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621581
[编辑推荐一]
羞于谈论卫生巾,如何讲述女性的历史。
每一位女性从初潮到绝经要用掉1万多片卫生巾,女性一生中将近40年的时间里每月要用卫生巾。卫生巾的发明被列为20世纪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发明之一。即便如此,卫生巾始终难登“大雅之堂”,鲜有人研究它的发展史。但若讲述女性的历史,“女性卫生用品”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女性和女性卫生用品所处的环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月经观和女性观,更能反衬出这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面貌。说女性卫生用品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也毫不为过。
[编辑推荐二]
拒绝“月经羞耻”,坦然面对自己的痛与快乐。
月经是女性身体走向成熟的标志,卫生用品是女性最为亲密的后盾。女性得以更积极、更舒适地度过经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次性卫生巾的问世。卫生巾的普及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认知,女性更积极地看待月经本身,重拾月经固有的身体观、自然观和生命观,淡化了月经不洁观念,从而解放了女性。
电影《好东西》,艺术展览,脱口秀演员小鹿、菜菜,李雪琴,杨天真、鲁豫……很多很多人都在勇敢撕掉“月经羞耻”的标签!
[编辑推荐三]
卫生巾相关话题的热度与报道
·卫生巾塌房?!
长度不够、材料劣质、价格虚高、嫌弃女性、恶臭宣传……
·月经贫困:无法实现的“卫生巾自由”
·要不要实行“月经假”
……
[编辑推荐四]
日本历史社会学家田中光女士的代表作,长销10年,重印10次
《日本经济新闻》《达芬奇杂志》《每日新闻》《朝日新闻》《东京新闻》《读卖新闻》,以及NHK电视节目等争相报道。
[编辑推荐五]
章节脉络清晰,配有详细的文献介绍和卫生用品的宣传广告图
更全面并真实地重现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历史
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认知。
每一位女性从初潮到绝经要用掉1万多片卫生巾。然而如此切身重要的物品,我们了解的并不多。这本书以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和演变为主线,介绍了卫生巾问世之前女性的经血处理方式,剖析了世界各地阻碍女性卫生用品发展的月经禁忌,聚焦日本一次性卫生巾鼻祖“安妮卫生巾”的诞生、没落和其成就的社会意义,浅析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卫生巾的性能及其问题等。
卫生巾的出现让万千日本女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大跨步地迈入社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仅是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也揭示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更展现了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
序言
第一章 卫生巾诞生之前:从植物到脱脂棉
◆ 远古时代用植物,王公贵族用丝绸
◆《妇人卫生杂志》为何关注月经?
◆ 不准骑车、跳舞、喝咖啡、看书……
◆ 医生推荐的处置方法
◆ 浓尾大地震和脱脂棉的普及
◆ 木下博士的“卫生带”
◆ 劳动女性如何处置经血
◆ 被视作“优秀母体”的究竟是谁?
◆《女工哀史》中的经血处置
◆ 对置入法的偏见
◆ 高档月经带“维多利亚”
◆ 月经带的“大王”“女王”之争
◆ 处置经血的记忆:生于1900年的大阪女性
◆ 处置经血的记忆:生于1907年的仙台女性
◆ 处置经血的记忆:生于1910年的东京女性
◆ 对现成卫生棉条的抵触
◆ 战时如何处置经血
◆ 月经次数与女性卫生用品的进化
第二章 阻碍女性卫生用品发展的月经不洁观念:“血秽”的历史
◆ 世界各地的月经禁忌
◆ 宗教与月经禁忌
◆ 月经缘何与“不洁”挂钩
◆“血秽”的起源
◆ 卑弥呼的“鬼道”与月经
◆《古事记》中的月经观
◆“血秽”的制度化
◆《血盆经》的影响力
◆ 沿用至战后的月经小屋
◆ 产屋的记忆:“避着太阳老爷”
◆ 月经小屋的记忆:小屋是为女性服务的吗?
◆ 尼泊尔的“朝泊蒂”
◆ 落后的医学月经观
◆ 月经与受孕期
◆ 阻碍女性卫生用品发展的月经不洁观念
第三章女性卫生用品如何改写月经观:安妮卫生巾问世
◆ 黑色弹力裤和脱脂棉
◆ 来自美国的女性卫生用品:高洁丝
◆ 超越羞耻感的舒适
◆ 坂井夫妇与发明服务中心
◆ 水厕与脱脂棉
◆ 三美电机社长森部一
◆ 渡纪彦公关课长
◆“可惜是个女儿身”
◆ 注入“安妮”的决意
◆《光脚丫女孩》中的初潮观
◆“卫生巾”的由来
◆“千金社长”大受欢迎
◆ 307名试用员大力配合
◆ 神似糕点盒的包装
◆ 安妮卫生巾与网纱安全裤问世
◆“40 年久等了!”
