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797622丛书名: 译文经典
畅销近百年,被译成50多种语言,销量超5000万册,代表主流亲子教育思想。
《儿童教育心理学》以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方法为指导,从人格统一性、自卑感、卓越感、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氛围等几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出发,旨在破解儿童的心理行为密码,揭开儿童口吃、说谎、打架、孤僻、懒惰、尿床、暴躁等问题行为的根源,传授父母和教师高效简单的养育技巧,培养儿童拥有自信、独立、勇敢、坚韧、合作等健全的人格。父母和教师在面对儿童时,要跳脱出固化传统的思维来反思自己的育儿理念,学会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看待世界。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和教师既要有温和的态度,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确保儿童在家里和学校都不会丧失勇气。
译 序
第一章 引 言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
第三章 追求卓越及其教育意义
第四章 引导追求卓越
第五章 自卑情结
第六章 儿童的发展——预防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的障碍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情境与补偿心理
第九章 作为测试准备状态的新情境
第十章 在学校的儿童
第十一章 外界的影响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学的误区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1 个体心理学问卷
附录2 5个案例的评述
引 言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自我认知和理性地自我定位的问题。对儿童来说,他们的教育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予以探讨,但存在以下差异:鉴于儿童身心尚未成熟,如何引导就至关重要,毕竟对成人而言引导也从未完全缺失。倘若我们愿意的话,也可以让儿童自行发展,但那得两万年左右的时间以及一个有利的环境,才能让他们最终达到成人的文明水平。这种方法当然毫无可能,所以成人必须要在引导儿童的发展上给予关注。
这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无知。成人要认识自己、明白个人情感的缘由以及自己的好恶——简而言之,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已属难事,而要全面了解儿童并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去引导他们就更加困难。
个体心理学尤其关注儿童的心理,不仅因为它本身的价值所在,而且因为它可以阐明成人的特征和行为。与其他的心理学方法不同,个体心理学绝不允许理论与实践脱节。它注重人格的统一,探究人格发展和表达的奋斗历程。依照这样的观点,科学知识已经成为实用智慧,因为这种知识是对谬误的认知。谁拥有这种知识——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人,谁就会理解这种知识在引导人格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由于研究方法使然,个体心理学的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为人们认为个体的行为由人格的统一性驱动和引导,个体心理学有关人类行为的任何看法都反映出心理活动所呈现的相互关系。在开篇这一章中,我会试图从总体上论述个体心理学的观点,而在后续的章节中将进一步详细讨论此处涉及的各种问题。
人类发展的根本事实在于个体心理上动态的、有目标的追求。从幼年早期,儿童为了发展就要持续奋斗。这种奋斗与一种无意识地形成并永久存在的目标相符合,这个目标正是个体对崇高、完美和卓越的愿景。当然,这场奋斗作为目标定向的活动,反映出人类独特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并终其一生支配着我们所有的具体行为。它甚至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只能依据业已形成的生活目标和方式客观地思考。
人格的统一性隐含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个人在表征人格的统一性时,也在表征这种统一性的个体发展。故而,个人既是“画作”,也是“画家”。他是自己个性的画家,但作为画家他并非从不出错,且对灵魂和身体的认知也不全面;相反他是一个性格软弱、极易犯错、并不完美的人。
在考察人格的建构时,需要关注的主要弊端在于,人格的统一及其独特的风格和目标绝非建立在客观现实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之上。对事实的一种观念、一种看法,这绝非事实本身;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尽管人们生活在同样的现实世界里,但自我塑造的方式却千差万别。每个人根据个体对事物的看法来构建自己,有些看法更加合理,有些则不太合理。我们必须始终考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这些错误和失败,尤其要考量个体童年早期产生的错误认识,因为这些东西将会支配我们今后生活的轨迹。
