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622212
1.日本畅销超过10万册,数十万年轻人热议的生活状态,不躺平,但也不过分纠结。
2.作者pha不仅敢想,还敢去实践,通过自己的方式尝试了新的活法。
3.当你放弃了必须的事项,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广阔无边,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重新活一次。
4.信息爆炸时代的清醒之书,不被传统世俗束缚。买房买车、早婚早育、职场内卷、广泛交际等,不盲从上一代人的价值观。
5.不拥有清单、不努力清单、不自责清单、不期待清单,认真思考,理清思绪,拥抱不确定,获得大自由。
《人生拒绝清单》是一本人生励志图书。整理出什么不是“必须做”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人生。
当今世上充斥着无数“必做之事”。不管是看电视、上网还是逛书店,到处都是“不这么做就糟了”的言论。一个原因是“信息泛滥”。在当今社会,活着就逃不掉被大量信息所污染。另一个原因是“这样能赚钱”。99%的所谓“必做之事”,其实都是“可以不做”的。为了摆脱每天被什么事缠身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把盘踞在心中的“必须做”整理出来吧!
第1章 营造干净整洁环境的不拥有清单
一切都可以免费获取的时代? 002
□ 不买东西 → 与平时的落差 008
□ 不用钱来解决 → 金钱和时间的互换性 012
□ 不交房租 → 空房和小屋 016
□ 不独占 → 不纯的动机 021
□ 不要只在脑子里想想 → 认知偏差 026
□ 不读到一半就撇下 → 四种做笔记的方法 032
□ 不数字化 → 让信息增色生辉 038
□ 不执着于过去 → 协和谬误 044
□ 不积累 → “成功”的枷锁 048
第2章 让行动变轻松的不努力清单
懒惰是一种美德? 052
□ 不忽视倦怠 → 煤矿中的金丝雀 056
□ 不一直状态良好 → 强制性休假 060
□ 不让自己显得高大 → 马马虎虎吧 064
□ 不削减睡眠时间 → 不睡会早死 068
□ 不自己动手 → 大家都想被人依靠 072
□ 不马上做决定 → 交给你脑中的小矮人 076
□ 不做自己讨厌的事 → 是否适合做公司职员 080
□ 不特殊对待周六周日 → 有人休息也能运转的组织 084
□ 不总待在一处 → 改变人的三种方法 088
第3章 让意识变轻松的不自责清单
归责自己 50% 就好? 094
□ 不二选一 → 一切皆是立场之争 098
□ 不归功于自己的实力 → 成功靠的是运气 102
□ 不让自己孤立无援 → 废柴集中营 106
□ 不关联过密 → 人际关系的上限值 112
□ 不按计划行事 → “能去就去”的自由 116
□ 不歧视 → 生物的警惕意识 120
□ 不在同一个平台竞争 → 职业培训和程序员 124
□ 不扼杀情感 → “我完蛋了”仪式 130
□ 不绝望 → 饥饿、寒冷、想死 134
第4章 让人生变轻松的不期待清单
如果放弃期待,人生就会轻松? 140
□ 不封闭 → 同时参与多种互动 144
□ 做事不带目的 → 自我充实(Consummatory) 150
□ 不忍耐到最后 → 割肉和抓食 154
□ 不献身于工作 → “助纣为虐者(Enabler)”的陷阱 158
□ 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 话听一半就够了 162
□ 不争论 → 暧昧地随声附和 166
□ 什么也不做 → 意守丹田 169
□ 不长寿 → 完成义务教育便是余生 173
□ 不钻牛角尖 → “无懈可击”的悖论 177
后记
当今世上充斥着无数“必做之事”。
无论是看电视,上互联网,还是逛书店,
“必须这样做”的信息随处可见。
为什么我们要被“必做之事”这样追着跑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信息泛滥”。
在当今社会中,人只要活着,就会接触到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遭到大量信息的狂轰滥炸。
很多人都会在媒体上持续传递这样的信息,诸如“想要幸福,就应该这样活”“我就是这样成功的”。
这些观点都很正确,发表这些言论的人也都是真的对此深信不疑。
可是,作为一名听众,是不可能把这么多人说的所有信息都付诸实施的。所以,我们自己必须对信息进行删选。可惜信息实在太多,很难判断到底哪个是自己需要的。
其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在告诉我们必须这样做,可我们却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一个。
另一个原因是“这样能赚钱”。
人一旦满足于现状,就会停止消费。
只有让人产生“这样下去可不行”的不安情绪,才会促使他们消费。
所以,引发对方诸如“不学英语就糟糕了”“不结婚就糟糕了”“不买房就糟糕了”“不减肥就糟糕了”等的不安情绪,成了推销产品的惯用套路。
