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110202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漂亮文章?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成语的用法,到风格、主题、韵律和腔调的形成,写作的细节一览无遗,写作的技巧简单实用。跟大师名著学写作,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事半功倍。
★如何才能对经典作品产生兴趣?名著很难读?因为没读对!听张佳玮剖析文学经典的高明之处,将经典之美娓娓道来,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故事,都有不被觉察的优美、独特之处。洞察名著之美,才能畅读无阻。读经典,从不过时!
★如何才能克服“写作拖延症”?“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海明威,总结出很多写作定律,克服拖延自是游刃有余;有二十余年写作经验,出版和翻译了60余部著作的张佳玮,对付写作拖延症同样自有妙招。
★如何才能轻松驾驭各种文体?掌握写作方法,无论是考场作文还是心情日记,都可以信手拈来。写作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是一种自我慰藉,也可以用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本让你爱上阅读与写作的研习笔记,也可能是你走上创作之路的“领路人”。
跟张佳玮一起,读大师作品,学写作秘诀。
这是一本文学经典的研习笔记,更是一部窥探大师脉络的创作自由谈,既有文学大家的创作之道,也有作者二十余年来的创作心得。
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成语的用法,到风格、主题、韵律和腔调的形成,听张佳玮将写作的“干货”一一道来,趣谈大师的技艺,经典的高明,创作的妙趣,翻译的苦衷……
无论是写考场作文还是记心情日记,都可以从书中找到一看就懂、一学即会的妙招。
001 读书与写作
005 口语与写作
014 规范与从心所欲
020 口语与书面语
031 画面感的诀窍:名词
036 画面感的诀窍:形容词
043 画面感的诀窍:动词
061 画面感的诀窍:比喻
066 成语
068 从模仿开始
073 王小波所谓的韵律
084 语调与翻译腔
090 巴别尔的简洁与华丽
099 最钟爱的主题
105 每个人都在写自传
111 前期的绚烂与后期的平淡
117 洞察力
129 戏谑与嘲讽
143 如何讲好一个轻盈的故事
156 跟海明威学“工作”
171 克服“写作拖延症”
176 作为一个业余作者
186 个人喜欢的短篇作品
193 参考书目
11 王小波所谓的韵律
韵文得讲韵律,但散文也可以有韵律。
王小波在《我的师承》里提及了语言的韵律时,举了两个例子。
其一,他说查良铮先生翻译普希金的长诗《青铜骑士》,所谓雍容华贵英雄体,是最好的文字: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这诗原文:
Люблю тебя, Петра творенье,
Люблю твой строгий, стройный вид,
Невы державное теченье,
Береговой ее гранит,
三顿四步。
查良铮先生翻译的句子停顿也是三顿四步:
我爱你/ 彼得/ 兴建的/ 大城。
我爱你/ 严肃/ 整齐的/ 面容。
涅瓦河的/ 水流/ 多么/ 庄严,
大理石/ 铺在/ 它的/ 两岸。
第二个例子: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王小波感叹这两句“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
王小波推崇的查良铮先生,笔名穆旦,除了是大翻译家,也是好诗人。他的诗风,是这么找韵脚的,只举一例:
每次相见你闪来的倒影
千万端机缘和你的火凝成,
已经为每一分每一秒的事体
在我的心里碾碎无形,
你的跳动的波纹,你的空灵
的笑,我徒然渴望拥有,
它们来了又逝去在神的智慧里,
留下的不过是我曲折的感情,
看你去了,在无望的追想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常沉默:
直到你再来,以新的火
摒挡我所嫉妒的时间的黑影。
——影、形、灵、情、影。
看王小波自己怎么写出韵律来的。王小波《黄金时代》的结尾:
陈清扬说,承认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在人保组里,人家把各种交待材料拿给她看,就是想让她明白,谁也不这么写交待。但是她偏要这么写。她说,她之所以要把这事最后写出来,是因为它比她干过的一切事都坏。以前她承认过分开双腿,现在又加上,她做这些事是因为她喜欢。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大不一样。
这段读来,字句极质朴,也没有刻意抒情,但是不是很流畅吧?且容我分一下行:
陈清扬说,承认了这个,
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
在人保组里,
人家把各种交待材料拿给她看,
就是想让她明白,
谁也不这么写交待。
但是她偏要这么写。
她说,她之所以要把这事最后写出来,
是因为它比她干过的一切事都坏。
以前她承认过分开双腿,现在又加上,
她做这些事是因为她喜欢。
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大不一样。
句序的长短停顿如上,看得很分明了。
每句话的句尾韵脚:孽、写;看、欢;白、待、来、坏;上、样。
真是像写诗一样在写小说。所以没太多花哨的字眼,读起来却非常舒服。明明在说一件男欢女爱被迫交代的事,却不失雍容华贵。
按照这个方法,再来看王小波的《红拂夜奔》:
那天下午大伙跟踪李二娘到了土地庙里,就把那座庙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候公差对李靖丝毫也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每人都带了一件可以发射的兵器:会用弓的带了弓,会用弩的带了弩,什么都不会用的也用包袱皮包了一大堆鹅卵石,扛在背上压弯了腰。他们就这样包围了土地庙,好像一大群猫张牙舞爪地围住一只小耗子。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李靖相当警觉,李二娘一进了那座土地庙,他马上就在门口探头探脑。
为什么读着顺?