从以下临床案例中,我们就会发现确凿的证据。有一位52 岁的女士,她总爱贬损比自己年长的女性。当谈及此事,她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有个姐姐获得了所有的关注,而她始终感觉人格受损并遭到贬低。若采用个体心理学上所谓的“纵向”观点来分析这个案例,不论在她人生的开始还是现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会发现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态。由于总怕被人贬低,她看到别人受到青睐或偏爱,就会心生忿恨。即便我们对这位女士的生活或独特的人格一无所知,根据这两件事也大致可以填补自己的认知。心理学家与小说家行事基本类似,他们借助明确的行事路线、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来建构人物,并在建构中要确保人格统一的印象不被扰乱。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应当可以预测这位女士在某些情境当中的行为,并能够清晰地描述她人格当中与这条独特的“人生路线”相伴的特征。
这种追求或目标活动负责个体的人格建构,并以另一项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为前提: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内在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并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竭力消除这种心理上的自卑。个人处境的改善会导致自卑感的减弱。从心理学观点来看,这可以视为一种补偿。
有关自卑感和心理补偿机制的重点在于,它会极大增加人们犯错的可能。自卑感可以激励个体的成就,但也会引发纯粹的心理适应,由此扩大个体与客观现实之间的鸿沟。另外,如果自卑感表现得过于严重,那加以克服的唯一方法便是发展心理补偿特征。这些补偿特征最终也许无法克服这种情境,但它们在心理上却十分必要并难以避免。
举例来说,有三类儿童会清晰地呈现出补偿特征的发展过程,包括那些生来身体虚弱或存在器官缺陷的儿童,那些被人严加管教且得不到关爱的儿童,还有那些被人过分宠爱的儿童。
我们不妨以这三类儿童为例来阐明三种基本情境,由此对那些正常儿童的个体发展有所了解并进行研究。并非每个儿童天生就有残疾,但令人诧异的是,很多孩子多少都会表现出身体弊病或器官缺陷引发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的原型可用残疾儿童作为极端案例加以研究。至于另外两类被人溺爱和遭受忌恨的儿童,其实几乎所有儿童或多或少都属其中一类,或者兼属两类。
这三种基本情境均会产生一种欠缺感和自卑感,并通过心理反应引发一种超越人类能力的抱负。自卑感与追求卓越始终是个人生活当中同一基本事实的两个方面,因此二者不可分割。在病态情境中,很难说过分的自卑或极度的抱负,到底哪一个更为有害。二者犹如此起彼伏的波浪相伴而存。在儿童身上,我们发现过分的自卑会激起儿童极度的抱负,它好似心灵的毒药,让儿童永不满足。这种不满不会产生有意义的活动。在不相符合的抱负浸淫之下,永远不会有结果。这种抱负又与性格特征和个人举止相互交织,犹如一种持续存在的刺激,让个体变得过度敏感并心存戒备,以免自己受到伤害或遭人践踏。
这类性格在《个体心理学》年鉴上比比皆是。发展出这种性格的个人要么能力处于潜伏状态;要么如我们所言,他们变得“神经紧张”或十分古怪。当发展到极端时,这类人群在世上最终沦为不负责任的人和罪犯,因为他们只顾自己,从不考虑别人。在道德上和心理上,他们的自我主义都是绝对的。他们中的有些人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并为自己建构出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做白日梦,通过沉溺于幻想,仿佛幻想可以代表现实,他们最终成功获得心理上的安宁。他们通过在内心虚构现实来协调现实与内心的冲突。
在所有这些人格发展中,心理学家和父母需要关注的有效标准正是儿童或个体呈现的社会情感水平。社会情感对于个体正常发展是关键性决定因素。导致社会或集体情感衰弱的任何紊乱,都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严重的危害。社会情感是儿童心理正常的晴雨表。
个体心理学正是围绕社会情感原则发展了它的教学方法。家长和监护人绝不应该让儿童只依恋一个人。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儿童对于今后生活的准备就非常差劲或全然不足。
要弄清一名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水平,一个好办法就是观察他上学时的表现。在入学的时候,儿童要接受人生早期最严厉的一项考验。学校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新的情境,它可以揭示儿童在应对新情境时准备是否充分,尤其是遇到生人时准备是否充分。
