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25421
该诗学论集为《江汉学术》创设的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2004—2024 年刊发的近四百篇数十个专题专辑论文精粹,对新诗诗学领域的探究者,包括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以及在新诗创作现场力求突破瓶颈的当代诗人极具文献参考和品鉴收藏价值。
“现当代诗学研究”专栏把诸多新诗诗学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多元、多维的方法集成交叉研究,获取了丰厚的能够真正激发活力的学术成果。其对研究对象的把握全面、细致、深入,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被学界认为对现当代诗学研究的拓展具有深远的引领性意义。
该著为历年出版面世的系列诗学专题论集之集萃,其中包括颁发迄今四届共 17 位“教育-部名栏 · 现当代诗学研究奖”得主的获奖杰作。作者团队为海内外新诗诗学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和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多年来精心挖掘推出的新锐学人。
序 ………………………………………………………………………………………………张桃洲
新诗的资源、技艺、体式与语言
关于中国新诗的两种“传统”……………………………………………………………………李怡
与新诗合法性有关:论新诗的技艺发明………………………………………………………雷武铃现代诗中隐喻、转喻与意象产生的关系………………………………………………………简政珍
比喻的进化:中国新诗的技艺线索………………………………………………………………一行
作为诗学话语借壳的“民间”:现代溯源及伦理反思…………………………………………陈培浩
现代汉语的口语属性与中国新诗的肉身化品格……………………………………向天渊,周梦瑜
诗歌语言中“声、音、韵、律”关系的符号学考辨…………………………………………李心释
现代诗潮与诗人重释
自我的裂变:戴望舒诗歌中的碎片现代性与追忆救赎………………[美]米家路(文),赵凡(译)
反照诗学:李金发诗中的幽暗启迪与悲悼伦理………………………[美]米家路(文),赵凡(译)
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冷霜
时空维度的戏剧化探索
——论穆旦1940年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追求………………………………………[美]朱妍红
“我是在新诗之中,又在新诗之外”
——重评闻一多诗学观念的转变及其他…………………………………………………张洁宇
屈辱、受难与诗人艾青的自我意识及国家认同………………………………………………段从学
新诗的出版与教育
“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
——以《新诗年选》(1919年)为考察对象…………………………………………………姜涛
论1960年代以来的台港新诗教育…………………………………………………………… 林喜杰
当代诗潮与诗人
博大普世襟怀的矛盾与偏执
——昌耀晚期精神思想探析…………………………………………………………………燎原
“下午”的精神分析
——诗人柏桦论……………………………………………………………………………敬文东
心灵的纹理
——骆一禾、海子情爱主题和孤独主题比较研究…………………………………………西渡
无焦虑写作:当代诗歌感受力的变化
——以王敖的诗为例…………………………………………………………………………臧棣
轮回与上升:陈东东诗歌的声音抒情传统……………………………………………………翟月琴
两种时间观念交织下的对望
——探析陆忆敏诗歌中的语调特征………………………………………………………李大珊
巫师、史官与建筑师
——论叶辉诗中的物象与抒情主体………………………………………………………李倩冉
从素朴到丰富:潞潞的短诗………………………………………………………………………西川
诗歌的“当代”研读
江河“现代神话史诗”的英雄转化与叙事思维………………………………………………陈大为
道德归罪与阶级符咒:反思近年来的诗歌批评………………………………………………钱文亮
“大国写作”或向往大是大非
——以四个文本为例谈当代汉语长诗的写作困境………………………………………颜炼军
白昼燃明灯,大河尽枯流
——论当下作为“症候”的知名诗人长诗写作…………………………………………李海英
以自身施喻:当代汉语诗歌中的精神疾病诗学……[德]彭吉蒂(文),时霄(译),江承志(校订)
“今天”:俄罗斯式的对抗美学…………………………………………………………柏桦,余夏云
当代诗歌的“南北之辨”与戈麦的“南方”书写………………………………………………吴昊
从性别想像到技艺对经验的转换
——论沈杰、青蓖、水丢丢和梅花落的诗………………………………………………赖彧煌
“中生代”:当代诗歌写作中的一种“地质”…………………………………………………荣光启
当代汉语诗歌批评中的框架论述………………………………………………………………郑慧如
“坛子轶事”:近四十年当代诗歌批评发展线索纵论……………………………………………周瓒
论新诗批评中的价值判断………………………………………………………………………李文钢
台湾与海外诗歌
论1980年代以降台湾现代诗的现实书写…………………………………………………… 郑慧如
台湾当代诗的后现代理论轮廓…………………………………………………………………郑慧如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
——当代台湾新诗语言构造的重要维度…………………………………………………张桃洲
论洛夫近晚期诗作“似有似无”的技巧………………………………………………………简政珍
狂欢与嬉戏:台湾诗人管管的语言喜剧………………………………………………………杨小滨
“我们自身内的外来者”
——论多多海外诗歌的“双重外在性”…………………………………………………亚思明
翻译与比较诗学
翻译与诗学
——对西方现代诗的挪用、取舍与转化…………………………………………………梁秉钧
不增添不削减的诗歌翻译
——关于诗歌翻译的通信…………………………………………………………………黄灿然
二度创作:在诗歌翻译中如何接近原诗的风格神韵…………………………………………赵振江
“通向现实的新途径”:在历史与语言的交汇之中
——以特朗斯特罗姆的中文译本个案为中心………………………………………………桑克
异域诗歌
华裔美国诗歌鸟瞰………………………………………………………………………………张子清
叶芝诗歌:民族的吊诡与东方的悖论
——论其文化民族主义、身份、主体与东方传统………………………………………龚浩敏
生命之重的话语承载
——论罗伯特·哈斯诗歌的“催眠”艺术…………………………………………………盛艳
诗学对话
对话:诗·精神自治·公共性…………………………………………………唐晓渡,[韩]金泰昌
栏目研究与年度综述
开放观照“当代”的诗学视域
——论“现当代诗学研究”专栏对诗学“当代性”的建构……………………………陈培浩
重构诗学与批评的乌托邦
——《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的探索之路……………李海英,邵莹莹
祝贺、观感和期冀…………………………………………………………………………………陈超
热爱和责任………………………………………………………………………………………唐晓渡
引导当代新诗潮流,培养民族现代诗学………………………………………………………王泽龙
打造学术名栏,寻求质的突破
——《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的创设与拓展………………………………刘洁岷
诗学研究的“历史”问题与经典重探
——2017—2022年中国新诗研究综述……………………………………………………张凯成
附录
历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辞和获奖感言……赖彧煌,姜涛,西渡,钱文亮,唐晓渡,颜炼军,李海英,张桃洲,郑慧如,米家路,杨小滨,盛艳,周瓒,张洁宇,段从学,李心释,陈培浩,等
《江汉学术》“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获首届教育-部名栏建设优秀奖………………………刘伊念
《群峰之上》《群岛之辨》《群像之魅》《群翼之云》专家荐言…………………陈超,唐晓渡,等
慢读鉴藏,流传诗歌…………………………………………………………………………倪贝贝
“现当代诗学研究”专栏二十年刊文纵览(表格)……………………………………夏莹(整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