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116902丛书名: YH0123456789
1.畅销全球20年、百万畅销书《简单的逻辑学》作者全新力作
2.美国知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写给年轻人的48堂人生逻辑课
3.全面聚焦当代年轻人内心的冲突与价值判断
4.找到自我提升之路,洗涤混沌的灵魂,让平凡的人生不平凡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内耗和焦虑情绪?
为什么我们总是追寻幸福,却无法界定幸福的标准?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人生做出的每个选择背后的逻辑吗?
《简单的人生逻辑课》是美国知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继《简单的逻辑学》影响百万读者后,写给年轻人的48堂人生逻辑课,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揭开现代人忽视的内心冲突与价值判断,教你多维度思辨自我、善恶、幸福等人生的重大人生课题,找到自我提升之路,洗涤混沌的灵魂,让平凡的人生不平凡。
目录
第一章 伦理学关乎人的行为 → 001
第二章 人类共同的行为 → 004
第三章 什么是合乎伦理的行为? → 008
第四章 目的的概念 → 011
第五章 标准 → 014
第六章 形形色色的目的 → 018
第七章 欲望 → 023
第八章 最终目的是否存在? → 027
第九章 幸福的概念 → 029
第十章 幸福只有一种定义吗? → 031
第十一章 关于幸福本质的各种误解 → 033
第十二章 反对意见 → 039
第十三章 幸福是什么 → 042
第十四章 行为和幸福是一体的 → 047
第十五章 人的行为 → 050
第十六章 无知可以作为借口吗? → 057
第十七章 意愿能被强迫吗? → 062
第十八章 自由的可能性 → 067
第十九章 理性 → 073
第二十章 平衡的生活 → 078
第二十一章 专心致志 → 083
第二十二章 关注自我 → 087
第二十三章 关注他人 → 093
第二十四章 关注超我 → 097
第二十五章 我们无法独立存在 → 102
第二十六章 关于善的进一步思考 → 108
第二十七章 通过正确的手段追求善 → 112
第二十八章 分清轻重缓急 → 116
第二十九章 对好与善的误解 → 119
第三十章 知与行的分裂 → 123
第三十一章 快乐 → 127
第三十二章 感情主义 → 131
第三十三章 恐惧 → 136
第三十四章 伦理与习惯 → 141
第三十五章 细谈习惯 → 144
第三十六章 习惯的破除 → 150
第三十七章 美德 → 153
第三十八章 自由和责任 → 158
第三十九章 权利 → 163
第四十章 良知 → 168
第四十一章 结果即一切? → 172
第四十二章 人的行为的固有价值 → 179
第四十三章 再论情境 → 183
第四十四章 再论意图 → 187
第四十五章 个人有最终决定权吗? → 191
第四十六章 一切都是相对的吗? → 195
第四十七章 举例说明 → 201
第四十八章 结语 → 206
序 言
我们在人生中所做的所有重要判断,都涉及善与恶的区分。
这些判断塑造了我们一生中道德的轮廓,也揭示了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本书的主题是伦理学,这是一门关于好坏、善恶的科学,具体来说,是关于道德中的善与恶。我们会用好坏、善恶形容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中有些并不关乎道德,有些只与道德沾一点边。当某件事与包括思想、言语、行动在内的人的行为产生直接联系时,我们就会用道德上的善恶加以定义。在伦理学中,我们关注的主要是善,这是对现实的一种尊重,因为善要比恶更贴近本源。恶寄生于善之中;如果没有善,就不会有恶。
那么,到底什么是善?从基本的意义来说,也就是从伦理的发源来讲,善是所有能引起我们积极反应的东西。善是让我们感到高兴和点燃我们欲望的东西;善是我们想要接近的东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善也是我们想要拥有的东西。从整体而言,最能表达善对我们影响的词就是“爱”。简而言之,善就是我们所爱的东西,我们渴望的东西,我们想要拥有的东西。
在描述与善恶有关的行为时,我们常用到对与错这样的术语。出于实现善的目的做出的行为是对的,而阻碍我们实现善的行为则是错的。主导伦理这门科学的基本原则相当简单和直观,我们在探索本书内容时便会发现这一点。除此之外,我们对其中的许多原则已经耳熟能详,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对基本的道德原则有一种发自本能的认知。
作为一门科学,伦理学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就像其他几门科学一样,古希腊人对于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的传承也功不可没。不难理解,伦理学涉及的思想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因为,我们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关注有关善恶的问题,这涉及人的行为的对错、评价人的行为的准则,以及与道德领域相关的一切。每个社会都有其亟待解决的道德问题,为了这些问题,人们冥思苦索、唇枪舌剑,而从这个方面来说,西方社会也不例外。在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问题上,不同人之间的分歧比比皆是:人的生活何时开始?什么是人类个体?堕胎是一种基本无害的“选择”,还是与谋杀一样严重?死刑是否有违道德?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安乐死吗?医生应该为想要自杀的人提供协助吗?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在决定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形态和方向时,是否应该优先考虑经济因素?言论自由应该有所限制吗?媒体对暴力铺天盖地的描述,是否会对国家的儿童和青少年产生有害影响?如果可以实现,克隆人是否可欲和可取?非正义的战争是否存在?某个民族国家干涉另一个民族国家的内政,从多大程度而言是正确的?公众对赌博的支持,会导致公民集体腐败吗?
诸如此类的无数问题,都是伦理学需要处理的,这是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问题都属于道德范畴,牵扯到人的行为的对与错。如上文中列出的难以解答的道德问题,只有通过理性处理才有解决的可能,而想让这些问题得到理性的处理,就必须设置具体的基本准则或标尺。这些准则或标尺是伦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也是分析和探讨问题的依据。如果不精通这些伦理学赖以建立的基本准则,我们就缺乏bi备的知识,来解决眼下困扰着我们的各种紧迫的伦理问题。
有关于伦理学的优秀书籍不胜枚举,意在对当今的一个或多个重要伦理问题进行仔细而翔实的研究,具体方法通常是通过提出某个问题的几种对立观点。这就是伦理学案例的研究方法,其毫无疑问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大家手中的这本书却有所不同。这是一本关于基础知识的书。创作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清晰和中肯地阐述伦理学这门科学的基本原则,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便让大家自信而高效地汲取相关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在解决常规或复杂的伦理问题时必须掌握的。
想要成功解决伦理问题,需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因素虽然重要,却很少被人重视。这个因素当然与知识有关,因为,熟知伦理学基本原则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我们所需的不仅仅是知识。道德伦理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存在状态,一种反映道德基本原则的生活方式。合乎伦理的人不仅要以某种方式思考,而且要以某种方式生活,将思想与行为、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归根结底,我认为,最善于有效处理各种伦理问题的人,正是那些合乎伦理的人。
逻辑学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思考、更好地说话、更好地行动。——罗素
不管是对人生还是事业,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怎样一种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
在追寻一个既有价值又可实现的目的时,如果采取的方法效率低下且不匹配,我们便可能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选择更合理的方法,这个目的原本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D. Q. 麦克伦尼
逻辑是生活中寻找并满足愿望的实际工具,没有逻辑,我们的生活将十分沉重。
——金岳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