人们针对该如何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普遍缺乏认知,也正因如此,许多成人回想自己当年上学的经历时,都感觉是一场噩梦。当然,学校如果教法得当,时常可以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不足。理想的学校可以在家庭与广阔的现实世界之间充当媒介。学校不单是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更是传授生活知识与艺术的场所。不过,在我们静待建成理想的学校,以克服父母教育儿童的不足之时,也应指出父母教育的弊端。
在分析家庭教育的弊端时,学校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参照,正是因为学校还不是理想的环境。那些尚未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的儿童,他们在入学后就会感到孤立无援。故而,他们被别人视为生性孤僻,这又让起初的倾向变得更为强烈。他们合理的发展受到阻碍,最终变成行为问题儿童。人们把这种情况归咎于学校,但学校不过是把家庭教育的潜在缺陷暴露出来而已。
行为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这对个体心理学来说尚无定论。但我们始终可以肯定的是,儿童在学校失利是一个危险的迹象。这种迹象与其说是学习上的失败,不如说是心理上的失败。这就意味着儿童已经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他的气馁已经浮现出来,他开始回避有用的路径与正常的任务,转而不断寻求其他的出路,一条通向自由和成功的“捷径”。撇开社会为他设定的道路,他转而选择一条通过优越感来补偿自卑感的个人道路。他所选择的道路对气馁的个体而言始终具有吸引力,这是一条在心理上快速成功的道路。要让自己与众不同并获得胜者的感觉,相比于沿着社会的既定道路前行,抛弃社会道德责任、违法乱纪要更容易 实现。通过捷径谋求优越感始终揭示出他们内心的怯懦和软弱,不论他们外在的行为表现得如何勇敢和无畏。这种人只做自己确定成功的事情,并以此来炫耀他的优越感。
正如我们看到的罪犯那样,尽管他们看似胆大妄为,但骨子里却懦弱不堪。我们由此得以发现儿童在不太危险的情境下,透过各种细微的迹象就会暴露他们的软弱。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儿童(有些成人亦是如此)在站着时,总得倚靠什么东西才能挺直身体。依据培养儿童的老办法和理解这类表象的旧方式,尽管可以治疗症状,却无法根除深层的情境。有人过去会对这样的孩子说:“别老倚着东西!”其实,这里重点不在于孩子倚靠东西,而在于他总需要有人扶持自己。通过惩罚或奖励,我们马上就可以让儿童丢掉这种软弱的表象,但他对扶持的严重依赖并未得到缓解,病因依然存在。只有优秀的教育者才能读懂这些迹象,并通过同情和理解消除病根。
我们时常根据单个迹象,就能断定个体具有的诸多品质和特征。从一名儿童偏执于倚靠什么东西的案例中,我们立刻就会看到诸如焦虑和依赖等特征的出现。把他与我们熟知案例中的个体加以比较,就可以重构这类人格特征,并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名被人溺爱的儿童。
现在,我们转向另一类儿童,那些缺乏关爱的孩子。这类儿童性格发展最极端的形式,可以通过研究穷凶极恶之人的生平加以审视。在所有这些人的生活故事中,一个非常显著的事实在于,他们在童年时代都受过虐待。故而,他们形成冷酷、嫉妒、忌恨的性格。他们见不得别人幸福。如今,这类善妒之人不仅见于十足的恶棍当中,而且也见于所谓的正常人当中。当这类人群照料孩子时,他们觉得这些孩子绝不应该比他们童年时期更加幸福。我们发现不仅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抱这样的态度,而且监护人抚育别人的孩子也持这样的态度。
这样的观念和想法并非出于恶意,只是折射出那些在严厉环境中长大的成人的心态而已。这些人可以摆出许多理由和格言,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还会列举无数的证据和事例,不过依然无法让我们信服,毕竟强硬而专断的教育毫无效果,因为事实证明这只会让儿童疏远自己的教育者。
通过探究各种症状并将它们加以关联,心理学家在经过一些实践之后,就可以构建一套体系以揭示个体隐秘的心理过程。尽管我们借助这套体系考察的单个项目会反映出个体全部人格中的某些层面,但只有当考察的每个项目均呈现相同的指征时,我们才会感到心满意足。因此,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它的理论范式和概念体系绝不能呆板、机械地运用于个体的研究。在所有调查当中,研究的重点是个体。我们不应透过一两种表达方式就得出普遍结论,而应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立论依据。只有当我们成功证实自己最初的假设时,只有当我们能够从个体行为的其他层面发现同样的倔强和气馁时,才能肯定地说这种倔强和气馁渗透于整个人格当中。
在这种关联中必须铭记的是,研究对象并不理解自己的表现方式,故而无法隐藏真实的自我。我们看到他的人格在行动,也即他的人格并非通过他对自己的评说或想法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的行为在语境中得以展现。这并不是说患者刻意在向我们撒谎,而是说我们已经认识到在个人有意识的想法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只有观点中立且富有同情的旁观者才能跨越这种鸿沟。这位旁观者——不论他是心理学家,还是父母或老师——应该学会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解释儿童的人格,这种人格可以被视为个体具有目标性但多少又无意识的追求。