◆ 没能实现的广告策略
◆ 上市当天上午销售一空
◆ 触及300万月经人口
◆“安妮日”成为月经的代名词
◆ 改写月经观的广告
◆ 卫生棉条使用率低的原因
◆ 安妮的功绩
◆ 先驱者的艰辛
◆“走着瞧”:尤妮佳创始人高原庆一郎的挑战
◆“我也在用”:痔疮患者也用卫生巾
◆ 坂井泰子与高原庆一郎
◆ 运用卫生巾技术的一次性纸尿裤
◆ 森部转让安妮
◆ 女性卫生用品的进化与安妮的落幕
◆ 安妮落幕之后
第四章今日的女性卫生用品:围绕卫生巾的“意识形态”
◆ 一次性卫生巾的附加值
◆ 研发大战打响
◆ 女性卫生用品的进化和女性运动员的抢眼表现
◆ 丰富多彩的产品线
◆ 布卫生巾日渐走俏
◆ 针对布卫生巾“功效”的研究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增加的原因
◆ 一次性卫生巾“有害论”
◆ 厂商采取的环保措施
◆ 对月经赋予过多的意义
◆ 对“塑料卫生巾”的批判
◆ 经血算不算“污物”
◆“经血不洁”与“月经不洁”的混淆
◆“生理期”是“月经”的替代词吗?
◆ 广告该不该如实表现经血
◆“厂商阴谋论”
◆ 自然而然地普及
◆ 一次性卫生巾与“可持续性”
◆“租用卫生巾”能否为日本女性接纳
◆ 处置经血的各种方法
结语
文库版后记
参考文献一览
女性卫生用品相关年表
安妮广告资料
序言
今时今日,日本每一位有月经的女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卫生巾一代”,因为在她们迎来初潮(第一次月经)时,商店的货架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一次性卫生巾,“护翼型”“夜用型”……卫生巾不断进化,日新月异,人们只会犹豫“该买哪款才好”,而不至于为“如何处置经血”而烦恼。在日本这个国家,你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超市、便利店和药妆店的货架上找到卫生巾,就算月经不期而至,也不会一筹莫展。
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在突然买不到卫生巾时痛感它的可贵。一旦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第一时间运往灾区的是水、食物、毛毯等维持生命的必需品,然后是厕纸、纸尿裤和女性卫生用品。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不知是因为大批库存被送往灾区,还是因为传出了“卫生巾缺货”的谣言,连非受灾地区的货架上的卫生巾都曾一度被扫荡一空。
女性卫生用品是那么贴近生活,以至于平时常被等闲视之,但女性的悠长岁月离不开它的默默支持。
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女性卫生用品发达的国家。然而,在现代人熟悉的一次性卫生巾出现之前,日本女性不得不用既不方便又不舒服的方法处置经血。
为什么女性卫生用品迟迟没能在日本发展起来?为什么日本能在女性卫生用品领域迅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与欧美国家相比,卫生棉条在日本的普及率较低,其中也有日本独特的原因。
其实2011年11月11日是一次性卫生巾诞生50周年的纪念日,可惜各路媒体都没有在这一天提及此事,令我颇感落寞。因为我一贯认为,在讲述女性的历史时,“女性卫生用品”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如果一次性卫生巾没有登上历史舞台,就不会有万千日本女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大跨步地迈入社会。而女性卫生用品的进化,也是“月经假”名存实亡的背景因素之一。
这么重要的东西,我们是不是了解得太少了?这便是我撰写本书的初衷。
第一章将带领读者回顾从远古时代到1945年“二战”落幕的经血处置方法。第二章则侧重剖析阻碍女性卫生用品发展的“月经不洁观念”。第三章将聚焦由一位日本家庭主妇在距今约60年前打造的一次性卫生巾鼻祖——“安妮卫生巾”,其问世堪称日本女性卫生用品史的重要转折点,本书将引用各种过往刊物,着重讲述这段历史。第四章将浅析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卫生巾的性能,以及因“一 次性”产生的种种问题,并将视线投向使用者稳步攀升的“布卫生巾”,顺带提及源于西方国家的“卫生巾租赁服务”“经血抽吸术”等小众经血处置方法。
由衷希望更多的人(当然也包括男性)能通过本书了解女性卫生用品在日本的发展历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