》
(四) 《战国策》
(五) 文史之辨
二 诸子思想与文学
(一) 孔子
(二) 孟子
(三) 老子
(四) 庄子
第四讲 历史与现实之反思续:秦汉帝国的政论与史传
一 政论与子书
二 太史公的《史记》
(一) 《史记》的开创性
(二) 《史记》的文学性
三 班固的《汉书》
四 《三国志》与《后汉书》
第五讲 从质朴到华丽:秦汉帝国的文学意识
一 文学的意识
二 汉赋的鸟瞰
(一) 赋的涵义
(二) 赋的缘起
(三) 赋的背景
(四) 赋的发展
三 诗赋之消长
第六讲 从民间到文人:汉魏诗歌
一 楚风的流波
二 两汉乐府民歌
(一) 乐府的名义
(二) 乐府的类别
(三) 乐府的艺术
(四) 《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
(五) 情感的直接与强度
三 “古诗十九首”
(一) 名义与作者
(二) 人生的基本主题
(三) “意悲而远”的艺术
四 “建安风骨”
(一) 文化背景
(二) 文学变趋
(三) “三曹”
(四) “文学自觉”
第七讲 思理、景致与形式:六朝诗歌
序说 六朝诗的三大成果
一 阮籍与汉魏诗的精神走向
二 太康诗的形式与情感
三 玄言而田园、山水的趋变
(一) 玄言的时代
(二) 陶渊明:从玄理到田园诗 (附:走向田园的陶渊明)
(三) 大小谢:山水诗的理与情
四 南北朝乐府民歌及影响
五 齐之声律与梁之宫体
(一) 永明声律
(二) 宫廷与宫体
六 兼跨南北的庾信
附录 早期中国文学谈屑·十七则
第八讲 唐宋文学之新典范及影响——中国文学的第二个轴心时代
引言 三个“轴心时代”
(一) “轴心时代”
(二) 先秦时代
(三) 唐宋之际
(四) 近现代之际
一 中唐变化之要
(一) 外部的观照
(二) 内部的观察
二 唐宋诗之张力
(一) 宋诗:对于唐诗的趋附与逆反
(二) 金元明清诗坛:唐宋诗之消长
三 唐宋文之承传
(一) 唐宋古文运动一脉相承
(二) “唐宋”“秦汉”之争及其贯通
第九讲 断裂还是延续:近现代文学之变折
引言
一 西方文学观流行
二 现代制度与情感
(一) 作家
(二) 作品
(三) 流通
三 文学发生的场域
四 文学类型的消长
(一) 诗歌
(二) 翻译
(三) 小说
结语
跋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我在复旦任教三十年始终担任的专业课程。
当初博士毕业留校,照例不能在本系开课,得经历全校和外系教学的锻炼之后,才能回来开讲。全校的公选课,记得讲过早年很感兴趣的“西方的中国形象变迁”之类;“中国文学史”最早则是在外文系讲的——曾有一段时间,外文系的教师来中文系讲“外国文学史”,中文系的教师去外文系讲“中国文学史”成为常例。
回中文系教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1995年给94级本科生讲“中国古代文学史”。复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向来分为三段,长期提供学生参考的教材是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分三卷。我在硕士阶段的专业方向是汉魏六朝唐代文学,博士阶段则为先秦两汉,总之所读的文史典籍、关心而熟悉的学术问题大抵在宋代以前,近世以下不能说不了解,但多少显得支离。所以一开始,我在复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上担任的就是第一时段的课程。
初登讲台,年轻人难免紧张,我是两三年之后才在课堂上感觉自如从容的。所以最初几年的课程,都准备了较为详细的讲稿,纲目之下典籍文本、引证文献和主要论说一一写出,上讲台之后方能心中不慌。不过,这些讲稿虽然算详细,但不可能覆盖全部课堂讲授。那时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安排了四周学时,因为另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讲读文本,文学史课上一般不会细讲诗、赋、文,讲则必是那些涉及文学史的大问题的,所以课内讲授文学史起伏变迁的容量是颇大的。大约1998年,我为97级本科生讲“中国古代文学史”,现在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的曾昭程,当时课上课下时相往来,印象之中,他的课堂笔记相当完备。但直到2001年初夏他们这一级学生毕业前,我才想起留存一份他的笔记,但他已将书籍和笔记等打包寄回新加坡了;经他推荐,同为新加坡留学生的刘燕燕提供了她的记录稿,也较周全,因而复印、留存了一份。稍后,我门下的博士生盛韵将此笔记转录成电子文档,那以后每次开课,我便以此为基础时加增删,以为课堂讲授的底本。
也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讲课的大致框架就相对稳定了:
导论
一 “文学”释义
二 “文学史”释义
三 “中国文学”综说
(一) 中国文学的特质
(二) 中国文学史鸟瞰
第一章 不可重复的想象:上古神话
第一节 真实与想象的辩证法:神话产生与分类
