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665786丛书名: 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丛书
以诗学之名,该书所揭橥的张友松内在的诗学追求有着深厚的诗学关怀和生命体验,不失为再现一位译家精神世界的极佳尝试。
“被埋没的”张友松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平生的翻译数量和质量均当得起这一称号。作为翻译家,张友松的诗学观主要体现在小说翻译当中。本研究从诗学角度来分析张友松诗学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并对他早、中、晚三个时期的诗学观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剖析,新材料的发掘、新视野的采用将有助于将张友松研究向纵深发展。张友松诗学观的逐渐成型、内化体现了一位接受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的老翻译家的译路历程。本书对张友松进行个案研究,在理论和现实层面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问题 4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5
第四节 文献综述 15
第一章 张友松的诗学观 27
第一节 张友松的早期诗学观 31
第二节 张友松的中期诗学观 58
第三节 张友松的晚期诗学观 70
第二章 英汉对照读物《凡卡》中的诗学策略 83
第一节 翻译选材:文学经典的择取与诗学认同 84
第二节 张友松的早期诗学识别能力辨析 97
第三节 英汉对照:翻译文本重译中的诗学改进 100
第三章 《愤怒的葡萄——美国的大地》译本中的诗学改写 117
第一节 《愤怒的葡萄——美国的大地》的版本与校订述略 117
第二节 译者诗学识别能力在《愤怒的葡萄》译文中的体现 121
第三节 翻译体的摒弃:译文风格再现的多重手段 127
第四章 马克 ?吐温小说译作中的诗学创造 153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一个再创作视角 153
第二节 张友松译马克 ?吐温小说的诗学识别能力辨析 160
第三节 童趣的翻译:艺术性再创作中的诗学体现 164
第四节 四字格的翻译:纯熟而入神的诗学归化 179
结语 197
附录 张友松年谱简编 201
后记 271
作者简介 273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年来,我一直关心区域文化问题。由于自己工作单位的更换,我先后走过了湖南、香港、福建、广西等地。每到一个新的去处,我都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随即一头扎进当地的文化,然后试图从某个角度对这些区域文化展开思考和研究,进而推出了一系列名人年谱和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但我毕竟是湖南人,湖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的故事我最为熟悉,湖南人的气节情操我也最为熟悉,故而我在研究上也投入了最多的精力。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从湖南走出去的仁人志士众多,他们在中国革命和谋求现代化的过程中贡献良多,涌现出的翻译家数量可观,但相对于那些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等而言,数量则不是太多,其贡献也多被遮蔽,这些都值得进行知识考古并大书特书。这十余年来,我刻意尝试以翻译为切入点,着眼于现代性的建构,考察湖南的先贤们为学、为道的生命轨迹,进而为湖南乃至中国现代化做出的贡献。自 2008年起,我先后出版了《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2017年)、《近现代湘籍文化名人 ?翻译家卷》(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近代湖南翻译史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年)、《现代湖南翻译史论》(商务印书馆, 2022年)等著作。第一部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拓展而成的;第二部是我应时为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光华之邀为“湖湘文库”专门撰写的;后两部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和拓展,其中《现代湖南翻译史论》又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在这些著作中,我重点考察了湖南译家在省内从事翻译活动的状况,也考察了湘籍译家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的成就,还粗略地讨论了非湘籍译家居湘期间为湖南翻译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这些年,尽管我在湖南翻译史上刻意经营,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展开专题论述,并推出了一系列著述,但仍意犹未尽。我觉得还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探讨,还有太多的人物值得深入挖掘,以将这一论域的问题继续深挖拓展。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仅凭我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我希望学界同道尤其是自己的团队和学生能够继续这一事业。
