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95801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责任编,主要内容包括事故责任认定、特殊性质车辆、特殊活动事故、特殊偿付主体、混合责任情形。中编为赔偿编,主要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下编为保险编,主要包括一般原则规定、机动车交强险、机动车商业险。附录包括本书典型案例来源及载体索引、交通事故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2021-2023年全国各地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上编 责任编
事故责任认定
1.事故认定书证据效力——事故认定书,不服可起诉?【事故认定】
2.意外事故与民事责任——事故属意外,责任谁来担?【意外事故】
3.无法认定责任的处理——责任无法定,过错靠推定?【无法定责】
4.二次事故与连环事故——连环事故伤,责任如何分?【二次事故】
5.事故无责与民事赔偿——事故无责任,侵权亦当赔?【民事责任】
6.行人违章与责任比例——行人有违章,责任如何分?【行人违章】
7.行人全责与赔偿义务——行人负全责,撞了算白撞?【行人全责】
8.事故主次责任与赔偿——责任分主次,赔偿何比例?【主次责任】
9.同等责任与事故赔偿——事故同等责,赔偿各一半?【同等责任】
10.非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均非机动车,损害如何赔?【过错责任】
特殊性质车辆
11.无偿借用车肇事责任——借车出事故,损失找谁赔?【出借车辆】
12.承租车辆的赔偿主体——租车出事故,损失如何赔?【租赁车辆】
13.借名车主的法律责任——借名办登记,该负何等责?【借名登记】
14.套牌车肇事责任主体——肇事套牌车,谁是责任人?【套牌车辆】
15.挂靠车辆的责任区分——挂靠车肇事,是否连带责?【挂靠车辆】
16.分期付款车肇事责任——分期付款车,谁负事故损?【分期付款】
17.盗抢机动车肇事责任——盗抢机动车,车主有无责?【盗抢车辆】
18.擅自偷开机动车肇事——偷开他人车,肇事该谁赔?【擅自偷开】
19.未过户车辆事故责任——买卖未过户,肇事谁来赔?【未办过户】
20.特种车辆优先通行权——特种机动车,肇事怎定责?【特种车辆】
特殊活动事故
21.无偿搭乘的车主责任——好意搭乘车,肇事车主赔?【好意同乘】
22.情谊活动中事故责任——相约户外游,车祸共同担?【情谊活动】
23.帮工活动中事故责任——帮工出车祸,损失谁负担?【帮工活动】
24.代驾情形与事故责任——代驾出事故,赔偿谁之责?【代驾肇事】
25.维修期间的车辆损害——车辆维修期,事故谁之责?【维修车辆】
26.学习驾驶员事故赔偿——新手出车祸,教练陪练责?【培训陪练】
27.事故救援期间的损害——事故救援期,损害谁赔偿?【事故救援】
28.上下车辆时事故致损——上下车受伤,是否车方责?【上下车辆】
29.乘客非事故损害赔偿——乘客受损害,车方有无责?【安全保障】
30.非道路事故责任承担——非道路事故,责任如何定?【特殊交通】
特殊偿付主体
31.雇员受损与雇主赔偿——雇员事故伤,雇主是否赔?【雇员损害】
32.雇员肇事与雇主责任——雇员闯的祸,对外雇主赔?【雇主责任】
33.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胎儿未出生,事故可索赔?【胎儿利益】
34.无名受害人死亡赔偿——死者无名氏,损失如何赔?【无名死者】
35.侵权人死亡赔偿主体——司机肇事亡,损失谁来赔?【赔偿主体】
36.受害人死亡求偿主体——受害人死亡,如何去求偿?【求偿主体】
37.涉外事故的特殊规定——外籍受害人,处理何特殊?【涉外事故】
38.高速公路管理者责任——高速路出事,管理者何责?【高速公路】
39.道路通行障碍致事故——道路障碍物,肇事谁负责?【通行障碍】
40.道路设施或设计缺陷——设施有缺陷,事故谁该赔?【道路设施】
混合责任情形
41.侵权责任与工伤赔偿——工伤已获赔,侵权再主张?【工伤赔偿】
42.违约与侵权责任竞合——乘车受伤害,违约侵权赔?【违约竞合】
43.两车相撞致他人损害——两车致人伤,是否连带责?【数人侵权】
44.承揽关系与事故赔偿——承揽人受伤,定作人赔否?【承揽关系】
45.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交通肇事罪,民事如何赔?【刑民冲突】
46.医疗侵权与事故责任——交通再医疗,两事故怎赔?【医疗侵权】
47.职务行为与法人责任——驾驶单位车,肇事谁负责?【法人责任】
48.侵权责任与人身保险——侵权已获赔,保险再一份?【人身保险】
49.夫妻关系与侵权之债——乘坐配偶车,受伤是否赔?【夫妻关系】
50.旅游过程中交通事故——交通肇事亡,旅行社何责?【安保义务】
中编 赔偿编
人身损害赔偿
51.交通事故医疗费赔偿——伤者医疗费,如何去主张?【医疗费用】
52.误工费赔偿原则确定——误工费赔偿,如何定标准?【误工费用】
