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95705
? 性别对立、“地图炮”、鄙视链、“小团体”、替罪羊……他们VS我们?哪儿有那么多对立!
?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的代表作,畅销70年的社会心理学鸿篇,《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敬仰的社会学案头书。
? 深入洞察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出多层次分析,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
本书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便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奠基性著作。
此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消除偏见。而奥尔波特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提出偏见要比人们想象中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时至今日,关于偏见的研究已经细化成诸多流派,但奥尔波特的著作仍魅力不减,始终是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之书。
第一部分 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
第一章 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案例…………………………………………………….002
定义 ……………………………………………………………004
偏见是一种价值观吗? …………………………007
功能性意义…………………………………………………009
态度与信念…………………………………………………010
偏见诉诸行为……………………………………………..011
第二章 先入为主是常态
群体的划分…………………………………………………014
分类的过程…………………………………………………017
当类别与证据相冲突…………………………………..021
以个人价值为类别………………………………………023
个人价值观与偏见………………………………………024
第三章 内群体的形成
什么是内群体……………………………………………..030
以性别为基础的内群体……………………………….033
内群体的易变性………………………………………….035
内群体和参照群体………………………………………037
社会距离…………………………………………………….038
偏见的群体规范理论…………………………………..040
内群体可以脱离外群体而存在吗? …………….042
人类是否可以构成一个内群体? ………………..043
第四章 对外群体的排斥
言语排斥…………………………………………………….048
歧视 ……………………………………………………………050
引发身体攻击的条件…………………………………..054
暴动与私刑…………………………………………………057
谣言的推波助澜………………………………………….059
第五章 偏见的模式和程度
人整体态度的偏见………………………………………061
偏见到底有多普遍? …………………………………..062
偏见的人口统计学差异……………………………….065
第二部分 群体差异
第六章 关于群体差异的科学研究
发现了差异就要被排斥吗? ………………………..068
罪有应得论…………………………………………………069
群体差异研究方法………………………………………070
差异的类型和程度………………………………………079
对差异的解读……………………………………………..080
第七章 种族和民族差异
为何强调种族……………………………………………..082
真正的种族差异………………………………………….085
文化相对性…………………………………………………086
国民性 ………………………………………………………..088
第八章 可见性与陌生感
幼儿期 ………………………………………………………..091
可见差异暗含了真实差异……………………………093
可见程度…………………………………………………….095
关于可见线索的态度凝缩……………………………097
感官厌恶…………………………………………………….098
讨论 ……………………………………………………………101
第九章 因受害而出现的特质
自我防卫…………………………………………………….104
过度关注…………………………………………………….105
群体成员身份的否认…………………………………..106
退缩和被动…………………………………………………108
哗众取宠…………………………………………………….109
加强内群体的联系………………………………………110
面对外群体的指责………………………………………112
认同主流群体:自我厌恶……………………………113
对所属群体的敌意………………………………………114
对外群体的偏见………………………………………….116
同情 ……………………………………………………………116
反击:动用武力………………………………………….117
奋发有为…………………………………………………….117
争取象征性地位………………………………………….118
神经官能症…………………………………………………119
自证预言…………………………………………………….121
第三部分 对群体差异的感知与思考
第十章 认知过程
筛选、强调和诠释………………………………………125
导向性思考和自我中心思考………………………..126
因果思维…………………………………………………….128
最省力原则…………………………………………………129
偏见人格的认知动力学……………………………….130
第十一章 语言因素
被切分的名词……………………………………………..131
情绪性标签…………………………………………………133
语言现实主义和符号恐惧症………………………..134
第十二章 美国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与群体特质…………………………………..136
定义刻板印象……………………………………………..138
大众传媒与刻板印象…………………………………..139
刻板印象随时代变迁…………………………………..141
第四部分 社会文化因素
第十三章 社会结构及文化形态
异质性 ………………………………………………………..147
垂直流动…………………………………………………….148
社会急剧变化……………………………………………..149
无知和沟通障碍………………………………………….149
少数群体的规模和密度……………………………….151
直接竞争与现实冲突…………………………………..152
剥削带来的好处………………………………………….153
对攻击性的社会调控…………………………………..155
