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51253
这是一本由大师创作,资深研究人员主持翻译的杰作,在国际上自第一版出版以来已成为数学史领域的标准参考书,而目前引进的第三版,对第二版做了很大改进,其修订覆盖整部作品,并补充了数学史领域的新发现。
本书内容广博、形式活泼,可读性很强,将带领读者仰望数学天空的灿烂群星,感受数学深邃的迷人景象,激发读者对于数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
经典著作的介绍:欧几里得的《原本》、阿基米德的7本著作、托勒密的《至大论》、《九章算术》等等。
人物:各个时期涌现的数学家以及他们传世的著作。
《数学史(第三版)》由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卡尔·B.博耶和哈佛大学数学与科学史博士尤塔·C.默茨巴赫所著,博耶和默茨巴赫按照时间、空间和学科演化三个维度,把数学几千年的发展浓缩为这本引人入胜的编年史。本书涵盖了数学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对数学获得一个完整的认知。从希腊人到哥德尔,数学一直辉煌灿烂,名人辈出,观念的潮涨潮落到处清晰可见。而且,尽管追踪的是欧洲数学的发展,但作者并没有忽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贡献。毫无疑问,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关于数学及创造这门学科的 数学家们的单卷本历史著作。进入21世纪,数学高速发展,很多学科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本书的第三版同时做了更新,使得数学史更加完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视野开阔,并没有局限于西方视角,对于古代中国的数学发展也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和颇为中肯的评价。本书获得了学界高度的认可,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同时,由于本书的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强。我们为书中的史实、观念、精美插图以及引领我们走过数学发展长河的大师们所折服,遂决定把它引入中国,以飨中国热爱数学,崇尚科学精神的读者。
本书是国际数学史领域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名著,但并不晦涩难懂,而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从史前时代的遗迹直至当下,逐步介绍了数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以及欧几里得、牛顿、高斯、黎曼、庞加莱等等数学大师的辉煌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视野开阔,并没有局限于西方视角,对于古代中国的数学发展也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和颇为中肯的评价。
全书共24章,分三个维度——时间、空间和学科演化,将数学几千年的历史浓缩于此。
时间:主线,从有人类活动的史前遗迹开始,经历了每一个历史时期:两河流域的文明、长江黄河的文明、伊斯兰霸权、欧洲文艺复兴。
涉及的人物: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苏格拉底、芝诺、柏拉图、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伽利略、笛卡儿、欧拉……
空间: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中国→印度→欧洲
学科演化:数→算术→几何→方程→代数→微积分→高等数学(概率、数论、解析几何、代数几何、分析)
第一章 溯源
概念与关系
早期的数基
数语言与计数
空间关系
第二章 古埃及
时代与史料
数和分数
算术运算
“堆”问题
几何问题
斜度问题
算术之实用性
第三章 美索不达米亚
时代与史料
楔形文字
数和分数:六十进制
位值记数制
六十进制小数
近似值
表格
方程
测量:毕达哥拉斯三元数组
多边形面积
几何学与应用算术
第四章 希腊传统
时代与史料
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
记数
算术与计算术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
三大经典问题
月牙形的面积
厄利斯的希庇亚斯
塔兰托的菲洛劳斯和阿契塔
不可公度性
芝诺悖论
演绎推理
阿布德拉的德谟克利特
数学与人文七艺
柏拉图学院
亚里士多德
第五章 亚历山大的欧几里得
亚历山大
失传的著作
现存的著作
《原本》
第六章 锡拉丘兹的阿基米德
对锡拉丘兹的围攻
《论平面图形的平衡》
《论浮体》
《沙粒计数》
《圆的度量》
《论螺线》
《抛物线的求积》
《论劈锥体与椭圆旋转体》
《论球与圆柱》
《引理集》
半正多面体和三角学
《方法》
第七章 佩尔格的阿波罗尼奥斯
著作和传统
失传的著作
均轮和本轮
《圆锥曲线论》
第八章 其他思潮
改变中的趋势
埃拉托色尼
角和弦
托勒密的《至大论》
亚历山大的海伦
希腊数学的衰落
格拉萨的尼科马库斯
亚历山大的丢番图
亚历山大的帕普斯
亚历山大学派统治时期的终结
亚历山大的普罗克洛斯
博伊西斯
雅典的断简残编
拜占庭数学
第九章 古代中国
最古老的文献
《九章算术》
算筹
算盘和十进制分数
π值
13世纪的数学
第十章 古代与中世纪印度
早期的印度数学
《绳法经》
《悉檀多》
阿耶波多
数字
三角学
乘法
长除法
婆罗摩笈多
不定方程
婆什迦罗
马德哈瓦与喀拉拉邦学派
第十一章章 阿拉伯数学
阿拉伯征服
智慧宫
花拉子密
阿卜杜勒·哈米德·伊本·图尔克
塔比·伊本·库拉
数字
三角学
10、11世纪的辉煌
奥马尔·海亚姆
平行公设
纳西尔丁·图西
卡西
第十二章章 拉丁语的西方世界
引言
黑暗时代概略
热尔贝
翻译的世纪
珠算者和演算者
斐波那契
约丹努斯·内莫拉里乌斯