第二节 零散的图景:中国神话之特点
第三节 缀合重构的世界:古神话的条理化
第二章 南北文化的异彩:先秦韵文
第一节 南北文化与文学之异同
第二节 《诗经》:中原文化的结晶
第三节 《楚辞》:南方的歌吟
第三章 历史现实之反思:先秦散文
第一节 历史叙述与文学
第二节 诸子思想与文学
第四章 历史现实反思续:秦汉帝国的政论与史传
第一节 秦汉之际的政论与诸子学的沉寂
第二节 司马迁《史记》“一家之言”与“春秋”精神
第三节 《史》《汉》比较及《后汉书》《三国志》
第五章 从质朴到华丽:秦汉帝国的文学意识
第一节 秦汉之历史文化意义与文学意识的演生
第二节 秦代的文学
第三节 汉赋之流变(附:六朝辞赋)
第六章 从民间到文人:汉魏诗歌
第一节 楚风的流波
第二节 两汉乐府民歌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第四节 “三曹”与“七子”
第七章 思理、景致与形式:六朝诗歌
叙说:六朝诗的三大成果
第一节 阮籍与汉魏诗的精神走向
第二节 太康诗的形式与情感
第三节 玄言而田园山水的趋变
第四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与影响
第五节 声律与宫体
第八章 移植的异域奇葩:佛教文学之兴起
第一节 西天佛法之东来
第二节 文人名士与佛学
第三节 佛经翻译文学
第九章 理·情·景:六朝骈散文
第一节 玄学文章
第二节 情景小札
第三节 散文名著
第十章 真实与奇幻之间:汉魏六朝小说
第一节 古代小说溯源
第二节 志怪小说
第三节 志人小说
这样的一个早期中国文学史框架,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具体授课中完整地讲过。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每一次课程讲授,都不能与之前及其后的讲课严丝合缝,完全一致。从个人方面来说,可能当堂兴起,浮想联翩,谈到许多相关的问题,纵横上下,比较申论,往而不返,难以自已。我曾在课堂上向学生谈到过自己的困惑:当从书房或者研究室走进课堂,满心怀揣着对学术问题复杂性的强烈意识,要如何能饱含信心、确定无疑地向本科生宣讲所谓“客观”的知识?尤其在古代文学史的第一阶段,有太多的疑问和不确定性——这位作者真的存在吗?这部典籍在它的时代是如今我们所见的模样吗?文学和思想的线索真是如此构联的吗?等等——那么我们是视而不见,还是慎之又慎不断剖判?将所有的问题摆出来,很可能寸步难行,而且一定会令初入此领域的学生茫然无所适从;视而不见对不住学术的良心,而且是对听者的不尊重。关键在于得把握复杂的学术探讨和明晰的专业教学之间的“度”,那么“度”又在哪里?这实在须要多年的实践去摸索、感知。在学术的认知和教学的实际之间,有时是不能不有所调谐的,比如《诗经》既为“五经”之一,历来研究极多,问题最夥,聚讼纷纭,如果放开来讲,一个学期都不够;所以实际讲说时,只能从文学的角度择其最基本的情况做介绍,言语之间也得考虑为可能的争议留下余地,而且因为《诗经》之古老,便有意多援引现代与西方的例子,比类对照。
更有不能完全自主的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2002年,复旦中文系规划开设了系列的原典精读课程,作为第一批推出的四门课程之一,我在那年的春季学期开始“《庄子》精读”的讲授。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举措,但确实影响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因为课时数的限制,文学史课减少到每周两个学时,是当初的一半而已。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更须要删繁就简,放下许多的细节,突出主要的问题和脉络,尽量给予听讲的学生一幅清楚的早期文学展开的图景。这是我个人文学史教学经历之中较为显著的一次调整。
本书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的一份文学史讲录。
主体部分是依据多年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课堂录影整理而成的,对照前边列出的框架纲目,显然并不完全,是时数限制吧,无法全部完成(回忆中“佛教文学”部分,好像从来没机会、没时间讲,虽然这是我个人持续关注的领域,有不少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这部分经过录影者的剪辑,已删略不少;转成文字,门下黄佳敏和瞿晓妍做了初步的工作,再经我的删订,主要是去除过多的口语痕迹,一些未说全、未说清的意思捋顺、补足,经此过程,深切感到自己绝非出口成章的人,很是沮丧。
