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71725
1. 孩子不会算数?动作慢?打爸爸?沉迷于电子产品?让家长头疼的育儿问题,这本书都能给你科学的指导!
2. 北大心理系教授的育儿宝典。系统揭示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帮助家长认识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为孩子的发展发育搭建和谐的成长空间,用科学养育消除育儿焦虑。
3. 以轻松诙谐的笔触,展现每个家庭中都会上演的日常互动。作者分享了自己和孩子相处中积累的点滴智慧,帮助父母认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动态及变化。看见孩子,也看见自己。
4. 家长80%的焦虑源自对孩子成长规律的不了解。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出发的科学养育指导,用尊重孩子成长节奏的教养思维,消解父母的育儿焦虑,从而建立高质量亲子关系。
·孩子动作慢,没有时间观念,是个大问题吗?
·多孩家庭中怎么才能“一碗水端平”?
·四岁孩子“打爸爸”,是自私霸道吗?
·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怎么管?
·为什么“孩子不及我当年”?
面对养娃过程中的千千问,家长忍不住疾呼:“到底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既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又面临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社会的要求、教育环境的改变,家长容易逐渐陷入焦虑和压力的旋涡,偏离教育的初心。
《不焦虑的养育》指出,“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家长80%的焦虑主要来自对儿童发展规律的不了解”。这本书通过埃里克森、皮亚杰、安斯沃斯等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总结了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逻辑思维、行为表现、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程度等,帮助家长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从而看见孩子的成长需求,提供适合的支持。
作者张昕结合自身育儿经历,把家长的心声和焦虑来源层层剥开。他把那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致力让父母不仅能和孩子和解,也能和自己和解,同时让父母们更加明白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监护人,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好朋友和引路人。
把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允许孩子不断选择和试错,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养育了自己。
推荐序 | V
前言 | VII
第一部分 爱与约束:找到家庭教育的平衡点
• 儿童依恋关系的类型 | 003
• 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对人格有哪些影响? | 008
• 父母的陪伴塑造健康依恋类型 | 016
• 如何做到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 022
•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电子产品 | 025
• 电子产品并不是洪水猛兽 | 029
• 二胎矛盾:“爱我的话为什么要生妹妹?” | 036
• 二胎家庭中一碗水端平的艺术 | 044
• 多孩家庭的父母如何照顾所有孩子的情绪 | 050
• “表达性书写”是一种有效的亲子沟通 | 056
• 惩罚本身并不是目的 | 061
• 管教是为了引导孩子敬畏规则 | 068
• 孩子只吃西瓜心和草莓尖并不是自私霸道 | 073
• 避免情绪对峙,正确引导孩子的是非观 | 078
• 孩子“打爸爸”是欠教育吗? | 085
第二部分 如其所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与成长规律
• 学会甄别智力开发课的有效性 | 093
• 如何识别不靠谱的“心理”课 | 099
• 警惕成为被贩卖焦虑的对象 | 103
• “强迫”“刻板”“重复”等行为不一定是孤独症 | 109
• 对低龄儿童不宜过度进行超前教育 | 116
• 低龄儿童不会“5”以上的加减法很正常 | 123
• 孩子到一定年龄才发展出减法思维 | 130
• 如何从“满心只爱玩泥巴”到“唯有学习让我快乐” | 135
• “超前教育”不可取,“落后教育”也不对 | 139
• 耐心帮孩子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 143
• “说教”为什么对小孩子不起作用? | 148
• 5岁孩子动作慢,没有时间观念,是个大问题吗? | 154
• 父母的协助是孩子成长的“脚手架” | 161
第三部分 成为自我:成长的终极目标
• 把生活的参与权交还给孩子 | 169
• 父母需要“懒”一点 | 175
• 如何帮孩子克服学习上的退缩感 | 180
• 如何帮孩子克服“怕输”心理 | 185