53.护理费赔偿计算标准——护理人员费,如何定标准?【护理费用】
54.被扶养人生活费计算——扶养生活费,确定何标准?【被扶养人】
55.交通住宿营养等费用——差旅营养费,支付何条件?【其他费用】
56.后续治疗费用的索赔——后续治疗费,是否可再诉?【后续治疗】
57.精神损害抚慰金承担——精神抚慰金,多少如何定?【精神损害】
58.残疾赔偿金确定标准——残疾赔偿金,如何来确定?【残疾赔偿】
59.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死亡赔偿金,地域定标准?【同命同价】
60.死亡赔偿金法律性质——死亡赔偿金,是否算遗产?【法律性质】
财产损害赔偿
61.宠物犬损害赔偿责任——撞死宠物犬,损失如何算?【宠物侵权】
62.车辆贬值损失的赔偿——车辆贬值损,是否应当赔?【贬值损失】
63.车辆修理费赔偿范围——车辆修理费,是否能全赔?【修理费用】
64.机动车停运损失赔偿——因事故停运,损失应否偿?【停运损失】
65.鉴定费用等其他损失——鉴定等费用,损失都能赔?【其他损失】
66.车辆爆胎责任的认定——爆胎致事故,厂家有无责?【产品责任】
67.盗损车辆与物业责任——小区丢了车,物业是否赔?【物业服务】
68.经营场所与安保义务——机动车丢失,商家是否赔?【安保义务】
69.机动车购销合同纠纷——新车出故障,损失卖家赔?【购销合同】
70.赔偿协议的法律效力——事故已私了,协议有无效?【赔偿协议】
下编 保险编
一般原则规定
71.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追加保险人,共同做被告?【保险公司】
72.机动车险第三者认定——车上人员险,何为第三者?【车上人员】
73.挂车保险责任的赔付——挂车出事故,保险如何赔?【挂车保险】
74.过渡期三者险的性质——三者责任险,性质如何定?【过渡期间】
75.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保险订合同,效力如何定?【合同生效】
76.保险车辆的价值认定——保值和实值,哪个为标准?【保险价值】
77.争议条款的解释规则——条款有争议,如何来解释?【解释规则】
78.无证驾驶机动车认定——驾车需资格,如何算无证?【驾驶资格】
79.未注册年检保险赔付——车辆未检验,保险是否赔?【注册年检】
80.保险索赔时效的认定——索赔时间久,保险照样赔?【索赔时效】
机动车交强险
81.酒驾肇事与保险赔偿——酒驾出事故,保险赔不赔?【醉酒驾驶】
82.无证驾驶与保险责任——无证驾驶车,肇事保险赔?【无证驾驶】
83.保险公司追偿权行使——保险已理赔,能否再追偿?【保险追偿】
84.肇事逃逸与保险赔付——肇事司机逃,保险能否赔?【肇事逃逸】
85.未投交强险赔偿责任——未投交强险,肇事如何赔?【未投保险】
86.交强险比例赔付原则——多人数份保,保险怎分配?【比例赔付】
87.未办交强险过户责任——保险未过户,肇事照样赔?【保险过户】
88.超责任限额保险赔付——损失超限额,保险如何赔?【分项限额】
89.重复投保交强险赔付——两份交强险,出事都得赔?【重复投保】
90.损伤参与度与赔偿额——损伤参与度,是否应考虑?【责任构成】
机动车商业险
91.保险车辆与保险利益——投保他人车,保险赔给谁?【保险利益】
92.无责免赔条款的效力——事故无责任,保险赔不赔?【无责免赔】
93.免责条款的法律效力——免责有约定,是否生效力?【免责条款】
94.未办理保险批改手续——保险未过户,是否应当赔?【批改法条】
95.汽车自燃损责任认定——机动车自燃,损失怎弥补?【车辆自燃】
96.车辆盗抢险赔付原则——机动车毁损,盗抢险赔否?【盗抢险损】
97.车辆用途变更的认定——家用改营运,出险是否赔?【车辆用途】
98.车辆超载与保险拒赔——机动车超载,保险赔不赔?【车辆超载】
99.准驾车型与保险责任——小货开大车,肇事保险赔?【准驾车型】
100.理赔前置程序的效力——理赔设前提,是否有效力?【前置程序】
附 录
附录1:本书典型案例来源及载体索引(本书引用典型案例来源)
附录2:交通事故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本书主要引用法条来源)
附录3:2011—2024年全国各地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第四版修订说明
距离第三版修订已过去三年。此次修订,主要对交通事故纠纷领域相关规范性文件尤其是地方司法性文件做了一些更新或补遗,同时,对附录部分的损害赔偿标准做了相应更新。
行政法规方面,由于国务院《道路运输条例》2023年7月20日第五次修订并实施,各省地方法规亦做了相应修订,江苏、安徽、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做了相应更新。