如前边谈到的,我曾有通讲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经历,并留有讲稿,但因为教学体制的原因,多年反复讲授的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段的文学史。唐宋以下的部分,呈现在书稿中的仅是第八讲“唐宋文学之新典范及影响”。这是二十多年前曾应朋友之约进行过一个研撰项目而留下的痕迹,约简其稿,曾在若干学校和研究机构讲过。之所以安置在此,一者,自然是多少补缺;二者,中古以后唐代文学成为新的文学典范,与宋代文学之间形成的张力,在后代引致了持续的意义重大的反响,由此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可以观照后世文学的趋舍起伏,而且因此本书的论涉也一直及于明清。这一方向的讨论和思考,对形成所谓“中国文学的三个轴心时代”曾有积极的助力,于我个人也颇有意义。第九讲“断裂还是延续:近现代文学之变折”,是20世纪末有关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关系的热议之后的个人回应,曾在学术会议上讲过,且整理发表了,载存于最后,算是我对于个人所认识的古典文学转型的一份说明。
本书涉及的文学史时段,多年教研而相当熟悉,课堂讲授时有兴起时的发挥,未必妥当,或有非常之议,敬祈谅察。许多问题,曾撰有相关论文,不少意见已见于讲述。附录的几篇文字,或为讲演记录,或为报刊文字,形式上或与本书相应,也能聊为补充,所以收载于相应的部分。
最后,诚挚感谢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的贾雪飞女史,因为她的热情关心和周到安排,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得以刊行就教于大家,特别是主书名“文脉的演进”出自雪飞的建议,很好地概括、提领了全书。
引驰
2024年10月2日
《文脉的演进》是一部基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讲授而形成的著作。唐前部分可称周备,注重文学、思想与史实的结合,关心文学脱离音乐之后的文字表现,勾勒文学在精神、观念上的承传脉动;至于近世,则聚焦于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现代文学转型的多维图景。作者在所倡“中国文学三个轴心时代”的框架之下,试图整体展现中国文学自先秦至近代的文脉演进,视野宽阔,议论风生,相信对学界同道与大众读者都有多元而深刻的启示。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文科资深教授)
陈引驰教授少承家学,硕士阶段治汉魏六朝唐代文学,博士阶段治先秦两汉,于《庄子》、隋唐佛教文学各有多种专著,又有厚重的文学史论文集;除对文学典籍与文学史实的充分把握,他对思想史、学术史都有广泛涉猎,根柢厚实,见识独到,论著颇得学术界同行的推重,授课广受复旦众学生的欢迎。《文脉的演进》融会了陈引驰教授逾三十年的研究心得与整三十年的教学经验,是他才、学、识的集中体现,自然也是希望增长才、学、识的读者开卷有益的好书。
——傅杰(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特聘教授)
这是一部改变以往知识框架和叙述形态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从先秦神话到现代文学,数千年文脉演变大势尽收眼底。陈引驰教授重构文学作品与文学事件的内在联系,以鲜明的主体性求得文学史的整体性,讲析通透又富有趣味,对普通读者和专业学者均大有裨益。
——李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随引驰师问学二十多年来,学到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文学和文学史,都不是人或事情的堆砌,甚至也不是作品的排列,而是文本的呈现和文脉的勾连。《文脉的演进》正处处都见出这种大关节的提点,为读者作观念的构建和学识的展演。
——林晓光(大阪大学人文学研究科准教授)
中国文学史绵延久长,蕴涵极为丰富,如何脉络明晰、深入浅出且自具面目地予以展示,殊非易事。引驰师的《文脉的演进》,对唐代以前予以整体观照,尤重经典,可说在勾勒群山的同时凸显高峰;唐宋以下至近代,则大开大合,顺流而下,又特别关注文脉长河在奔流中的承逆、迎拒与转捩处——四十万言间,吾国千年文脉,就在这高峰、群山、长河、激流之中演进开显。
——陈特(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文学史研习之中,常常需要记背大量知识性的“定论”,陈老师则通过文学现场的还原和经典研究的介绍,梳理这些“定论”的产生过程,甚至揭示它们的破绽之处,引发对文学史问题的深层理解与思考,同时又不废文学和文学史研究的魅力与趣味。不论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之后,每次重温陈老师的课堂记录,都能有新的收获,相信本书能为广大读者带来无数启迪。
——徐俪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