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647211
全面性 呈现规范适用体系
实用性 归纳办案解决思路
说理性 提炼法理阐释逻辑
针对经济犯罪,本书全面呈现其规范适用体系,客观归纳办案解决思路,精准提炼法理阐释逻辑。一方面,结合经济犯罪空白罪状的规范特征,对需要援引的法律、行政法规等前置法规范进行法律条文的精准梳理,还原经济犯罪适用的法律规范体系。另一方面,对假药劣药、非法集资行为、销售金额等构罪要素进行重点解读,聚焦案件办理的焦点、难点。再一方面,对实践类型进行规范适用层面的拓展,既有对非法获取型、非法使用型和非法披露型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类型的分类解读,还有对坐庄操纵、对倒、对敲、恍骗交易、蛊惑交易等九种交易类型的实践展开,更有对托盘融资业务领域、“对赌”协议签订领域等行刑交叉、民刑交叉案件的办案指引。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1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140条) / 003
2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刑法第141条) / 011
3 生产、销售、提供劣药罪(刑法第142条) / 021
4 妨害药品管理罪(刑法第142条之一) / 026
5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刑法第143条) / 034
6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法第144条) / 043
7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刑法第145条) / 052
8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刑法第146条) / 057
9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刑法第147条) / 060
10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罪(刑法第148条) / 063
走私罪
11 走私武器、弹药罪(刑法第151条第1款) / 067
12 走私核材料罪(刑法第151条第1款) / 073
13 走私假币罪(刑法第151条第1款) / 076
14 走私文物罪(刑法第151条第2款) / 080
15 走私贵重金属罪(刑法第151条第2款) / 085
16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刑法第151条第2款) / 088
17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刑法第151条第3款) / 093
18 走私淫秽物品罪(刑法第152条第1款) / 097
19 走私废物罪(刑法第152条第2款) / 101
20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刑法第153条) / 106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21 虚报注册资本罪(刑法第158条) / 113
22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刑法第159条) / 116
23 欺诈发行证券罪(刑法第160条) / 120
24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刑法第161条) / 125
25 妨害清算罪(刑法第162条) / 131
26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刑法第162条之一) / 135
27 虚假破产罪(刑法第162条之二) / 138
28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法第163条) / 142
29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刑法第164条第1款) / 147
30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刑法第164条第
2款) / 149
31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刑法第165条) / 151
32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刑法第166条) / 158
33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刑法第167条) / 163
34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刑法第168条) / 166
35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刑法第168条) / 168
36 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公司、企业资产罪(刑法第169条) / 170
37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刑法第169条之一) / 173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38 伪造货币罪(刑法第170条) / 181
39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刑法第171条第1款) / 185
40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刑法第171条
第2款) / 187
41 持有、使用假币罪(刑法第172条) / 189
42 变造货币罪(刑法第173条) / 193
43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刑法第174条第1款) / 196
44 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刑法
第174条第2款) / 199
45 高利转贷罪(刑法第175条) / 201
46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刑法第175条之一) / 204
4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6条) / 207
48 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刑法第177条) / 215
49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刑法第177条之一第1款) / 220
50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刑法第177条之一
第2款) / 226
51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刑法第178条第1款) / 229
52 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刑法第178条第2款) / 232
53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刑法第179条) / 234
