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手持人间一束光(梁永安倾情推荐,一个外卖骑手用诗歌诠释生命的内涵与价值。)

手持人间一束光(梁永安倾情推荐,一个外卖骑手用诗歌诠释生命的内涵与价值。)

素人写作,从外卖小哥到诗坛新星,带你领略平凡生活中的非凡诗意,用诗意探寻人性的深度与广度,感悟生命的真谛。

作者:王计兵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1月 

ISBN: 978702019005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5.99

类别: 文学 新书热卖榜, 中国现当代诗歌 SKU:677db963a15f9082ca728ad9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90058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手持人间一束光》是外卖骑手王计兵的全新诗歌力作

这次,他决定要摘掉“外卖诗人”标签,用诗歌阐释了他所感知的物质世界背后的精神意义。

 

  • 探寻人性的深度与广度,感悟生命的真谛

王计兵的诗句里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 他用诗歌记录了世间人情冷暖、悲欢离合,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

诗人用最朴素、最真诚的情感记录了世间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用诗的语言诠释生命的内涵与价值。

 

内容简介

《手持人间一束光》是外卖骑手、诗人王计兵继《赶时间的人》之后又一全新诗歌力作,更是最平凡、最草根的劳动者用他的经历诠释的属于底层劳动者的“诗与远方”。他在送外卖的间隙,把生活中的诗意灵感随时记在烟盒上、废纸上,写成一首首感人的诗歌。作品既是对日常琐碎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人性光辉的深度挖掘,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他用最朴素、最真诚的情感给这个世界传递出一份温暖:即便手持一束微光,也能照亮自己的路,温暖他人的心房。

作者简介

王计兵

外卖骑手,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徐州人,长期生活在江苏昆山。骑行16万公里穿梭于城市街巷间,利用送外卖的间隙创作5000余首诗,2022年因一首写外卖员的诗歌意外走红网络,被央视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上百家媒体广泛报道。先后出版诗集《赶时间的人》《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低处飞行》等。曾获江苏省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诗歌奖等多个奖项。

