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69661
1. 母婴育儿专家的育儿实践宝典,孩子所有的“问题行为”都是在向你诉说和“求救”
2. 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行为背后的真实感受和需求,看见孩子,也看见自己。
3. 亲子沟通5步法,手把手教爸爸妈妈处理实际生活。书中介绍支持引导型沟通方法“RULER沟通模型”,和孩子沟通不再是问题
4. 国家卫健委干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蔡建华、教育bu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王立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年糕妈妈”创始人李丹阳、“宝宝树”创始人兼 CEO王怀南盛赞!
每个人都想成为合格甚至是优秀的父母,但我们也面临着各种育儿难题,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而是没有加深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认和与了解,所以才会出现情绪失控,对孩子吼叫的状况,这会直接破坏亲子关系,导致我们成为不合格的家长。 因为对自己的不了解,父母会把吼叫归结为自己无法控制情绪,或者孩子太难管教;因为对孩子的不了解,父母会认为是孩子的行为引发亲子间的冲突和矛盾,无法应用学到的方法是因为那些方法仅适用于别人家的孩子。而事实上,导致吼叫发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我们自身的情绪和压力、成长经历的影响、对孩子行为的认知以及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等等。 在本书的内容中,正是围绕着导致父母在教养中情绪失控的原因展开,让我们不仅学会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教养中让自己成长,加深与孩子的联结,拥有更加温暖有爱的亲子关系。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以“了解”作为基础,介绍如何通过加深对亲子之间的了解,理解父母的吼叫行为与孩子“不听话”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第三部分则从“我们”的角度出发,在了解彼此需求的基础上,介绍积极引导的方法,了解并不意味着要接纳一切,也不需要把彼此看成是问题父母或问题孩子,而是给彼此更多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推荐序 了解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 V
前 言 透过行为,看见自己与孩子 / VII
第一部分 读懂孩子的情绪
第1 章 父母是孩子的“情绪调节器” / 003
体验情绪 帮助孩子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看见和容纳孩子的情绪
第2 章 帮助孩子面对负面情绪的方法 / 021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帮助孩子应对情绪的方法 和孩子一起做情绪练习
第3 章 关于共情—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 042
共情的方法
第4 章 应对孩子常见的负面情绪 / 057
哭闹和发脾气是孩子遭受挫折时的独特语言 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的应对法宝 恐惧是一种基本情绪 帮助孩子搞定“未知”焦虑 愤怒是孩子求助的信号
第二部分 读懂孩子的需求
第5 章 安全感是一切养育的根基 / 119
健康的依恋关系 安全感的建立过程 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第6 章 叛逆不是错,读懂孩子的“独立宣言”最重要 / 159
请别再说“可怕的2 岁、麻烦的3 岁和4 岁”,叛逆源于自我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
第7 章 有些令人头疼的行为是在告诉你“请看见我” / 185
孩子天生渴望与人产生联结 关注像镜子,帮助孩子感知自我 孩子的问题行为可能是向你寻求关注的信号 过度关注是一种负面关注 如何给予孩子积极关注
第8 章 总不长记性?孩子的能力别忽略 / 213
我们的期望往往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从“知道”到“做到”,是最遥远的距离 动机是提升技能的必要前提 重复是获得技能的必经之路 重复对大脑的反复刺激,可以使它形成新
的神经回路 支持孩子技能发展的方法
第9 章 想让孩子更加自信?一味地鼓励可不够用 / 234
自主性与主动性是孩子获得胜任感的天然动力 鼓励是激发孩子胜任感的外部推手 现实成就是激发孩子胜任感的潜在力量 满足孩子胜任感的方法
第10 章 同伴关系不可或缺,帮助孩子解决社交难题 / 256
影响孩子社交的相关因素 满足孩子社交发展需要的方法读懂孩子的情绪(升级版) IV
第三部分 引导而非控制的方法
第11 章 惩罚和控制并不会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 / 281
惩罚的反效果 重新看待隔离和反省
第12 章 以支持为导向,成为支持引导型父母 / 288
成为支持引导型父母的方法
第13 章 有效引导的方法—“RULER 沟通模型” / 297
支持引导型沟通五步法
第14 章 迎接父母的挑战,这些实操案例用起来 / 311
孩子打人,只是教他打回去吗? 孩子说狠话、脏话,要纠正吗? 孩子手机不离手?打好这几针“预防针” 做事东一下、西一下,怎样让孩子更专注? 拖拉、磨蹭,不吼就不动,该怎么办? 老公不带娃?试试这样做
后 记 / 351
朱芳宜老师作为一位育儿专家,对全球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和探索有着深刻的认识,她自己也有丰富的育儿经验。针对一个还不能充分表达自己意愿和想法的孩子,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点上,朱老师在《读懂孩子的情绪》这本书中为大家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帮助我们透过行为去读懂、理解孩子的情绪,满足孩子内在的需求。
——蔡建华- 国家卫健委干部培训中心党委书记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且有“道”与“术”之分“道”是教育子女的规律,需要遵循;“术”,即教育子女的方法、技巧和窍门,具有个性化,可以借鉴。在育儿方法层出不穷的当下,家长们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知其然”,还需要“知其所以然”,增强对孩子的理解,了解问题发生的根源,自觉遵循家庭教育规律育儿。朱芳宜老师在书中既帮助处于焦虑之中的家长们学到实用的方法,又帮助他们读懂孩子,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既有通俗的理论,又有实践的温度。相信家长们可以借由这本书,体会到为人父母最大的价值和愉悦——在育儿中的自身成长。
