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86144
★斯宾诺莎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他是对歌德、尼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人影响至深的伟大哲学家,与法国的笛卡尔和德国的莱布尼茨齐名。
★伯兰特•罗素称赞其是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高尚、性情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
★《伦理学》是斯宾诺莎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用几何的方法阐述哲学思想,达到理想的归宿——自由。
★斯宾诺莎在书中这样总结: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亡,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思考。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伦理学》就像是一剂镇静剂,改变着人们的思考视角,他提倡的数学方法和客观方式向我们揭示了一切深层的规律和方法,为后人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
《伦理学》是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在“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启发下,以一种奇特的撰写手法写就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运用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原理,每章都从定义开始,接着陈列一系列命题,就像几何学命题一样有证明、有推论,并在注释中论述自己的独特见解。
斯宾诺莎认为,人类需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激情,这样理智才能引导人走向完善。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他倡导的数学方式和哲学研究向人们揭示了更深层次的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由的人很少想到死亡,他的智慧不是对于死亡,而是对于生活的沉思。”
论神
论心灵的本性和起源
论情感的起源和本性
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
论理智的力量与人的自由
《伦理学》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经典著作,该书以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方式写就,书的每章都从定义开始,接着陈列一系列命题,就像几何学命题一样有证明,有推论,后面还有些注释。斯宾诺莎使用这样一种奇特的撰写手法,主要是受到了“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启发。笛卡尔曾说过:“欧几里得使用的几何学证明方法,也可以用在哲学上,这样可以增强哲学著作的说服力。”不过虽然他这样说过,却并未付诸实践。
而斯宾诺莎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同时首次提出泛神论思想:上帝作为完满的、的实体,包含一切存在物,万物皆在上帝中,万物皆为上帝。
斯宾诺莎认为,只有上帝才是真正自由的,但人作为神的模式,是受制于必然的,故而人没有意志自由。对人类来说,的自由是爱神的可能性(“amor Dei intellectualis”,对上帝理智的爱),人类需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激情,这样理智才能引导人走向完善。善有利于个人的完善,而恶阻止个人的完善。
斯宾诺莎的观点惹怒了当时的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犹太教会对他施以“大开除”之惩罚,除了将斯宾诺莎驱逐出教之外,还要求人们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与斯宾诺莎至少保持一肘尺的距离。备受孤立的斯宾诺莎终逃离了阿姆斯特丹,并在海牙的乡村靠给人磨镜片度过了后半生。
能够翻译这部伟大的著作,将斯宾诺莎的思想传递给优秀的读者,译者感到万分荣幸,望读者与译者一同向作者的成就和人格致敬。
斯宾诺莎哲学是所有哲学研究的重要开端,所以,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
——黑格尔
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高尚、性情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
——罗素
在以上叙述中,我解释了神之本性和神之属性,证明了神必然存在着,神是的:神只依据他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和行动;神是万物的自由因,且神是如何成为万物的自由因的;万物都在神之内,都依赖神而存在,脱离了神,它们既不能存在,也不能设想而来;后,万物都受神的事先安排,并非借助于神的自由意志或法令,而是依据神之本性或无限力量。一旦拥有时机,我便更加卖力地驳斥那些对理解我的论证造成妨碍的偏见,然而,目前这些偏见仍不在少数,它们过去或现在都有可能严重阻碍人们如我所提示的那样去理解事物的关系。因此,我认为值得把这些偏见带到理性的面前,接受检验。