• “勤奋感”和“自卑感”需要平衡 | 189
• 孩子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是成长的过程 | 194
• 给孩子独处的空间和时间 | 199
• 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是一种自然现象 | 202
• 孩子面对挫折时的铠甲,是父母的爱给的 | 211
• “不爱学习”可能只是成长困境的表象 | 216
• 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 221
第四部分 放下焦虑:做父母是一辈子的修行
• 你是哪种类型的父母? | 227
• 只会说“好话”的家长不是好家长 | 233
• 妈妈不是超人 | 238
• 好爸爸是家庭“润滑剂” | 244
• 对孩子的吵闹没有耐心并非不称职 | 247
• 集体焦虑的家长,如何不被压垮? | 252
• 父母离婚对孩子影响大吗? | 258
• 家长得了时代病,却让孩子吃药 | 263
• 家长的错觉:孩子不及我当年 | 267
• 很多问题是父母自己想出来的 | 271
• 拒绝做“玻璃心”父母 | 275
• 我们想教出什么样的下一代 | 282
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信息的碎片化,再加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在各种因素的推波助澜下,现在家长的焦虑尤为突出。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家长对儿童发展规律的了解和理解有限。所以,强烈推荐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建议父母们都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由此减少焦虑,腾出更多的精力来支持孩子的发展。
——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发展的完整过程,每个孩子都是从牙牙学语、不谙世事,到青春期时变得冲动与理想化思考,再到成年后变得稳定。作为父母,我们只有懂得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在“兵荒马乱”中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路。
——魏坤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庞杂的育儿理念和信息中,找出可供自己套用的“养娃公式”并不容易。《不焦虑的养育》是一本温暖而实用的“养娃参考书”。不执着于提供如何培养出普世意义上优秀孩子的答案,张昕教授和资深媒体人夏白鹿基于发展心理学的科学视角,将案例和理论相结合,引导父母们“育儿先育己”。这本书将带领着你,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养育自己,成为更自信、更快乐的人。
——钱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播客《钱婧老师的会客厅》主理人
对于当下的父母们正面临的育儿挑战,两位作者从自身出发,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给出了他们的解决路径。《不焦虑的养育》不仅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行为和需求,以一种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方式来养育孩子,也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对于寻求减少育儿焦虑、建立高质量亲子关系的父母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李一诺,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全球教育探索者
推荐序-儿童的存在是被发现的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古以来都是父母们的朴素愿望。现在,很多家庭可能只养育一两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心,希望自己能够更新育儿理念(比如打开这本书的你),做到科学育儿,培养好下一代。身处信息时代,只要打开手机,每个人都可以接收大量的“育儿知识”,但是这些信息太多又太碎片化。我们好像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育儿知识,但又好像很难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场景里,或者说这些知识的运用和我们的预期时有偏差,甚至会出现背离的情况。这就好像在印证那句话:“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信息的碎片化,再加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在各种因素的推波助澜下,现在家长的焦虑尤为突出。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家长对儿童发展规律的了解和理解有限。家长们面对陌生和没有经验的模糊场景,自然容易焦虑。
其实,在以往一段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都没有儿童的概念。大家认为孩子就是缩小版的大人,比如,我们看中世纪的画像,会发现当时的孩子都是穿大人的衣服。