——傅国亮- 教育bu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教育bu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庭照护、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朱芳宜老师一直致力于儿童早期发展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实践,针对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盲区、困惑、无奈,给予更多实操案例,让家长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核心,创造更好的家庭养育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王立华-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执行主任、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有很多欣喜美好的时刻,也会面临大量茫然无措、无助且无奈的场景。我相信这本书会帮助天下父母,让他们真正发挥家长的作用,搭建起良好沟通、融洽相处的亲子桥梁,促进孩子的心身健康发展。
——林红-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精神卫生研究所) 儿童精神科医生、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务委员
朱芳宜老师曾帮助过千万位妈妈走出育儿困境,她给你的,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而是真诚实用的解惑。她让广大家长真正了解到孩子的内心,看到他们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需求,发现根源上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方法。我相信,你会感谢这本书。
——李丹阳 -“年糕妈妈”创始人
我常想,人生有两件最重要的事,本该生来带着说明书——如何维系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提高我们的育儿能力。但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大部分人是在无知无畏或懵懵懂懂中摸索前行。《读懂孩子的情绪》就是我们期盼的那本育儿实战说明书。
——王怀南 -“ 宝宝树”创始人兼 CEO
透过行为,看见自己与孩子
一个晚上,我3 岁的儿子小米正兴致勃勃地拼着他的乐高,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看了看表,已经9点多了,就对儿子说:“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玩?该洗漱了。”他满口答应。不知不觉过了
很久,我好不容易完成了手里的工作,走到客厅,却看到儿子还在玩,丝毫没有要去洗漱的意思。这一刻,我彻底憋不住了,冲着他喊道:“你还玩呢!看看都几点了!快10 点了!你自己在这里玩吧,我去睡了!”说完,我转身就要离开,儿子追了上来,委屈地说道:“妈妈,我等你讲睡前故事呢。”听他说完,我的心顿时软了下来。
作为父母,每个人都经历过孩子磨蹭的行为,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选择了最简单便捷的一种—吼叫。你也许认为这就是一个稀松平常的生活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位因为孩子的磨蹭而发火的母亲,而事实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可能有一些被忽略的东西。
为什么我儿子会磨蹭呢?也许因为他正专注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许因为他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念,需要更多的练习以养成习惯;也许因为他渴望跟我有更多的联结而舍不得睡;也许因为我没有激发出他洗漱的自主性,而他习惯了被我提醒和约束;甚至可能是我的情绪混乱放大和固化了他磨蹭的行为。我为什么会吼呢?工作的超负荷让我没有时间陪孩子,我的心里既焦虑又内疚,当我对着孩子吼叫时,其实是把我内心的所有情绪都发泄出来了,其中还包含对我丈夫的抱怨—为什么他就不
能管管孩子呢? 为什么我会吼儿子,而不是吼别人呢,仅仅是因为孩子磨蹭吗?事实上,他只是做了每个小孩子都会做的事情,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弱小的,也是我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作为育儿专家的我,从不缺乏沟通技巧,我可以列举很多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但是养儿育女并不完全是凭借知识和经验的事情,它还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从事家庭教育这么多年,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父母面临的育儿难题中,除了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还包括不懂如何加深对自己和孩子的了解。我们要更深层次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他们行为的片面认知上;同时,透过孩子,发现自己尚不成熟的一面,让这一面也获得成长,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课题。
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作为父母的你要拥有足够的思考—你不仅要关注如何帮助孩子成长,而且要关注如何让自己通过不断的觉察和思考收获成长。当你能够透过孩子的行为,更多地思考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时,你将看到更为真实的孩子和自己,这会改变你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在生命的最早期,父母与孩子拥有的互动模式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及一切能力的基础。