目  录

第一辑:秩序与法则

手持人间一束光 ╱ 002

合影 ╱ 004

一个外卖员和一位夜摊大嫂的三次相逢 ╱ 006

烤火 ╱ 008

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 010

感应门 ╱ 011

结构 ╱ 012

我喜欢 ╱ 013

穿过广场去取餐 ╱ 014

新年好 ╱ 015

寻人启事 ╱ 016

定位 ╱ 017

刷屏 ╱ 018

分身术 ╱ 020

擦夜的人 ╱ 022

真相 ╱ 023

受气 ╱ 024

盛夏 ╱ 025

高温 ╱ 027

天干物燥 ╱ 028

傍晚 ╱ 029

大概是爱情 ╱ 030

疲劳驾驶 ╱ 032

今夜月正明 ╱ 034

日子 ╱ 036

好好吃饭 ╱ 037

麻雀 ╱ 038

安检 ╱ 039

第二辑:亲情温度计

人世间 ╱ 042

清明节 ╱ 043

母亲 ╱ 044

岳母 ╱ 045

钱包里的老照片 ╱ 046

临界期 ╱ 047

信物 ╱ 048

父亲的通讯录 ╱ 050

活着的人 ╱ 051

落满灰尘的幸福 ╱ 052

南方一直没有下雪 ╱ 053

排除法 ╱ 054

如果我有一片草地 ╱ 056

影子 ╱ 057

送女儿去车站 ╱ 058

家 ╱ 060

过期食品 ╱ 062

土墙 ╱ 063

乡愁 ╱ 064

母亲的身高 ╱ 066

母亲望着我 ╱ 068

数人 ╱ 069

母亲,我想和您谈谈诗 ╱ 071

菠菜 ╱ 073

秋风 ╱ 075

独坐 ╱ 076

母女 ╱ 077

习惯 ╱ 078

衬衫 ╱ 079

保证 ╱ 080

准备 ╱ 081

第三辑:事物的重量

换算法则 ╱ 084

护坡 ╱ 085

民工 ╱ 086

角度 ╱ 087

孤独 ╱ 088

一群老人在谈论墓地 ╱ 089

理想 ╱ 091

空夜 ╱ 092

朋友 ╱ 094

失重 ╱ 095

鞋带 ╱ 097

新瓷碗 ╱ 099

无题 ╱ 100

筐 ╱ 101

苍蝇和地图 ╱ 103

白 ╱ 104

我想把一首诗一字排开 ╱ 106

二郎腿 ╱ 107

好刀 ╱ 108

品茶 ╱ 110

废弃的铁轨 ╱ 111

花瓶 ╱ 113

打铁 ╱ 114

风筝 ╱ 115

刀鞘 ╱ 116

流沙 ╱ 118

立交桥下 ╱ 119

粽子 ╱ 120

故人重逢 ╱ 121

三种心情 ╱ 123

假山 ╱ 124

扫地僧 ╱ 126

井 ╱ 127

第四辑:万物皆有灵

顺从 ╱ 130

荒滩 ╱ 131

数羊 ╱ 133

桃花 ╱ 134

草地 ╱ 136

挂在电线上的雨水 ╱ 137

雪地 ╱ 139

大树 ╱ 140

江边独坐 ╱ 141

在故乡遇到一场大雪 ╱ 142

春风 ╱ 144

在棋子湾遇到大海 ╱ 146

狩猎 ╱ 150

寒流 ╱ 151

大雪天 ╱ 152

绿化树 ╱ 153

种子 ╱ 154

野花 ╱ 155

池水 ╱ 156

落日 ╱ 157

草 ╱ 158

大雪往北 ╱ 159

默不作声 ╱ 161

落雪 ╱ 162

倒春寒 ╱ 164

所有的河流还在路上 ╱ 165

赞美 ╱ 167

池塘 ╱ 168

你看天空就要黑了 ╱ 170

听风 ╱ 171

赋月亮 ╱ 172

阿尔山的水果 ╱ 176

阿尔山的草 ╱ 178

倒影 ╱ 180

艾山 ╱ 181

芦苇 ╱ 183

一只蚂蚁在搬枯叶 ╱ 184

后记 文字的力量是生命里的一束光 ╱ 186

前  言

序言

王计兵:正在发光

陈朝华

外卖诗人王计兵破圈出名之后,很多朋友和媒体都很好奇我当初是如何发现并把他“推”红的。其实这真的是个无心插柳之举:某天早晨,在我们“ 正知书院”媒体老炮读书群里,有朋友分享了《赶时间的人》那首小诗,我觉得立意独特,很有生活质感,文本也很简练有张力,便随手截图转发到我的微博上,只写了很随意的附言:“偶然读到一位外卖骑手写的诗,推荐。”没料到这条微博迅速引发轰动,不到两个小时,那条微博转评赞过万,阅读量更是飙升到千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凭借多年玩微博的经验预感,这首诗要火了。

第二天,我那条微博转评赞超6 万,阅读量破2000 万,《赶时间的人》那首诗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不断发酵裂变,我将自己感知到的互动反馈,半带炫耀地再次发了微博并更新到朋友圈,很快引发专业的诗歌网站如中国诗歌网和多家传媒机构的关注,各种采访接踵而至,并开始聚焦到王计兵“外卖骑手”的身份,后续的故事,就不赘述了。

我认为,正是外卖员卑微的社会底层身份与《赶时间的人》一诗撼动人心的穿透力所形成的反差与冲突,所激发的“弱传播”效应,击中了算法的靶心,从而把王计兵推到了前台,成了流量时代的幸运儿。因此,我在回应媒体提问时一再强调,是算法成就了王计兵,我的推荐,我个人的影响力,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子的作用。

当然,也有一些人质疑这首诗是否值得如此多的关注与赞誉,当时我特意在微博上发了一段短评作为回应:一首诗只要能准确表达作者的现实体悟、清晰传导作者的真挚情感,就基本成立,其他的意境、韵律、结构、遣词造句并非那么重要。至于是否引发共鸣共情,取决于多大程度能触动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而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产物,所谓诗无达诂,各美其美。王计兵那首《赶时间的人》能打动无数读者,有作者身份的现象映射之审美铺垫,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作品本身隐忍而充满张力。