因此,有关个体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个人的态度要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揭示真正的自我。其中,第一个问题便是社会关系,为此我们就个体针对现实的主观—客观看法之间的反差已经有所讨论。然而,社会关系也表现为一项具体的任务,即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个体如何面对这个问题?他对此如何回应?如果有人说,他对交友和社会关系毫不在乎,认为借此可以回避这个问题,那么“毫不在乎”就是他的回答。从这种“毫不在乎”出发,我们当然可以就他的人格发展方向和结构给出定论。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关系不仅限于结识朋友和与人交往的物质层面,还包括这种关系涉及的所有抽象属性,比如友谊、合作、信任和忠诚,而且针对社会关系的回答也表明个体对所有这些观念的看法。
第二个核心问题涉及个体欲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即他想在普遍的劳动分工中充当何种角色。若说这个社会问题由多个自我决定,由你—我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这个问题由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决定。如果可以把所有的人类视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定然与世界相互关联。他想从世界得到什么?正如在第一个问题中那样,职业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件单边的或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件涉及人与世界关系的事情。它俨然是一种双边的关系,其中个人从未随心所欲。因此,成功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个人意志,而存在于客观现实关系当中。正是这个原因,个体对于职业问题的回答以及回答方式,就能清晰地揭示他的人格和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源于人类分为男女两性的事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同样不是一件个人的、主观的事情,而必须依据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加以解决。针对异性我是什么立场?典型的个人构想同样是一种错误的构想。只有仔细考虑涉及 两性关系的所有问题,人们才能谋得解决的正道。诚然,对解决爱情与婚姻问题正道的任何背离,都说明存在人格缺陷。此外,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不当而引发的诸多不利后果,也可以透过底层的人格缺陷进行阐释。
所以,从个体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对方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无所不能。它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贯穿于他所有的行为当中。因此,倘若这个目标是力争成为社会一员,即定向于生活有用的层面,那么这种目标的印迹就会体现在个体所有问题的解决当中。所有的解决办法都将反映出卓有成效的有用性,在这种富有成效且有用的活动中,个体也将获得快乐并体会到个人的价值和力量。与此相反,如果这个目标定向于生活无用的个人层面,那么个体就无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因此也就无从体会这些问题合理解决带来的那种欢乐。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存在关联,而且只会变得更为紧密,因为在社会生活中源于这些基本问题的特定任务,只能在社会或群体环境当中合理展开,或换言之,它们只能基于社会情感之上展开。实际上,当我们的感觉器官随着社会生活的刺激在视觉、言语、听觉上——在我们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伙伴、朋友和老师的交往中——得到相应的发展时,这些任务在我们的童年早期就已经开始。它们还以同样的方式持续一生,故而个人若与同伴脱离交往,那他注定将会迷失。
因此,个体心理学坚持认为,凡是对社会有用的必然“正确”。它认为对社会规范的任何背离都是对“正确”的违反,并与客观法规和客观现实必然性发生冲突。这种与客观必然性的冲突首先会让违规个体产生无用感,同时还将引起那些忿恨者更为强烈的报复。可以说,对社会规范的背离亵渎了一种内在的社会理想,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意或无意地心怀这种理想。
由于格外强调把社会意识当作个体发展的一种测试,所以个体心理学发现要理解并评估任何儿童的生活方式实属容易。因为儿童一旦直面生活问题,马上就会表明自己是否准备充分,正如他的考试准备一样。换句话说,他会表明自己是否拥有社会情感,是否拥有勇气和理解能力,是否大体上心怀有用的目标。随后,我们会力图找出他奋进的方式和节奏、他的自卑程度、他的社会意识水平。所有这些紧密关联并相互渗透,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裂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始终不可分裂,直至建构的弊病暴露之后,另一种重构才会发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