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69586
1、理解特朗普的美元政策、思考人民币国际化,读石油美元三部曲。溯源石油美元问题的缘起、动荡和发展,提供了有说服力、全面且客观的依据。
2、货币问题研究专家,沉潜十年之作,正本清源国际关系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哪本书能够详尽梳理相同主题。
3、三本书从英镑、美元、中东3个角度,透视世界货币的转换与政治经济问题的交织。锚定现代货币与金融体系的本质。
4、《石油美元》是三部曲中“正本清源”之作。21世纪的中东热战,根源离不开1970年代开始的石油美元,以“石油美元”为纽带的新帝国秩序转变是全球趋势的一部分,也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作者提供了“中东石油美元对美国全球帝国的重塑”这一新框架,详尽分析中东在美国全球权力体系中的角色发展。这个视角能够解答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乱局的许多问题。
戴维 ·M.怀特? “中东?油美元对美国全球帝国的重塑”这?新框架,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东与美国关系的发展。 在这??年间,美国、阿拉伯和伊朗权?阶层重新定位了中东在美国全球权?体系中的主要??,从廉价原油供应地转变为?油美元的主要来源,即从?油出口中获得的收?。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包括伊朗巴列维王朝和沙特阿拉伯沙特王室在内的友好君主政权利??油美元开展了?数合作项? ,以实现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这些?油美元项?往往规模空前,包括数?亿美元的发展项?、军售、购买美国国债以及为阿富汗圣战者提供资金?持等。尽管?油美元关系常常提升了美国及其中东盟友的实?,但怀特认为,这种关系也带来了经济动荡和国家?持的暴?,使许多美国?、阿拉伯?和伊朗?反对中东与美国的相互依存关系,尤其是在 1979 年的伊朗革命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作者巧妙结合了外交、跨国、经济和文化分析,利?了?量尼克松、福特、卡特和?根政府的解密档案,以及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和私?收藏的资料,清晰地展现了美国权?的政治经济影响。
目 录
缩略词
总序 中国再全球化,须读“石油美元”三部曲
译序 石油美元——全球化的阶段性载体
前 言
第一章 石油、美帝国和中东
第二章 通往石油危机之路
第三章 追求石油美元的相互依存
第四章 尼罗河三方
第五章 石油美元经济
第六章 石油美元的前景和风险
第七章 改革与动荡
第八章 革命与入侵
第九章 复苏与危机
第十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译后记
译者序 石油美元——全球化的阶段性载体
没有资金的全球流动,就没有经济的全球化;资金流动如果受到限制,全球化就会“大打折扣”。1944 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签署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2024 年刚好到 80 周年),虽然明确了各个成员经济体经常项目下的资金流动,但美国对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要到1980 年之后。此间,“马歇尔计划”的资金规模,显然无法满足西方经济体“局部”全球化的要求。“欧洲美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填充了资本需求缺口,而“石油美元”正是前者的重要构成,尤其是 20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期间:日本和欧洲诸国直接从沙特阿拉伯借美元渡过难关;不在美国监管范围内的欧洲美元资金,同时大量流入拉美等发展中经济体。这是当时的资金流动。回流美国的“石油美元”(实则也是美国从沙特阿拉伯借的钱。“回流”是因为大量的石油美元源于美国对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赤字),弥补了美国的双赤字(根据“石油美元”概念的提出者彼得·彼得森当时的预计,沙特阿拉伯回流的“石油美元”规模将高达百亿,但到 1982 年的峰值时,沙特阿拉伯的美元资产规模已然超过千亿。若算上两国秘而不宣的“定向发行国债”部分,规模会更高),进一步拉动了全球贸易,尤其是以日本为首的东亚贸易的增长。这形成了经常项目下的一个闭环。
戴维·怀特先生因而在《石油美元》一书中指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得益于“石油美元”的推动。他在书中提及的全球化,还包括中东地缘政治新格局在内的国际新秩序,进而形成作者在书中定义的帝国和帝国主义(中性词)。在英国因国力、财力不支自 20 世纪 40 年代末逐渐退出中东之后,美国接力填充西方在当地的势力空白。“石油美元”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东的军备和区域冲突、埃及的改革开放、极端势力的崛起等,均离不开钱,即美元。
从时间和角色转变(英国—美国、英镑—美元)上,《石油美元》中记录的第一个“石油美元”时代(1967—1988),恰好同《石油英镑》(1944—1971)接续、呼应。作者在这本书的结论中还将“石油美元”的讨论延续到新冠疫情时期,读者因此得以进一步了解始于 21 世纪 10 年代的第二个“石油美元”时代,且能为 2023 年开始的中东乱局找到缘起,因为这些冲突均离不开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石油和美元的关系—美国直接参与或者通过沙特阿拉伯提供各种支持(值得留意的是,战后至今,即便曾牵头发起对美国的石油禁运,但两国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剑拔弩张,沙特阿拉伯甚至有几次对美国是“不计前嫌”)。这套“石油美元”三部曲涵盖了二战(布雷顿森林会议)之后 80 年美国与中东的“钱、石油、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关系。
《石油央行》的作者从沙特阿拉伯的角度给出了“石油美元”的起点,《石油美元》一书则认为“石油美元”时代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就已终结。虽然 2010 年前后迎来第二个“石油美元”时代,但其影响同前一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1982 年之后,伴随着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中东产油国的石油收入 / 顺差快速萎缩,当地部分产油经济体 GDP 出现负增长。“石油美元”随即快速归零,使得美国国债融资马上出现千亿之巨的缺口,这需要新的购买者来填充。此间,以日本为主的“贸易黑字美元”补位,美国国债的海外配售对象也由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转向了日本。
野村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辜朝明在 1987 年注意到,每次(美国政府)债券拍卖前,美国财政部的大厅里都有人紧张地小声问:“日本人还在市场上吧?”有钱购买这些债券的是日本人,因为他们储蓄率高,且有庞大的贸易顺差。如果日本人不在,要么利率飙升,要么通胀水平飙升,进而给全球经济带来未知影响。他在 1987 年 9 月指出,如果日本不愿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美国的利率将大幅上升。他在《美日博弈:美国如何将未来给予日本,又该如何索回》一书中说:“把利率的跳升视为美国的学费。现在你知道美国有多么依赖外国资本了。”
一个时代终结,又一个时代兴起。“石油美元”让位于日本的“贸易美元”,同时出现的是美日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西方五国的汇率协调机制(参阅《时运变迁:世界货币、美国地位与人民币的未来》和《管理美元:广场协议和人民币的天命》书中的记录)。到2000 年,日本的贸易美元又让位于中国的贸易美元。80 年间,美元始终在,重要的参与角色则换了几拨,可谓是“铁打的美元,流水的美元盈余经济体”。而且,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国债发行对象逐渐从海外主体转向国内投资者;国债的认购已然不像早前的沙特阿拉伯或日本那样,需要几番动员说服,私下还要担心被弃购。
沙特阿拉伯当年同美国之间秘密约定的定向配售(操作和规模)逐渐被公开,通过代理机构持有美国国债的情况则仍存在。作者认为,无论是“石油美元”还是其他“贸易美元”,难以撼动美元在全球经济、全球化中的角色和地位;因为有努力赚取美元的各个经济体的存在,美元将持续强势,全球化不会退潮,也不会“逆向”。依译者之见,如果要给这个判断加一个时间,至少到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100 周年之前不会有任何改变。
本书资料翔实,且作者站在中东视角,对于想要真正了解美元霸权、石油美元以及如何挑战美元地位的读者来说都不能错过。美国相关领域的专家,亦可将本书作为参考读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