诺瓦拉的坎帕努斯
13世纪的学术
阿基米德复兴
中世纪的运动学
托马斯·布拉德沃丁
尼科尔·奥雷斯姆
形态幅度
无穷级数
莱维·本·热尔松
库萨的尼古拉斯
中世纪研究的衰落
第十三章章 欧洲文艺复兴
概论
雷吉奥蒙塔努斯
尼古拉·许凯的《算术三编》
卢卡·帕乔利的《数学大全》
德国代数学与算术
卡尔达诺的《大术》
拉斐尔·邦贝利
罗伯特·雷科德
三角学
几何学
文艺复兴趋势
弗朗索瓦·韦达
第十四章章 近代早期问题解决者
进入计算
十进制小数
记号
对数
数学工具
无穷小方法:斯泰芬
约翰内斯·开普勒
第十五章章 分析、综合、无穷及数
伽利略的《两门新科学》
博纳文图拉·卡瓦列里
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
梅森的科学团体
勒内·笛卡儿
费马的轨迹
圣文森特的格雷戈里
数论
吉勒·佩索纳·德·罗贝瓦尔
吉拉德·德萨格和射影几何
布莱兹·帕斯卡
菲利普·德·拉伊尔
乔治·莫尔
彼得·门戈利
弗兰斯·范斯霍滕
扬·德·维特
约翰·胡德
勒内·弗朗索瓦·德·斯吕塞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第十六章章 不列颠技巧和大陆方法
约翰·沃利斯
詹姆斯·格雷果里
尼古劳斯·墨卡托和威廉·布龙克尔
巴罗的切线方法
牛顿
亚伯拉罕·棣莫弗
罗杰·科茨
詹姆斯·斯特林
科林·麦克劳林
教科书
严密性和进展
莱布尼茨
伯努利家族
契恩豪斯变换
立体解析几何学
米歇尔·罗尔和皮埃尔·瓦里尼翁
克莱罗兄弟
意大利数学
平行公设
发散级数
第十七章章 欧拉
第三版前言
自本书第二版出版以来的二十年间,数学研究和对其历史的处理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数学内部,通过融合原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方法和概念取得了杰出的成果。而数学史,正如第二版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也继续蓬勃发展。在这里,通过克服内史与外史的争论,以及将对数学原始文献的新探索与适当的语言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工具相结合,同样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在第三版中,我再次努力坚持博耶(Boyer)的数学史方法。虽然这次的修订覆盖了整部作品,但更多的是在于强调而不是改变原始的内容。明显的例外是增添了自第一版出版以来新发现的内容。例如读者会发现,我们更加重视古代史料短缺的问题,这也是把前三章希腊时期的内容压缩成一章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内容的需要,关于中国和印度的一章被分成了两部分。如第十四章所示,本版更强调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内容的重新组织是为了强调机构和个人观念传播的作用,这影响到19世纪以前的大部分章节。关于19世纪的章节则改动最少,因为我在第二版中已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做了实质性的修改。20世纪的内容篇幅翻了一倍。新的最后一章涉及最近的发展趋势,包括一些长期未决问题的解决情况,以及计算机对证明的本质的影响。对于我们所知曾影响过本书的人士,我永远心存感激。我非常感谢雪莉·苏雷特·达菲(Shirley Surrette Duffy)恰当地答复了我关于文体的无数问题,即使是在其手头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处理的时候。佩吉·奥尔德里奇·基德韦尔(PeggyAldrich Kidwell)对我提出的有关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某些照片的询问做了十分准确的回答。珍妮·拉杜克(Jeanne LaDuke)愉快而迅速地回应了我的求助,特别是在原始资料的确认方面。朱迪(Judy)和保罗·格林(Paul Green)可能没有意识到去年的一次随意交谈,促使我重新思考了最近的一些材料。我从最近的一些出版物中获得了特别的乐趣和知识,其中包括2009年克洛弗(Klopfer)的著作和2007年更为轻松的施皮罗(Szpiro)的著作。非常感谢约翰·威立父子出版公司的编辑和制作团队,是他们和我一起工作使这个版本成为可能:资深编辑斯蒂芬·鲍尔(Stephen Power)始终慷慨地提供成熟的建议;编辑助理艾伦·赖特(Ellen Wright)帮助完成了手稿制作的主要步骤;高级制作经理玛西娅·塞缪尔斯(Marcia Samuels)向我提供了清晰而简明的指示、提醒和示例;高级制作编辑金伯利·门罗希尔(Kimberly Monroe-Hill)和约翰·辛科(John Simko)以及复制编辑帕特里夏·瓦尔迪戈(Patricia Waldygo)对手稿进行了一丝不苟的审阅。所有各位非常专业的协助在困难的时刻给了我特殊的鼓励。我要向两位学者致敬,他们的影响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文艺复兴史学家玛乔里·N. 博耶(Marjorie N.Boyer)(卡尔·B. 博耶的夫人)在1966年莱布尼茨(Leibniz)会议上的一次讲演中,善意而睿智地称赞了一位刚刚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涯的年轻学者。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的简短交谈,则对我思考数学和历史之间的选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近,已故数学史家威尔伯·诺尔(Wilbur Knorr)为一代年轻学者树立了一个重要的榜样。他拒绝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古代作者都已被他人研究过了。抛开那一套“子曰师说”,他向我们展示了通过寻找原始文本而涌现的知识财富。
尤塔·C. 默茨巴赫(Uta C. Merzbach)
2010年3月
(李文林 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