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未出茅庐便洞悉天下大势,羽扇一挥尽显名相风采,带你走近卧龙军师诸葛亮。
☆从一介布衣到蜀汉丞相,讲述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以全新的视角解读经典事例,展现诸葛亮的忠义、智勇。
☆总结适用现代社会的处世谋略之道,助你驰骋职场、商场,迈向成功人生。
☆你还将结识多位英雄人物,感受乱世风云。
☆即便褪下演义中的神化光环,诸葛亮依然是中国人心中的无双国士。
“智圣”诸葛亮虽已逝去千年,影响力却持续至今,而他为人处世的智慧亦从未过时。本书甄选《三国志》《三国演义》等古籍中的经典事例,将诸葛亮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激烈的政治博弈、军事斗争,深入剖析诸葛亮过人的政治韬略、高超的领导艺术、灵活的处世法则,并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总结出能为今人所用的谋事技巧、成事法则,助你在人生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第一章 蛰伏十载:砥砺深耕,志当存高远
志当存高远,慕先贤
读书需静心专一
拜能者为师
选择和步伐一致的人同行
第二章 卧龙出山:收放自如,方能事半功倍
做足准备,静待时机
良禽择木而栖
避而不见,好事也要多磨
献策隆中,有大局观才会有大作为
投身实践,从点滴做起
闲中布子忙中用
面对强敌,适时放弃
第三章 赤壁之战: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舌战群儒的风采
智激孙权、周瑜,促成联盟
草船借箭,化解危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怨人不如修己
第四章 建立蜀汉:刚柔并存,宽严有度
当好“输血包”,助刘备汉中称王
对法正网开一面
制定《蜀科》,依法治蜀
同僚相处之道
巧妙处理君臣之情与兄弟之情
铁腕宰相,从严治下
第五章 临危受命:成大事者,必善用人
白帝城托孤
安居平五路
任人唯贤,量才任职
“吾心如秤”,赏罚分明
以身作则,方能驭人
第六章 南征北伐:深谋远虑,尽人事听天命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孙刘破冰,联盟才能存活
七擒孟获,智收人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
马谡失街亭带来的启示
提前布局,培养继任者
第七章 鞠躬尽瘁:智者不惑,莫以成败论英雄
屡败屡战
《诫子书》中的教育智慧
卧龙军师,千古流芳
诸葛亮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气度非凡,而且才华出众,智谋过人,令世人敬仰不已。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兵如神。
他知人心、懂进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他上为君,下为民,不贪权势、不谋私利,鞠躬尽瘁。
…………
诸葛亮的身上有太多闪亮的标签,他是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以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如果不是积劳成疾而终,他或许可以改写历史。
不过,历史终究不能改写,诸葛亮也终究无力光复汉室,但这并不妨碍诸葛亮拥有闪耀的人生。
本书以诸葛亮的生平事迹为主线,探究三国时期蜀汉“智囊”诸葛亮的智慧人生。
诸葛亮并非天生奇才,其蛰伏十载,砥砺深耕,启迪后人志当存高远;未出茅庐便洞悉天下大势,扶持贫弱的蜀汉争得三分天下,其收放自如、投身实践的处世哲学值得学习;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其能言善辩的好口才让人叹服;治理蜀汉清正廉明、宽严有度,其刚柔并济的管理智慧发人深思;临危受命,量才任职,其扬长避短的用人之道令人称赞;深谋远虑,南征北伐,其坚忍不拔的精神催人奋进。此外,诸葛亮的育儿智慧也给人以深刻启发。
隆中对、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其中任何一个经典案例都足以让一个人名垂青史,偏偏这些智谋皆出自诸葛亮一人,如何不令人敬佩!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无论是史实记载,还是小说演绎,抑或是戏曲艺术中塑造的诸葛亮,都让人们记忆尤深,大为敬服。
阅读本书,相信你对诸葛亮一定有全新的认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刘备与孙权顺利结盟,两方结成的同盟军在赤壁与曹操率领的几十万大军隔江对峙。为了一举击败曹操,诸葛亮与周瑜在经过一番缜密的分析后,共同制订了一个“火攻”的计划。
曹军将士大多是北方人,不善水战。曹操不知该如何解决北方士兵晕船的问题,这让他苦恼不已。埋伏在曹营的庞统向曹操献上连环计,即将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在一起,增加稳定性,将士行走在船上,便不那么容易晕船。曹操听从了庞统的建议,下令将战船用铁索连接在一起。