志兵跟随我多年,先是在长沙的中南大学跟我读硕士,后又跟我去了福州工作,前几年又随我来南宁攻读博士学位。他做研究、撰年谱、编刊物,这么多年,总算学到了我的一招半式。在学问上,我常跟他讲王国维先生的“学无古今,无中西,无有用与无用之分”,希望他能在上下古今的坐标系里,结合现代学科的通约性特征,运用新的视角对过去的历史进行知识考古和现代诠释,进而考察众家为学、为术、为道的过程中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在他博士论文选题初期,我建议他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一个“被人遗忘”的湖南籍翻译家来研究,因为他也是一位地道的湖南人,而且是湘军创建人曾国藩的小老乡。在为学的同时,他常透露出湖南人那种“霸得蛮”的气质,要他来做一位湖南学人兼翻译家的研究最有资质。
当然,要纪念一个曾经一度“被遗忘”的翻译家,最好的方式是阅读他的译作。在品读之外,如果还为他做研究、编年谱,为他正名,那就功莫大焉。志兵做的就是这么一件事。知人论世,感悟前贤,将一个“被埋没”的翻译家生平摸清楚并非易事。在我早年的阅读记忆中,马克 ?吐温的小说是避不开的话题。依稀记得 20世纪 80年代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过“马克 ?吐温选集”。读多了,除了记住两顽童哈克贝利 ?费恩和汤姆 ?索亚之外,张友松的名字也时常出现在译者行列。后来才知道,张友松是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县西乡三石塘人,是我国专事翻译马克 ?吐温的名家。其实,张友松早年甚有文名,即便到了晚年,业内人士对他还是知晓的,这在翻译史、翻译文学史等著作里有所体现。张友松的历史地位与其译介马克 ?吐温紧密相连,这是他不会被忽视、能够被提及的首要原因。志兵该书之意义在于使一位被遗忘的翻译家重新被学界认识,还原一个著译丰富、个性鲜明的翻译家形象。
张友松一生坎坷,所行所历多有磨难。青年张友松有一股子湖南人特有的蛮劲。他以莫大的勇气,敢向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开战”,讨论翻译问题。这种青年人的朝气中,难以安抚的是那一颗热血奔涌的心。 1949年后,张友松成为最早的那一批职业翻译家,稿酬丰厚,可以在北京租四合院专职做翻译。他的后半生唯倚翻译糊口,多译马克 ?吐温著作。张友松的各种自述,当然是对自身气质的分辨与确认,同时也与他的使命、抱负与胸怀相联系。他在各种身份之间的游移,意味着现实关怀的各种策略与方式,也意味着对自身“知”与“情”性分的不同取向。“诗性”扩张与“理性”扩张不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是各种时代语境召唤出来的内生能量。从本质上讲,张友松的诗学策略是一种使自身生命获得一种具体性与统一性,以及一种参与社会、人生、历史进程的真实性的有意或无意的选择。取径或许前后有差异,旨趣或许偶有所别,但是那种从译文深处生发的主体意志和主体性,那种从生命亲证中生发出来的认同与归一,实在是令人钦敬仰止。以张友松的虔诚和他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学术表达和诗学剖析可能是如今最好的追忆方式。张友松的诗学思想与诗学表达之间有着一种因时、因事而变的内在张力。以诗学之名,志兵该书所揭橥的张友松内在的诗学追求有着深厚的诗学关怀和生命体验,不失为再现一位译家精神世界的极佳尝试。
这些年,在现当代文学和翻译史研究过程中,我发现鲁迅先生周围曾一度活跃着好几位湖南人,其中就有徐梵澄、张友松等。鲁迅对这些后辈尤为关怀、爱护,而且他们也多卷入了与时人的论战或冲突中。在梳理湖南翻译史时,张友松再度进入我的研究视野。只是没想到,他有那么多东西够我们深挖。一个同时代共浮沉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不会溢出那个时代太远。太超前或太落后,都不太可能成为时人追逐的对象,反而是跟随主流诗学和意识形态,才能享有文名。张友松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于他的译作。时隔多年,曾经“被埋没”的张友松翻译的马克 ?吐温系列作品依然能够不停地得以出版、流传、阅读和研究,这种巨大的反差其实是对他最好的肯定和纪念。文学恒久远,译作永流传。由是观之,张友松并没有“被遗忘”。
此次,志兵出版专著,算是圆了我一个心愿,也算是向学界交了一份学术答卷。具体写得如何,且待各位读者进一步阅读。
我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说,博士毕业只是拿到进入学问的敲门砖,博士头衔只能代表过去,望其能尽快“清零”,并找到新的课题。这几年来,我也欣慰地看到了我带出的几位博士做到了这点。望志兵能再接再厉,再撰新篇。是为序。
张旭 2024年元月 22日于邕城赴长沙路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