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793416
内容简介
高校科协是中国科协重要的基层组织,在服务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面向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科协的作用?这是重要的时代命题。
《高校科协的发展与未来》是*部高校科协系统性研究成果,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高校科协的发展与未来》在系统梳理全国高校科协发展的历史脉络,厘清机构属性、组织结构、工作职能、活动规律等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以“五指理论”为核心的高校科协发展理论体系,提出并论证了高校科协是在高校起着学术组织枢纽作用的新型学术共同体的新定位。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科协的发展与未来》收录了大量的工作案例,分析总结了全国高校科协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组织学术交流、举荐优秀人才、开展大学科普、服务相关学会、开展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颇具参考价值。
《高校科协的发展与未来》是*部高校科协系统性研究成果,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高校科协的发展与未来》在系统梳理全国高校科协发展的历史脉络,厘清机构属性、组织结构、工作职能、活动规律等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以“五指理论”为核心的高校科协发展理论体系,提出并论证了高校科协是在高校起着学术组织枢纽作用的新型学术共同体的新定位。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科协的发展与未来》收录了大量的工作案例,分析总结了全国高校科协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组织学术交流、举荐优秀人才、开展大学科普、服务相关学会、开展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颇具参考价值。
目 录
目录
序一:为高校科协与大学科普鼓与呼(欧可平)/i
序二:大学是新时期科普工作重要平台(潘复生)/iii
序三: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亟待加强(李森)/v
前言/xi
**章 高校科协的含义和高校科协组织/001
**节 关于“高等院校科协是一个方向”的命题/002
第二节 基层高校科协组织/009
第三节 区域性高校科协组织/016
第四节 全国高校科协组织/021
参考文献/034
第二章 高校科协的社会属性/035
**节 关于中国科协/036
第二节 中国科协的基层组织/047
第三节 高校科协“321工程”/055
参考文献/081
第三章 高校科协的自然属性/083
**节 我国高校组织结构/084
第二节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090
第三节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枢纽/095
参考文献/112
第四章 高校科协“五指理论”/113
**节 高校科协理论研究/114
第二节 高校科协工作规律/120
第三节 高校科协“五指理论”的创立/125
参考文献/149
第五章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151
**节 积淀与创新/152
第二节 学术活动与学术影响/154
第三节 推动学术发展/170
参考文献/186
第六章 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189
**节 文化熏陶、守正创新与追求卓越/191
第二节 著名科学家的**科普/200
第三节 科协文化的共同精神/210
参考文献/227
第七章 开创大学科普/229
**节 “挑战杯”竞赛带来的新机遇/230
第二节 迎接“大科学”时代的新挑战/238
第三节 面向“大科普”格局崭新的未来/255
参考文献/265
第八章 做好服务学会工作/267
**节 瞄准优势学科/269
第二节 科协服务学会 学会凝聚学者/273
第三节 服务人才成长和创新发展/285
参考文献/301
第九章 积淀高校科协理论/303
**节 将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304
第二节 重视科协组织建制与文化建设/317
第三节 加强高校科协理论研究/331
参考文献/354
第十章 新型学术共同体悄然兴起/355
**节 关于学术共同体的讨论/357
第二节 高校进行的学术变革/370
第三节 研究学术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390
参考文献/401
序一:为高校科协与大学科普鼓与呼(欧可平)/i
序二:大学是新时期科普工作重要平台(潘复生)/iii
序三: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亟待加强(李森)/v
前言/xi
**章 高校科协的含义和高校科协组织/001
**节 关于“高等院校科协是一个方向”的命题/002
第二节 基层高校科协组织/009
第三节 区域性高校科协组织/016
第四节 全国高校科协组织/021
参考文献/034
第二章 高校科协的社会属性/035
**节 关于中国科协/036
第二节 中国科协的基层组织/047
第三节 高校科协“321工程”/055
参考文献/081
第三章 高校科协的自然属性/083
**节 我国高校组织结构/084
第二节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090
第三节 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枢纽/095
参考文献/112
第四章 高校科协“五指理论”/113
**节 高校科协理论研究/114
第二节 高校科协工作规律/120
第三节 高校科协“五指理论”的创立/125
参考文献/149
第五章 组织学术交流活动/151
**节 积淀与创新/152
第二节 学术活动与学术影响/154
第三节 推动学术发展/170
参考文献/186
第六章 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189
**节 文化熏陶、守正创新与追求卓越/191
第二节 著名科学家的**科普/200
第三节 科协文化的共同精神/210
参考文献/227
第七章 开创大学科普/229
**节 “挑战杯”竞赛带来的新机遇/230
第二节 迎接“大科学”时代的新挑战/238
第三节 面向“大科普”格局崭新的未来/255
参考文献/265
第八章 做好服务学会工作/267
**节 瞄准优势学科/269
第二节 科协服务学会 学会凝聚学者/273
第三节 服务人才成长和创新发展/285
参考文献/301
第九章 积淀高校科协理论/303
**节 将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304
第二节 重视科协组织建制与文化建设/317
第三节 加强高校科协理论研究/331
参考文献/354
第十章 新型学术共同体悄然兴起/355
**节 关于学术共同体的讨论/357
第二节 高校进行的学术变革/370
第三节 研究学术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390
参考文献/40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