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60158
《祛魅》
★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神化别人就是矮化自己,不要轻易低估自己。
★别人想让你看到的,都是他精心设计的。关掉滤镜,那些“脚本”远没那么高深。请别对真实的自己恐惧,允许一切发生。不要反复用他人的长处度量自己的短板,相比差距,更要看清属于自己的优势。请勇敢当自己人生的主演,放下对权威的崇拜,做自己内心的追随者。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要紧。
★停止崇拜、美化、迷恋他人,对别人祛魅,与自己和解,找到稳定的心力锚点,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被他人迷惑不是你的错!只因你缺少看清真相本质的方法!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专家重磅作品,帮你从7个维度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收获内在的坚定。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和处境中,都能坚守自我,游刃有余。
《本自具足,无须外求》
★向外求,十年如一日,向内求,日日如新生。
内求诸己,不假外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点亮自我圆满的能力。
★我本自足。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圆满的自己,但随着我们在生活中吸收大量负面能量后,我们会误把“你没有”“你匮乏”“你不足”“你不行了”这些负面能量与我们自身关联起来。但只要你回归内在,你就会发现,在你心里,住着一个金光灿灿的你,那个人爱你,支持你,能帮助你获胜、得到欢乐与安宁。
★当代年轻人的行动手册,帮你在繁杂的世界和纷繁的欲望中找到自己,忠于自己,活出自己。
《祛魅》
拨开表象的迷雾,直面事物的核心,去理解关于人的真相。比关注他人更重要的是发现自己。本书作者从七个维度入手,帮助读者对关系祛魅、对群体认可祛魅、对被爱祛魅、对痛苦祛魅、对自我存在祛魅、对控制感祛魅、对社会关系祛魅,从虚幻中走出来,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在祛魅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的心力锚点,重新拥抱真实的生活,开启精彩的人生。
《本自具足,无须外求》
人生的一切,都始于心,终于心。唯有不断向内追求,让自己内在充实,你才不会整天去计较外部世界的是非。人到了一定境界就会明白,那些身外之物往往在热闹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价值,而内在的富足才是人生质量的分水岭,决定着你的未来走向和人生幸福。
摘自——《祛魅》
遗世独立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出现问题时,遭受人身攻击时,存在感会被削弱。要想重新获得存在感,要么努力修复关系,把自己重新编织进群体和社会之中,要么对人身攻击进行抵制及创伤后修复。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即反其道而行之,采用逆反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存在未被摧毁、坚定且不可撼动。遗憾的是,以此获得的存在感是虚妄的,事实上还是在削弱存在感。
通常说来,跟社会保持距离的人不爱讲话,不习惯直视他人,不喜欢聆听他人,他人说话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听。他们习惯于在一切社会交往中展现高高在上的冷淡。
在这种冷淡背后,隐藏着对存在感的极度渴望。为了抵抗存在感的消散,为了抬升自己,获得优越感,才会如此突出自己与社会有何不同,但他们的最大收获很明显不过是想象中的尊严。在这种流放自己的态度中,隐藏着对社会和他人的抗争和敌对情绪——既然不能通过他人的认同而获得尊重,那么不如通过对他人的拒斥、贬低而自得意满。
这种孤独的特征不仅会出现在个人身上,还会出现在社会组织中。众所周知,一些家庭不愿跟外界往来,将自身严密封锁,其对外界的敌对情绪、傲慢、优越感都在这种表现中展露无遗。阶层、宗教、种族、国家也可能拥有孤独、自闭的特征。
把人类分成不同的民族、宗教派系、阶层,相互隔绝、拒斥的倾向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也是人类历史中纷争不断的原因之一。而从小的视角上看,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纷争不断、太多的人深陷痛苦之中的原因之一。从根本而言,一切都是对存在感的争夺而已——不是通过互相支撑,而是相反。
采用以上“逆势”途径获得存在感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因爱和被爱而产生的温暖感。这是他们拒斥他人、贬低他人、自我标榜的深层原因。他们尝试夺走他人的尊严,以彰显自身优越感,消除内心不安,但此举却会不断拉大他们跟其他人的距离,不断加剧他们的孤独,最后使他们沦为“孤家寡人”,存在感有名无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