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54735
《东晋门阀政治》为国家图书奖获奖书,是我社具学术水准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出版近二十年来,不断修订重印,广受好评。经典著作值得珍藏的最新版本。
《秦汉魏晋南北朝简史(精装)》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一部简明清晰而又全面的秦汉魏晋南北朝通史
《东晋门阀政治(百岁诞辰纪念版)》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政治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深入探索,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仅存东晋一朝;门阀政治即门阀士族与皇权共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与过渡性。
《东晋门阀政治(百岁诞辰纪念版)》自初版以来,广受好评,于1993年荣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本版为纪念田余庆教授百岁诞辰而推出,除修订少量文字讹误外,主体内容一仍其旧,以存原貌。
《秦汉魏晋南北朝简史》以政治发展为主线,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阶级状况、民族关系以及思想文化学术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立论严谨,材料扎实,详略得当,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简明清晰的历史画卷。
《秦汉魏晋南北朝简史》原为田余庆教授为《中国史纲要》撰写的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比较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对这一时段的基本学术认识,为纪念田余庆教授百岁诞辰,特推出单行本,除修订少量文字讹误,主体内容保存原貌。
《秦汉魏晋南北朝简史(精装)》
秦汉时期
第一章 秦 统一的专制国家的形成
一秦始皇建立专制统治和巩固统一的活动
二推翻秦朝的农民战争
第二章 西汉时期统一的专制国家的确立
一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削弱王国
势力的措施
二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西汉社会各阶级的状况
四汉武帝时期统一的巩固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加强
五边境各民族西汉王朝同边境各族的关系
六社会矛盾的发展与王莽改制
七推翻王莽政权的农民战争
第三章 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势力的扩张和统一国家
走向瓦解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豪强势力的扩张
二专制体制的完备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三边境各民族东汉王朝同边境各族的关系
四东汉后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战争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文化
一学术思想和宗教
二史学、文学、艺术
三自然科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章 三国鼎立和西晋短期统一
一割据势力混战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二魏国的政治和经济
三蜀国的政治和经济
四吴国的政治和经济
五从西晋统一到八王之乱
六西、北边疆各族的内迁
七汉族流民和内迁各族人民大起义
第二章 十六国北朝的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
一十六国时期各族贵族的封建割据
二北魏前期(386—451)各族人民的
反压迫斗争
三北方社会各阶级的状况
四北魏中期(452—499)的阶级斗争和孝文帝的
改革
五北魏后期(500—534)的社会经济
六六镇、关陇、河北等地各族人民大起义
七北齐、北周的短期对峙隋统一南北
八北朝的边境各族
第三章 东晋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东晋的统治和南北战争
二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战争
三南朝的政治
四南方的社会经济和阶级状况
五南方各民族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
一玄学和宗教
二史学、文学和艺术
三自然科学
《东晋门阀政治》
释“王与马共天下” ……………………………………… 001
一 西晋诸王与王国士人 / 001
二 司马越与王衍 / 008
三 司马睿与王导 门阀政治格局的形成 / 019
四 关于 “不与刘、 石通使” 问题 / 031
论郗鉴 —兼论京口重镇的形成………………………… 一 小 引 / 044
二 郗鉴的密谋 / 048
三 郗鉴与王导 / 062
四 郗鉴与京口经营 / 083
五 余 论 / 114
庾氏之兴和庾、王江州之争……………………………… 118
一 庾氏之兴 庾亮巩固门阀政治 / 118
二 庾亮出都以后的政治形势 / 127
三 庾、 王江州之争 / 132
四 襄阳的经略 / 146
桓温的先世和桓温北伐问题………………………………156
一 桓温先世的推测 / 156
二 桓彝事迹杂考 / 173
三 永和政局与永和人物 / 187 四 桓温北伐与东晋政争 / 199 五 简文帝遗诏问题 / 208
陈郡谢氏与淝水之战……………………………………… 223
一 谢鲲、 谢尚与谢安 / 223
二 北府兵 / 239
三 淝水之战前后的陈郡谢氏 / 246
四 淝水之战与灭吴之战的比较 / 259
五 北方民族关系与淝水之战性质问题 / 270
门阀政治的终场与太原王氏………………………………288
一 小 引 / 288
二 “鬦王” 世家 / 289
三 孝武帝与皇权政治 / 297 四 主相相持与太原王氏 / 306
五 小 结 / 321
刘裕与孙恩 ——门阀政治的 “掘墓人”…………………328
一 晋末的北府兵 / 328
二 北府将乐安高氏 / 339
三 道术与政治 / 346
四 孙恩、 卢循、 徐道覆的家族背景 / 354
五 孙恩、 刘裕与次等士族 / 363
后 论 ………………………………………………………371
一 旧族门户和新出门户 / 371
二 东晋侨姓门阀士族的主要来源 / 377
三 门阀政治 —皇权政治的变态 / 382
四 门阀政治和流民 / 390
五 门阀士族的经济基础 / 393
六 门阀士族的文化面貌 / 398
七 门阀政治的暂时性和过渡性 / 403
改版题记……………………………………………………40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