54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刑法第180条第1款) / 237
55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刑法第180条第4款) / 241
56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刑法第181条第1款) / 247
57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刑法第181条第2款) / 250
58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刑法第182条) / 254
59 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刑法第185条之一第1款) / 263
60 违法运用资金罪(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 / 265
61 违法发放贷款罪(刑法第186条) / 267
62 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刑法第187条) / 271
63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刑法第188条) / 274
64 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刑法第189条) / 276
65 逃汇罪(刑法第190条) / 278
66 骗取外汇罪 / 280
67 洗钱罪(刑法第191条) / 283
金融诈骗罪
68 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92条) / 291
69 贷款诈骗罪(刑法第193条) / 299
70 票据诈骗罪(刑法第194条第1款) / 304
71 金融凭证诈骗罪(刑法第194条第2款) / 309
72 信用证诈骗罪(刑法第195条) / 313
73 信用卡诈骗罪(刑法第196条) / 318
74 有价证券诈骗罪(刑法第197条) / 327
75 保险诈骗罪(刑法第198条) / 330
危害税收征管罪
76 逃税罪(刑法第201条) / 339
77 抗税罪(刑法第202条) / 343
78 逃避追缴欠税罪(刑法第203条) / 346
79 骗取出口退税罪(刑法第204条) / 349
80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刑法第205条) / 353
81 虚开发票罪(刑法第205条之一) / 359
82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法第206条) / 362
83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法第207条) / 365
84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刑法
第208条第1款) / 368
85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刑法第209条第1款) / 370
86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刑法第209条第2款) / 372
87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刑法第209条
第3款) / 374
88 非法出售发票罪(刑法第209条第4款) / 376
89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刑法第210条之一) / 378
侵犯知识产权罪
90 假冒注册商标罪(刑法第213条) / 383
91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刑法第214条) / 391
92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刑法第215条) / 394
93 假冒专利罪(刑法第216条) / 398
94 侵犯著作权罪(刑法第217条) / 401
95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刑法第218条) / 408
96 侵犯商业秘密罪(刑法第219条) / 410
97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刑法第219条之一) / 417
扰乱市场秩序罪
98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刑法第221条) / 421
99 虚假广告罪(刑法第222条) / 425
100 串通投标罪(刑法第223条) / 429
101 合同诈骗罪(刑法第224条) / 434
102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刑法第224条之一) / 443
103 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 / 448
104 强迫交易罪(刑法第226条) / 461
105 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刑法第227条第1款) / 466
106 倒卖车票、船票罪(刑法第227条第2款) / 469
107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刑法第228条) / 471
108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刑法第229条第1款) / 475
109 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刑法第229条第3款) / 479
110 逃避商检罪(刑法第230条) / 482
其他相关犯罪
111 帮助恐怖活动罪(刑法第120条之一) / 487
112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 / 491
113 挪用资金罪(刑法第272条第1款) / 498
114 虚假诉讼罪(刑法第307条之一) / 502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 50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 530
附录2
指导案例87号 郭明升、郭明锋、孙淑标假冒注册商标案 / 566
指导案例70号 北京阳光一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习文有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 566
指导案例61号 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 567
检例第194号 上海某公司、许林、陶伟侵犯著作权案 / 567
检例第193号 梁永平、王正航等十五人侵犯著作权案 / 568
检例第192号 周某某与项某某、李某某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等系列虚假诉讼监督案 / 568
检例第190号 宋某某违规出具金融票证、违法发放贷款、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 569