儿童的存在是被发现的。因为有了儿童的概念,才有了和儿童发展相关的问题,后来才慢慢出现了儿童发展心理学。通过这门学科,人们才发现原来孩子的认知、学习方式等,和成年人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强烈推荐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建议父母们都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由此减少焦虑,腾出更多的精力来支持孩子的发展。
在这里,非常高兴向大家推荐这本《不焦虑的养育》,这是我的同事张昕和他的夫人夏白鹿共同创作的。书中,两位作者用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常见的生活场景,向大家介绍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有认知方面的(如学习记忆、问题解决、智力等方面),也有个性(或者叫人格)和社会化方面的。并且,他们给出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心理学解释和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理论,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孩子,从而更从容地养育孩子。
打开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所收获。也祝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
第一部分 爱与约束:找到家庭教育的平衡点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家长很容易获得非常多育儿心理学的信息,也容易陷入以偏概全或者套用概念的误区,从而迷失方向。在养育过程中,如何给足孩子爱的陪伴,如何引导与惩戒孩子,这两个话题仿佛是矛盾的。似乎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就要放弃惩戒,而惩戒就是无条件接纳的对立面。本部分内容结合玛丽·安斯沃斯的依恋关系类型等心理学理论,阐述了依恋关系、平等关系、权威关系、奖惩关系等家庭养育中不同的关系类型,从认知层面剖析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沉迷、拖延、退行、自我中心等问题,并提供了高质量陪伴、父母引导、奖励与惩罚等互动措施,帮助家长摆脱焦虑。
儿童依恋关系的类型
有一段时间网络上盛传着一张图(见图1),号称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项经典实验,看你能不能根据图片所示分析出谁是孩子的妈妈。这张图的大致信息是,房间里有两名女士面对面地坐在两侧的椅子上,她们的中间有一个小孩跪坐在地上玩耍,地面上摆放着皮球、小熊等玩具。
网上所谓的分析答案看起来头头是道,令人眼花缭乱。
有人认为左边的女士是孩子的妈妈,依据是:左边女士面向孩子便于观察;脚是往里收的,以便腾出更多空间让孩子玩耍,且方便随时站起来照顾孩子;面对着门便于随时观察外来危险(门在房间右侧)。
也有人认为右边的女士是孩子的妈妈,依据是:右边女士头发盘起来不容易被孩子揪扯(这一点听起来倒是挺有生活经验的);脚在椅子外,方便随时站立;离门近可以随时察觉外来危险。
还有从孩子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说孩子背对着的肯定不是妈妈。(其实有必要说明的是,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如果孩子对父母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孩子是可以放心地将后脑勺和后背交给父母的。)
那到底谁才是孩子的妈妈呢?毕竟,从各方论据来看,其实不管脚在椅子外面还是椅子里面,都可以随时站立起来;不管离门近还是远,都可以觉察到外来危险。光从这些所谓的“细节”来看,好像哪一点都可以强行解释出来一些“内涵”。
实际上,这个实验并不是用来测试“谁是妈妈”的,也和美国联邦调查局没有任何关系,它是发展心理学中著名的“陌生情境测试”,由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设计。图1中,左边女士是孩子的妈妈,右边是陌生人。但是,这个实验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测量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的不同表现,来评定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的类型。
该实验的几个经典步骤如下:
1.母亲带着孩子来到实验室玩耍;
2.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玩耍,母亲不参与,观察婴儿的探索行为;
3.一名“友好但陌生”的成人加入,与母亲互动并接近婴儿;
4.(第一次分离)母亲悄悄离开,陌生人与婴儿相处,观察婴儿反应;
5.(第一次重聚)母亲回来并予以安慰,陌生人离开,观察婴儿反应;
6.(第二次分离)母亲离开,婴儿独处,观察其反应;
7.陌生人单独进来,观察婴儿反应;
8.(第二次重聚)母亲再进来,陌生人再离开,观察婴儿反应
根据这些场景中婴儿的不同反应,安斯沃斯将婴儿对养育者(通常为母亲)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具体表现为,母亲在场时,孩子不黏着母亲,开心自由地玩玩具、探索周围环境,同时也会和旁边的陌生人正常互动;母亲离开后,开始感到伤心害怕,焦虑不安;但母亲回来并且对他进行安抚后,他又能很快地平静下来,继续投入游戏。