保障忠诚的文化手段…………………………………..156
文化多元与文化同化…………………………………..158
第十四章 选择替罪羊
替罪羊的含义……………………………………………..161
特定场合下的替罪羊…………………………………..163
第十五章 接触效应
接触的种类…………………………………………………165
偶然接触…………………………………………………….167
熟识 ……………………………………………………………168
居住性接触…………………………………………………168
职业上的接触……………………………………………..169
追求共同目标……………………………………………..170
出于善意的接触………………………………………….171
性格差异…………………………………………………….172
第五部分 偏见的习得
第十六章 遵从
遵从和功能性意义………………………………………174
社交入场券…………………………………………………175
绝对服从的神经症………………………………………176
文化中的族群中心主义核心………………………..178
遵从的基本心理………………………………………….179
冲突与叛逆…………………………………………………181
第十七章 童年早期
儿童教养…………………………………………………….185
对陌生的恐惧……………………………………………..187
种族意识的萌生………………………………………….188
语言标签:权力和拒绝的象征 ……………………190
偏见习得的第一个阶段……………………………….191
偏见习得的第二个阶段……………………………….194
第十八章 后续习得
调节 ……………………………………………………………198
选择性感知和封闭………………………………………199
辅助性习得…………………………………………………201
对地位的需要……………………………………………..201
第十九章 内在冲突
愧疚与偏见…………………………………………………204
内在抑制…………………………………………………….205
内在冲突的应对………………………………………….206
第六部分 偏见的动力机制
第二十章 挫折
挫折的来源…………………………………………………212
挫折耐受力…………………………………………………216
对挫折的反应……………………………………………..216
第二十一章 攻击性与仇视
攻击性的本质……………………………………………..217
“排解”的问题………………………………………….218
作为人格特质的攻击性……………………………….220
攻击的社会模式………………………………………….222
仇恨的本质…………………………………………………224
第二十二章 焦虑、性与愧疚
恐惧与焦虑…………………………………………………226
经济不安全感……………………………………………..227
自尊 ……………………………………………………………228
性 ……………………………………………………………….228
罪恶感 ………………………………………………………..230
懊悔与补偿…………………………………………………231
偶尔的补偿…………………………………………………231
否认罪恶感…………………………………………………232
抹黑指控者…………………………………………………232
将偏见合理化……………………………………………..233
投射 ……………………………………………………………233
第二十三章 投射
嫉妒 ……………………………………………………………234
外责型人格特质………………………………………….235
压抑 ……………………………………………………………237
生动的墨迹测验………………………………………….238
直接投射…………………………………………………….239
刺与梁木式投射………………………………………….240
互补式投射…………………………………………………241
第七部分 人格结构
第二十四章 偏见型人格
功能性偏见…………………………………………………244
对父母的矛盾情结………………………………………245
道德主义…………………………………………………….246
二元论思维…………………………………………………248
对确定性的需求………………………………………….248
外化 ……………………………………………………………250
制度主义…………………………………………………….250
权威主义…………………………………………………….252
第二十五章 煽动
追随者 ………………………………………………………..254
作为个体的煽动者………………………………………256
偏执狂 ………………………………………………………..258
第二十六章 包容的人格
早期生活…………………………………………………….261
包容的类型…………………………………………………262
从众型包容与秉性型包容……………………………263
好战型包容与和平型包容……………………………264
教育 ……………………………………………………………265
同理心 ………………………………………………………..266
自我洞察…………………………………………………….267
内责性 ………………………………………………………..268
个人价值观…………………………………………………269
生活哲学…………………………………………………….271
第八部分 如何减少群体冲突
第二十七章 应该立法吗?
立法简史…………………………………………………….274
立法类型…………………………………………………….276
法律可否影响偏见态度……………………………….276
立法与社会科学………………………………………….280
第二十八章 我们能做的
正规教育…………………………………………………….282
接触和增进了解………………………………………….286
群体再训练…………………………………………………287
大众媒体…………………………………………………….288
劝导 ……………………………………………………………291
个体治疗…………………………………………………….291
宣泄 ……………………………………………………………292
第二十九章 局限与展望
特殊阻碍…………………………………………………….294
结构论证…………………………………………………….295
积极原则…………………………………………………….299
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301
结 语
关于理论的结语………………………………………….303
关于价值观的结语………………………………………304
这是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的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座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书评
当我们中许多人正要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惊喜时,却发现奥尔波特早已在那里等我们了。
——苏珊·菲斯克,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