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9140119
紧密联系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科学读本,说理透彻,时代性强。辛向阳主编,《走进现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者文库。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1.现实性:紧密结合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实际,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规律及当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2.通俗性:面向大众,贴近生活,是人民群众读得懂、看得明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读本。
3.学术性: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高度,以恢宏的理论视野、深刻的理论论证、清晰的发展脉络、翔实的文献资料,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内在统一性。
4.客观性:注重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呈现马克思主义的真实面貌。
5.全面性。以生动翔实的文献资料展开论述,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可供理论工作者和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参考使用。
《打开密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走进现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系列丛书中的第三本,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为依据,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指导作用。
本书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走进现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丛书的第一卷。丛书是紧密联系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众化科学读本,说理透彻,时代性强。丛书分为八册,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导引、科学实践观的整体原则、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在意蕴、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八个方向展开解读,阐释马克思主义清晰的发展脉络及对未来马克思主义的展望。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高度,以恢弘的理论视野、深刻的理论论证、清晰的发展脉络、翔实的文献资料,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及其内在统一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历史发展及时代意义。
总序001
第一章唯物史观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001
一、谁主沉浮:马克思主义之前的错误历史观004
二、思想奠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年探索015
三、破解历史的“斯芬克斯之谜”: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024
四、《共产党宣言》:为人类指明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042
第二章范畴与关系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057
一、划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060
二、揭开生产活动的奥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079
三、解剖社会内部的结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091
四、深挖生产活动的起点: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的辩证关系097
第三章动力与过程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105
一、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09
二、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16
三、改革: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127
四、科学技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133
五、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谁创造历史140
六、合力论:历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47
第四章发展与更替
——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151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五种社会形态依次发展153
二、历史发展的一般与个别:顺序性与跳跃性的统一167
三、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172
第五章时代价值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意义179
一、和而不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181
二、资产阶级的盲目乐观:“历史终结论”的破产189
三、未来展望:社会主义必将走向复兴196
参考文献203
序言
评论
试读部分:
第一章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
一、谁主沉浮:马克思主义之前的错误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各种思想对人类历史的解释五花八门,但它们都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核心地位,无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因而它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解释总体而言是不科学的。这些解释具体内容各不相同,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种:一是非决定论的历史观,二是机械决定论的天命史观,三是英雄史观。
(一)非决定论的历史观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
非决定论的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没有因果联系,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毫无规律可言,因而是不可预测的。古人说的“世事无常”“白云苍狗”,表达的就是这种观点,这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按照这种历史观,社会的兴衰,个人的成败,都是由某些偶然因素决定的。它是一种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主张随遇而安,放弃个人努力奋斗。在人类历史上,每当社会出现动荡混乱或经济衰退时,这种观点就会以各种面目出现。
《淮南子》里面有一个人们比较熟悉的“ 塞翁失马”的故事,表达的就是这种观点。故事说,靠近边塞的地方住着一位老翁,他懂得术数,能够推测吉凶。有一天,他家的马不幸跑到了胡人居住的地方,估计回不来了,这可是巨大的财产损失。于是邻居们都来安慰他。老翁却一点儿也不难过,全然不当回事,他说:“谁知道这不是一种福气呢?”没想到过了几个月,那匹马不但自己跑回来了,还带着一匹胡人的良马一起回来了。这可是天大的惊喜,于是邻居们都前来祝贺。没想到老翁却淡然地说:“谁能说这不是一场灾祸呢?”邻居们愕然。过了几天,邻居的儿子骑马从马背上摔下来,大腿摔断了。邻居们纷纷前来慰问,老翁却丝毫不悲伤,十分平静地说:“谁说这不是一种好运气呢?”邻居们面面相觑。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青壮年男子都去参军与胡人作战,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老翁的儿子因为腿瘸不用参军而幸免于难。
虽然这个故事包含着祸福相依的朴素辩证法的因素,但本质上它反映的是一种人生无常、命运不可捉摸的非决定论观点。非决定论过分突出了在自然面前人无法自主命运的无力感,完全否定社会发展存在规律性,片面夸大了偶然因素的作用,从而滑向虚无主义和不可知论,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