检例第188号 桑某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 569
检例第177号 孙旭东非法经营案 / 570
检例第176号 郭四记、徐维伦等人伪造货币案 / 570
检例第175号 张业强等人非法集资案 / 571
检例第102号 金义盈侵犯商业秘密案 / 572
检例第101号 姚常龙等五人假冒注册商标案 / 572
检例第100号 陈力等八人侵犯著作权案 / 572
检例第99号 广州卡门实业有限公司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立案监督案 / 573
检例第98号 邓秋城、双善食品(厦门)有限公司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 573
检例第93号 丁某某、林某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立案监督案 / 574
检例第91号 温某某合同诈骗立案监督案 / 574
检例第90号 许某某、包某某串通投标立案监督案 / 575
检例第66号 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余蒂妮等人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 / 575
检例第65号 王鹏等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 575
检例第64号 杨卫国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 576
检例第62号 南京百分百公司等生产、销售伪劣农药案 / 576
检例第61号 王敏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 / 577
检例第55号 福建王某兴等人劳动仲裁执行虚假诉讼监督案 / 577
检例第54号 陕西甲实业公司等公正执行虚假诉讼监督案 / 577
检例第41号 叶经生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 578
检例第40号 周辉集资诈骗案 / 578
检例第39号 朱炜明操纵证券市场案 / 578
检例第15号 胡林贵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贿;骆梅、刘康素销售伪劣产品;朱伟全、曾伟中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黎达文等人受贿,食品监管渎职案 / 579
检例第14号 孙建亮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 579
检例第13号 徐孝伦等人生产、销售有害食品案 / 580
检例第12号 柳立国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 580
本书在体例安排上,按照刑法规定、立案标准、量刑标准(量刑参考)、重点解读和法律适用等部分进行设计。全面客观地呈现经济犯罪各罪的立案、定罪和量刑标准,结合经济犯罪罪名空白罪状的规范特征,将需要援引的法律、行政法规等前置法规范进行法律条文的精准梳理。重点解读部分,在解读各罪构罪逻辑的基础上,侧重对重点构成要件要素的理解和阐释。对于司法解释及司法解释性文件、指导性案例、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案例等形成共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对于上述规范性文件尚未涉及但实践中确存争议和规范性文件适用出现的盲点和难点,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提炼、总结法律职业共同体对该问题的阐释逻辑和解释结论,以飨读者。总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全面性。经济犯罪作为行政犯的典型类型,往往以空白罪状的形式被规定在刑法中。对该规范的理解、适用,需要援引法律、行政法规等前置法。必要时,还需要借助部门规章甚至是行业协会规定等进行规范概念的解读、认定。故而,本书除收录刑法规范及各罪对应的司法解释及司法解释性文件外,还收录了对各罪刑事不法判断起重要作用的前置法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法》《证券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商标法》及相对应的行政法规。方便法律职业共同体在统一的法秩序体系下,更好地观察行政犯法律规范在不同部门法之间质与量的区别,更好地理解适用行政犯法律规范体系。本书第2版根据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管辖的78种刑事案件的管辖调整,新增帮助恐怖活动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和虚假诉讼罪四个罪名,并及时更新《刑法修正案(十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指导性案例等最新内容。与此同时,收录部分人民法院案例库中具有典型性、指导性的案例,为类案办理提供权威参考。
实用性。作为一本经济犯罪工具书,不仅需要对法律文本进行归纳梳理,对构罪要素进行理论解读,更要对实践类型进行规范适用层面的比对。具体而言,既有对刑事立法类型的分类解读,比如在侵犯商业秘密罪中,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分为非法获取型、非法使用型和非法披露型,进而匹配不同类型“情节严重”的衡量标准;又有对司法解释等兜底条款的适用解释,比如在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中,法律规范对应的其实是实践操作中的九种交易类型,即“坐庄操纵”“对倒”“对敲”“恍骗交易”“蛊惑交易”“抢帽子交易”“重大事件操纵”“控制信息操纵”和“跨市场操纵”;还有对已然类型化的实践焦点的总结解读,比如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实践中出现的“有货开票”虚开型、“变票”虚开型和“对开”“环开”虚开型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更有对存在行刑交叉、民刑交叉的办案指引,比如在合同诈骗罪中,对于托盘融资业务领域、“对赌”协议签订领域、汽车租赁领域和金融机构贷款领域中的合同欺诈行为等,整理、归纳公检法一线的办案智慧和理论前沿的解决思路。
说理性。经济犯罪的治理过程,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司法解释性文件等框架下,利用犯罪构成理论,在法律文本规范与个案案件事实之间不断往返比对的过程。在这一往返比对的过程中,对于解释模型和说理逻辑的把握,既需要关注司法解释执笔者、一线公检法办案人员对于经济犯罪规范适用及解释的再解释,也需要借鉴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等学者对司法实践的理论解读。笔者通过阅读相关学术专著和整理近千篇经济犯罪文献资料,提炼总结来自《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人民司法》《法律适用》《中国检察官》《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报纸、期刊中的重点论述,为经济犯罪的法律适用提供办案指引、裁判思路和说理逻辑参考。
本书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孙树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