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历史 畅销榜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葛兆光、史景迁、杨照推荐阅读 著名汉学家的全球史经典 从七幅油画与一件瓷盘中 看见全球化的历史起点 跟随商品的流动轨迹 了解东西方从隔绝走向融合的过程

作者:[加] 卜正民 著,理想国出品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1月 

ISBN: 978754774378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世界史, 历史 畅销榜 SKU:6788da16a15f9082ca72b5f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74378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畅销世界的全球史经典 葛兆光、史景迁、杨照推荐阅读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已被译为日、法、德、西、中等近十种语言,被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视为全球史写作的典范,“兼收并蓄、充满惊奇乐趣”(史景迁语),广受中外媒体赞誉。

  • 从看似熟悉的事物之中 窥见全球化开端的另一面

本书从人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品中的细节切入,以毛皮、货币、瓷器等商品的流通为线索,讲述了17世纪世界走向全球化的黎明时刻。喜欢《棉花帝国》《茶叶与帝国》《贸易打造的世界》等同类历史书的读者尤其不可错过。

  • 以东西方自隔绝走向融合的历史为镜鉴 重新思考全球化对于今日世界的意义

东西方文化的首次接触,给明王朝抛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对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该一视同仁还是区别对待?如何看待烟草、白银等物对时人生活方式的剧烈影响?思之今日世界,本书聚焦的历史对于我们看待全球化仍有启发意义。

  • 用流畅优美的文笔 讲述掩藏于浩瀚史料与艺术珍品中的精彩故事

阅读本书如解谜一般,从七幅油画和一件青花瓷中寻找17世纪世界乃至中国的蛛丝马迹,通过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小故事,窥见四百年前业已相连的世界。

 

内容简介

1976年,考古学家从大西洋圣赫勒拿岛附近的海域打捞上来一艘沉船的残骸,在其中发现了一批明代的瓷器。这些古瓷的故事要追溯到四百年前,当时的荷兰人戴着以北美海狸皮毛制成的帽子,不远万里乘船前往亚洲,用波托西的白银从中国人手中买下大量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运回欧洲贩卖。其中一艘货船在海战中被击沉,使那批瓷器得以跨越古今,重见天日。

 

同样跨越古今、令历史留驻其中的,还有荷兰的七幅油画与一件瓷盘。在本书中,著名汉学家卜正民从这些艺术品的细节切入,以维米尔等艺术家的作品中描绘的帽子、银币、烟管等物品及其流通为线索,梳理出17世纪在贸易浪潮的推动下,世界各地如何逐渐从孤立状态走向接触,进而连接成一个交流网络。在这个全球化的黎明时刻,彼此陌生的文化开始相识、碰撞、融为一体。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2015—2016年度亚洲研究学会会长。曾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校历史学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中国近代史、全球史,并担任《哈佛中国史》主编。2005年获加拿大历史协会颁发的历史学奖项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加尔诺奖章,2006年获颁古根海姆奖。代表著作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目  录

中文版序

 

章 从代尔夫特看世界

第二章 维米尔的帽子

第三章 一盘水果

第四章 地理课

第五章 抽烟学校

第六章 称量白银

第七章 旅程

结  语 人非孤岛

 

致  谢

中、日文书目

注释及延伸阅读

前  言

中文版序

 

世界并非自然形成。人们通过自己的所做、所说、所信仰—重要的是通过彼此的交流将其创造出来。家庭或村落中发生的事情,对置身其中的人来说很重要,但是这种效力往往仅限当地。正是跨区域和跨文化的交流创造了世界。这是历史的动力源泉,是世界变化的方式。

本书描绘了17世纪上半叶的剧变,越来越多来自世界遥远角落的人发现自己被聚合在了一起。变化的动力不是探索或者发现,也不是渴望遇到陌生人群,并理解他们如何不同—虽然这是随之而来的事情。推动这一新接触浪潮的是简单的经济学:贸易。虽然有一些风险,但购买在一个地方可以廉价获得的货物,并在另一个地方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一直是一种赚钱的营生。17世纪出现的变化是贸易规模的扩大。贸易路线向外延伸、更大规模和更耐久的船舶被建造、航海知识传播开来、开采白银的规模足够大以至它可以作为一种通行货币。一个全球性的交易网络形成,明朝成为网络中的一个结点。

本书封面上那幅维米尔的画作,也许会使人觉得这是一本研究荷兰画家的书。但它不是,也并非一本艺术史的书籍。它是关于世界的转变,以及它如何触及世界各地的各个人,包括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在2008年本书英文版出版时,英语读者惊讶地发现,我们甚至有可能将维米尔与全球贸易联系在一起。这位荷兰画家因其绘制的那些在安宁祥和的气氛中的女性画作而为人知晓。他描绘一个安静的室内空间,似乎与房间外面的严酷现实相隔绝。他有一种使外部世界消失的天赋。我的读者全都没有想过在他的画作中寻找17世纪世界如何改变的标志—而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

我决定使用维米尔讲述一个他自己无意述说的故事,是为了我的西方读者。对他们来说,17世纪很遥远,明朝更远。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没有办法接近中国,因而他们选择回避这一主题。为了说服西方读者跟随我进入陌生的领域,我需要给他们一位他们知道且信任的向导。假如我把董其昌的一幅画放在封面上,普通的西方读者会拿起这本书,和我一起回到明朝吗?恐怕不会。然而,通过跟随维米尔,他们惊讶地发现中国并不那么陌生。他们的另一个惊讶则证明维米尔这一向导是多么优秀:他的绘画并不是和更广阔的世界没有关系的封闭空间。事实上,它们被全球发生的事情深刻地影响。