回避型。具体表现为,母亲在场时,孩子会回避或忽略母亲;母亲离开时,他也并没有表现出紧张或忧伤的样子;母亲回来后,孩子既没有生气,也没有高兴,基本上没什么明显的情绪反应。
焦虑矛盾型。具体表现为,母亲在场时,孩子就已表现出焦虑不安,喜欢黏着母亲,非常担心母亲会离开;母亲真的离开之后,他更加苦恼伤心,无法接受,哭闹不安;母亲回来时,孩子则表现出愤怒、抗拒、渴望与矛盾,一方面寻求与母亲的亲近,另一方面又无法原谅母亲刚才的离开,很难安抚。
还有极少数个例不属于以上三种,被后来的研究者定义为“破裂型”,常出现在被虐待的儿童身上。
如果家中有1~2岁的小朋友,可以试着测一测。
当然,一方面依恋关系有先天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婴儿天生就是敏感的“高需求宝宝”,非常没有安全感,要时时刻刻黏着妈妈,就连妈妈去上厕所也要跟着(有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属于焦虑矛盾型就会很自责,觉得“是不是自己哪里没做到位”。其实也不一定,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较敏感);而有的婴儿亲密需求则没有这么旺盛,只要吃饱喝足,自己一个人待着就可以,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比较好带的“天使宝宝”。
另一方面,除了先天性格的影响,照料者不当的养育方式也会产生影响。比如0~6岁期间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或者即使在身边也是长期打骂和贬低孩子,又或者父母对孩子情感冷漠、疏远,等等,也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后面这两种不健康的依恋风格(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在很多留守儿童身上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
而即便是天生焦虑敏感的“高需求宝宝”,如果能在养育者的良好互动、亲密回应,以及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爱中成长,那么他在成年后也更容易形成比较健康的人格,变得更有安全感、更自信。
总的来说,0~2岁是婴儿对父母建立信任感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和孩子进行亲密的互动;2~3岁时,孩子逐步进入分离焦虑期,可能会非常依赖爸爸或妈妈,这个阶段父母尽量不要和孩子分开。3~6岁时,孩子已经开始建立自我意识 了,可以和父母短时间分开(一周甚至一个月,具体时长因人而异,关键是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只是暂时离开,他们肯定会回来的),但是不建议长期分离。比如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见一次,肯定对身心健康不利,会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研究婴儿依恋关系的意义何在呢?依恋学说理论的开山鼻祖、英国精神分析师鲍尔比认为,通过对母亲的依恋,婴儿可以获得安全感,这有助其人格、社会性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他们一生的亲密关系走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与伴侣的亲密关系。
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对人格有哪些影响?
你了解“原生家庭”的概念吗?是相信“原生家庭是我逃不出的宿命”,还是认为“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关于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影响,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原生家庭对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心理学上常说的“大五人格”,包括五种人格维度,即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以及神经质。但其所讨论的只是狭义上的人格定义,而公众讨论的“人格”,其实是广义的定义,其衡量的维度和分类都要复杂和庞大得多。除了大五人格中所包含的几种人格维度,广义的“人格”还包括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风格、亲密关系模式、情感意志、心理特征等。
原生家庭对个人的成长重要吗?至少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我能够列举出一些实证研究的结果来证明,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影响真的很重要。原生家庭理论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并不是传统心理学中的专业术语,在主流心理学教科书中可能查找不到“原生家庭”这个词。但其实主流学科中的很多研究,比如母子依恋关系的类型、父母养育方式、亲子间的亲密关系等,其实就是和“原生家庭”相关的理论。
比方说安斯沃斯的依恋关系类型测试,就是原生家庭会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影响的一个直接证据。该理论认为,回避型依恋和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儿童,长大后的行为问题和性格问题可能要比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多。