此后,我基本不再就此事公开发声。他的命运也许因我无心之举而改变,但我希望能做到“事了拂衣去”,只在微信上和他维系君子之交足矣。直到此次,王计兵的第四本诗集将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问世,他再三转达出版方的诉求,一定要我写篇序言。盛情难却之中,我不得不往事重提凑字数,也算给读者们比较系统的解解密。

王计兵在成名之后依然葆守着谦卑与清醒的品质,他依然本份地沿着过去的生活轨迹坚韧前行,笔耕不缀甚至进入加速期,那种沉浸于一悟一得中拥抱诗意降临的小确幸,那种纯粹、自在与快意,我是心有戚戚的。

我觉得,王计兵是懂得感恩、有所敬畏且有自知之明的。他也许知道自己天赋不高、学养有限,所以更相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涌动在他作品中的生命强力、精神渴求和悲悯内蕴,呈现出的,是他的生活本色。

是的,他就是一个扎根生活的本色写作者。他很好地平衡了诗歌写作的专注与生活态度的松弛,既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韧,也有“我手写我心”的超然,他的洞察细腻而真切,他的倾诉内敛且丰富,他的文本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一种野生、原始的力量。诗如其人,人如其诗,王计兵做到了,因为他始终活在真实中,一直在本色中抒情、宣泄、呐喊与思考。

既然要写序言,还是说说这本诗集吧。《手持人间一束光》中,王计兵以“秩序与法则”开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展现了社会生活的秩序和个体在其中的角色。他的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各种真实的侧面和横截面,鼓励读者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反思、审视、叩问,甚至矫正周遭的浮躁与喧嚣。“亲情温度计”则是对家庭和亲情的深情赞美,王计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让读者感受到了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亲情始终是最坚实依靠的后盾。“事物的重量”是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深刻思考。王计兵通过对日常事物的观察,揭示了他所感知的物质世界背后的精神意义,以及平凡事物背后的无言深意。而在“万物皆有灵”中,王计兵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他的诗,有对自然之美的颂歌,有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皆有情,一山一水皆有灵,引领人们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重新发现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意义。

总之,王计兵《手持人间一束光》中的诗篇一如既往地质朴、粗粝,每一行诗句都是从生活的土壤中野蛮生长出来的,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岁月的积淀。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对生活细节进行深度捕捉、对人性深处进行温柔地触摸,在平凡中发现非凡,在残缺中想象完美,在疲惫中重构激情,在人间烟火中寻找诗意。王计兵的诗歌,就像他手中的一束光,不仅照亮了他自己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无数心中有梦、不信宿命的普通人。

王计兵在给我赠书时曾题签:我不发光,我只是靠近了光。现在,我要说,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束光,他自己,也正在发光。

媒体评论

王计兵的诗歌来自历史最承重的那一面,每一行都流淌着社会生存深处的冷暖。他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打工生涯里,抓住张驰之间的裂隙,把一个个瞬间的感发写在纯净的纸上,给当下的文学打开一片淳朴的新空间。这是中国文学人最需要的诗意,它充满乡土的坚韧,又张扬着深情的想象,让这个紧张的世界看到了劳动者的力量。如他所写:“大地上没有时间穿不透的事物,哪怕生活有时如同坚冰。”王计兵诗歌的意义不仅仅属于他个人,也属于我们的时代。在历史性的社会转型中,新文学的萌芽总是来自大地深层的生存体验,在他的诗歌中,不但有“劳者歌其事”的传统,更有普通人对生命的省察。这种创造性写作的张力,赋予这本诗集不一般的光泽。

——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旅行摄影师  梁永安

 

王计兵通过对日常事物的观察,揭示了他所感知的物质世界背后的精神意义,以及平凡事物背后的无言深意。他的诗,有对自然之美的颂歌,有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皆有情,一山一水皆有灵,引领人们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重新发现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意义。

——资深媒体人、诗人 陈朝华

 