不过,通过引起对方的焦虑推销出去的产品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只是没到广告宣传的“没有就不行”的地步。
那些用“这样下去可不行”来过度威胁你的人,不是想让你买他的东西,就是他自己不够自信,想要否定别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这些人说的话不听也罢。
99% 的所谓“必做之事”,其实都是“可以不做”的。
本书会逐一探讨世间所谓的“必做之事”,让你明白“哦,原来这些事都是可以不做的,人生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从而让你放松下来,活得更轻松。这就是我写本书的目的。
仔细想来,过去的我也曾疲于应付“各种必须”。
我从小就懒,动不动就喊累,既不擅长交际,也不善于结交朋友,每天去学校都很辛苦,就想一直在家睡大觉。
但学校必须得去,所以我坚持上学。我经常陷入自我厌恶的怪圈,怀疑自己不行,因为我做不到别人正常能做到的事。
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想着“我先得努力做到别人正常在做的事”,于是我莫名其妙地上学,莫名其妙地学习,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毕业后总算在一家公司里找到了一份看着还算稳定的工作。
找到工作是不错,只是我一点也不喜欢公司和工作本身。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每天上下班,三年过后,终于到了我的忍耐极限。我想我做不到一直这样生活几十年。
“既然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必须这样做,那就不做吧。即使周围的人不理解我,我也要做自己能做和想做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决定从公司辞职。
周围有人斥责我说:“别傻傻地辞去工作,过漫无目的、游手好闲的日子。”可我坚信“再在公司待下去也不会有好事发生”,所以我的决心没有动摇。
起初,辞去工作,过一种不被社会普遍接受的生活,也令我不安。
不过当我真的辞职后,却发现自己比工作时多了不少朋友。虽然收入锐减,却不用再背负工作压力,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多了很多,所以我每天都倍感幸福。
现在,我已经舍弃了大部分“必做之事”,只做自己想做的和最低限度维持生活的事,过着我能想到的最美好最轻松的生活——和社会没有太多关联,每天悠闲地睡觉度日。
如何才能不被“必做之事”牵着鼻子走,过上心有余裕的生活呢?
归根结底,唯一的办法便是自己动脑逐一判断“这对我来说真的必要吗”。
因为只要你的内心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就无法避免被别人搞得焦躁不安。
1. 拥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根据别人和社会的评价决定自己的行为。
2. 掌握自己的节奏,而不是强迫自己跟随别人和社会的节奏。
认识到这两点很重要。
不钻牛角尖——“无懈可击”的悖论
任何事情思虑过度,大体都会陷入僵局,所以最好在合适的时候来点“妥协”、“无奈”和“随意性”。
举个例子来说,即便你讨厌努力工作,但一味坚持“无论何种状况也绝不努力工作”的生活方式,不也正是在为了不去努力而在拼命努力吗?
有时候,多努力一点比不努力更容易,也更自然。
类似的悖论还有很多。过度认为“无论何时都不要勉强自己,顺其自然即可”,反而会不自然。
认为“不要有任何欲望”,本身就带有希望恬淡寡欲的欲望。
正如我在“什么也不做”中所写的那样,真要什么都不做也是很难的。
就算你想拥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如果真成为不老不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一样的存在,也会觉得一切都索然无味吧。
在更世俗的层面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当你强烈地想要自己受欢迎时,你就会过于激进,使周围的人远离你,你就不会受到欢迎;而当你想“我不在乎受不受欢迎”时,突然间就很受欢迎了。
在生活中,有想法或有信念是好的,但如果你试图把这个想法或信念实现得太完美,大抵都会遭遇失败。
无论有多么伟大的想法,秉持教条主义都容易走进死胡同。
所以,有理想是好事,但如果你有“适可而止”的态度,懂得在某些时候放弃或者妥协,事情就会变得更好。
我在本书中也写了不少“不要 ×××”的内容。虽然是我自己写的,我还是要说,如果有人把我这里所写所说的内容全都完美地付诸实施,我会感到害怕的。大家只要随意读读,适当吸收对自己有用的部分以做参考便好。
我自己是不是总是完全遵守这里所写的内容呢,自然也不是。我希望按照这样的感觉生活下去,但我也经常一不小心就失败。人生总是充满输赢的。
好吧,事与愿违才叫人生,适时放弃,慢慢干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