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736259
分税制是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分税制改革30年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日益成为中国式财政分权的重要面向。本书从中国实践出发构建分析框架,核心内容是税收分成、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提出中国式财政分权的逻辑是确保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探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的历史进程、框架结构和权责划分;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变迁、测量指标和推进情况;实证检验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本书是分税制改革30年之际,对中国财政分权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经验研究与发展前瞻,对于推进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内容安排
第三节 主要观点与贡献
一 主要观点
二 主要贡献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一 公共服务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进展
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测量
第二节 财政分权的理论与研究进展
一 财政分权的理论进展
二 财政分权的理论模型
三 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研究
一 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服务供给
二 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转移支付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节 若干评述
第三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 财政分权
三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
第二节 理论视角
一 福利经济学
二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三 财政分权理论
第三节 分析框架
一 税收分成、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 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其他因素
三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改革进展
第一节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历史变迁
一 高度集权模式(1950-1978年)
二 高度分权模式(1979-1993年)
三 适度分权模式(1994年以来)
第二节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框架结构
一 财政分权的管理体制
二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形式
三 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权形式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权责划分
一 财政权责划分改革
二 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划分
三 省以下政府间权责划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状况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变迁
一 平均主义阶段(1949-1977年)
二 效率优先阶段(1978-1993年)
三 调整改革阶段(1994-2004年)
四 公平导向阶段(2005-2011年)
五 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以来)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量指标
一 均等化的指标维度
二 均等化的指标面向
三 均等化的指标构建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动态评估
一 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总体情况
二 省际层面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均等化趋势
三 地市层面基本公共服务产出的均等化趋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的计量分析
第一节 模型、指标和数据
一 模型设定
二 指标选择
三 数据说明
第二节 税收分成、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税收分成、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偏向的影响效应分析
二 地区异质性分析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偏向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税收分成、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偏向的影响效应分析
二 基本公共服务偏向对税收分成、转移支付的中介作用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分权体制构建
第一节 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的价值目标
一 中国财政制度的大国治理功能
二 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的目标取向
第二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分权体制困境
一 事权与事责的划分和匹配问题
二 财权与财力的划分和匹配问题
三 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问题
第三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分权体制策略
一 构建“哑铃式”事权格局,强化协同治理机制
二 调整地方财力结构,创设平衡激励机制
三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改进监督约束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