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书写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189618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李娟、鲁敏、金仁顺、黄咏梅、石一枫、李宏伟、葛亮、滕肖澜、闻人悦阅、路内这些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七〇一代,他们走出五〇年代、六〇年代的“大时代”,越来越多的作品进入被讨论的范畴,他们开始让“个人”不断地“换新颜”,以“叙事个人”的力量不断创造自我。
- 在充满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中,“自我”已经成为全球化、都市化在个人身上的投影,进而衍生为一个哲学命题。如何理解复杂的自我?七〇一代作家们用不同的“隐含作者”身份搭建桥梁,理解自我、表达自我、创造自我,建造起新的文学世界,获得某种程度的表达自由。
- 《创造自我》是一本帮助我们走近七〇一代作家“文学自我”的密码本,从这本书,我们走近他们的写作;从这本书,我们得以观照当下、发现自我。
内容简介
《创造自我:七十年代生人的文学选择》为文学博士岳雯的评论新著,本书细读10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将文本逐一拆开,潜下文学的海平面,捕捉光与暗交接的神迹瞬间,探讨70后作家们如何从文学的“自我”漂浮跃向故事的对岸,从而完成对消失与永恒、人物与时代的理解。
在线试读
- 精彩语摘
- 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我一遍又一遍翻看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温暖——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
——李娟(作家,著有《我的阿勒泰》)
- 人的一生就应该像一条河,开始是涓涓细流,然后,它激烈地奔过巨石,冲越瀑布。渐渐地,河流变宽,两边的堤岸也远去,最后,它自然地融入了大海。
——鲁敏(作家,著有《金色河流》)
- 某种意义上,所有的文学都应该是“日常写作”。
——金仁顺(作家,著有《白色猛虎》)
- 写作无非是在追问我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我们。
——黄咏梅(作家,著有《小姐妹》)
- 这是一支面目模糊、好像由影子组成的队伍,人人沉默不语,脸上黝黑一片。
——石一枫(作家,著有《借命而生》)
- 领骑着亘古未有的大军,冲向沙粒的汪洋,要在夜晚虚无的靶心深处,拔下那支昨日之弓。
——李宏伟(作家,著有《国王与抒情诗》)
- 多年来,《据几曾看》摆在案头。写作前后,我时不时会翻一翻。不为别的,只是视之为习惯,作沉淀心智之道。
——葛亮(作家,著有《北鸢》)
- 如果上海是座不夜城,是个发光体,那么,生活在上海的人们其实在光芒中间,是灯下黑。我们被光芒包裹着。
——滕肖澜(作家,著有《心居》)
- 别人怎么看你,不打紧,你自己别把自己看死了,非要把自己是什么人说个清楚——那没有意思——按做人的道理做人罢了。
——闻人悦阅(作家,著有《琥珀》)
- 某些年份像大海中的深谷,地壳板块之间难以弥合的边界,解释它们需要巨量的因果关系
——路内(作家,著有《雾行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