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92893丛书名: 法律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出土资料,结合对传世文献的新解读,旨在揭示中国早期民法的面貌和品性,说明秦汉时代出现了具有中国自身文化特色的民法。例如,论证了最晚在汉代,国家对债务、赔偿等经济纠纷的处理明显与刑事案件有别;西汉的司法实践中就明显表现出争财和断狱的不同等。本书观点鲜明且有翔实史料的支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 录
导 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和方法论
第一章 早期“民事”案例
第一节 西周金文和楚简、秦简所反映的“民事”诉讼萌芽
第二节 汉代案件所见“民事”与刑事诉讼之区别
结 论
第二章 “狱”与“讼”的概念区分
第一节 学界争议
第二节 史汉和出土汉代官文书用例中的“狱”“讼”
第三节 审理机构上的“狱”“讼”之别
第四节 军队系统的“民事”诉讼
结 论
第三章 早期成文民法规
第一节 汉代民法的发现与研究
第二节 核心术语的辨析和界定
第三节 “家庭财产法”概要
结 论
第四章 三件汉代案例详考
第一节 《风俗通义》中的两则故事
第二节 长沙东牌楼所出土东汉田地争讼
结 论
第五章 三个核心概念:名分、直、民—私
第一节 “名分”
第二节 “直”
第三节 “民—私”
结 论
第六章 民法规之上
第一节 道德修养的法律化:无讼的理想
第二节 儒家经典与法律
结 论
本书结论 早期中国的民法
附录一 居延案例汇总
附录二 《史记》《汉书》中的讼
附录三 里耶秦简所见疑似遗嘱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