地方司法性文件方面,更新了河南高院《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审理中疑难问题的解答》(2024年5月),北京高院、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关于印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解答(一)〉的通知》(京高法发〔2024〕534号 2024年4月30日),山东高院审监二庭《关于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一)》(2024年4月),广东高院《关于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指引》(粤高法发〔2024〕3号 2024年1月31日),补遗了安徽亳州中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裁判指引(试行)》(2020年4月1日)、安徽黄山中院《关于印发〈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相关事项的会议纪要(试行)〉的通知》(2019年9月2日 黄中法〔2019〕82号)、陕西榆林中院《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调研座谈会会议纪要》(2018年1月3日)等十余份文件。
废止的地方司法性文件方面,主要有: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2005年4月1日,2021年1月1日起废止);广东高院、省公安厅《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1996年7月13日 粤高法发〔1996〕15号,2021年1月1日起被粤高法〔2020〕132号文废止);江苏高院、省公安厅《关于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2005年9月1日苏高法〔2005〕282号,2020年12月31日被苏高法〔2020〕291号文废止)等。
附录部分的损害赔偿标准方面,本次修订对原有的2021年及后续2022年至2024年标准,结合各省份新出炉统计数据做了相应更新。笔者在收集和考证这些数据时,发现其中丧葬费赔偿标准之“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在各地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理解和处理上的差异。
平均工资的统计和发布方面,一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发布,各地叫法不一。主要表述就是“职工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2019年3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以往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与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进行加权计算,于是有了“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概念。自此以后,原由人社局、统计局联合发布本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做法,变成了人社局发布全口径工资、统计局发布城镇私营单位与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两项统计数据。
全口径数据方面,原本是基于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考虑,但部分法院同时以“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作为计算人身损害赔偿中丧葬费的依据;在绝大部分的其他省、市、自治区,还是按“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或“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来作为计算丧葬费的依据。此一实务中参差不齐的做法,牵涉对相关人身损害赔偿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之“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理解,有必要由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或指导案例的方式进行统一。
本次修订,自起稿至付梓,延宕一年有余。一方面,在于正谬订讹,工程繁剧;另一方面,在于力图搜抉靡遗,尤其2024年最新赔偿数据,基本上在7月中旬各省市数据全部出来,因是重梓之期,积有时日。唯以耳目弇陋,艰于搜辑,又赋分蹇薄,矻矻成帙,不免掩卷旁皇,蕲俟同道方家不吝指正。
陈枝辉
2024年8月8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