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政治/军事政治中国历代政治简史(新校本)/大家丛书

中国历代政治简史(新校本)/大家丛书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ISBN: 978752252778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政治/军事 新书热卖榜, 政治 SKU:6782c164a15f9082ca729cdc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527789

编辑推荐

本书是《吕著中国通史》的下半卷。《吕著中国通史》中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中国通史,曾作大学教材,出版后风行一时。本书初印于1944年,时逢乱世,故作者尤其注重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将中国内部政治变迁与外部民族国家影响相结合,与其他通史侧重有所不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自话文写成的《吕著中国通史》的下半卷。《吕著中国通史》是较早的中国通史著作,曾作大学教材,出版后风行一时。本书从民族起源开始,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本书完成于1944年,共计36章,主讲政治史,按时代顺序讲述历代政治大事,理乱兴亡,核心在制度变迁。视野宏阔,尤其注重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将中国内部政治变迁与外部民族国家影响相结合,是一部有见、有识的讲述中国大历史的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

吕思勉( 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和大量史学札记。《吕著中国通史》《 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目  录

目录

绪…………………. …………. …………….. ……………………………….001

第二章 中国史的年代…….. .. …. …………. …………………. …009

第三章 古代的开化………………….. …………. …………….. ……015  

第四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 …………….. ……………028

第五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 …………035

第六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 …………….042

第七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 …………………………047

第八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 …………. ….. …………052

第九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 …………………056

第十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 …………. …………………….063

第十一章 前汉的衰亡 ……………………. …………. ……………………070

第十二章 新室的兴亡……………….. …………….. ……….. …………….074

第十三章 后汉的盛衰…………………… …………….. ……….. ………….079

第十四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 ……………086

第十五章 晋初的形势……… ……………………….. ……….. ……………..091

第十六章 五胡之乱 (上)….. …………. …………….. ……….. …………..096

第十七章 五胡之乱 (下)…………….. …….. ……. …………….. …………101

第十八章 南北朝的始末 ………….. …………. …………….. .. …………..107

第十九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 …………………115

第二十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 …………. …………….. ………………119

第二十一章 唐朝的中衰……. …………. …………….. ………………….123

第二十二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 …………..128

第二十三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人… …… ……………….134

第二十四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 ……………..141

第二十五章 北宋的积弱 ……. …………. …………….. ………………….146

第二十六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 …………….. …..153

第二十七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 …………….. .162

第二十八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 …………….. … 168

第二十九章 明朝的盛衰 ……………… …………. …………….. ………..174

第三十章 明清的兴亡…………. …………….. …………… …………….. …180

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盛衰…………. …………….. ……………………… …..188

第三十二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 …………….. …………………. 194

第三十三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 …………….. ……..201

第三十四章 清朝的衰乱 ……………… …………. …………….. ……….. …207

第三十五章 清朝的覆亡 … …………. …………….. ……….. ………………213

第三十六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 ………………………..220

前  言

绪论

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究竞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问题,在略知学问的人,都会毫不迟疑地作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什么叫作前车之鉴呢?他们又会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昔人所为而得,我可以奉为模范;如其失策,便当设法避免;这就是所谓“法戒”。这话骤听似是,细想就知道不然。世界上那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远者且勿论。欧人东来以后,我们应付他的方法,何尝不本于历史上的经验?其结果却是如何呢?然则历史是无用了么?而不知往事,一意孤行的人,又未尝不败。然则究竞如何是好呢?

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事。天下事既没有两件真正相同的,执应付此事的方法,以应付彼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于包含众事之理,以应付事实,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见的,舍事而求理,无有是处。所以我们求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事实。

要应付一件事情,必须明白它的性质。明白之后,应付之术,就不求而自得了。而要明白一件事情的性质,又非先知其既往不可。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子的一个人?譬如久于官场的人,就有些官僚气;世代经商的人,就有些市侩气;向来读书的人,就有些迁腐气。难道他是生来如此的么?无疑,是数十年的作官、经商、读书养成的。然则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亦是如此了。中国的社会,为什么不同于欧洲?欧洲的社会,为什么不同于日本?习焉不察,则不以为意,细加推考,自然知其原因极为深远复杂了。然则往事如何好不研究呢?然而已往的事情多呢,安能尽记?社会上每天所发生的事情,报纸所记载的,奚啻亿兆京垓分之一。一天的报纸,业已不可遍览,何况积而至于十年、百年、千年、万年呢?

须知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并不要把他以往的事情,通统都知道了,记牢了。我,为什么成为这样一个我?反躬自省,总是容易明白的,又何尝能把自己以往的事,通统记牢呢?然则要明白社会的所以然,也正不必把已往的事,全数记得,只要知道“使现社会成为现社会的事”就够了。然而这又难了。

任何一事一物,要询问它的起源,我们现在不知所对的很多。其所能对答的,又十有八九靠不住。然则我们安能本于既往,以说明现在呢?这正是我们所以愚昧的原因,而史学之所求,亦即在此。史学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实,(二)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现社会,(四)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

媒体评论

1、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谭其骧语)

2、全国中精熟全史者唯此一人。(顾颉刚语)

3、吕思勉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严耕望语) 

抢先评论了 “中国历代政治简史(新校本)/大家丛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情报分析:以目标为中心的方法(情报研究必读图书、国家安全前沿力作、洞悉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最新中文译本重磅推出!)

EUR €36.99
加入购物车

平天下(日历)(2019)

EUR €50.99
阅读更多
缺货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EUR €36.99
加入购物车

邓小平时代

EUR €53.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