所有这些偏见都来自人们普遍怀有的观念,即自然中的万物都如人类一样,行动时考虑结果。人们肯定,神统领万物趋向一个确定的目标(据说神为人类创造了万物,又为了让人类崇拜他而创造了人)。因此,就这一点,,我要询问,为什么这一观点如此具有公信,为什么所有人类都自然而然地趋向于附和它。第二,我会指出它的错误之处。后,我会论述,关于这些好与坏,对与错,嘉奖与责怪,秩序与混乱,美丽与丑陋,诸如此类的偏见是如何产生的。然而,我们并不能从人类心智中去推论这些偏见:我以众所公认的这一观点作为论证起始就已足够,即所有人类生来不知事物的原因,所有人都有欲求去搜寻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同时他们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欲求。由此可得,,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意志力和欲望,便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囿于这种无知,他们从不思考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拥有愿望和诉求。第二,人类做事都求一个终果,即追求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和他们需要的东西,因此他们只是寻找事件的目的因,当他们了解到这些原因,他们便止步于此,心满意足,再没有深入探索的想法。如果他们不能从外部寻求到原因的来源,他们就转而投向自己,反思是什么终果驱使他们行动,导致事件的发生,因此他们必然据自己的意愿来判断其他自然事物的活动迹象。再者,由于他们于己内己外找到许多办法,这些办法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他们搜寻有用的东西。例如,眼睛用来看,牙齿用来咀嚼,草木和动物用来提供食物,太阳用来给予阳光,海洋用来饲养鱼类,如此等等。他们把自然中的所有都当成获得类似于这些便利的方式。现在他们意识到了,他们发现了这些便利却不知道它们是由谁创造的,他们便自拟原因去相信,某种其他的存在创造了它们,以供人类使用。由于他们把万物看作获利的方式,他们便不可能相信,万物自己创造了自己。但是,鉴于他们习惯使万物供己所用,他们不得不相信宇宙中存在某个或某些统治者,他们也像人一样拥有自由,操控万物,规适万物,以供人类使用。人类只能按自己的本性来猜测这些统治者的本性(这一问题尚无信息来源),因此他们断言,神授令万物以供人类使用,是为了迫使人类服从于神,以期得到人类的至高崇拜。由此便得出,人类便处心积虑,大费周章,以拜祭天神,以期神能爱他比爱他的同胞更多,然后指挥自然万物皆以满足他盲然、麻木、欲壑难填的贪婪而运行。于是,这偏见渐渐发展为迷信,深深扎根于人类思想中。基于这一理由,人们才如此热衷于了解、解释万物的目的因,但是,人类竭力试图证明自然从不做无用功,即从不做对人类无用的事,看起来就是要证明自然,神和人类都陷入了疯狂。我恳请你们考虑一下结果:在自然的诸多施力中,除了帮助,人们必然也能寻到一些阻挠的迹象,例如风暴、地震、疾病,等等,是他们自圆其说,之所以会有这类事情发生,是因为人类有罪,或于祭祀中出了差错,而神就此大发雷霆,迁怒于人类,而日常生活中,无数例证都向我们表明,好运和坏运同样降临于虔诚之人和不虔诚之人,然而,他们并不抛弃积久成深的偏见,因为,对他们来说,把这样的偏见归类于那些他们同样无法解释的未知事物,以便继续他们如今及天生的无知状态,要比摧毁这套理论并重新思辨来得更容易。因此他们又定论,神的判断远超人类的智识。这样一个教条本足以蒙饰真理以至于人类永远无法认清真相,而数学恰好提供了另外一种真理的标准,因为数学只研究图形的本质和性质,并不究其目的因。除数学外,也有其他的理论(这里我便不再提)能使得人类跳出这些普遍的偏见,引领他们到达真理的彼端。
目前,我已充分解释了我的个观点,现在也没有必要去详细地论证,自然并没有特定的目标,目的因论只是人类臆想的产物。我认为,不论是根据这类偏见所基于的原因及机制,正如我之前所阐明的,还是根据命题三十二的推论,进一步说,根据所有我以上论证的命题,这一点已足够明了,即自然万物都按一种必然性和至高的完满性而运转不息。然而,为了将这目的因论的陈年教条彻底推翻,我还要再说几句:这种目的因论把原因当作结果,实是将因果倒置。它把本性上位于前端的东西放置末尾,把崇高及完满的东西视为不完满。倘略过因果问题和前后问题(不证自明),根据命题二十一,命题二十二,命题二十三,我们能清楚的是,若是结果由神直接产生,那它便是完满的,若是结果需借助诸多间接原因才能产生,它便是不完满的。但是,如果由神直接产生的东西是为了使他收获终果,那么后来的东西便是为着先前的东西而创造得来,而后的东西必然超凡于万物,在一切之上了。
再者,这一教条摈弃了神的完满性,因为,倘若神为了一个具体的目标而行动,那么他所追求的东西必然是他所缺少的。尽管可以确定,神学家和形而上学家曾在需要的目标和同化的目标之间做出区分,他们仍坦诚:神创造万物是为他自己,而不是为造物。除了神自身以外,他们并不能指出还有什么东西先于造物存在,作为神的目标而行动,因此他们又接着说(他们必须承认),神缺少某些东西,故创造工具以得到它们,所以对它们也就有所欲求。
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这项教条的追随者们十分热衷于宣扬目的因论,他们还引进了一种新的辩论方法以证明他们的理论——即不是简化至不可能,而是简化至不知道。这也表明,他们找不到其他可以印证的方法了,他们束手无策了。举个例子说,如果一块石头从屋顶掉落,击中某人的脑袋,这个人就这样被砸死了。他们以新方法来论证道,这块石头之所以掉落,就是为了导致该人的死亡,因为,如果不是神的意志使那块石头掉落,怎么那么多的状况(而且经常有许多同时发生的状况)都恰巧在同一时间发生呢?也许你会回应说,这件事的发生是因为当时天在刮风,风吹落了石头,而这个人只是刚好路过。“可是为什么,”他们追问,“为什么当时会刮风,而那个人恰巧就在那时路过呢?”如果你再回答,之所以当时起风,是因为此前一天海上有风浪,而以往风和日丽,并无异常,那个人受一位友人之邀,前去做客,他们还是继续追问:“可为什么海上会起风浪,为什么那人偏那时受到邀请呢?”他们锲而不舍地从一个原因追问到另一个原因,直到你缴械投降,避难于神的意志——换言之,神的意志是无知的避难所。再如,他们审视人体的构造时,大为惊愕。面对如此精妙的艺术作品,他们对其原因一无所知,便妄下定论:人体的构造是特意塑造而成的,这种塑造不是机械意义上的,而是经由神圣且超自然的技艺,将人体的各部分组装在一起,并使它们互不干扰,各行其是。
由此,倘若有人探求神迹的真正原因,并且基于其为一种有智的存在,力求领悟自然中的现象,而不像一个笨蛋只会盯着它们发呆,他们便会遭受贬谪,会被斥责为一个虚伪的异教徒,而冠他们以罪名的正是那些众所尊为自然与神之释义者的人。这些人心知肚明,一旦戳破无知的假面,他们仅有的赖以证明并稳固权威的方法便不攻自破,而惊奇也会烟消云散,但我暂且不再叙述,直接来到我的第三个观点。
人类说服自己说,万物之所以被创造都是为了人类,他们必定认为那些对人类有用的东西便是价值的东西,从而格外看重那些给人裨益的东西。基于对自然万物的不同释义,他们形成了抽象的观念,例如善良、邪恶、有序、混乱、温暖、寒冷、美丽、畸形,如此等等,又依照人类是自由的这一信念,形成了赞颂与责令,功绩与罪过等这类观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