中国读者可能从相反的方向走向本书,因为维米尔所处的是国外,而明朝则是自己家里。然而,对于你们来说,即便居于中国,也应该有一些不同的东西。有关明王朝的标准叙事,特别是明晚期,是一种国内政治衰落和道德沦丧。我在本书中提供的视角则扭转大家以往关注的方向,并将目光投向外部。我希望我的读者不要把明朝当成它自己的故事,而是把它看成全球故事的一部分;不要只认为景德镇瓷器是中国风格的表达,而要思考当这些瓷器出现在荷兰家庭时所产生的影响;不要以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吸烟,而是细观烟草如何传入中国,而就在同一时刻青花瓷正抵达西方。这些交流都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但是它们也不可能早于这时发生。它们是17世纪世界正在经历的历史转型的一部分。贸易将世界上曾经孤立的区域连接成一个全球交流网络,转移简单的商品乃至复杂的观念在内的所有东西。这是一个无人可以预测的变革,也无人能够扭转。它已经如此强大,以至于其他一切事物也都被改变,包括维米尔的画作。

四个世纪以后,我们对此似曾相识。

媒体评论

卜正民是一个很棒的学者,这本书从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几幅画作说起,涉及十六到十七世纪荷兰的代尔夫特和全球贸易、这两个世纪之交明清交替、中国的寒冷和瘟疫、传教士来到东亚,还说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亚洲经营,荷兰人从海洋到达亚洲,甚至讲到“全球性流动现象重新界定他们(荷兰人)的世界观,还拓展了他们的世界”。维米尔的绘画,可能只是一个引子或者象征,不过通过这个小小的绘画,大大的世界历史就渐渐凸显了。

——葛兆光

 

《维米尔的帽子》是一部兼收并蓄的巧书。卜正民汲取维米尔画作的多处细节,引导读者出入17世纪世界贸易、文化交流的广阔世界。他以代尔夫特为中心,读者随之神游历史,旅途中可见瓷器、海狸毛皮和火器,碰上船难的水手与其同伴、银矿和马尼拉大帆船。这是一本充满惊奇乐趣的书。

──史景迁

 

史景迁和卜正民都是可以带给人精彩体验的作者。史景迁的叙述策略比较接近“让陌生的东西变熟悉”,而卜正民的叙述策略刚刚好和史景迁相反──让熟悉变陌生。卜正民会问你:你觉得这帽子再平常不过吗?对不起哦,我告诉你,不是这么一回事。他会逼问你:你真的看到了吗?你真的知道吗?本来理所当然的事被他愈搞愈复杂,本来我们自认为熟悉的东西,但他弄得愈来愈陌生。自认为一清二楚的人,将接到卜正民的挑战。

——杨照

 

在结语中,卜正民引用了英格兰诗人、神学家约翰·邓恩在《紧急时刻的祷告》中的一句话:“人非孤岛,无人可以自全。”在如今这个全球化已经实现并无比寻常的时代,这句话再普通不过。而在17世纪,这种世界万物相互连接的观念还是次大规模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界面文化》

 

书写大历史并非难事,然而从不经意的地方找到上百年前的故事却非常人所能及。加拿大明史学家卜正民通过捕捉荷兰画家维米尔作品上的蛛丝马迹,发现了藏匿在画作中的秘密:荷兰舰队的贸易网络联结起世界各地的联系,美洲作物的到来令亚洲人口倍增,火枪与大炮重新规划地缘政治,一个新的世界性网络正逐渐来临。在新的时代,大陆一端的事物几经波折,会出现在一位不曾了解中国的画家作品上,几个分属三大洲的人,可以因为密切的世界网络而出现在同一地方。欧洲正在崛起,亚洲依然是世界经济强劲的动力。有一件事今日如此,往昔也是如此: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单读》

 

此书因维米尔之名,但它并不是一本关于荷兰绘画的专著,而是关于17世纪全球化世界的历史学著作。作者由维米尔画中的细节入手,铺陈开一张全球贸易的大网。他提供了与另一本代表作《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进入明朝历史——作为全球故事的一部分。他也证明了维米尔的伟大:这个半步不离开画室的内向艺术家,对更广阔的世界竟是如此感知入微。

——《新周刊》

 

这是加拿大学者、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这本书无论写作的切入点还是文字风格都与作者除此之外的那些研究和写作不乏关联——用举重若轻、流畅有趣的笔触进入17世纪的历史,透过绘画、瓷器这样的艺术品、器物,一些人物的经历,来观照表象背后的三百多年前东西方政治、文化、经贸上的交流。

——《中华读书报》

 

卜正民的东西方知识背景可以提供两种不同的视角,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具备全局眼光,使他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考察中国的历史问题。

——《南都周刊》

抢先评论了 “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半小时漫画世界史(其实是一本严谨的极简世界史。)

EUR €2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2017精装版)

EUR €93.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耶路撒冷三千年(第十届文津奖获奖图书)深圳读书月2015年度十大好书

EUR €4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册,东东精选赠送全球通史主题笔记本)

EUR €67.98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