依恋关系类型除了可以用来预测孩子一系列的行为模式,还会延续到成年后的人格和亲密关系中。一个人和其伴侣、亲人间的亲密关系,往往会和幼年时形成的依恋关系类型高度一致;甚至当有了孩子后,与孩子的依恋关系类型也会和自己儿时保持一致。
回避型依恋
幼年时依恋关系类型为回避型的儿童,长大之后和伴侣的相处模式可能也是如此——不喜欢经常待在一起,不喜欢对方过多地参与自己的生活。情侣之间正常的关心、示好以及亲昵,在他们看来可能都是令人窒息的负担。
这种依恋关系类型发展到极致,会出现一种叫作“性单恋”的情况,特指“我只喜欢不喜欢我的人,一旦我喜欢的人也开始喜欢我,我就会立马不再喜欢他,对他产生厌恶、排斥甚至恶心的感觉”。
一般来说友谊和爱情往往都要求是互惠的,但“性单恋”恰恰相反。“性单恋”不要求互惠,甚至互惠元素的出现会导致爱恋的消失。这一般是由于童年时期父母缺席,或者是缺乏父母关爱,形成了不安全依恋模式,并延伸到了成年时期。“性单恋”是回避型依恋的一种,“回避”就是性单恋者的防御措施。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发展一段亲密关系,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别人的爱,也不想欠人情,所以不如在想象中单方面地享受亲密关 系,可以说是被困在了单恋之中。
焦虑矛盾型依恋
焦虑矛盾型的儿童恰恰与回避型的相反,这类人成年后则想要时刻和伴侣黏在一起,然而这也无法让他们感到安心。刚刚进入热恋期的时候,焦虑矛盾型的伴侣往往令人感觉甜蜜、很恩爱,但是时间久了,激情褪去后,又会让伴侣感到压抑。因为他们不愿意留给对方足够的私人空间,时时惶恐会失去对方,所以需要随时都能确定对方还爱着自己,还会留在自己身边;当对方离开时,他们会无比苦恼、焦虑,整日胡思乱想,即使对方回来陪在身边,也不能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焦虑和恐惧。
焦虑矛盾型依恋的人在情感关系中,可能会通过各种“作”的方式来增加自己内心的确定感和控制感,比如发信息要对方立刻回复,出去玩要发朋友圈,时常质疑伴侣对自己的爱,等等。
这一类人在感情中期待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但又害怕对方并不在乎自己。他们很渴望得到伴侣的爱和赞赏,如果不能得到伴侣明显的关注和欣赏,就会在情感上感到空白或者有 缺失,由此触发强烈的不安全感警报;同时他们又对伴侣有着强烈的情感依赖和渴求,会做出许多努力来吸引伴侣的注意力,激发伴侣对自己的爱意。由于过度依赖亲密关系,却不信己又不信他人,他们往往会对一些不好的信息进行过度解读,因此变得更加不安与多疑,常常处在与现实情况明显不符的焦虑之中,比如对方可能只是半个小时没有回复信息,他们就会猜测对方是不是不爱自己了。
原生家庭的影响主要在于基因遗传还是养育模式?
2001 年,在期刊《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上,心理学家奥康纳和克罗夫特发表了一项实验研究结果。他们用220 对平均年龄3岁半的双生子做实验,考察了基因和环境因素 (包括共享环境与非共享环境)对儿童依恋风格的影响。
结果显示:(1)基因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对儿童的依恋关系类型产生影响;(2)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依恋关系类型一致性相当(都在70%左右),即不管是同卵还是异卵,双生子的依恋风格一致的概率都约为70%。可见环境的影响更重要(至少在婴儿阶段如此)。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中,遗传因素的数值小,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可见遗传因素的影响作用没有那么大。共享环境的数值比非共享环境的数值小,但二者在统计学上均为显著。
由此可见,共享环境(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不及非共享环境(比如社会环境)的影响大,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瑞典的一项针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双生子研究则发现,对男孩来说,当原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时,他们的基因与其行为的攻击性关联更大;但如果他们的家庭处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则家庭因素与其行为的攻击性关联更大。
个体间攻击性的差异到底受哪个因素的影响更大,并没有一刀切的答案,而是取决于基因、性别、家庭情况、种族构成、地区犯罪率等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
综上,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形成确实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糟糕的原生家庭环境一定是人生的一道坎儿,但好消息是这道坎儿并非不可跨越。你有能力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决定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随着阅历增长、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只要他想,其实就能够逐步摆脱曾经的糟糕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有人提出“原生家庭理论都是胡说八道”,拒绝将人生困境归因于家庭养育方式。这一观点虽然片面,但考虑到如今原生家庭理论被滥用和污名化,从而发展出了“原生家庭让我毁灭”“原生家庭创伤不可逆转”“我的不幸都是因为父母”类似的原生家庭宿命论,它又在相当程度上具备积极意义。