分行如下:
那天下午大伙跟踪李二娘到了土地庙里,
就把那座庙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时候公差对李靖丝毫也不敢掉以轻心,
所以每人都带了一件可以发射的兵器:
会用弓的带了弓,
会用弩的带了弩,
——前半段,里和器押韵,通和弓押韵。
什么都不会用的也用包袱皮包了一大堆鹅卵石,
扛在背上压弯了腰。
他们就这样包围了土地庙,
好像一大群猫张牙舞爪地围住一只小耗子。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李靖相当警觉,
李二娘一进了那座土地庙,
他马上就在门口探头探脑。
——后半段,腰和庙押韵,庙和脑押韵。
这里最明显的是“腰”,其实王小波写完了包一大堆鹅卵石,完全可以不写“扛在背上压弯了腰”,但他还是加了这句,用意是不是很明显?
除了押韵,还有句序,看句子的长度,一目了然:
会用弓的带了弓,
会用弩的带了弩,
李二娘一进了那座土地庙,
他马上就在门口探头探脑。
最后看《万寿寺》结尾那段著名的抒情:
虽然记忆已经恢复,我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但我还想回到长安城里──这已经成为一种积习。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我最终走进了自己的屋子──那座湖心的水榭。在四面微白的纸壁中间,黑沉沉的一片睁大红色的眼睛──火盆在屋子里散发着酸溜溜的炭味。而房外,则是一片沉重的涛声,这种声音带着湿透了的雪花的重量──水在搅着雪,雪又在搅着水,最后搅成了一锅粥。我在黑暗里坐下,揭开火盆的盖子,乌黑的炭块之间伸长了红蓝两色的火焰。在腿下的毡子上,满是打了捆的纸张,有坚韧的羊皮纸,也有柔软的高丽纸。纸张中间是我的铺盖卷。我没有点灯,也没有打开铺盖,就在杂乱之中躺下,眼睛绝望地看着黑暗。这是因为,明天早上,我就要走上前往湘西凤凰寨的不归路。薛嵩要到那里和红线会合,我要回到万寿寺和白衣女人会合。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这段并不算口语化,但怎么能读来如此有味道?
还是分行:
虽然记忆已经恢复,
我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但我还想回到长安城里——
这已经成为一种积习。
——里,习。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
世界。
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
我最终走进了自己的屋子——那座湖心的水榭。
在四面微白的纸壁中间,
黑沉沉的一片睁大红色的眼睛──
火盆在屋子里散发着酸溜溜的炭味。
而房外,则是一片沉重的涛声,
这种声音带着湿透了的雪花的重量──
水在搅着雪,
雪又在搅着水,
最后搅成了一锅粥。
——界,榭,雪。
我在黑暗里坐下,
揭开火盆的盖子,
乌黑的炭块之间伸长了红蓝两色的火焰。
在腿下的毡子上,
满是打了捆的纸张,
有坚韧的羊皮纸,
也有柔软的高丽纸。
纸张中间是我的铺盖卷。
——焰,卷;上,张。
我没有点灯,
也没有打开铺盖,
就在杂乱之中躺下,
眼睛绝望地看着黑暗。
这是因为,
明天早上,
我就要走上前往湘西凤凰寨的不归路。
薛嵩要到那里和红线会合,
我要回到万寿寺和白衣女人会合。
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
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最后五行里,有三行的韵脚是:路,束,俗。所以这个结尾,越到最后,越是充满韵律。
以及本段的开头第一句尾:复。
虽然长短参差,但韵脚音步都押得很明白,所以这段话气韵贯通,读来行云流水。
凡写文章用心琢磨过,自然明白这番心思。
这些韵辙,从来不是巧合,显然是王小波有意为之。让你读着以为是散句子,心中却不觉与他预定的节拍唱和。
这就是王小波《我的师承》里所谓“小说的韵律”,所谓“小说正向诗的方向改变着自己”,所谓“卡尔维诺的小说读起来极为悦耳,像一串清脆的珠子洒落于地”。
评论
还没有评论。