这就为实施火攻之计埋下了伏笔。然而,如何顺利实施火攻,却成了周瑜的一块心病。
其实,曹操早已想到了敌人火攻的可能。曹操手下谋士程昱和荀攸提醒曹操防范火攻,但曹操十分自信地认为:要用火攻,必须借助风势,而当下正值冬季,江东吹的是西北风,敌兵都在南岸,敌若用火攻,则无异于引火自焚。
这也正是让周瑜苦恼的原因。
先前,周瑜曾与部下黄盖上演了一出“苦肉计”的戏码,随后黄盖写了一封信托人送给曹操,信中假意向曹操投诚。这其实是为了制造接近曹军水寨的机会,一旦曹操入了圈套,孙吴大军将在黄盖“投诚”的那一天实施火攻计划。
在精妙的部署下,黄盖的苦肉计果然奏效,一切准备妥当。如此一来,火攻的条件全都完备,只差最重要的“东风”了。然而,左等右等,孙刘大军却一直等不来东风,火攻计划因此一再搁置。战况拖得久了,形势不容乐观,这才拖出了周瑜的心病。
诸葛亮看出周瑜的难处,于是对周瑜说自己自有妙法借来东风。见诸葛亮一脸自信的样子,周瑜将信将疑。
某一天,诸葛亮设下祭坛,然后煞有介事地开坛作法,果真“借”来东风。其实,所谓的开坛作法不过是个障眼法,诸葛亮是通过夜观星象及观察日间的气温变化准确地推测出哪一天会起东风。
那一日,当风向逆转的那一刻,战争的局势也随之改变。
东南风大起,这破天荒的“神迹”让孙刘联军士气大盛,在周瑜的指挥下借助火船的攻击杀过江去,将曹操的水寨烧成灰烬,八十万大军也被杀得七零八落,全军覆没了。
诸葛亮回到刘备军中,马上给各位将领委派任务,赵云、张飞、关平、刘封等将都有重要军事行动,却单单没有派出关羽。这是因为诸葛亮担心关羽重情重义,会念及曹操当年的恩情,放走曹操。但关羽当即表态,不会顾及旧情,并且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见羽态度如此坚决,就派他到华容道拦截曹操。
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当曹操带着残兵败将路过华容道向关羽求情时,关羽不忍心杀害曹操,真的把曹操放走了。回营复命时,各位将军都立了大功,唯独关羽向诸葛亮请罪。诸葛亮知道关羽是故意放走了曹操,既然有军令状,只能按军法处置,准备将关羽斩首。危急时刻,刘备亲自为关羽求情,诸葛亮才免去关羽死罪。
至此,赤壁大战以孙刘联军大获全胜而告终,刘备的实力也开始以荆州为根本发展壮大起来。
懂得借助外力
借东风的典故虽然是虚构的,但孙刘联合本质上就是一场借来的东风。
不论刘备还是孙权,凭借自身的实力或条件都无法单独对抗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孙刘两家的奇人异士纷纷出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这正是诸葛亮谋划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有的人遇到问题只知道单打独斗,面对失败的结果,就自认倒霉,觉得时运不济,感慨命运不公。殊不知,即便武力强大、天下无双的吕布,最终也因为单打独斗兵败身亡,何况我们一个普通人呢?但是,只要懂得借助外力,取长补短,即便能力有限,也有颠倒乾坤的机会。
要懂得创造机会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孙刘联合达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壮大了对抗曹操的力量,但仍远远不是曹操的对手。面对一个统一了北方、平定了中原、在东征西讨的战争中所向披靡的强敌,实力上的悬殊,导致有利于联军的机会少之又少。
虽说赤壁之战是“万事俱备”,但倘若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所谓的“万事俱备”,只有少数的有利条件是利好诸葛亮和周瑜的,除了“曹兵远来,水土不服”“在荆州不得人心”等条件外,庞统的“连环计”,黄盖的“苦肉计”,都是孙刘方主动创造的机会。
万事俱备,并不是天命所归的结果。有的人天赋平平,甚至有先天缺陷,面临重重困难,却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条康庄大道。比如,安徽的一个年轻人,自幼患病无法独立行走。在常人眼里,上天给他留下的是一条“绝人之路”,但他却以自己的经历和病症为契机,以自己的身体作为实验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成功研发出能够帮助残疾人站立行走的外骨骼器具,既实现了创业,也使自己获得了站立行走的机会,他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扭扭车男孩”。
现实中,很多人明明拥有健全的心智和身体,甚至拥有一些不错的条件,却总是抱怨没有机遇,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时运不济,认为自己只要有机会,就必然能够逆袭成功,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很多人的“万事俱备”,都是“尽人事”的结果,没有过往的无数努力和铺垫,机会是不会主动送上门来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