在王计兵的诗里,我们可清晰地触摸到爱和良知的温度,良知在任何时候都是诗的发端,也是诗之灵魂。王计兵的诗之所以能被更多人关注到,与他对社会和生命有独特的认知有关,他想展示的是自己生命的姿态,想表达的也是自己对世界的爱和理解,哪怕这姿态和爱再笨拙再凌乱,与正常的方式再不相同,但诗人却保持了它们的真实和完整。诗人虽然是在送外卖的间歇,匆匆记下涌向心头的诗句,他却在代表人类,来描摹他们的心灵和个性。诗人试图解开一切桎梏人类心灵的理念镣铐,他自由地看,自由地说,以使自己进入一个自在的世界。

 

——学者、评论家 叶匡政

在线试读

独坐

白菜活着

萝卜活着

辣椒活着

地上落叶稀薄

冬天还没到

我的父亲死了

从现在起

父亲疼爱过的人

我开始崇敬

父亲记恨过的人

我开始原谅

 

数人

昨晚,我和爱人

并排躺在床上

黑着灯

挨家挨户,数人

数村庄里已经去世的人

数了半个村庄

没有一户能够幸免

 

后来我们又

挨家挨户

数新增的人口

像是在一片树林的树坑里

重新补栽了树苗

让树林继续保持住

树林的样子

 

数着数着

我率先睡着了

早晨,爱人说

我夜里的呼噜声

像锯,拉了一夜

 

换算法则

这座大楼没有建成之前

父亲曾用脚步丈量过建筑地的周长

并由此推算出

每年可产八百斤小麦

一千斤玉米

如果秋粮改成红薯

产量更高

如今这座大楼拔地而起

每天看见员工上下班

进进出出。我想到的

仍然是田野、庄稼和粮仓

 

新瓷碗

一只有裂纹的瓷碗

在饭桌上

而另一摞崭新的瓷碗

在一旁的碗柜里

等待着

可是,直到母亲过世

那些新瓷碗,一直没有等到

摆上饭桌的机会

 

我们曾经相信

一只有裂纹的瓷碗

肯定熬不过母亲

所以才会

不断地买来新瓷碗

 

废弃的铁轨

我听到冰凉的铁

对锈说想念

我也告诉它

在我小时候

学校吊着的一小节铁轨

代替钟

铁轨一响

我们就可以冲出教室

有时去河里摸鱼

有时去田野里捡麦穗

还有一次

父亲用自行车捎着我

去九公里以外的岔道口

看一列列绿皮火车

哐当哐当地驶向远方

从那时起我知道

有一种可以说话的铁

叫作铁轨

 

打铁

每当农忙来临之前

父亲就会拎着一些旧铁

走进铁匠铺

每次我都期许父亲可以打一把剑

或者匕首

削铁如泥

可父亲每次只会打来锄头、镰刀

父亲过世后

我在老院子找到一些废铁

可我跑遍了附近乡镇

再也没有发现一家铁匠铺

江边独坐

我在江边独坐良久

像一个锚

被船只弃在岸上

尽管我如此努力

除了让往事生锈

并不能让任何事物

停顿下来

太阳还在不断下坠

浸泡着它的江水,不断地变红

映衬着我,不断地生锈

 

种子

大地从不会遗落

多余的种子

所以秋天和春天之间

总是夹着冬天

那些鸟群集体落下来

在田野里跳跃,叽叽喳喳

多么幸福

我也是其中的一只

我们从不把

田野里的种子啄得干干净净

抢先评论了 “手持人间一束光(梁永安倾情推荐,一个外卖骑手用诗歌诠释生命的内涵与价值。)”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汪国真精选集(精装)(青春、励志、温暖的主题,优雅、清浅、睿智的诗行,与顾城、海子、北岛共创当代中国诗歌的辉煌,与三毛、席慕容、金庸构建90年代的青春记忆,一代诗坛“白马王子”的诗作、散文、书画精选)

EUR €22.99
加入购物车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EUR €34.97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浮生六记+闲情偶寄+小窗幽记+随园食单(精选底本全校无删节)

EUR €100.99
加入购物车

今日店休

EUR €2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