5 岁以前是孩子脑神经塑造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里,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每一次互动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人格。在这个塑造期里,你会经历很多挑战,孩子会不停地说“不”,只要他没有被满足,就会哭闹和发脾气。而透过这些表面的行为,满足孩子内心更深层次的需求,会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起最初的自尊与自信。那些频繁发生的日常琐事正是帮助孩子塑造积极人格的重要机会。如果在这段早年关系中,父母情绪不稳定,父母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控制、溺爱或者忽视的,孩子的信任感及安全感就会遭到破坏,那么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就会渗透到他的人格层面,即使孩子长大后处于安全的环境中,他仍然会感觉不安全—要么极度自负,过度控制别人;要么极度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度依赖别人。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指的就是因童年经历而在一个人的人格层面渗透进来的东西会影响他今后的行为、思考方式、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也会影响他成为怎样的一个朋友、同事、丈夫或妻子,甚至是父母。这也是为什么我更乐于专注在0~6 岁婴幼儿家庭教育领域。
这些年来,很多走入我的线上课程(父母必修的心理课、父母情绪训练营、亲子沟通训练营)的学员里有越来越多0~6 岁孩子的家长,很多人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预防问题,希望帮孩子用美好的童年塑造和治愈一生的基础,这让我很欣慰,因为这个阶段对于人的一生来说,的确影响太多发展的可能性。
孩子在6 岁以前,最重要的影响者就是父母。从孩子的行为及反应模式,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与父母互动模式的影子。那么,你可能要问了,如果我的孩子现在已经6 岁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已经定型,无法改变了呢?
答案是,改变随时都可以发生。随着近几年来脑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已得出结论,人的大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可以被塑造的。但是,孩子在5 岁时,大脑基本成型,其脑重量几乎与成人一致。因此,我们需要在生命的最早期帮孩子塑造积极的影响,而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否拥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及沟通方式。接下来的工作就像建造房子一样,先建成的
部分是后面部分的基础。如果后期你想改变一所房屋的结构,就需要拆掉重建,这是费时费力的事情。所以,即使面对一个青少年期的孩子,你也可能需要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和他重新建立信任感
和安全感。与其这样,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在本书中,你将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帮助你实现这些转变。你将透过孩子的行为,了解到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假设一个孩子总是打人,如果仅把打人的行为看成一个问题,那么你就会
很生气,会责备他,向他吼叫。而当你有意识地去思考孩子的行为有可能是出自模仿、渴望引起关注或者积累了不良情绪时,你就会平静下来,就会更容易站在如何积极引导而非控制的角度去和孩子沟通。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也是一个好消息,正因为他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会毫无顾忌地通过行为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袒露给你。而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意识—所有“问题行为”都是孩子在向你诉说他的感受和需求,你就能用接纳和倾听的方式更多地了解他。而当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接纳和重视时,他就会安心地把更多深层次的感受和需求袒露给你。当你有意识地觉察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以后,你的心情也许会放松很多,可以更理性地面对一些问题,愿意用支持性的态度和孩子沟通。所以,本书还将介绍一种支持引导型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实现更为积极有效的沟通,避免你再回到吼叫、惩罚、责备、说教的老路上。这个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你能否有意识地去使用它,并且将它灵活地融会贯通。运用书中介绍的“RULER 沟通模型”,你可以做到对孩子既有接纳,又有引导;既有期望,又有支持。
的确,实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你付出时间和心力。然而,这些付出非常值得,你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和联结会帮助孩子塑造大脑神经通路之间的联结,从而使他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智。薇薇安·格林曾经说过一段使我倍感触动的话:“一个人只有曾经经历过被另一个人亲密地对待,被另一个人很好地爱着、很好地理解着,才能真正地明白,这种亲密、安全的依赖是怎样的状态,才能用这样的状态与其他人交往。”在生命的最早期,孩子会通过与你的互动创建出内在的模型。
这个过程就好比学游泳,当一个人学会了游泳,他就会忘记当初是怎样学会的,游泳会变成他身体记忆中一个程序性的内在模型。孩子通过与你的互动建立了一个如何理解他人感受和需求、与他人实现积极沟通的内在模型—这个模型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一直为他所用,会影响他之后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决定他将来成为怎样的父母。
作为父母的你也一样,你不必纠结自己学到新方法后依然会时不时地对着孩子吼,也不用担心自己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不够自然、熟练,你和孩子一样都在建立内在模型的路上,只要你愿意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就一定会拥有属于你自己的内在模型。终有一天,你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得越来越好;而现在的你,就是当下“刚刚好”的父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