其实,原生家庭理论最初经常被用于临床咨询中,因为在临床案例中,多数情况是来访者(即接受心理咨询的人)遭遇了极大的家庭创伤。这种情境下,咨询师共情来访者,感知对方的创伤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比如,一个抑郁症患者对自己有一种不合理的过度轻视,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就是个废人,不如死了算了”,这个时候咨询师肯定不会附和对方说:“没错,你确实是。”他会用认知行为疗法来纠正来访者的错误认知—— “其实这不全怪你,你的成长环境要负很大的责任,你的父母对你缺乏积极关注”,等等,这就显示出原生家庭理论的重要意义了。但注意,这是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而言,因为他们本身已经过度低自尊了,所以有必要告诉他们“这不能全怪你”。
而对大多数情况没那么糟糕的人来说,“原生家庭宿命论”也有可能是一种归因偏差——“好的事情发生了,是我的个人努力达成的;坏的事情发生了,是父母的错。”正因为此类观点有相当的市场,原生家庭理论才被滥用了,比如“毁了孩子一生,只因家长说了这句话”“父母一个举动,竟让孩子疯了”“父母有多爱孩子,只看这一点就够了”等热点话题的出现。这一类偏激的论调,既不科学也不合常理,但在向父母贩卖焦虑,或是帮助子女归咎父母方面,却很奏效。
如果因为一句话孩子就被毁了,只能说明亲子关系本身就濒临崩溃,这一句话只是导火索而已,真正的问题往往是积重难返。而身处健康的亲子关系中的家庭成员,不会每句话都照着教科书念,更不会因为一句话就因爱生恨。比如,关系好的父母和子女其实可以互相开玩笑,甚至有时候互“损”也是一种轻松愉快的调侃。但是被父母伤害过的人,会觉得哪怕是人的父母对子女开玩笑也是不可接受的,是一种霸凌。这可以理解,他们其实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投射自己的创伤体验和愤怒情绪。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育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作,绝不可能因为一句话、一个举动,就毁了谁的一生;“毁掉”一定是长期错误的养育模式导致的。很多家长朋友经常会跟我倾诉自身的焦虑:“我说了一句糟糕的话,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啊?”首先,孩子没有那么脆弱,也不该被过度保护;其次,能自我反思的家长,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
家长到底怎么做,才是对孩子好?
心理学界有一个说法我深以为然:环境基因匹配度。意思是说,个体的行为塑造涉及的因素太多、太复杂,各个因素之间还存在互相的影响,所以不能单纯地判定哪种做法好或不好,而是要看个体的基因与其所处的环境是否适配。
20世纪70年代,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就提出,当儿童的特质(基因)与环境的要求、预期相匹配时,儿童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一旦基因与环境的匹配度较差,儿童的发展则可能受阻。
比如,先天比较有攻击性的孩子一定教不好吗?对这类儿童的养育方式是粗放一点好还是敏感一点好?这并没有标准答案。2007 年,贝克曼斯-克拉嫩堡(Bakermans-Kranenburg)和艾森道(IJzendoorn)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即使是先天带有7段以上DRD4基因(该基因段和攻击性有关)的儿童,如果其母亲属于敏感型的养育者,孩子的攻击性反而会低一些。因为敏感的母亲能够及时察觉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这能够消解和释放孩子的部分攻击性。
再比如,父母对子女应该声色俱厉、严加管教,还是循循善诱?这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自我要求高而且心思敏感的孩子,过分严厉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对性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对于不太敏感的孩子,父母批评几句可能也无伤大雅;对于大大咧咧且不自律的孩子,严加管教简直很有必要。
所以,教育孩子到底是该严格还是给予爱与自由,结论也因人而异。这其实就是老祖宗强调的“因材施教”。当然,如果面对真正受到过家庭创伤的人,旁观者一味地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要总把责任推卸给父母”,就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但是选择不原谅父母的人,也依然可以心怀希望,依然可以摆脱糟糕的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好自己的人生。“不原谅”与“过好自己的人生”,并不矛盾。
不管是哪种情况,当你开始正视原生家庭的问题,那么“心理问题”的治愈之路其实已经开启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